“害!
這不是跟國內有時差嘛。
說起來,你還記得兩個月前,咱們說過的那件事兒不?”
果然,趙秘書直接開門見山。
“當然記得。
所以,怎麼說了?”
听到趙秘書也提到了那件事,徐謹言不由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這件事兒啊,還真給同意了!
大半夜的,這邊值班人員接的電話,把具體的事兒啊,早上跟我和周處長說了。
你提出給留學生發放補貼,其實國內沒有具體的部門能拍板決定。
後來是教育、外交、財政甚至國院都知道了,後來幾個部門特意開了個專項會議。
才把這件事給定下來了。
具體措施呢,就是由dc那邊的使館,向米國申請一個基金會。
然後國內和你出人,來把控這筆資金的使用。
哦,對了,還有額度我給忘了。
你說的一千刀,國內覺得太多了,不利于留學生的學習。
你也知道,大部分留學生在國內都不怎麼大手大腳的花錢,所以一下子給的太多,反而不好。
所以提議說,要不削減到三百刀?最多是給困難戶增加到五百刀。
你也是留學生,雖然如今有錢,可其實如果不跟你一樣搞副業的話,其實五百刀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你怎麼看?”
很快,趙秘書就把這件事情的解決方法,給說了出來。
“基金會。。。
據我所知,這個可不好申請啊。
每年米國發放的牌照都是有限的。”
听到趙秘書說用基金會的形式發放,徐謹言不由的撓了撓頭。
去年他可是專門讓肯尼去了解了這件事的。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
咱們啊,走的是外交渠道。
米國現在跟咱們國家的關系好的不得了,早就不是以前喊打喊殺的年代了。
而且,周處長現在正在跟dc的柴大使溝通這件事呢。
估計啊,要不了幾天,就有具體的回復了。”
電話那邊的趙秘書,卻不以為然。
不過也是,基金會的牌照,米國發放的自然有限,畢竟都是商業行為。
可這種事情,卻上升到了外交層面,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要是這麼說的話。
米國的基金會可是能避稅的。
趙哥你也知道,我如今寫書賺了點錢,但米國的稅也是真的高。
那要是真的能成立基金會的話,我的錢能不能放到基金會里,進行避稅啊?”
一听到趙秘書的回復。
徐謹言再次想起了之前的念頭。
當然,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瞞著國內搞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還不如一開始就說清楚的好。
“這。。。
那我就不知道了,這種事,肯定得上面的人同意。
不過畢竟你的出發點是好的,我想應該問題不大。”
果然,這件事就觸及到了趙秘書的知識盲點。
沒辦法給出一個清晰的答復了。
“那這個事兒麻煩趙哥您幫我問問唄?”
听到趙秘書的話,徐謹言趕緊說了一句。
“行,這才多大點兒事。
一會兒我去找周處長幫你問問。”
趙秘書壓根就沒想到徐謹言口中說要避稅的錢,到底有多少。
還以為頂多也就幾百萬或者千萬的檔次,一口就應了下來。
“要是成了的話,其他國家的公派留學生,我也能補貼一部分。”
听到趙秘書滿口應下。
心中快速盤算了一下的徐謹言,又說了一句。
78年第一批公派留學生,才五十多個人,到了79就,規模就增加到了一百多人。
現在是80年,大概會增加到兩百或者三百多人。
一個人三百刀,三百人 一個月就按十萬刀算,一年也才一百多萬刀。
即使是國內再派出十倍的人,達到了三千人,一年也不過剛過千萬的門檻。
可能幫自己避稅,這點錢算什麼?
更何況,自己如今已經達成了出國前薅米國羊毛的成就。
賺了這多錢,怎麼也得回饋一些給國內吧?
要知道,如今國家外匯有限,國內的資金也不多,尤其是最開始這些公派留學生,基本上沒有幾個滯留不回國的。
也是到了兩年後,才開始有公派留學生為了私心,留在了國外。
但不管怎麼說,也不至于因噎廢食。
越多的留學生回國,才越能建設華夏,這種事情,徐謹言也是能分得清的。
“這。。。
咱們現在公派留學生的數量,可是一年比一年多。
這麼多錢,你都能拿得出來?”
此時,就連趙秘書都有些遲疑了。
就像剛才說的,一個留學生三百刀,一百個人一個月也才三萬刀,一年三十多萬刀。
對于現在名滿美利堅的徐謹言來說,確實不算事兒。
可一旦涉及到國家全部留學生,那資金。。。
趙秘書確實有些拿不準了。
“嗯,別說一兩百人了,就算一兩千人,這錢我也能出的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不是國家培養我,又把我送到米國。
現在我也賺不到那麼多錢。
錢這種東西,只有花出去了,才有價值。
尤其是這錢還是為了建設祖國,這錢就更得花了。”
徐謹言明白,此時正是表達態度的好時候。
“你要這麼說,我可就給你報上去了。
不過我覺得吧,你還不如賺點錢帶回國,搞點實業什麼的。”
趙秘書此時也被徐謹言的態度給說的有些抓不住頭腦了。
可話說回來,如今國內的人的覺悟,那確實不是一般的高。
徐謹言這番話,還真沒什麼毛病。
“搞實業。。。
這個我也不懂啊趙哥。。。”
听到趙秘書說要搞實業的想法,徐謹言還真的是腦袋上畫問號,一臉懵了。
“算了,我也就是這麼一說。
你別太在意。
那就這麼說,我去找處長說一下,你等我消息吧。”
此時,趙秘書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
徐謹言如今是著名的文學大師,你讓他寫書他在行。
可你讓一個文人去搞實業,還真是隔行如隔山。
放下電話後,徐謹言卻沒有著急拿起筆繼續寫他的小說。
趙秘書的話,他是听到了心里去的。
是,資助公派留學生也確實是為國家做貢獻。
但這是一件細水長流,無法馬上見到效果的事情。
可能得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看得到收益的長久之計。
而現在的國家,說句一窮二白可能過分了,可對從後世穿越過來的徐謹言看來,也沒太大區別。
能快速提升國力,又能提供技術、稅收和就業的。。。
徐謹言抓了抓腦袋,想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艾麗莎總說的凱迪拉克,隸屬通用集團旗下的汽車制造業。
但現在國內也沒這個環境啊。。。
大部分路網都不全,更別提還是個貧油國家。
現在才80年,搞汽車工業屬實有點過早。
搞電視台和體育項目?
徐謹言又想到了自己旗下的snn和湖人。
又覺得這純屬扯淡。
等等!
不過馬上,徐謹言又想起了自己手里握著的另外一家公司的股份。
若是能將這家公司在國內建立一個分廠。
或許短時間內沒什麼收益,但對科技的提升,作用卻是極大的。
說不好,還能帶動進出口貿易?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個大文豪?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個大文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