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躁的情緒很難談事情,特別是家人之間,更何況是皇家。
朱高煦進去第一時間就是控制住雙方的情緒,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爹,大哥,別爭那點錢了,瀛洲銀礦那麼多銀子,你們趕緊幫忙催促下三保,盡快把船隊弄好,夏季的季風一定得趕上。”
爺倆看看朱高煦,然後各自嘆口氣,放下手中凳子,朱高熾率先開口。
“國庫都能跑耗子了,沒錢怎麼辦?”
“加錢啊!,再發一次國債,這次錢一運回京城,讓所有參與上次買國債的人看看,這次具體的收益有多少,他們會踴躍再次購買國債的,到時候就怕我從瀛洲回來,你們會嫌錢太多!”
朱棣看太子一眼,冷哼一聲開口。
“那這次的錢,三七分,我同意了。不過瀛洲的錢得五五分。”
朱高熾立刻急眼,開口說道。
“不行,我怎麼跟戶部交代,造船這麼多錢,可都是戶部出的大頭。”
朱棣一瞪眼。
“仗可是我兒子打的,有本事讓他們自己打去!”
“那也是我弟弟打的,我太子府得佔一份吧?”
“你太子府不用佔,我死了這些錢不都是你的?你現在著急什麼,急著登基啊?”
“老二,你跟爹說,他是不是過分了!”
朱高煦撓撓頭,開口說道。
“要不你倆再商量商量,我有點餓了。”
倆人立刻異口同聲。
“不行!”
嘆口氣,朱高煦一屁股坐在台階上,看看倆人忽然笑了。
“爹,你說那個朝代像咱們爺們這麼親密,沒事還能吵吵架!真好!”
朱棣和朱高熾也跟著笑,三人互相笑了一會兒,朱棣擺擺手說道。
“行,你也不容易,太子府給你分一成,就按你原來說的,四六分吧。”
朱高熾點點頭,沖著一旁的朱高煦說道。
“老二,你可別騙咱爹跟我,萬一到時候弄不來錢,咱們國庫可就真空了!”
朱高煦呵呵笑道。
“我不是那人,你放心,我到時候只打銀礦,沒事派兵抓點干活的,不急著佔領整個瀛洲,什麼時候那里沒有干活的了,再說。說不定還能給國內送點勞力,到時候修修路什麼的,正好。”
朱棣嘿嘿笑,開口揶揄道。
“老二,適齡的女子往國內送點,咱們這里光棍漢還有很多,特別是軍中,得多生孩子。”
“爹,你放心,我早想到了,到時候讓三保專門運人運銀子,保證你們收到手軟。他們干活可比南邊的猴子有勁兒,不信倒是你看看就知道了。”
朱高熾起身,跟朱棣行了個禮,說道。
“爹,那我先回去了,他們都等著我消息呢!”
“滾吧!”
朱高熾挪動肥碩的身軀,離開了大殿,朱棣看著太子走後,嘆口氣。
“你大哥不容易,哎!”
“爹,你得想辦法讓他減肥啊!萬一,是吧!瞻基還小!”
“你也滾,說的什麼混賬話!”
朱高煦立刻滾蛋,一點都不留戀。
長江口,劉家港這里已經是忙的熱火朝天,還沒改名叫鄭和的馬三保正領著一群手下來回巡視,前幾天剛接到陛下的旨意,要求務必在明年六月份前,必須造夠能用的大船,至于質量,能開到瀛洲就行。
當時三保就明白朱棣的意思了,這是著急了,特別是太子的信送到後,他更清楚了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幾天連續開會催促,他要求不惜代價,一定要把船只造好。
“大人,這木料太濕了,肯定不行。”
一個工匠頭領過來,向三保抱怨。
“那就想辦法烤干!”
“可是,那樣的話,這船用不了多久啊!”
“能用多久?”
“最多兩年就得重新修,否則就要出問題。”
“兩年夠了,咱們現在沒時間。”
工匠頭領悻悻的離開,看著遠處忙碌的人群,三保心里很是感慨。
後宮內,朱棣正和媳婦兒倆人吃晚飯,徐氏張口說道。
“怎麼今天老大你倆听說差點打起來?你這爹當的可以啊!”
朱棣一听,頓時看向一旁的馬雲,馬雲臊眉耷拉眼的不敢說話。
“行了,不是他們說的,我派人給你送點心,看見的。”
朱棣回過頭,笑著沖徐氏說道。
“別听他們瞎說,老大那麼累,我才不舍得打他呢!這不最近南邊的賠償款快運回來了嗎,我跟老大商量了商量。”
徐氏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太子府里,所有大臣們走後,朱高熾一屁股坐在榻上,幾名侍女開始忙碌,太子妃端著水進來。
“怎麼,听說今天你跟皇上吵架了?二叔還去勸了?”
“別听他們胡說八道,吵什麼架,那是跟皇上商量事兒!回頭得跟爹說說,這皇宮里是真藏不住事情!”
太子妃撇撇嘴,沒再說話,放下手中的參湯,轉身出了屋。
漢王府內,朱高煦逗著便宜兒子,一旁的韋氏小心翼翼的開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爺,听說今天太子跟父皇吵架了?”
“跟你沒關系,以後這些事情少打听,看好兒子就行。”
韋氏悻悻閉嘴,不再說話。
朱能押解著大批財物抵達京城的時候,正值小年,太子率領文武大臣依舊出城十里迎接。畢竟是跟著朱棣出生入死的老人,朱高熾很客氣的拉著朱能說了一會兒話。
現銀八百萬兩,黃金三百斤,各種珍奇珠寶玉器不計其數,朱棣和太子以及朝臣們打了半天官司,那些靖難公侯們,還有那些當初買了國債的人,眼楮也綠了,都站在了朱棣這一邊,開始輪番上陣。
雙方的口水仗一直打到休沐,就這還不罷休,戶部的官員開始聯絡各部,準備年後繼續。
開年大朝會,朱棣放出了第一個炸彈,第二期國債要發放了。所有人的目光頓時盯上了這期國債,特別是看見利潤的眾人,得到小道消息的更瘋狂了。因為這期國債的收益是瀛洲銀礦十年的收益抵押,所有人看著只有一千萬額度的國債,開始呼吁朱棣,多少加點,這點不夠!
幾個大臣頻繁出入太子府,開始游說太子加額度,太子本著謹慎的原則死活不願意,朱棣更不願意,就這一千萬還是額外加的,按他本來的意思,五百萬就夠了。這麼大的油水,怎麼能讓別人分走呢!
朝堂上開始互相串聯,文武也不分家了,大家互相開始緊密結合,結成統一戰線,要求皇帝和太子必須在二期國債上增加額度,利息可以低點。
爺倆整不會了!拉來了朱高煦商量。
“老二,你說說,按他們說的再加一千萬,將來虧還是賺?”
太子也在一旁詢問。
“對,本來按咱爹和我的意思,五百萬就夠了,這要是再加這麼多,不是寅吃卯糧嗎?會不會將來虧很多?”
朱高煦笑呵呵的作答。
“怕什麼,他們各家都有地,租給佃戶也是租,咱們給他們發奴隸,用奴隸抵錢,那些佃戶都遷到南邊,朝廷分田分房子,再分點農具,是不是就活了!”
太子開始算賬,朱棣也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不用算,告訴所有人,奴隸隨便用,管夠,就是各家得負責安排所有佃戶的路上吃住花銷,奴隸咱們便宜一半的價格,讓他們自己去算賬去。”
朱棣一听,立刻拍腿笑道。
“可以,不過還不夠,得讓他們把遷移過去的農具也負責了,哪怕是木頭也行,至于耕牛就算了。”
太子一听他爹都這麼說了,立刻表示同意。
爺仨商量完,又豐富了其中的細節,大朝會上告訴了所有朝臣,加額度可以,移民你們負責幫忙,到時候奴隸的名額不但要看各家的需求,還看各家平安遷移到南方的人口。同時這些也跟第三期國債購買額度掛鉤,你們自己看著辦。
所有朝臣們下了朝都開往家跑,得趕緊安排管家,必須趕那群佃戶走,給錢也得趕走。因為大家都知道,免費的奴隸種地很香!
至于造反,想多了,這是在大明!一天管頓稀的,農忙的時候加頓干的,這群老爺們比所有人都會當奴隸主。
春天的腳步剛進二月,大明朝的第一次人口大遷徙開始了,各家佃戶們拿著自己老爺給的路費,跟著老爺派出的保鏢,開始匯合在一起,一路管吃管喝的向著南方走去。
到地方還能分房分田地,這地還是一年三熟,還有農具和種子分,大家都很開心,除了老人有點留戀故土,年輕人都很熱情。
和他們相對而行的,是大量從南邊抓來的奴隸,兩撥人路上各自對視,幸福立刻出現在大明人的心中。
喜歡火爆何爽從四合院開始請大家收藏︰()火爆何爽從四合院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