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子!
你知道你如今在國會和總統這里鬧出了多大的麻煩嗎?”
終于甩開記者的徐謹言,剛回到了家里。
就接到了那位參議員先生打來的電話。
“先生,這件事雖然是因我而起。
可我本人也是無辜的,總不會要埋怨到我的頭上吧?”
徐謹言听著話筒里傳來那明顯充滿了揶揄的語氣後。
有些無奈的抱怨了一句。
“哈哈哈哈哈。
不說這個了,現在不少人都覺得你是總統自由勛章最有力的提名者。
只是同樣也有不少人持有反對意見。
最大的理由,就是你沒有美利堅的戶口,不是美利堅的公民。
怎麼樣,要不要考慮一下換國籍的事情?
如果你換了國籍,我敢保證7月4號的授勛典禮上,百分之百會出現你的名字。
而且去年米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小說獎花落別家的事情,也不會再度發生了。
如何,這個提議?”
不過很快,參議員先生哈哈大笑了之後。
也提起了關于國籍的問題。
“抱歉,先生。
如果我想換國籍的話,去年去白宮的時候就已經答應卡特了。
而不是到現在。”
又一次听到這個提議從參議院口中提起。
徐謹言無奈的搖搖頭,美利堅打算吸納自己的險惡用心,始終沒有消散啊!
“我可是听說你現在連綠卡都沒有。
只有一張留學簽證,這對你、對米國都是一件非常不利的因素。
我認為你需要慎重考慮這個提議。”
沒想到,參議員先生卻提到了徐謹言目前最大的弱點。
“我不在乎這一點。
如果有人拿簽證和沒有綠卡說事的話。
我完全可以放棄在美利堅所有的一切,明天就坐飛機回到華夏。
這對我來說其實不會造成致命的損失,但對別人嘛。。。就不好說了。”
徐謹言瞬間感覺到了頭疼。
可硬話該說還是得說。
因為他很清楚,參議員先生不過是拿著這個話題來拿捏自己一下,看看自己的反應罷了。
別的不說,若是因為有人拿這件事情朝著徐謹言發難。
站出來維護他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具體是誰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水字數了。
“好吧好吧,你和我所知道的華夏人有著一樣硬的骨頭。
不過我還是要恭喜你,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今年7月4號,我們很有可能會見上一面。”
很快,參議員先生表示投降。
同時還隱晦的透露出一個消息。
“真的?
據我所知,總統自由勛章還沒有授予外國人的先例吧?”
徐謹言自然不傻,當即就明白了參議院先生的意思。
“只能說你太受美利堅人民的喜愛了。
如果卡特不把你添加進名單的話,高興的人會有很多。
我想卡特不會干這種傻事的。
更何況,我听說你和卡特的關系還挺不錯。
只是為什麼他沒有第一輪就把你的名字加進名單里,我就不太清楚了。”
參議員先生馬上給出了解釋。
“可能是因為我特殊的身份吧?!”
徐謹言很快就為卡特找到了理由。
“也許你是對的。
我已經有些開始期待獨立日了,到時候別忘了為我準備一套你的簽名書。
我得珍藏起來。”
最後,參議員先生還提出了一個要求。
“沒問題,到時候我會帶去很多份。
想來會有很多人想要得到這份禮物。
除此之外,我也會為你準備一份小驚喜。”
對于這個一點都提不上過分的要求,徐謹言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更何況,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參議員先生,可是幫了他不少忙的。
隨著電話被掛斷,時間依舊堅定不移地向前走著。
過了兩天後,媒體終于有人反應了過來,紐約時報提出了徐謹言並沒有加入美利堅國籍的事實。
同時也列舉出了,總統自由勛章也沒有授予外國人的案例。
這件本該逐漸平息的熱論,居然再度熱鬧了起來。
“著名文學大師徐的作品深刻地影響了美利堅社會,他所塑造的人物和講述的故事,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當幸福來敲門中展現出的堅韌與希望,激勵著無數在困境中掙扎的人們;肖申克的救贖里對自由的執著追求,讓人們重新審視人性與體制。
他的作品超越了國界,給米國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文化價值,不應因國籍問題而被排除在總統自由勛章的候選名單之外。”
《華盛頓郵報》在社論中指出
......
“文學是無國界的藝術,徐的創作無疑為米國文學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辛德勒的名單對歷史沉重的反思,到阿甘正傳中那看似平凡卻又充滿奇跡的人生,他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讓米國民眾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也讓米國的文化更加多元和包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統自由勛章理應考慮這樣一位為米國文化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文學大師,而不是將國籍作為不可逾越的門檻。”
而《洛杉磯時報》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
......
“文學無國界,勛章應有光!
當《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爬出下水道擁抱暴雨時,全美觀眾在黑暗中集體流淚的瞬間,早已證明徐謹言的作品是美利堅精神創傷的縫合線!”主編在社論中咆哮。
著名文學大師徐配得上自由勛章的三重理由︰
其一,徐的小說與影視改編直接拉動出版業13.2年增長率;
其二,黃石系列讓蒙大拿州旅游收入翻倍,他比任何旅游局更懂如何販賣米國夢;
其三,《阿甘正傳》被西點軍校列為愛國主義必修教材。
難道只因為他護照封面顏色不同,我們就要假裝看不見自由女神像底座上刻著的‘歡迎異鄉人’?
文末附上白宮熱線電話,並號召讀者“用民意淹沒總統辦公室”。
《紐約時報》頭版社論
......
“總統自由勛章法理危機︰憲法漏洞還是文化自卑?”
專欄作家揪住1946年修正案中“杰出貢獻者”條款未明確國籍限制的漏洞,稱“徐是檢驗美國氣量的試金石”。
文中引述最高法院判例︰1952年日裔科學家南部陽一郎獲勛章時尚未入籍後追溯追授)。
“若當年能容忍東方血統,今日為何懼怕漢字簽名?”
更辛辣的是,作者將反對派比作“拒絕給黑人授勛的1950年代老頑固”,並曬出徐的《辛德勒的名單》手稿影印件︰“這份記錄納粹暴行的文本誕生于華人筆下,恰證明自由屬于全人類。”
此時,就連之前從未評論過徐謹言的華爾街日報也發表了社評。
......
“徐的作品暢銷全美,甚至在歐洲也正在成為潮流的風向標,他已經成為米國文化輸出的一張重要名片。
看看如今黃石系列引發的熱潮,讓更多人對米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如果因為他不是米國公民就不授予總統自由勛章,這將是米國文化界的一大損失,也會讓世界看到米國在文化包容上的狹隘。”
abc在一檔時事評論節目中,邀請了多位文化學者和評論家展開激烈討論。
一位文學評論家激動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
“總統自由勛章是米國的至高榮譽,是為米國公民設立的。
文學大師徐雖然在文學上有著讓所有人都肯定的成就,但他始終是個華夏人。
我們不能因為他的名氣和影響力就打破規則,否則以後如何向那些為米國做出貢獻的本土公民交代?
這是對米國傳統和價值觀的一種褻瀆。”
nbc新聞卻持相反觀點,一位保守派評論員在節目中言辭犀利地表示
......
喜歡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個大文豪?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個大文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