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

第106章 大同府漕運開闢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迪克男孩 本章︰第106章 大同府漕運開闢

    蕭庭生回到了甘州,探望中了箭傷的蕭平章。

    蕭平章的手臂纏著繃帶,跟著郎中做著“復健運動”。

    蕭庭生走到蕭平章身邊,問郎中

    “怎麼樣,世子王爺如何?”

    郎中說

    “世子王爺右臂中箭,不宜提取重物,不宜抬手,現在只能練練左臂了。”

    蕭平章甩著左臂晃圈圈

    “我剛醒來的時候疼死了!大柏寨真的有用,不過...爹啊,長林軍路的兵馬還是太少了,我估摸著到時候還是要放棄臨澤,回到甘州、大柏寨固守啊。”

    潘守道回到蕭庭生身邊,蕭庭生問

    “老弟,殺了多少啊這次?”

    潘守道說

    “一萬二,朱冬青承諾,拿一個首級賞1貫。”

    蕭庭生坐下來,翻著賬本,說

    “這二十萬貫我們存了很久很久啊!準備等著不行的時候留給長林軍發軍餉用的,哪里能說用就用呢?”

    潘守道說

    “不這麼干仗打不贏呀!”

    蕭庭生把賬簿閉上,丟在桌上說

    “朝廷現在把重心弄到幽雲路去了。我們沒錢,還是得省。呃...不過這一仗打贏了,至少我們的方向是沒錯的。”

    樓士已經到達了大柏寨。

    付成光和魏簡來到樓士面前,對三人抱拳,付成光說

    “我這里還有1000甘州長林軍,不過還是得回甘州。樓大人,這里就交給你吶。”

    魏簡又對樓士說

    “甘州長林軍的將士和你們全國五營不太一樣,甘州和涼州的長林軍是老王爺一手帶大的。很講這個...”

    魏簡作出了個要錢的手勢,樓士說

    “魏大人,自古以來能征善戰之人這麼多,也不是各個將士都談錢啊。”

    魏簡笑道

    “嘿嘿!樓大人,武靖先帝收復河西的時候,人力奇缺。所以老王爺才不得不用錢來招兵買馬的。這就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的區別呀。你們全國五營是征兵征來的,將士們保家衛國的熱情很漲。可是甘州和涼州的長林軍是募兵募來的。”

    “這些個人,你要是談錢的話,那個個都是虎狼之師。要是談心的話,人家當你是放屁呢!”

    付成光拍拍魏簡的肩膀

    “唉,人家樓大人是輔國良臣,你怎麼說話的!”

    樓士笑道

    “不礙事的,我們老孟也整天這麼和我開玩笑的。鎭?你們仗打完了?”

    付成光說

    “咱們長林王老王爺還是厲害,沒有他呀,咱們這仗還真不好打啊。就這樣啦,咱們先告辭,有機會大家飲馬輪台呀!”

    樓士送走了付成光和魏簡,他來到衙門前坐下。

    孟俊捂著頭盔,很是覺得沒意思,甩著手往校場走去。

    “唉...仗打完了!真他娘的沒趣。”

    劉翼看著孟俊的背影,回頭問樓士

    “樓大人,現在該做些什麼呢?”

    樓士說

    “嗯...我們加固一下大柏寨的城牆,用夯土夯實它,訓練一下我們修營建壘的能力。渝賊攻打甘州,老是失敗,我料定渝賊下次攻城,肯定要用發石車。一般的木柵,肯定是一擊必毀,但是厚厚的營壘就能耐住發石車的攻擊。”

    劉翼點頭

    “遵命!”

    990年5月的幽雲路大地,陽光晴朗,天不是很熱,桑干河的水位漲了不少,既能夠讓大船通行,也不會影響到河道周圍的百姓。

    河流從大同府開始,一直延續到龍門長城的後方,這里是梁軍的補給中心之一。

    大同府新到了一批物資,里面的糧餉合計50萬貫,本來想著是河東路以北鬧荒的時候拿來賑災的,現在看來河東路的天氣不錯,這批糧餉干脆分一批出去支援龍門長城的河北禁軍。

    大同府知府張蒿,是宋浮的得意門生,他來到府衙里,跟各位衙門的同僚說

    “這次朝廷運來50萬貫的糧餉,在大同府有多了。朝廷的意思是,讓我們運送20萬貫糧餉去涿鹿縣和儒州,支持龍門縣的禁軍。”

    大家本來好奇為什麼梁軍運糧餉干嘛不直接走南運河直接送到燕京府?

    現在往張蒿那看去,只見張蒿眉來眼去,顯然是朝廷派了“任務”下來,大家只要好好完成任務,就可以步步高升,大吉大利。那麼,張蒿自然也有大功一件,被朝廷所賞識。

    每個有河流的大梁州府都下設七品的都水監丞兩員,負責本地的治河工作,當然也負責漕運。

    兩名都水監丞名為何剡,劉文渚,負責此次運送軍資的工作。

    張蒿對何剡和劉文渚說

    “何大人,劉大人,此次運送糧餉,事關重大!你們一定要好好負責啊!”

    何剡和劉文渚異口同聲,信誓旦旦地說

    “下官定不負知府大人的厚望!”

    何剡來到準備運糧餉的漕船那,開始檢查漕船的安全狀況。

    漕船以松木制成,由于武靖皇帝蕭景琰曾治理過汴河漕運,因此對松木船的修造和維修要求很高。

    松木船必須要在使用兩年的時候兩年大修一次,使用五年時進行改造,這是蕭景琰留下來的定制。

    何剡帶著工人檢查漕船,卻發現了漕船有問題。

    幾乎所有的漕船,都沒有修過,而且已經用了六七年了,加之近幾年朝廷也沒用上桑干河運糧,很多漕船都塵封在港口里,損壞頗為嚴重。

    因此漕船必須要大修,甚至是改造。

    如果要讓各地的修船工人聚集到大同府,並且將漕船修理完成,至少要5個月的時間,同時還需要計算修理漕船的經費。

    通過陸路運糧也是可行之策,但問題是陸路運糧要造成的人力和牲畜消耗較大。

    從大同府到儒州和龍門縣的直線距離約500里,陸路運糧無疑要對牲畜有較高的要求,僅憑大同府的牲畜數量,運送20萬貫的糧餉是難以完成的。

    何剡帶著工人來到監工的劉文渚旁邊,看著愁眉苦臉的劉文渚,也低頭嘆氣起來。

    劉文渚

    “這些漕船,久久未修,我們干脆稟報給張大人吧!不然的話,漕船出了事,我們難以擔待呀!”

    何剡說

    “對!趕緊跟張大人說清楚。這20萬糧餉,一定要謹慎對待啊!”

    喜歡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請大家收藏︰()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方便以後閱讀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第106章 大同府漕運開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第106章 大同府漕運開闢並對瑯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