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鋒一轉,氣氛變得嚴肅起來。
“正因為他們的速度,所以這一次才特意派遣藍玉率領爾等長驅直入,攻至他們老家。
務必要徹底擊垮他們,讓其失去再犯之力、喪失膽量繼續對抗我大明。
從而確保大明永保太平,使我們的後代免遭戰亂折磨。”說到這兒,他的語氣更加激昂有力,“而這一次,你們沒有讓我失望啊!”
談及此役捕魚兒海的輝煌戰績時,他的話語更鏗鏘,“此番大戰,你們奮勇殺敵,出生入死,方成就今日輝煌勝果!這是對我大明威儀最好的彰顯,是我大明男兒無畏精神的最佳詮釋!臨行之前我曾囑托過你們︰普天之下若有對我不服的,用你們手中的兵器告知他什麼叫做皇威浩蕩,哪怕遙遠也必將懲戒!今天你們不負所托,圓滿完成了這個任務,令我無比欣慰。
所以特意趕來慰問三軍,並嘉獎大家功績!”
一番言語落下,現場將士無不激動萬分,感受到榮耀加身。
在眾多將領引領下拔出戰刀,齊齊舉起朝著高空吶喊︰“誓死效忠陛下,保衛大明!必勝!必勝!”
嘹亮的呼喊沖上雲霄,震撼乾坤。
目睹這一切,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並側頭示意身邊的太監,“宣讀聖旨吧!”“是,遵命陛下!”
劉和立刻從人群中走出至前。
展開聖旨,以尖細嗓音宣告︰“藍玉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征虜大將軍、永昌侯藍玉此次北伐大功告成,為國泰民安奠定堅實基礎。
即日起晉升為涼國公,另賜府邸一座以及金銀財物若干...”
就此賞賜確定,詔命下達!
藍玉听到後,頓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歷經一戰而建奇功,得以晉封國公之位,這可是大明武將所能達到的巔峰榮耀啊!怎能不讓他心潮澎湃?
要知道,大明開國之初,國公之餃僅僅授予了六人。
如徐達、李善長等人……
並且但凡享有國公頭餃者,身後大多會被追封為王爵!後續也只有湯和與傅友德曾獲此殊榮。
在藍玉眼中,這二人之中,湯和不過虛有其表,憑借的是跟隨先帝打天下的資格。
至于傅友德雖確實身懷本領,且戰績赫赫,可終究已是暮年。
未來的日子里,大明首屈一指的將領必然是自己!
想到此處,藍玉眉宇間難掩驕傲,高聲呼道︰“臣涼國公藍玉叩謝陛下隆恩!”
朱元璋默默注視著眼前的藍玉,略帶深意地點了點頭。
本以為此次會授予藍玉“梁國公”之名號,卻臨時改成了“涼國公”。
只因藍玉一貫狂傲自居,舉止頗為傲慢。
他不但自恃過甚而對北元皇妃起了不該有的覬覦之心。
更是在歸途中遇到守關將士阻攔時,竟敢率部強行闖關。
這些都讓老朱心生不滿。
但念及太子朱標的緣故,也就沒有過多苛責。
僅僅改動封號意在給予敲打,希望他有所收斂。
然而看藍玉現在的表現,顯然完全未領會這份苦心。
此刻,朱元璋心中暗暗嘆息。
稍作停頓,他側首低聲向朱政說道︰“這人如同一把鋒利卻難以掌控的快刀。
有著姐夫常遇春的勇猛剛健,風采非凡。
但為人一向少有收斂、自負傲慢!因此你須銘記,像這樣的快刀。
雖能帶來便利,但卻極易反噬自身。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實非易事啊!”朱政听後表示明白地說道︰
“孫兒知曉了。”
與此同時,他對眼前這位在後世亦頗具名氣的大明將領不禁多了幾分興趣。
此人的確驍勇善戰,軍事才能出類拔萃。
行事風格豪邁直爽又重情義,在軍中深得威望。
還繼承了其姐夫常遇春的軍隊人脈根基。
由此迅速成長為淮西集團中的骨干將領。
不過藍玉處事往往過于張揚跋扈。
尤其在晉升為國公之後,更是忘乎所以,惹下了諸多麻煩。
然而在他個人觀念里,也許並未將這些視為問題。
畢竟作為太子朱標的忠實擁躉,並屢建大功的他而言,些許傲慢有何不可?
莫非要學那俗諺所說,“夜晚穿錦衣行走”不成?那樣活著豈還有何趣味?
難道老朱會僅僅因為這些問題就處置他嗎?然而,藍玉不曾意識到的是。
只要有朱標一日健在,朱元璋願意寬縱他的忠心赤誠。
只是令人未曾預見的是,朱標竟意外英年早逝,轉而選擇了朱允䣳s影唷 br />
如此情況,對于這一眾輔佐朱允沲怌R寺恚 煸 白圓換嵩偈窒鋁羥欏 br />
隨即掀起了一場大規模肅清,血跡斑斑,腥風血雨。
不僅是向來行為不堪檢點的藍玉遭到了嚴懲,
就連馮勝這樣一向循規蹈矩之人,也終逃不出被賜死的命運!整整清洗兩年之久,知名將領幾乎全被牽連致死。
念及于此,朱政不由感慨良多,輕搖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在這一瞬間。
朱政似感覺到了什麼異樣,抬頭望過去。
正好看到藍玉正眯縫著眼楮緊緊盯著他。
待注意到他回視時,還特意瞪大了炯炯有神的雙眼,讓他滿心疑惑不解。
接著,
藍玉受封後不久,接下來的一幕更為莊重。
參加捕魚兒海之戰並建功的將領們,依次跪拜于朱元璋面前,靜候旨意以領受獎賞。
而朱元璋則牽著朱政的手,在其耳邊逐一介紹這些功臣的性格和特點——從雙刀王弼到俞通淵,還有嶄露頭角的年輕將領瞿能、平安等人。
經由朱元璋一番細說,朱政對他們有了初步了解,並知曉了各自所屬派系,心中漸漸清晰。
隨著對諸將的褒獎告一段落,下一步便是犒賞隨軍出征的普通士兵。
原本按常規應先犒賞士兵,可朱元璋特意把這環節挪到最後。
當劉和宣布具體賞賜標準後,三軍歡呼雀躍,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這場閱兵儀式看似臨近尾聲,不料朱元璋忽然上前幾步,緊握住朱政的手,在眾人目光注視下徐徐開口︰“此番前來,除犒賞三軍外,朕另有新政要宣示。”
一語既出,將士皆驚,紛紛豎起耳朵听聞詳情。
朱元璋繼而明確道︰“新政便是︰自今以後,凡我大明軍人,一旦受傷致殘或年老退伍者,將轉入民職體系——譬如緝捕治安司等職位為國效力,甚者憑借功績還可晉升官職!”
他用簡單易懂的話語闡釋新制,並重點講述此制度對士卒的好處。
全場瞬間鴉雀無聲。
那些遠來武將中,除在京者早知情,余者無不愕然。
至于普通士兵更是滿眼驚訝,仿佛听見天大的喜訊一般!
倘若沒听錯的話,皇帝竟是表示︰若日後因傷殘失去作戰能力或年紀老邁不能適應軍隊生活時,不但不會被簡單棄置不顧,還能轉業去地方做一份安穩營生,甚至有立功機會升遷?
難道不是在開玩笑麼?但轉念一想,皇帝又怎會欺騙他們呢,尤其這般當眾宣告之事豈容虛假。
如此一思索,全場戰士無不淚盈眼眶。
大家深知此乃陛下為他們謀定的後路,再也不必憂慮受傷或是衰老後無以為生、難以贍養家小。
更妙的是,繼續拿俸祿為公家效力,並有升遷可能。
這活兒真是體面無比!何嘗不是天降之福!
于是全軍振奮異常,莫不動容跪地高呼︰“臣等感念陛下深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整個校場上充滿激昂的謝恩之聲。
聲音震徹雲霄,仿佛使盡了全身的力氣,足見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這時,只見老朱含笑搖了搖頭,緩緩說道︰"你們不用謝我,這件事可不是我的功勞!"話音剛落,在場所有人俱是一怔。
然而還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卻見老朱慢慢牽起朱政的手,高高舉起,朗聲說道︰"這是我的孫子,朱政!這項政策正是他提出的,為的是擔憂咱們大明將士的生活。
他憂心退伍士兵生活艱難,缺乏保障。
"
因此,要感恩的話,就應該感謝我的這個孫子!”隨著這句話傳來,校場上數萬將士的目光齊刷刷投向朱政,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他們或許不知道朱政是誰,也不曉得他是朱元璋哪位孫子,但這絲毫不能阻礙他們對朱政發自內心的崇敬。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