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寶珠整個人笑靨如花,道︰“嬤嬤,你去準備下房間,小少爺和小姐他們要來京城了。”
“真的,太太!”嬤嬤也非常驚訝。
顧寶珠狠狠點頭,“嗯,你去讓下人收拾下,衣裳啥的都準備好了,另外再讓裁縫做幾件,年輕人時興的衣裳。”
“是,太太,奴婢這就去準備妥當,小少爺他們終于要來了。”嬤嬤也非常高興說著就去準備。
……
長泰府
姜老夫人不滿的道︰“老爺,你怎麼同意顧氏的話,讓恆兒他去京城。”
姜老太爺只是翻了一個白眼,道︰“婦道人家,你懂什麼!”
“老爺,你……我怎麼就不懂了!”姜老夫人立刻不干了。
姜老爺看完信解釋道︰“好了,都一把年紀了還鬧騰!老二媳婦寫信說,會給恆兒挑個名師。你兩個孫女,到時紫禁城出來的教養嬤嬤教導,以後能嫁個好人家。”
老夫人不滿的道︰“這有啥……咱們也是耕讀傳家……”
姜老爺目光長遠,明白這件事對他們姜家下一代好處,但凡兩個孫女,有一個能在京城成功說親,那他們姜家以後也無憂了。
“好了,去了京城是二品大員的外甥和外甥女,可比縣令的兒女強百倍。”
姜老夫人見老爺子一錘定音,雖然內心不滿顧氏打算。
“就你會打算,我的乖孫卻要離開家……”
姜老太爺對老妻不滿已經壓抑許久了,“你懂什麼,不懂就別亂說話,耽誤了姜家子嗣的前程,兩個兒子都給你養成什麼樣了,大的一事無成,小的沒長腦子還 ,以後姜家子嗣的事你別插手,還有你給我記著點,別得罪了顧氏!”
“哼,不知所謂!”
說罷,姜老爺徑直甩袖離開,獨自扔下姜老夫人……
………
十幾天後,顧寶珠的三個孩子,也順利抵達京城。
“娘!”三個孩子看到顧寶珠激動的大喊道。
顧寶珠看著幾年未見的兒女,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
“太太,您也別哭。今日可是高興的日子,這會可不興哭呢!”一旁的桃花忙勸慰道。
“嗯,你說的對,確實該高興,我這是喜極而泣!”顧寶珠說著擦了擦眼淚。
顧寶珠拉著兒女的手道︰“咱們先回府,這一路來肯定累了,先去洗漱休息一下。”
第二天,顧寶珠就帶著三個孩子,去了一趟顧家。
顧行晉也知道他們要來,特意請了一個早上的假,在家中等著母子四人。
“芙兒,恆兒,芹兒,這是你們小舅和舅娘。”
“見過小舅,舅娘!”三個孩子听話喊人。
“好,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顧行晉看著三個外甥笑道。
顧行晉將事情告訴他,“大姐,之前的事已經辦妥了,恆兒七日後可以去書院入學。兩個外甥女的教養嬤嬤,也請了太後身邊的奉的嬤嬤,過幾日也會出宮了。”
“晉弟,大姐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你們三個快點小舅磕頭道謝。”
三個孩子听話的跪下,“多謝小舅。”
顧寶珠將三個孩子安排妥當,有自己親弟弟照顧,她也能放心離開京城。
顧行晉親自給顧寶珠送行,“大姐,你路上注意安全,遇到什麼事可以找郁洲府知府。這是我的拜帖,到時你尋他就好。”
“這不行,我一個婦道人家哪里會遇上什麼事,不用你的拜帖。”顧寶珠拒絕道。
見他神色遲疑,顧寶珠更是道︰“你姐夫好歹也是縣令,我能有什麼事,帖子你收回去。”
已經麻煩兄弟這麼多了,顧寶珠不打算再給他添麻煩了。
“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顧行晉想了下也確實有理就不再勉強。
“那我走了,幾個孩子就麻煩你多照顧一些了。”顧寶珠不舍的道。
“應當的。”顧行晉點點頭。
說罷也不再猶豫,繼續說下去,顧寶珠怕是都不想離京了。
隨後不再說什麼,就上了馬車,帶著姜家的侍妾們以及一眾家僕,踏上了前往邙縣的路途……
一路上,道路崎嶇不平,天氣也變幻莫測。
已經入秋了,烈日還是烤得人皮膚生疼。
侍妾們不停地抱怨著,“這是什麼破路,骨頭都散了 。”
“這鬼天氣,一會兒熱一會兒冷的。”
“好了, 別亂說話了,等咱們到了邙縣就好了。”
“爺去的地方實在太差了!”
“你以為爺是進士呢,舉人老爺能當縣令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不錯,我現在就盼著,能快點見到爺!”
“可不是,這爺沒在,我這心沒一刻安心的……”
一路上雖然累,但侍妾們心中都懷著憧憬。想著這次趁機懷個孩子,她們後半生才有依靠。
當家主母仁慈,對她們這些侍妾一視同仁,就是生孩子也不阻止,听說老家那邊有好幾個庶出的少爺小姐。
幸好太太沒將她們趕出去,還大度容許她們跟來邙縣。
經過多日的奔波,又穿過那聞著讓人想吐的柿子林,又行駛了一天的路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太,听鏢師說前頭就是邙縣了!”
顧寶珠此刻臉色慘白,昨日折騰的她們如閹了的嬌花一樣。
“嗯,讓鏢師停下來歇會兒,今日是吃不消了。”
“是,太太!”
顧寶珠緩了一陣,下了馬車看到的竟然是一片荒涼,讓第一次見的顧寶珠都被震撼了。
“邙縣竟然如此的荒涼!”
眾人休息了一陣,知道離邙縣不遠。
看到不遠處有不少人在干活,顧寶珠就派人過去打听下情況。
很快下人稟報,他們這些是服徭役的,這里離邙縣不遠,只要半天的路程就能到了。
歇息了一刻鐘後,顧寶珠就下令繼續出發。
申時
一行人才遠遠看見城牆,也是一派熱火朝天,不少人都在干活,顧寶珠已經知道是服徭役,第一次見還是很震撼。
“太太,咱們真的到邙縣了!”桃花激動的道。
姜維譚得到消息後,就派人前去迎接,墨原看到馬車立刻迎上前去。
“太太,這一路您辛苦了。”
顧寶珠微微一笑,問道︰“爺呢?”
“回太太,大人忙公務。所以讓小的前來迎接太太。大人說了邙縣比較窮苦,比不得京城,還請太太見諒。”
“無妨,這一路舟車勞頓,還是先安頓下來要緊!”顧寶珠對此不在意。
“是太太,大人已經讓人將縣衙後院收拾一番了,您這邊請。”墨原躬身道。
縣衙後院院子不大,房屋也略顯陳舊,但打掃得十分干淨。
侍妾們和家僕們各自安置好行李,顧寶珠則在主屋坐了下來,旅途的疲憊讓她有些心力交瘁。
“太太,大人說晚上會回來陪您用飯。”墨原在一旁恭敬地說道。
顧寶珠點了點頭,“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待墨原退下後,顧寶珠繼續吩咐道︰“這段時間大家都累了,都下去休息吧。”
“多謝太太!”
……
京城
顧行晉試探了下姜恆的水平,對此心里有底後,就給他安排了書院,又寫了一封信將情況告知顧寶珠。
讀完顧寶珠的信後,顧行晉夸贊姜恆有毅力,雖然不夠聰明,但勝在踏實勤勉。以後不會太差,讓顧寶珠不必擔憂孩子們。
顧寶珠收到京城寄來的信後,心里的一塊大石頭,此刻總算落了地。
“太太,怎麼了?”桃花小聲詢問道。
顧寶珠搖了搖頭,“沒什麼,顧家來信說孩子們適應的不錯,讓我別擔心。”
桃花有些不解,將壓在心中許久的話問了出來。
“太太,您為何不將大少爺他們帶在身邊?”
“桃花,你太放肆了!”嬤嬤一听立刻呵斥道。
嬤嬤的呵斥,讓桃花臉色微微發白,低著頭對顧寶珠認錯。
“太太,奴婢錯了!”
“好了,嬤嬤不要太嚴厲了。”顧寶珠勸說道。
嬤嬤解釋道︰“太太,這小蹄子您太縱容了,這府里說不定可有不少眼線,哪里能亂說的。”
顧寶珠看著桃花說道︰“警告一次就行了,下次再犯那就責罰了。至于為何留在京城,京城對他們更好,邙縣這里更落後,咱們這一路上可吃了不少苦頭。”
“奴婢謝太太!”桃花對太太很感激。
安頓下來後,顧寶珠就開始熟悉邙縣。
縣丞和縣尉夫人得知縣令夫人到了,過了兩日就派人送上了一些邙縣的點心。
“太太,這是縣尉夫人和縣丞夫送來的。”
“可回禮了。”顧寶珠問道。
“回了,都是咱們從京城帶來的。”嬤嬤回道。
顧寶珠沉吟了下道︰“嬤嬤,你派人去和兩位夫人說一聲,等我這邊安頓好了,到時辦個茶會再邀請兩位夫人一同聊天。”
她深知姜維譚身為縣令,肩負著治理一方的重任,而作為妻子,這種夫人外交,和地方官員打好關系,也是避免不了的。
幾日之後,茶會如期舉辦。
縣衙的花廳被布置得雅致溫馨,桌上擺滿了從京城帶來的精美茶點和邙縣當地的特色小吃。
縣丞夫人和縣尉夫人,謹慎起見,在穿著打扮上也簡潔不少,只身帶著丫鬟前來赴會。
“兩位夫人一路辛苦,快請入座。”顧寶珠笑容滿面地招呼著。
縣丞夫人微微福身,笑道︰“久聞縣令夫人賢名,今日得見,果然風采不凡。”
縣尉夫人也附和道︰“是啊,夫人從京城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
顧寶珠謙虛地說︰“兩位夫人過獎了。我初來乍到,還得多仰仗二位夫人的關照。”
兩位夫人對這位新來的縣令夫人初印象比較好,沒有和以前那樣拽的二五百萬一樣。
待大家都坐下後,丫鬟們端上了香茗。
顧寶珠親自為兩位夫人斟茶,說道︰“這是我那兄弟送的茶,是陛下御賜的,還望兩位夫人能夠喜歡。”
“不敢不敢,這等好茶,我等豈配。“縣丞夫人忙道。
“不算什麼,茶就是拿來喝的。”顧寶珠笑著給她們倒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多謝縣令夫人!”
縣丞夫人輕抿一口,贊道︰“這茶清香回甘,確實是好茶。夫人您拿出貢茶招待我們,真的讓我們受寵若驚。”
縣尉夫人喬氏笑道︰“可不是,有生之年,沒想到還能喝上宮里的茶。楊姐姐,咱們可要多謝了縣令夫人。”
“妹妹說的是!”縣丞夫人楊氏點頭道。
顧寶珠見目的達到了,笑盈盈的道︰“兩位夫人喜歡,到時拿一盒回去。”
楊氏婉拒道︰“此等貴重,給我們是糟蹋了,還是不要了,妾身等人多謝夫人的美意。”
顧寶珠笑道︰“不算什麼,我那兄弟給了不少,你們喜歡拿回去嘗嘗,也不枉費了這茶。”
“那就多謝夫人的美意了!”二人趕緊道謝。
顧寶珠看著兩位夫人放松的神情,放下茶壺,微笑著說道︰“兩位夫人平日里在這邙縣生活,對這里的風土人情肯定十分了解,我初來乍到,還望二位能多給我講講。”
楊氏輕捋鬢發,笑著說道︰“夫人客氣了,這邙縣確實比不上京城繁華,不過也有自己的特色。咱們這兒百姓淳樸,就是日子過得苦些,土地貧瘠,收成不好,大家大多靠著幾畝薄田勉強度日。”
喬氏也接過話茬︰“是啊,不過縣太爺來了之後。征徭役說官道改了,到時能繁華起來。”
顧寶珠听了一陣,這里比她想象的還差,真想搞政績怕是不容易。
“兩位夫人,邙縣可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楊氏眼楮一亮,說道︰“夫人有所不知,咱們邙縣的刺繡和竹編都很有名。刺繡針法細膩,圖案精美;竹編則是造型獨特,實用又美觀。”
顧寶珠心中一動,“若是能把這些手工藝品推廣出去,說不定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楊氏微微點頭,“嗯,確實如此,可惜東西再好沒有多少商人來,也只能白瞎了,一切就看縣令大人,這次官道修好後,能不能多一點商人來往了。”
喬氏也跟著點頭︰“若是能賣出去,百姓們的日子肯定能好起來。”
喜歡穿越︰縣丞之子的古代科舉生活請大家收藏︰()穿越︰縣丞之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