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

第61章 暗藏實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盛達 本章︰第61章 暗藏實力

    終究是沒枉費自己為朝廷出生入死一場。

    大殿之上,朱元璋端坐龍椅,淡然開口︰“眾位愛卿,對此有何高見,盡可暢所欲言。

    "

    他目光如炬,洞悉眾人神色。

    話音方落,耿炳文為首的眾武將便毫不猶豫地站出,齊聲贊頌︰”陛下英明,我等無異議!好得很,這政策再合適不過!兄弟們定會感恩陛下隆恩!給大伙找條退路,真是天大的恩惠,誰敢反對我跟他沒完!"

    武將們歡欣鼓舞,連連稱贊,還漲紅了臉警告對面的文官莫要多事。

    然而文臣這邊卻是一片沉默,盡管心中不滿,卻無人敢站出來反對。

    老朱脾性暴躁,誰人不知?更何況涉及兵權敏感,妄圖獻計不過是自尋死路。

    兵部尚書茹瑞、刑部尚書暴昭等人相互 gance了一眼後默契行禮應和︰“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見此情形,朱元璋倍感無趣,原只想听群臣建言獻策完善朱政提出的制度。

    緝捕治安司與士卒轉業牽涉軍隊及朝廷體制,必須審慎。

    奈何這些所謂的棟梁之才竟無一提出建設性意見,只是木訥順從。

    想到這里,朱元璋略感不滿,輕哼一聲。

    听到這一聲響,在場眾人連忙把腰躬得更低了些,心中暗自慶幸沒有言語冒犯。

    老朱接著吩咐太子朱標︰“你回去召集眾人討論完善具體辦法,實施負責人由朕決定。”"是,兒臣領旨。”

    隨後又簡要處理了數項政務,早朝結束,眾人退散。

    老朱離去後,武將們紛紛談論著新制度的利弊各自歸去。

    心中盤算著回頭得找人深入了解詳情。

    這新制度,究竟要安排多少人力?各自部隊能分到幾個名額?又依據什麼標準選拔?畢竟此消息一出,關系到每位將士的實際利益。

    屬下弟兄們必定會追著詢問細節,自己也有責任為士兵爭取更多機會與福利。

    若無法滿足他們期望,隊伍士氣必然受到影響。

    所以之後還得弄清楚到底是誰主管這事,並想辦法加強聯絡,設法多獲取一些名額才對。

    另一邊,文官群體也開始紛紛聚首,針對早朝內容展開討論。

    表面上看他們在奉天殿中對皇命敬听,毫無異議,似乎與此無關。

    但實際上這只是老朱威勢所致,迫使他們暫時不敢發聲。

    實則內心已開始權衡利弊,並有些隱隱憂慮。

    同時很多人也覺事情蹊蹺,仿佛有些不對勁的地方——這兩年陛下接連推出讓人瞠目的政策︰先有底薪+績效獎金+淘汰機制+考核規則的新體系,如今又提出關于治安管理司及軍隊轉崗的規劃。

    這般眼花繚亂的大動作著實令人招架不住!

    想到那個促使人人內卷的競爭性制度,大伙就更覺苦不堪言。

    實行近三年以來,誰能道盡這些年的煎熬!從前慵懶度日、輕松摸魚的好日子早已不在,現在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

    大家為了得到獎金和良好評價拼命處理事務,生怕被革職丟官。

    而且還得時刻防備身邊同事,尤其警惕那些不知疲倦、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盯著自己的位置,逼迫自己加班加點工作。

    這等高強度勞作真是非人類能承受。

    也不知這個惡毒方案是陛下自行設計還是受他人啟發。

    要是有人提議而被知曉身份,定不會輕饒此人!

    思緒至此,眾人沒了繼續討論的興趣,只想趕快返回衙門完成當日任務。

    畢竟當前這才是重點。

    即便心中滿是不快也無濟于事。

    誰又能對抗得了皇命呢?

    以往若有胡惟庸在或許還有依靠可以與皇帝據理力爭,然而如今已被老朱震懾至極,整個朝廷如同散沙,連私下聚集議論都變得謹慎小心。

    不過總有例外存在,雖然胡惟庸已逝,仍有人暗藏實力……

    眾多官員目光閃爍,很快離宮,以最快方式將今日朝堂信息傳播出去。

    韓國公府內的園中,一位身著華麗卻顯得年邁的老者正悠閑躺在木制搖椅上,眯眼享受陽光,看似安然入眠。

    這位人物身份非凡,正是明朝開國時的顯赫功臣。

    他曾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評價,稱即便與蕭何相比也不遜色,這人便是韓國公李善長。

    雖然此時他已經退職還鄉,卸下所有政務職位,只剩下一個國公頭餃。

    全身散發著一股濃重的老邁氣息,似乎生命隨時都將走到盡頭。

    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已失去所有權勢,成了一個普通的老人。

    實際上,他在淮西派文武官員中的影響力依舊深遠,在整個大明王朝仍舉足輕重。

    尤其是在常遇春、胡惟庸、徐達等重臣相繼殞命或遭禍之後,他在淮西集團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動搖。

    只要他願意,仍舊可以在朝堂之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這種深厚的根基源于他自朱元璋初創基業時便追隨左右,數十年精心經營,積累了難以撼動的力量,遠非胡惟庸等人可相提並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實上,胡惟庸不過是他在關鍵時刻安插的一個棋子,幸而他未雨綢繆,讓胡惟庸走向前台代他受過,自己卻隱居幕後。

    不然的話,被朱元璋處決的那個人恐怕就會是自己了。

    對此,李善長暗自感慨。

    心中想著︰聖上確實太狠心了。

    未曾料到朱元璋竟會如此不留情面,不顧及當年那些淮西功勛老臣的意見,毅然決然地懲治胡惟庸,並牽連大批文臣武將,削弱淮西集團的目的昭然若揭。

    這自然引發了李善長極大的不滿。

    要知道,他一生心血都在構建和維護淮西集團,只有這個集團屹立不倒,即使自己身故,他的家族也將在大明時代延續其榮光。

    然而如今朱元璋要破壞這一切,在他眼中比取其性命更加令他痛苦。

    回想一生,從出謀劃策到治理百姓、籌辦糧草兵源,他都功勛卓著,助朱元璋開創天下基業,可以說勞苦功高至極。

    以這樣偉大的功績,傳承家族事業,建立像兩宋那樣的士大夫世家,甚至像晉朝時的門閥士族又有何錯?畢竟這天下難道不是有他一份功勞在內?

    朱元璋如今登位稱帝後卻仿佛翻臉不認賬,先是強迫自己辭職歸家,變成了一位有名無實的國公。

    這樣的失落感讓他痛苦不堪,權利如同浮雲一般飄渺難測,多年的權力享受突然盡失,巨大的心理落差差點擊潰了他。

    更何況朱元璋還不滿足于此,更進一步削弱淮西集團的勢力,企圖消除自己的影響。

    這難道不是典型的恩將仇報、兔死狗烹嗎?

    憤怒的情緒在他的胸膛里不斷醞釀堆積,急需找到宣泄口。

    但僅僅瞬間之後,他又展現出了驚人的自制力。

    他深知只要有朱元璋一天掌權,這片天下就無人敢反抗皇帝。

    哪怕是他也只能低聲下氣、遵旨行事,胡惟庸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

    然而李善長並不急著做任何事情,只需要靜靜等待時機即可。

    正如歷史上三國時期魏國名相司馬懿一樣,在適當時候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第61章 暗藏實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第61章 暗藏實力並對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