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多的話筒,閃光燈,和一張張期待的臉,宋海勝神情肅穆,道︰
    “要說此刻我的心情,一定是很激動的。
    登月,是從古至今多少人的美好願景,我和我的組員責任重大。
    因此我也很緊張,在這個危難時刻,我們之所以還要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是為了更長遠的未來,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夠在深空中延續下去,文明之火永不熄滅。
    我要說我的心情也是平靜的,因為沒必要激動,登月是必然的事情。
    也不必緊張,我們的登月飛船能夠把我安然送往月球,有廣大科研工作者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身上凝聚了千千萬萬人的心念。
    我心里平靜,因為我一心想著,把任務完成。
    為此我時刻準備著,隨時準備為祖國出征。
    這是我加入航天大隊最初的心願,也是現在的心願,將來的心願。
    我們初心從未變過,我們從不懈怠……”
    電梯門緩緩合攏,阻斷了電視機里的聲音,李前並未放出超感繼續觀看,因為他也有點兒緊張。
    藍星遠離太陽,當然也在遠離月球,此時此刻兩顆星辰的距離是以前的數十倍,運行軌跡也在變化中,跟以前的經驗完全不同。
    即使過去幾個月中,航天局已經完成許多次運載火箭發射,將諸多物資送往月球,大部分精準落在預定地點。
    這些火箭部分在撢國新的發射場發射,部分在原有的發射場發射。
    並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火箭制造,組裝,運往發射場。
    只一國之力很難建起龐大的月球基地。
    北聯邦、聯眾國也在能力範圍內發射火箭。
    至于加盟國,情況更加糟糕些,不過還能生產提供一些零件,比如火箭發動機。
    藍星上,排除聯眾國、東大、北聯邦、加盟國,其余諸國的工業能力,甚至都沒法制造出航天發動機。
    在建立月球基地這件事情上幾乎幫不上忙。
    大多數國家正在消亡,或已經消亡,只是更多的普通人還不知道這件事。
    李前擁有永恆之樹,可以清晰感應到變化。
    外面是真正的寒冬末日,即使呆在庇護所內,可燃料、食物這些,在此之前一直都被爭搶,引起的戰爭無數。
    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庇護所,儲存的燃料不多,食物也很快耗盡,而國家政府根本幫不上忙。
    全球人口正在快速凋零。
    只從李前每天得到的屬性點衰減就能看出一二。
    最開始每天能有100點,如今還剩下95點左右。
    這還是擁有火種,卻也在消失的人口,那些連火種都沒有的大多數人是什麼情況難以想象。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華國還在組織建設月球基地。
    絕大多數國人生活在堡壘城市中,有的穿,有的吃,還有地方睡覺。
    當然,東大損失也絕對不小,雖然媒體沒有報道,可有心人默算一二,就清楚情況。
    33座堡壘城市,設計最初每座極限容納5000萬人。
    然而一期工程普遍沒有完工,只有首都等少數幾座城市人口接近5000萬。
    這些城市完全按照設計圖施工,直徑達到1.6公里。
    余下的大多數城市實際容納人口都在三千萬上下。
    比如新清泉市,本身規模不如首都,需要發展航天工業,各種工廠佔據更多空間,實際容納人口只在兩千五百萬左右。
    電梯中途停靠一次,3分鐘後,李前到達目標樓層,走出電梯,這一層景象和17層差不多。
    不過開始建造水泥結構的雙層房間了。
    也就是原本三個隔間大小,變成兩間雙層的房間,
    原本容納三個人的空間,可以容納4個人。
    這樣的變化可以讓個人生活更舒適,之後還可以預留空間建造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甚至是可供居民散步、活動的場所。
    李前掃了眼,感知便掠過整層。
    他腳步微頓,找到老人居住的地方。
    自然也是隔間,和孫女住在一起,周圍幾個隔間則是護理醫師住所。
    咚咚咚!
    李前敲門,而後推門而入,前登月總工程師正躺在一張靠椅上。
    這張躺椅是其孫女的床。
    此時正在隔壁的隔壁听課。
    “您老身體可還好。”
    李前走進隔間,其實也就門口一點兒位置還能立足,緊湊點,擺兩馬扎正正好。
    老人氣色還算好,不過身體的虛弱與日俱增,快要臨終關懷了。
    他剛才一直盯著隔間門上方的電視機,里面正是在直播撢國發射場的實況,四位航天員出征儀式結束,三小時後就會登船。
    未來一月是登月的最佳窗口,月球距離藍星最近,錯過這個時機飛船就要去追月球,距離更遠不說,登月難度也將大大增加。
    “坐吧。”
    老人看向李前,扯出一抹笑容說。
    李前就從躺椅下面摸出個馬扎,蹲坐在門口。
    老人繼續看電視。
    出征儀式很快就結束,火箭馬上發射,航天員正做著最後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畫面切換到主持人和兩名嘉賓。
    兩名嘉賓,一位還是那位楊組長,另一個卻不是周乾元。
    周乾元經常出現在節目上的,今天卻沒在,彈幕不少人懷念他的嘴。
    “第二層最左邊那個筆記本,你看吧。”
    老人目光這才徹底離開電視機,對李前說,沖上床下桌,靠牆的書架噘嘴。
    一共三層書架,放滿書籍。
    李前精準找到老人說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還是那些波動的函數曲線,只是更精致、準確些。
    簡單翻了兩頁,然後不得不承認,看不懂。
    老人將原先滿頁的函數曲線拆分成一段段分析,旁邊列舉計算公式,有的解開了,答案是一串夾雜見都沒見過的特殊符號的字符串。
    有的卻只是數字,更多的以李前看不懂的方式化簡後,依然是計算公式。
    似乎看到李前眼底的茫然,老人不等他多翻幾頁,說道︰
    “你記錄的波動我沒辦法重新檢測,但如果都是真實內容的話,應該是引力波。”
    老人直直望著李前。
    “應該是吧。”
    李前輕輕點頭。
    無論老人怎樣猜測,其實並不能證明什麼。
    老人,
    是將死之人,異常生物應該不會盯上他。
    此外老人守口如瓶,他並未借助原本的人脈去驗證些什麼,比如檢測是否真的是引力波。
    李前快速翻過整個筆記本,沒看到什麼答案。
    老人又道︰
    “以人類現階段對引力的研究,還很難探測到引力波。”
    他話語停頓一下,才又道︰
    “原先那個筆記本在抽屜里,你一並拿走,等到合適時機在找人研究吧。”
    李前收起筆記本,又把他抽屜里的筆記本也拿走。
    重新坐回馬扎,他問道︰
    “您老覺得那些波紋代表什麼?”
    老人顯然早有想法,不經思索道︰
    “可能是一句話,通過引力的方式傳播,需要探測到更精準的波紋,有更深入研究才能嘗試解密。
    也可能只是一串普通的指令信號,就像電磁波一樣,能讓電容放電,點燃火箭。”
    老人的意思是兩種可能。
    那串信號可以解讀成人類可以理解的語言,具備邏輯含義。
    另一種可能,只是某文明操控藍星引力的指令信號。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