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怡坐了一天的車,只在錦州站吃了一個面包,她確實也餓了。
覺得鄭敏炒的菜特別的香甜可口,尤其是在自己同志的家里,不用裝,不用演,不用刻意的掩飾自己。
一顰一笑都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她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這樣的氛圍了。現在的生活全部都是在演戲。
兩杯酒下肚後。梅怡的臉特別紅,她看著王海剛簡單樸素的家,悄悄的對身邊的肖蘭說。
“蘭姐,咱們處長三十多歲才結婚成家,咱們給處長送點禮吧。明天早上,咱倆去西單百貨商場給王處長買幾塊床單、暖瓶什麼的”。
肖蘭看了一眼王海剛,說
“行,梅怡,我正好有這個想法。不過千萬不能讓處長知道,要不她又該批評咱倆了”。
鄭敏見梅怡和肖蘭低著頭,悄悄的在說話,便給梅怡和肖蘭碗里夾了一只油紅的大螃蟹。說
“梅怡,肖蘭,你們看這螃蟹多麼的肥美,我們天津有句老話叫借錢吃螃蟹,不算不會過。
這幾天正是吃螃蟹的季節。我就咬了咬牙,買回幾只來給你們嘗嘗鮮”。
梅怡從小在西安長大,雖然家里的條件很好,但她真還沒吃過螃蟹。
看著張牙舞爪的螃蟹,她不知從哪兒下手。
鄭敏是天津濱海縣人,從小在海邊長大。
剝弄螃蟹就像剝弄雞蛋一樣的嫻熟。
她見梅怡看著螃蟹,一臉的窘相,便溫和的笑了笑。從梅怡的碗里,把螃蟹拿了過來,三弄兩弄,就把螃蟹蟹黃和蟹肉剝落在了梅怡的碗里。然後笑著對梅怡說道
“梅怡,我听你們處長說,你是陝西西安人,怪不得長得這麼漂亮,听說你出來工作兩年多了,一直沒有回過家,家里的父母都還好吧”?
梅怡听鄭敏問起她的父母神情一下子黯淡了下來。
王海剛見狀,埋怨的看了妻子一眼,扭過頭來對梅怡說
“對了,梅怡。忘了告你了,咱們十六處通過上級領導部門,給西安市革委會打去電話,把你的實際情況向西安市革委會的領導反映了一下,西安市革委會的領導很同情、理解。再加上你父親的問題不是太大,西安市革委會領導已經責令當地的造反組織停止對你父親的糾斗,你的父親叫梅愛民吧。現在梅愛民同志雖然沒有完全恢復工作,但他現在已經完全解放自由了,很快就會出來工作”!
梅怡听了王海剛的話,眼里閃著動人的淚光。高興的說道
“謝謝組織對我父親的關心和愛護,這下徹底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了”。
說到這兒,梅怡突然想起剛才王海剛家里的寫字台上,見到的那幾本右派的檔案資料。
她想了想,鼓起勇氣來,和給她夾菜的鄭敏問道
“嫂子,我剛才給你家收拾寫字台時,發現寫字台上放著幾張右派的檔案資料,嫂子,你在你們昌平分局是不是負責對這些右派的偵查,審查工作”?
鄭敏放下手中的筷子,看著梅怡說
“梅怡,你是說那些右派嗎?是這樣的,我們昌平分局勞改大隊關押著一些證據不足的右派,由我負責進行補充偵查。這些右派是北京市各大院校的高級知識分子,由于他們在一些公共場合發表過右傾言論,運動開始後,這些知識分子被北京市各造反組織以右傾言論罪打倒,關押!幾年過去了,政府對這些右派抓的不是太緊,定性不是太高,當年對他們定性右傾言論的證據又不是太足。
這些右派在勞改期間表現的都很好,因此分局革委會決定,對這些被關押的右派進行重新審理,證據不足的予以釋放。我以前在昌平分局搞過預審工作,因此分局就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我。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重新偵查,甄別,審查這些被關押的右派。有證據的移交法院,沒有證據的釋放。
梅怡听了鄭敏的話,心情很激動,握住鄭敏的手說
“嫂子,這些右派是不是有個叫楊奮斗的人。
鄭敏看了梅怡一眼說
“是的,梅怡,這個叫楊奮斗的知識分子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你認識楊教授嗎”?
梅怡點了點頭,說
“嫂子,我不認識楊教授,我認識楊教授的兒子。楊教授的兒子叫楊軍,是我在北大荒插隊的知青戰友。我的意思是想讓嫂子幫助一下楊教授”。
王海剛端著酒杯正準備要和大陳踫杯,听了梅怡的話後,放下手中的酒杯,詫異的看了一眼梅怡,說
“梅怡,你是說楊奮斗是楊軍的父親?如果真要是這樣,看來這個忙,我們要幫一下”。
鄭敏也是頗感驚訝的看著王海剛,問道
“這個叫楊奮斗的北師大教授你也認識嗎?楊教授和你們十六處有關系嗎”?
王海剛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鄭敏說
“楊教授我倒是不認識,他的兒子叫楊軍,梅怡這次去北大荒執行任務,經常向我說起這個叫楊軍的知青。在北大荒插隊期間,他無意中幫了梅怡不少忙。因此我們十六處希望你能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上幫助一下楊軍。其實你我心里都很清楚,像楊奮斗這樣埋頭做學問的知識分子。在運動中被打成右派,戴上右傾言論的帽子。這里面有多大的水分。說白了,這些在運動中敢說真話的知識分子。有很多人背的處分是不公平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海剛留了個心眼,他沒有把楊軍和梅怡戀愛的事告訴鄭敏。
他只是希望鄭敏能公正的處理這件事。
鄭敏听了王海剛的話,溫和的沖梅怡笑了笑說
“梅怡,我不管你和楊軍是什麼關系,這個忙能幫,嫂子一定幫你。我是個讀書人,也佩服楊教授的學術和做人,之前我接受局里交給我的任務後。去昌平勞改大隊提審過楊奮斗,對楊奮斗的案子有了個大致的了解。楊教授是個做學問的人。他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的是明清史。造反組織關押批斗楊教授的理由是。
楊教授在北師大的一節課上。給學生們講過
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也出現過幾位中興帝王,像仁宣之治的明仁族和明宣宗。弘冶中興的明孝宗朱佑樘。這三位有為的帝王,殫精竭慮,清廉治國。
讓即將走向腐朽沒落的大明王朝中興了起來。他們三位是歷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他們貴為君王,也有讓人稱道的一面。
造反組織抓住楊教授講這堂課的內容說,楊教授是在為封建帝王歌功頌德。
尤其是楊教授在這堂課上講到明孝宗朱佑樘時,說朱佑樘在治理國家上兢兢業業,發奮圖強,守業有成。在個人的生活上,反對奢華,崇尚節儉。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沒有三宮六院,一生只娶一位皇後,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帝王,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代君王。如果楊教授只講明史,只講仁宣之治。只講弘治中興
北師大的造反組織就沒有理由對楊教授批斗、關押,甚至要判刑。
現在北師大造反組織拿楊教授講的這堂課大做文章。對楊教授進行批斗。無非就是北師大造反組織對楊教授講的課,斷章取義,歪曲事實。說楊教授是在為封建帝王涂脂抹粉。
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當年听這堂課的學生都已畢業,被分配到全國各地。找到當年的那些學生取證,工作量很大,局里又不給我加派人手,我一個人很難做到。
就是找到當年的那些學生們又能怎樣呢?涉及十年運動。誰又敢出來作證?
這件事我想了很久,也請教了我們局的幾個老預審員。
他們告訴我,只要能找到楊教授講這堂課的教案,有當年的教案在,也能證明楊教授是在講歷史,並沒有為誰歌功頌德!
找到當年的教案,楊教授的是非就會有結果,我相信楊教授只是個作學問的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社會有沒有偏見,他只是在講歷史,況且楊教授還是一位有著20多年黨齡的中共黨員。我相信他作的教案是干淨的,只要能找到楊教授講這堂課的教案,其他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昨天,我我又去了趟昌平勞改大隊。在勞改大隊的預審室里,楊教授告訴我,他有一種習慣,喜歡把自己寫的文稿,還有給學生們講課的教案和講義都保存下來,只是這些文稿和教案都不在身邊放著。
因為他現在住的北師大的家屬樓是50年代建的筒子樓,面積比較小,有一部分文稿和教案都被他寄放到了老家鄉下。他懇請我去他老家,把他的文稿和教案取回來,證明他的清白。臨走的時候,楊教授還把他老家的地址告訴了我。可我確實沒時間,局里把這項任務交給我一個人來完成。我又沒有三頭六臂。
梅怡,你剛才也看到了,十幾個人的檔案資料,都需要我一個人來補充偵查,我確實是忙不過來。看著楊教授期盼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絕他,我答應了楊教授,我這兩天正為這件事發愁呢”。
說完,鄭敏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梅怡看了看王海剛,又看了看鄭敏,說
“嫂子,你要是忙不過來,我給你去趟楊教授的老家吧?我這次回北京,除了把我近一年來的工作向處里的領導匯報一下,也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本來我打算回趟西安。看望一下我的父母。後來我听王處長說,我的父母現在平反了,他們現在都安全了。我這次就不準備回家了。我去趟楊教授的老家,把楊教授的教案給取回來,嫂子,你看行不行”?
王海剛听了梅怡的話,關心的問道“
“你去?你不準備在北京休息幾天嗎”?
美怡沖王海剛點了點頭,說
“處長,你也知道,我不只是在幫楊教授的忙。我是在幫楊軍的忙”。
話說到這兒,梅怡扭過頭來對鄭敏說
“嫂子,我也不再和你隱瞞了,我和楊軍曾經是一對戀人。可是為了工作,我硬是把這段美好的愛情給攪碎了。楊軍到現在還蒙在鼓里,對我不理解。我在感情上有負于楊軍。我想幫楊軍的這個忙,來減輕我的痛苦,彌補我對楊軍的愧疚”。
王海剛接著梅怡的話來,向鄭敏補充道
“梅怡和楊教授的兒子楊軍確實是一對戀人,梅怡為了能更好的完成組織上交給她的任務,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了不引起特務的懷疑,犧牲了個人的情感,違心的和楊軍選擇了分手。這件事,我們十六處的幾個處長都知道。要不你就讓梅怡去吧。省得你一個人忙不過來。就當我們十六處,幫你們昌平公安分局的一個忙,也了卻梅怡的一個心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听了王海剛和梅怡的話。鄭敏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驚訝。
她笑著對梅怡說
“梅怡,你就是不說,我也能猜出來你和楊軍戀愛過。我從你臉上的表情能看出來,這可不行啊。你是個偵察員,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好了,梅怡你去吧,明天你休息一天,後天就出發,去幫嫂子這個忙,也幫楊教授的這個忙,最重要的是幫助楊軍!吃完飯後,嫂子把楊教授家的地址拿給你。我听楊教授和我說。楊教授的老家是張家口尚義縣一個叫杏元溝的小山村,很好找。楊教授的老家還有老父親和老母親健在。你去把情況向兩位老人說明白,他們就會把楊教授當年講課的教案給你拿出來,讓你帶走!你走時再去趟昌平分局,我給你寫一封證明信!
梅怡听了鄭敏的話,調皮的站起來,像模像樣的向王海剛和鄭敏敬了個禮說
“鄭敏同志,保證完成任務”。
逗的屋里的幾個人都大笑了起來。
在王海剛家吃完飯,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
梅怡和肖蘭要留下來,幫鄭敏刷洗碗筷,鄭敏說什麼也不讓。讓梅怡趕緊回單位宿舍休息,明天還要去張家口。
梅怡和肖蘭也沒有再堅持。告別王海剛和鄭敏後。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從王海剛家走了出來。
和肖蘭分手後,梅怡一個人溜溜達達的拐上了東長安大街。
八月份的北京,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
剛剛送走了七月的悶熱,冬日的寒冷還行走在路上。
初秋的北京燈火闌珊,秋風習習。游人如織。
雖然十年運動還沒有完全結束,風暴還在不停的搖晃著這個古老的都市,但擋不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喧鬧了一天的城市,夜晚漸漸的靜謐了下來。
長安大街的白熾燈和剛剛安裝上的霓虹燈交相輝映。給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現代文明!東西長安大街的汽車多。南北巷道里的人流多。人們都在為這個繁榮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忙碌著,奔走著。
喜歡荒原諜影請大家收藏︰()荒原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