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業的二三事

第121章 劉昆平的看法很簡單第一,要收錢!第二,得加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就讓我戴上那青銅假面 本章︰第121章 劉昆平的看法很簡單第一,要收錢!第二,得加錢!

    社會上,有一句話,解釋了同為物業行業,為什麼同樣的項目,有的物業公司就盆滿缽滿,有的就變成了微利行業,甚至有的物業公司的某些項目就成了雞肋,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不是你掙不到錢,而是你掙的錢太干淨了……”,雖然這個話有些偏頗,甚至可以說有些極端,但也變相的揭開了一些行業的內幕;而且,不論什麼行業,成就有多大,路能走多遠,老板是至關重要的,人品,能力,背景等諸多因素,決定了一個老板的層次,而人的層次,也取決于這個人天天和什麼樣的人混在一起,就好像有規律一般跟富人混在一起,會越來越富,天天和窮人混在一起,會越來越窮……

    與範建萍不同,劉昆平不認為這次兩個銀行的項目,被楊振林搶走是件壞事,相反,他有一絲慶幸的,是的,沒錯,就是慶幸……因為表面上豁達的人,其實是內心深處懦弱的表現,從劉昆平的人生經歷和他的家庭成長環境來看,注定了他不會,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豁達的人,所以他所表現出來的這種豁達,其實就是懦弱……他其實對于這次未能中標,他是有感悟的——他深知這一次趙處長沒能鼎力相助的真正原因,而他也不認為,自己能夠承受住中標以後的後果,尤其是在楊振林參與進來以後。俗話說“小錢面前小人多,大錢面前惡人多。”楊振林在劉昆平眼中既是小人更是惡人,他深知作為一個外地人的他,是真干不過坐地戶楊振林的,如果為一時的意氣,使得楊振林這次受挫,那他面對的,將是他無法承受的後果。而他現在要做的是,借著這次趙處長沒幫他成功的拿下項目這個由頭,繼續和趙處長加深溝通與互動。因為最近一直和他合作的那個閩省的房地產老板代總,要響應國家開發大西南的政策,並去黔省開發了大型的樓盤,而那個樓盤與直轄市渝市相聚不過幾十公里那邊的業主大部分都是川省的省會及渝市的精英構成,他為了能和這個房地產公司的大老板代總共同進退,這段時間和這個代老板來往密集,這個代老板常說的一句話,使他感覺受益匪淺,那句話就是“這世上沒有人能夠抵擋住利益的誘惑,如果有,就是因為利益不夠大……”

    所以,對這次的失利,劉昆平甚至認為是在冥冥之中,上天幫他做出了選擇第一,幫他選擇將以後的經營方向,從本省範圍內調整並拓展到祖國的大西南部;第二,上天在幫他擺脫與爛人爛事的糾纏,避免因為和這些小人與惡人交集過密,而產生禍端。所以,持有這些想法的劉昆平,對這次的中標失敗,心里是慶幸的;所以,面對憤憤不平的範建萍,他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寬慰,開通與疏導,在說服了自己並做通了範建萍之後,在他沒有露面和樂萬家任何一個人接觸的情況下,在公布中標結果的當天,立即拋下所有,去寬慰,疏通和開導範建萍,隨後,兩個人在本地留宿了一夜,第二天便悄然離去,返回了省城……

    此時此刻,劉昆平的想法和做法,還有他的未露一面,悄然離去,其實使他錯失了,能夠提前知曉龔瑞紅真正面目和手段的機會……等在幾年後,龔瑞紅的做法已經掩蓋不住時,他為此懊惱不已,因為,在那個時候,留給他的樂萬家,已經是危機四伏,千瘡百孔……而他的到來和離去,劉昆平自認為做到了不露痕跡,其實,在樂萬家,最少有三四個人,通過對他的了解和判斷,已經感知到了他這次的到來和離去……而這確定了他的離去後,樂萬家又恢復到了以往的狀態,用本地的一句土話來說,叫做“球大哥,不理球二哥……”

    龔瑞紅還是繼續投身于她自己的物業公司君安居的建設與發展中,而且自認為本次與範建萍的接觸,多少又暴露了一些不該暴露的東西,所以,暗自加快了對樂萬家的謀劃;而周志明與韓娥夫婦,進一步加強了對樂萬家各項目的日常巡視與項目部內部管理的參與,也是想實現在短期內,最大限度的獲得對樂萬家所轄各項目的控制權;而陳光這邊的情況就比較有意思,因為樂萬家近年再沒有拓展新的項目,而現有項目未完工的樓盤越來越少,且因季節的關系,多營部的發展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至于品質部的工作,那純屬是得罪人的營生,所以,陳光把精力放在了如何開拓市場,如何能給公司創收的同時並給自己增加收入這一方面來,完全不再理會,樂萬家職場內的營營苟苟……

    就在陳光以這種心態下,在各個項目巡視並尋找商機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首先是濱河大道項目,作為劉昆平在這里的龍興之地,當時小區初建之時,開發商投入也很大,各種景觀與小品,使得這個小區檔次很高。最具有鮮明特色的是,在小區廣場噴泉的旁邊,有一個二三百平米的,用鋼化玻璃搭建的溫室花房,里面種滿了各種熱帶植物,從一開始的小區內的亮點,在運營多年後,卻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眾所周知,所有小區內的公共能耗費用都是由物業公司來支付的,也就是說,這個鋼化玻璃溫室花房所產生的水電暖氣的支出,都是由樂萬家支付的。而按照每一戶業主家的建築面積繳納的物業費,里面已經包含了小區內所有路燈,草坪燈,射燈,樓道燈,大型水關,噴泉,綠化澆,用水物業,管理用房,會館的水電暖等一系列的公共能耗費,而隨著這些能耗費及維修保養成本的增加,這個溫室花房,成了一個純花錢的設施及場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時候,如瑜伽,健身,美體等一系列的有氧運動,在這個五線城市悄然興起,且成了這個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標配,而濱河大道小區,以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環境,仿佛是在鬧市中的世外桃源一般,一些人都以進入這個小區,成為這里的業主為榮……陳光敏銳的發現這個契機與商機,與一個從本市有名的健身俱樂部獨立出來的健身教練,進行了多次商談,想要將那個300多平米的溫室花房,租給這個健身教練做健身工作室,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公共能耗費的支出,又使這個玻璃花房得到了後期的維修和養護;還能得到房租,為公司增加收入;實屬一舉多得的好事……

    而這個想法,在陳光直接電話與劉昆平溝通後,劉昆平很感興趣,並表示贊同,讓陳光放手去做這件事,但是,在做的過程中,遭到了龔瑞紅,周志明兩口及當時的項目經理秦素素幾人,各種各樣的反對,反對理由也是五花八門,龔瑞紅的理由是,那個健身教練,雖然外表憨頭憨腦的,但他的眼神經常目露凶光,不像是什麼好人,不宜合作;周志明兩口子反對的理由是,怕溫室花房改做健身房,會對玻璃房中僅剩的,為數不多的植物進行破壞;而秦素素反對的理由是,如果健身房建立在小區內,那麼,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勢必會增加,如此一來,加大了項目部的工作難度……

    其實,他們幾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他們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見不得別人好!雖然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角度,各自有各自的基礎,各自有各自的目的,但是,不讓陳光把這個事情做成,這個目標是統一的。但是陳光好不容易找到的商機,並且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以陳光的個性,又豈會輕易放棄?于是,陳光做了好幾份計劃書與合同,並直接發給了劉昆平,劉昆平其實對這件事的看法很簡單,第一,要收錢!第二,得加錢!所以,劉昆平壓制住了其他的聲音,相反一直在催促陳光,不能將價格定的太低,而且合同一簽三年,要一次性的將三年的錢收回來……

    到最後,最終這個事情還是沒有辦成。無疾而終了……沒有辦成的原因,並不是龔瑞紅等幾個人的干擾,也並不是現場負責的項目部經理秦素素的不配合,雖然龔瑞紅到後來,甚至把小區在前期服務時的甲方,原小區的開發公司搬了出來;而秦素素也把現在的甲方業委會搬了出來,也沒有改變和動搖了陳光的想法和決心,而最終導致陳光放棄的,卻是劉昆平……

    當時,陳光與那個健身教練,已經經歷了多輪的磋商與談判,那個健身教練對陳光的付出,還有別人的干擾也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只要是個有感知,有智商的人,都能感覺得到,龔瑞紅與周志明等人的陰陽怪氣;也都能看得見秦素素在安排項目部工程師傅,陪著這個健身教練及陳光去花房查看水電暖等配套設施時的敷衍……所以在磋商與談判中,他對陳光還是比較理解的,甚至在劉昆平一次次的層層加碼的情況下,這個健身教練還是抱著極大的誠意來面對,最終劉昆平提出的,第一,價格不能低;第二,合同一簽3年,第三,三年租金一次性交清的最後意見時,這個健身教練還是認為,能夠接受。至于面對這三個條件而產生的資金缺口,自己可以湊一湊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實現簽約及入駐條件的……面對此情況,陳光就將與這個健身教練即將達成的合意,向劉昆平做了最後一次匯報,但就是這次的匯報,使得陳光果斷放棄了這次的創新與機遇……

    喜歡關于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于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物業的二三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物業的二三事第121章 劉昆平的看法很簡單第一,要收錢!第二,得加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物業的二三事第121章 劉昆平的看法很簡單第一,要收錢!第二,得加錢!並對關于物業的二三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