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曦月牽著馬,伸出手輕輕摸了摸疾風的脖頸,疾風卻主動湊了過來,態度很是親昵。
待人上了馬,疾風也依然一副溫順模樣。
直到高曦月發出指令,疾風才如離弦的箭般飛馳而去,瞬間消失在眾人視線之中。
此刻,它仿佛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王者,不受任何束縛,盡顯不羈之態。
高曦月騎在疾風背上,微微壓低身子,感受著迎面呼嘯而來的風,心中暗道︰疾風可真沒辱沒了它這個好名字。
它如今可不就是在與風賽跑嘛,它甚至比風還快!
能騎著疾風在這廣闊的天地間馳騁,實在是暢快淋灕!
見人騎著馬飛速消失在視野中,乾隆心中也涌起一股躍躍欲試,道︰“牽馬來!”
上了馬後,乾隆朝著高曦月離開的方向追了過去。
當天,二人在馬場玩了個盡興。
事後被永瑚知道後,永瑚什麼都沒說,只是大眼楮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們。
乾隆自然是頂不住自己兒子這副表情的,只能又抽了空一家三口又去玩了一回。
乾隆十二年,乾隆決定東巡。
此次東巡並未帶上皇後,迂腐的朝臣自然上書勸諫,可他們勸了也沒用。
乾隆知道皇後這些年一直斷斷續續地生病,如今更是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他索性宣了寫了折子的大臣的福晉到長春宮拜見皇後,讓她們親眼見一見人,也好心里有個數。
如此皇後不去也有個正當理由,以免那些個大臣又在私底下說曦月蠱惑了他。
他自然可以用強硬的手段讓他們閉嘴,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不希望那些朝臣對曦月有不好的看法。
皇後知道要東巡,即便已經病得起不來身,心里依然打著小算盤。
這可是皇上登基後的首次東巡,意義重大,她作為一國之母,怎麼能不陪著同去呢?
可她也只能止步于想象了,乾隆打定主意不讓皇後去。
正好,理由也是現成的。
皇後重病,起不了身了,這種情況下誰敢讓皇後隨行呢?
皇後的想法破滅後,又病了一場。
東巡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場面那叫一個聲勢浩大。
此次出行隨行人員眾多,乾隆帶了高曦月和幾位皇子,朝中眾多重要的文武大臣皆在隨行之列。
為了確保出行萬無一失,還有大量的侍衛、護軍以及八旗官兵隨行護駕,人數多達千人,氣勢非凡。
這是乾隆一朝首次東巡,路線與康熙第三次東巡的路線基本相同。
一行人向北走古北口,在蒙古行圍狩獵停留時間較久,謁陵順序為永陵、福陵和昭陵,返程則走山海關一線。
東巡途中,乾隆為了加強與蒙古各部的聯系與團結,頻繁設宴款待蒙古王公,席間賞賜了他們大量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瓷器玉器等珍貴物品。
對于沿途接駕的官員,乾隆則會根據其表現給予晉升、賞賜等獎勵。
對于普通百姓,也會減免賦稅、賞賜錢糧,以示皇恩浩蕩。
除了這些,備受天下人矚目的便是皇貴妃和四阿哥了。
乾隆在東巡途中對母子二人表現出了毫不掩飾的愛重。
四阿哥的表現也完全沒有辜負乾隆的這份看重,在乾隆接見蒙古王公的宴會上言行舉止進退有度,表現得可圈可點。
種種消息傳回皇後耳中,自然是無比刺耳,她又不可控制地想起了永璉。
她想︰若是她的永璉還在,哪里輪得到一個庶子如此大出風頭。
一想到永璉,過去了這麼多年,皇後心中終于有了那麼一絲後悔。
每次午夜夢回,她都會想︰若是當初對永璉不那般嚴苛,該多好啊!
可回到冰冷的現實,永璉沒了,她有預感,自己也將不久于人世,如今唯一的牽掛便只有 瑟了。
她的身體不允許她再多想其他事,或者說,即便她想了,乾隆也不會允許。
她便只能將心思都放到僅剩的女兒身上,希望女兒可以嫁一個好額駙。
可天不遂人願,不久後傳來的消息,讓她這一願望徹底破滅。
東巡途中,科爾沁派使者前來求娶嫡公主,乾隆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在當初 瑟頂撞皇貴妃時,他便想過待人長大,便找了人嫁出去,如今這個時機就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