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始終是要來的”這是命運的安排,也是必然的結局。就如同電影《無間道》里的台詞“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而一個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的,工作也會如何對待這個人,把汗水與辛苦傾注在哪里,鮮花就會在哪里盛開;把沮喪,咒罵,不滿,憤怒等負面情緒隨意拋灑,那你面對的,將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一個職場,一個團隊,如果大家都能夠輕松,愉快,陽光的,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那這一定是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團隊;反之,團隊里充滿了欺上瞞下,媚上而傲下,勾心斗角,那這個團隊,工作環境一定是壓抑的,取得的成績一定是個人的,犯的錯誤一定是整個團隊的……
很多人很不理解,底層職場中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在一些民營企業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服務業,有一種難以根治的,人為的頑疾,最為表見的就是——冠多發亂,原本一個私企,卻明顯帶有封建王朝舊官場的烙印,將現代企業和舊時官場扭曲的融合在了一起,這是一大特色,也是爛企業明顯的標志……如果對帶有這些明顯標志的企業,做橫向對比時就會發現,這些企業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與特征一是這些企業所處的行業多為低端行業;二是這個企業的創始人或實控人都並非“祖上富過”的,大多都屬于從社會底層熬上來的,甚至有一些直接就是人們口中的“暴發戶”;最後,這些企業的從業人員,並非是以血脈姻親的關系組成的核心和人員架構。總之,就如同自大往往是自卑的表現形式一樣,這種過分強調等級,過分強調特權,過分強調官大一級壓死人為表現形式的私企,其實,都是不自信和以往不被社會認可的經歷有著直接的關系……
當今的樂萬家物業公司,就陷入了冠多發亂的模式,從上到下,大多數的人,都已經忘卻了初心,甚至是扭曲了自己,那極少數的“人間清醒”,卻是精致的利己,各自有著自己的目的……劉昆平將樂萬家視為一個長期的存折,只要沒錢了,隨時取出錢來花花;龔瑞紅將樂萬家視為免費的血袋,時不時吸點兒血,來豐富和強壯自己;周志明將樂萬家視為自己另一個權力展示的舞台,短時間將權術在這個舞台上,展示的淋灕盡致;陳光將樂萬家視為自己養家糊口的工具,漠視一切紛紛擾擾,標準的打工心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完全有著不同方向,不同層級的,團隊頂層建築,而在這個頂層建築架構下,得過且過的有之,結黨營私的有之,勾心斗角的有之……不管是什麼情況,哪種意識形態,似乎所有的人,都忘了物業公司的本質是什麼?好像提供精致的物業服務,只是底層員工該做的事,而作為領導,要忙的卻不應該是服務一樣……
而保持平衡,是劉昆平一直在追求的管理目標,與之相對應的,更多的管理人員想的卻是保持現狀,因為這個現狀讓他們很舒服,也很舒適,但是就如同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一樣,內部管理的混亂,使得樂萬家公司,就像一個外表光鮮,內部潰爛的隻果一樣,看著誘人,咬一口的話……而內部爭斗,使得各管理醉心于拉幫結派,醉心于結黨營私,更有甚者,利用手里的權力吃拿卡要,將手中的權力盡最大的可能變現……而種種的原因,最終導致物業服務質量整體下滑的結果,即使再寬容的業主也無法忍受質價完全不成比例的服務,而彼時業主零星的投訴,並未能得到有效的處理,最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注重平衡和保持現狀的樂萬家,最終自食其果……
不久的將來,在樂萬家物業公司管轄的所有小區內。第一個成立業委會,並提出更換物業的小區,就是現在因為內耗嚴重,而導致管理混亂,服務下滑嚴重的摩爾國際,而現在的摩爾國際團隊,甚至是樂萬家團隊,並沒有意識到,數年後,會被業主清退,現在的摩爾國際,內耗即將達到巔峰……
作為在剛進駐小區之時,監管了兩個月時間的公司領導陳光,雖然不是摩爾國際的包片領導,但在摩爾國際的物業員工中,威信還是很高的,畢竟,當時陳光是實打實的沉在項目部一線,與大家摸爬滾打了很長時間,雖然陳光表現出很明顯的邊界感,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有些領導為了體現出所謂的親和力,就和底層員工走的太近,相反導致了工作無法順利進行,而陳光的邊界感明顯,恰恰獲得了這些底層員工和基層管理的尊重與認可,而隨著後期因為公司產生的種種變化,陳光便減少了對這個項目的關注,選擇獨善其身,但就如同時間不會靜止不動一樣,世上萬物都在無時無刻的發生變化,短期內,針對摩爾國際物業服務的大量投訴,還是讓分管公司品質部的陳光,重新又來到這個被他刻意淡化的,有意疏遠的地方……
這個小小的摩爾國際項目,為什麼在短期內成為了焦點,是有著內在和外在的原因首先,吞噬樂萬家其他項目成功後的龔瑞紅,已經將下一個吞噬的目標,就定成了摩爾國際,為此,她已經不為人知的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因為這個項目屬于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甲方是建設單位,所以,龔瑞紅早趁著劉昆平不在本地,無暇他顧的時機,利用自己在樂萬家的身份,和房地產的各級領導,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所缺少的,也就是一個機會而己;其次,在周志明的權術操縱下,這個項目己經把周芳推至一個讓周芳目空一切的高度,而周志明的配偶,保潔部職能經理韓娥的經常來項目指導工作,就給所有人創造出一種周芳遲早會統領這個項目的氛圍,甚至,有的時候,周志明也偶爾會親自來項目部為周芳站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底層職場中,領導最願意拿來開刀的人有以下幾種不知反抗的人,因文化程度高而自視清高的人,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人……在幾方勢力,以這個摩爾國際為棋盤,開始布局或者進行圍獵,鉸殺,一些過河的小卒,打偏的炮,折腿的馬,統統被成為棄子,一個個退出了這盤最終被掀翻的棋局,而第一個被犧牲掉的小卒,正是霍心怡……
當辭退霍心怡的報告,遞到陳光面前時,陳光正在完善著摩爾國際的品質報告,近日,針對摩爾國際的投訴不斷增多,為此,陳光多次進行實地的品質巡查,發現投訴內容基本屬實,而且投訴內容,多是針對物業服務中的基本服務,也就是說,是物業服務合同中最基本的,物業應盡的合同義務,比如說,樓梯間聲控燈更換不及時;又比如說電梯間連日來不打掃;甚至,小區保安的車輛管理跟不上,導致車輛不能有序停放,使得小區內車輛通行困難……這種日常的物業管理都被連續投訴,使得陳光都感到匪夷所思,但凡有點責任心,但凡能按照工作流程和遵守崗位職責,都造不成這樣的局面,所以,當周芳將辭退客服霍心怡的報告遞到陳光面前時,陳光並沒有像以往那樣,以一個好的態度去面對……
“項目上辭退一個人,直接送到人力資源部就好了,放我這干什麼?我又不是你們那的包片領導!”對于周芳,陳光是一點好臉也沒給她留,第一,是因為這個周芳確實言談舉止讓陳光很是反感;第二,周志明與陳光關系搞得很僵,這也是公司上下都知道的秘密,而周芳與周志明的關系,也是公開的事情了;最後,因為周芳這個年齡的女同志,都比較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簡而言之,就是愛說閑話,尤其是愛議論別人……而作為周志明的堂妹,陳光自然也成了周芳嘴里議論的對象,而且,還不是什麼好的話題……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她對陳光的那些議論,一字不差的都進入了陳光的耳朵里,“陳總,我是送到了人力資源部,可是人力資源部的李娜李主任說,這不是正常的離職,這個是辭退,辭退是需要項目出書面的情況說明和請示報告,而品質部需要依據這個說明和報告,對照《員工手冊》中的相關內容做出決定的……”周芳面對陳光,一副凜然不懼的樣子,並且擺出一副“雖然你看不慣我,但是卻又干不掉我……”的樣子,而她的這個神態,讓陳光雙眉一挑,“哦?什麼時候,我品質部要接受你們項目部的指揮和安排啦?李娜說,讓你直接把報告給我嗎?你是這樣理解的嗎?”陳光陰沉著臉,聲音仿佛也冷了幾度,“品質部只對老板負責……品質部更不接受除老板和經理層外任何人的安排……我現在告訴你,真正的工作流程,你把報告拿回去,讓你們的項目經理趙瑞華,會同人力資源部的李娜,一起來我這見我……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喜歡關于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于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