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

    古時有故事名為《定山三怪》,又被稱作《新羅白鷂》 ,其中有一首詩寫道︰“早退禾朝寵責妃,諫章爭敢傍丹擇。蓬萊殿里迎薄駕,花尊樓前進荔枝。揭鼓未終聾鼓動,羽衣猶在戰衣追。子孫翻作升平禍,不念先皇創業時。”這首詩說的是唐朝第七位皇帝,謚號玄宗。古老相傳,天上有一顆星,叫玄星,也叫金星、參星、長庚星、太白星、啟明星,世人不熟悉它,常叫它曉星。這顆星剛升起時,東方還未破曉,等到天色將亮,它就漸漸黯淡下去。先明亮後暗淡,這就是“玄”的含義。

    唐玄宗在位初期,姚崇、宋擔任宰相,那時米麥價格低廉,一斗不過三四錢,人們遠行千里都不用攜帶干糧。可自從姚崇、宋去世,楊國忠、李林甫做了宰相,使得玄宗沾染上四種不良嗜好︰沉迷女色、熱衷狩獵、貪杯好酒、喜愛靡音,還大肆修建華麗的宮殿。

    玄宗最寵愛的,是貴妃楊玉環,人稱楊太真。而楊貴妃背地里又寵愛一個胡人,名叫安祿山。安祿山體重三百六十斤,卻能輕松抱起趙飛燕般輕盈的人,奔跑起來能追上快馬,還擅長胡旋舞,旋轉起來疾如風。玄宗喜愛他的驍勇矯健,因此對他格外恩寵。安祿山趁機認玄宗為父親,楊貴妃為母親。楊貴妃甚至把安祿山的頭發剃掉,給他臉上擦粉,畫眉毛,還點上白鼻頭,用錦繡彩羅做成襁褓,挑選幾個健壯的宮女抬著他,在六宮之中四處游走嬉戲。當時只當作玩笑,誰能料到,久而久之,楊貴妃和安祿山竟暗生禍亂。

    有一天,安祿山正在楊貴妃宮中玩樂,宮女突然來報︰“皇上駕到!”安祿山身手敏捷,翻牆逃走。楊貴妃驚慌失措地出來迎接,頭發散亂,說話也語無倫次,還錯把玄宗叫成“郎君”。玄宗見狀,當即起身離開,派六宮大使高力士、高畦送楊貴妃回府,讓她反省過錯。楊貴妃想見玄宗卻見不到,只能流淚出宮。

    玄宗自從與楊貴妃分開後,三日里茶飯不思,夜不能寐。高力士猜到玄宗心意,上奏道︰“貴妃白天困倦,言語不當,在皇上面前失了禮數。如今已反省三日,想必已知錯,陛下為何不召她回宮?”玄宗便命高畦去查看貴妃在家中做什麼。高畦奉旨來到楊太師府,見過楊貴妃後,回宮稟報︰“娘娘面容愁苦,連梳洗打扮都無心顧及。一見到我,就問陛下是否安好,隨即淚流滿面。她走到妝台前對著鏡子,拿起並州剪刀,散開青絲,剪下一縷,用五彩絨繩系好,親自封好,托我帶給陛下,並含淚說︰‘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賜。唯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用這縷青絲寄謝聖恩,希望陛下不要忘記七夕夜半的約定。’”原來,玄宗和楊貴妃曾在七夕夜半,于沉香亭立下誓言,願生生世世同床共枕。玄宗听了高畦的奏報,看到楊貴妃寄來的青絲,心中淒然,當即命高力士用香車寶輦,將楊貴妃迎回宮中。從此對她更加寵愛。

    那時,四方進貢不斷︰西夏國進獻月樣琵琶,南越國進獻玉笛,西涼州進獻葡萄酒,新羅國進獻白鷂。葡萄酒獻給玄宗飲用,琵琶賜給鄭觀音,玉笛賜給御弟寧王,新羅白鷂則賜給了崔丞相。後來,李白學士作《沉香亭牡丹詩》,將趙飛燕比作楊貴妃,暗含諷刺之意。高力士向楊貴妃告狀,楊貴妃向玄宗哭訴,玄宗一怒之下將李白貶謫。崔丞相與李白本是故交,受此牽連,接到聖旨,被貶為河北定州中山府判官。正所謂︰“老龜烹不爛,遺禍及枯桑。”

    崔丞相來到定州中山府,當地官員百姓遠遠迎接他進府,交接完官印文書。他在任期間,果然清正廉潔,處事公平公正,治理有方。不到一個月,府中就做到了路不拾遺。當時正值天寶初年春天,春光正好︰春,春,柳嫩花新,梅謝粉;草鋪茵、鴦啼北里,燕語南鄰。郊原嘶寶馬,紫陌廣香輪。日暖冰消水綠,風和雨嫩煙輕。東閣廣排公子宴,錦城多少看花人。

    崔丞相有個兒子,人稱崔衙內,二十來歲,生得儀表堂堂,喜愛打獵。他見這春日美景,便在廳堂里拱手對父親說︰“爹爹,懇請您準我一天假,我想到野外打獵,不知您意下如何?”崔丞相說︰“我兒出去,可要早點回來。”崔衙內說︰“遵父親吩咐。只是孩兒還有一事,想向父親請示。”崔丞相問︰“你想說什麼?”崔衙內說︰“我想借皇上御賜的新羅白鷂一同前往。”崔丞相叮囑道︰“可以,但你帶出去要小心照看,千萬別弄丟了。這只白鷂是皇上賞賜的,從新羅國進貢而來,世上僅有這一只,要是丟了,到哪里再去尋?”崔衙內說︰“孩兒帶出去不會有事,正好讓它光耀州府,供人觀賞。”崔丞相說︰“早去早回,少喝點酒。”

    崔衙內借到新羅白鷂,讓一個叫五放的僕人架著。他又牽出裝飾華麗的銀鞍馬,翻身上馬出門。要是當時有同年出生、關系要好的人攔住崔衙內,勸他別去就好了。可偏偏千不該萬不該,他帶著這只新羅白鷂出門,從而引發了一場怪事,真是亙古未聞,世間罕見。有詩為證︰“外作禽荒內色荒,濫沾些子又何妨?早晨架出蒼鷹去,日暮歸來紅粉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崔衙內平日里就喜歡打獵,這次借到新羅白鷂,更是滿心歡喜,讓五放架著白鷂。隨行的人有的拿著水磨角靶彈弓,有的拿著雁木鳥椿彎弓,還有人架著圓眼鐵爪嘴彎鷹,牽著細耳深口獵犬。眾人出了城外,穿過桃溪,越過梅塢,登上綠楊林,涉過芳草渡,杏花村的酒旗高高懸掛,茅溪邊的青簾低垂。此時的景色正應了那句話︰不暖不寒天氣,半村半郭人家。

    一行人走了二三十里,大家都覺得疲憊不堪,便找到一家酒店。崔衙內下馬進店,問道︰“有什麼好酒,來一些,給大家解解乏,也算犒勞一下。”這時,一個酒保走出來行禮。眾人一看這酒保,只見他身材高大,足有八尺,長著豹頭燕頷,環眼突出,模樣凶狠,活像長阪坡斷橋邊的張飛,或是原水鎮上的猛將王彥章。

    崔衙內看到酒保這副模樣,吃了一驚,心想︰“怎麼會有長得這麼凶惡的人?”酒保行完禮,站在一旁。崔衙內說︰“拿些好酒來,再給眾人也都斟上。”酒保從里面搬來一桶酒。隨行的人自帶了酒盞,放在桌上。酒保先給崔衙內篩了一杯酒。酒,酒,酒,邀朋會友。君莫待,時長久,名呼食前,禮于茶後。臨風不可無,對月須教有。李白一飲一石,劉伶解醒五斗。公子沾唇臉似桃,佳人入腹腰如柳。

    崔衙內見篩出的酒顏色發紅,心中一驚︰“這酒怎麼這麼紅?”他跟著酒保走到酒缸前,掀開缸蓋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只見缸里的血水中浸泡著浮米。崔衙內趕緊出來,讓眾人先別喝酒,拿出三兩銀子付給酒保當作酒錢。酒保接過錢,行禮道謝。崔衙內上馬離開酒店,又走了一二里地,看到一座山岡。正所謂門外為郭,郭外為郊,郊外為野,野外為迥。眾人走了半日,漸漸靠近北岳恆山。山腳下有一座小峰,山勢雄偉險峻︰山,山,突兀回環。羅翠黛,列青藍,洞雲縹緲,澗水滑琴。巒若干山外,嵐光一望間。暗想雲峰尚在,宜陪謝履重攀。季世七賢雖可愛,盛時四皓豈宜閑。

    崔衙內正要上山,抬頭看見山腳下立著兩根木栓,上面釘著一塊木板,板上寫著幾句話。崔衙內停馬一看,說道︰“這條路上竟然這麼危險!”他勒住馬,喊道︰“回去吧!”眾人圍攏過來,崔衙內指著木板,讓大家看。有識字的人念道︰“此山通北岳恆山路,名為定山。有路不可行。其中精靈不少,鬼怪極多。行路君子,可從此山下首小路來往,切不可經此山過。特預稟知。”

    崔衙內犯了難︰“現在該怎麼辦?”他說︰“只能回去了。”剛要往回走,一個胳膊上架著鷹、手持角弓的人上前說道︰“回衙內,小人常年在此居住,山上景致絕美,還有許多珍稀的飛禽走獸。衙內既然出來打獵,要是不從這座山上去,走小路的話,那里地勢平坦,哪有什麼飛禽走獸?這樣一來,新羅白鷂和小人手中的角鷹都派不上用場,大家帶著的小鷂、獵狗、彈弓、彎弓也都成了擺設。”崔衙內想了想,說︰“你說得也有道理。大家听好了,如果能打到活的獵物回去,到府中每人賞銀三兩,再痛飲幾杯酒;要是打到死的,每人賞銀一兩,也能喝酒;要是什麼都打不到,銀子沒有,酒也別想喝。”眾人紛紛應下這場賭約。

    崔衙內迫不及待地揮鞭催馬,率先朝山上奔去,眾人也紛紛跟上。可奇怪的是,一路上竟然連一只飛禽走獸都沒見到。正納悶時,突然听到草地里傳來“簌簌”的響動。崔衙內定楮一看,忍不住大聲喝彩!只見一只通體赤紅的兔子從草叢中竄了出來。

    眾人立刻圍攏過去,崔衙內高聲喊道︰“誰能捉到這只紅兔,賞五兩銀子!”馬後站著一個僕人,手里正架著那只珍貴的新羅白鷂。崔衙內催促道︰“還等什麼,怎麼不放開白鷂去追?”僕人回答︰“回衙內,沒有您的吩咐,小人不敢擅自行動。”崔衙內急切地說︰“快去!”僕人得到指令,立刻松開手,白鷂如離弦之箭般朝著紅兔撲去。

    紅兔見白鷂追得緊,急忙鑽進淺草叢中。白鷂追著追著,突然不見了兔子的蹤影,一展翅徑直飛過了山嘴。崔衙內見狀,連忙喊道︰“快幫我找白鷂子!”說著,他也催馬朝著白鷂消失的方向追去。

    追到山腰處,眼前出現一片松林,只見那松樹高大挺拔,枝葉繁茂︰“松,松。節峻陰濃,能耐歲,解凌冬。高侵碧漢,森聳青峰。億奚形如蓋,虯幻勢若龍。茂葉風聲瑟瑟,繁枝月影重重。四季常持君子操,五株曾受大夫封。”崔衙內手持水磨角靶彈弓,催馬繼續追趕。看著白鷂飛進了松林,他也跟著策馬入林。

    這只白鷂脖子上原本系著一個小鈴鐺。穿過松林,前方是一座陡峭的懸崖,根本沒有路可以上去。就在這時,崔衙內听到峭壁頂上傳來鈴鐺的響聲。他抬頭一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脫口而出︰“從沒見過這麼離奇古怪的事!”只見峭壁頂上的一棵大樹下,坐著一個一丈多長的骷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骷髏頭戴瓖金蛾帽,身穿華麗錦袍,金甲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錦袍鮮艷奪目,腰間系著一條荔枝紅的抹額;金甲熠熠生輝,腳上穿著一雙鸚哥綠的靴子。骷髏左手架著那只白鷂,右手用一根手指輕輕撥動著鷂子的鈴鐺,嘴里還發出“嘖嘖”的聲音,逗引著白鷂。

    崔衙內又驚又急,心想︰“這可怎麼辦,我要上去討要,卻根本無路可走。”無奈之下,他只好在下面大聲喊道︰“尊神在上,我是崔亞,不知您是何方神聖,剛才不小心讓新羅白鷂飛失了,還望尊神把它還給我!”然而,那骷髏就像沒听見一樣,絲毫沒有反應。

    崔衙內接連懇求了五六次,說了無數好話,可周圍連個人影都不見,骷髏依舊不理不睬。崔衙內再也按捺不住,拉滿彈弓,瞄準骷髏,“嗖”的一聲射出一彈。只听“砰”的一聲響,再定楮一看,骷髏不見了,白鷂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慌忙騎馬出了林子,卻發現隨從們都不見了蹤影,再回頭看那片松林,四周只剩下茫茫青草。

    此時天色漸晚,崔衙內只好放慢腳步,獨自前行,腹中也早已饑腸轆轆。他下馬牽著韁繩,好不容易走到一處地方,卻發現這根本不是早上進山的路。在星光的映照下,遠遠望見幾間草屋。崔衙內心中一喜︰“謝天謝地,要是有人家,就能借宿一晚了。”

    他快步走到跟前,只見這是一座莊院,周圍景色寧靜祥和︰“莊,莊,臨堤傍岡,青瓦屋,白泥牆。桑麻映日,榆柳成行。山雞鳴竹塢,野犬吠村坊。淡藩煙冕草舍,輕盈霧罩田桑。家有余糧雞犬飽,戶無謠投子孫康。”崔衙內把馬拴在莊前的柳樹上,上前敲門,大聲說道︰“過路的行人,迷失了道路,想借宿一晚,明日就尋路回家。”

    屋內無人應答,他又補充道︰“我是現任中山府崔丞相的兒子,因為丟失了新羅白鷂,才迷了路,還請行個方便,借宿一晚。”敲了兩三次後,終于听到里面有人回應︰“來了,來了!”隨著一陣鞋履響動,一個人出來開門。崔衙內定楮一看,不由得叫苦不迭——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早上在村酒店見到的那個酒保!

    崔衙內驚訝地問︰“你怎麼會在這里?”酒保回答︰“回官人,這里是我主人家。您稍等,我進去通報一聲。”酒保進去沒多久,就見幾個丫鬟簇擁著一位身穿干紅衣衫的女子走了出來。這女子氣質出眾,即便是吳道子這樣的丹青聖手,也難以描繪她的風姿;即便如酈文通般能言善辯,也說不盡她的神韻。

    崔衙內不敢抬頭,恭敬地說道︰“啟稟娘娘,我是崔亞,迷失了道路,想在貴莊借宿一晚。他日回家,我父親崔丞相定會重重報答。”女子微笑著說︰“我們等衙內多時了,今日有幸得見。請衙內到莊里歇息吧。”崔衙內連忙推辭︰“這怎麼敢,實在不妥!”但女子再三熱情相邀,他只好作揖致謝,跟著進了莊。

    來到一座草堂,只見屋內燈火通明,丫鬟端來香茶。崔衙內忍不住問道︰“敢問娘娘,這里是什麼地方?您又是哪家小姐?”女子輕啟朱唇,緩緩說道。崔衙內听了,心中暗想︰“這事真是越來越古怪了!”喝完茶,丫鬟收走盞托。崔衙內正想著︰“肚子正餓,卻只給喝茶!”就听女子吩咐準備酒菜。

    不一會兒,丫鬟們就擺好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只見屋內燈火輝煌,桌上擺滿了珍奇的杯盤,各色美味佳肴琳瑯滿目。珊瑚筵席旁,美麗的丫鬟捧著美酒;琉璃杯中,斟滿了玉液瓊漿。崔衙內拱手說道︰“承蒙娘娘賜酒,實在不敢當。”女子笑道︰“不必客氣,還請衙內盡興暢飲。我家也是勛臣貴戚之家。”

    崔衙內忍不住問道︰“不知娘娘究竟是哪家府上?”女子神秘地說︰“不必多問,日後你自會知曉。”崔衙內又說︰“家中父母還盼著我回去,還請娘娘指條路,讓我盡早回家。”女子卻道︰“不著急,我家與五伯諸侯都有姻親,衙內又是宰相之子,我們兩家門戶相當。我父親一直為我議親,可東來的不答應,西來的不成事,沒想到今日竟與衙內在此相遇,這或許就是緣分!”

    崔衙內听了,心里越發慌亂,卻又不敢違逆,只能唯唯諾諾地應著。幾杯酒下肚後,崔衙內再次懇求︰“還請娘娘指條路,讓我回去吧。”女子依舊說︰“不著急,明日就讓我父親送衙內回去。”崔衙內堅持道︰“男女有別,自古就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說法,我深恐冒犯了娘娘。”女子卻笑著說︰“無妨,就算不結為夫婦,明日也一定會送衙內回去。”

    就在崔衙內恍恍惚惚之際,突然听到外面人喊馬嘶。丫鬟進來稟報︰“將軍來了!”女子說︰“我父親來了,請衙內稍等片刻。”說完,蓮步輕移,迎了出去。崔衙內心中疑惑︰“這里怎麼會有將軍?”他躡手躡腳地跟在後面,走到一處,轉過一個閣樓,听到里面傳來有人說話的聲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崔衙內躲在暗處,用舌尖舔破紙窗,朝里望去,這一看,頓時嚇得渾身冷汗直流,動彈不得,心中暗想︰“我這條命怕是要丟在這里了!走了一整夜,竟然闖進了這麼可怕的地方。”只見閣兒里兩排朱紅椅子整齊擺放,主位上坐著的,正是白天被他用彈子打中的那個一丈多長的骷髏!

    就听那女孩兒向骷髏行了個禮,問道︰“爹爹,您找我何事?”骷髏怒氣沖沖地說︰“孩兒,你也不來看我!我白天出去,看到一只雪白的鷂子,模樣十分奇異,就捉來架在手上。沒想到山腳下有個人朝我射了一彈子,正好打在我眼楮上,疼死我了!我問了山神土地,才知道是崔丞相的兒子崔衙內。要是我捉到他,一定把他雙手反綁在將軍柱上,剖開胸膛,挖出心肝!我左手端起酒,右手拿著他的心肝,吃一口肉,喝一杯酒,好好報這個仇!”

    話還沒說完,只見一個人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正是早上酒店里的那個酒保。骷髏問道︰“班犬,你听到我說的話了嗎?”班犬惡狠狠地說︰“剛听到,真是太可恨了!崔衙內早上還在店里向我買酒,沒想到竟然打了將軍的眼楮!”女孩兒連忙求情︰“爹爹,他也許是不小心的,您就饒了他吧!”班犬卻插嘴道︰“妹妹,別怪我多嘴,崔衙內剛才還和你在草堂喝酒呢!”

    女孩兒著急地說︰“爹爹,崔郎與我飲酒,那是因為我們五百年前就有姻緣。看在女兒的份上,您就饒了他吧!”骷髏依然怒火中燒,女孩兒則不停地求情。崔衙內在窗外听得心驚膽戰,心想︰“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他悄悄走出草堂,打開院門,飛身上馬,狠狠一鞭,那馬撒開四蹄狂奔起來。他也顧不上辨路,連夜拼命逃離,一直跑到天色將亮,終于離開了那座詭異的定山。崔衙內長舒一口氣︰“謝天謝地,終于逃出來了!”

    崔衙內正暗自慶幸逃離險境,突然,林子里猛然沖出十幾個人,隨著一聲大喊,將他團團圍住。崔衙內心中叫苦不迭︰“我真是倒霉透頂!剛逃出龍潭,又掉進虎穴!”可仔細一瞧,原來是自己的隨從。他又氣又喜道︰“你們差點把我嚇死!”

    隨從們關切地問︰“衙內,您一整夜去了哪里?要是今天找不到您,我們都得吃上莫名其妙的官司。”崔衙內這才把昨晚離奇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眾人听罷,紛紛雙手合十,慶幸道︰“幸好您平安無事!我們昨晚不敢回去,一直在林子里守到現在。說起來也巧,那只新羅白鷂,原來飛到林子後面的樹上了,我們剛剛才找回來。”

    養角鷹的僕人又湊上來,興奮地說︰“衙內,我們本地人都知道,這山里奇禽異獸多著呢,不如再進去打獵吧!可惜昨天沒盡興。”崔衙內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還敢提!”眾人攙扶著驚魂未定的崔衙內,回到了府中。

    回到家,眾人草草吃了些犒勞的飯菜,崔衙內便來到廳堂拜見父母。父親板著臉問︰“一夜不歸,你到底去了哪里?可把你母親急壞了!”崔衙內趕忙說︰“爹娘,我昨晚遇見了一件怪事!”接著,他把昨晚的經歷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父親听後,勃然大怒︰“你這小子,淨胡說八道!罰你去書院反省,讓院子看著你,不許出來!”無奈之下,崔衙內只好乖乖去了書院。

    時間飛逝,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正值夏日,天氣悶熱難耐︰夏日的氣息彌漫,雨後的亭台樓閣格外清爽。手中輕搖著紈扇,偶爾有涼風拂過,人們解開衣襟,悠閑地玩著彈棋、打馬的游戲。古鼎中焚著龍涎香,照壁上掛著名人字畫。竹林間,風穿而過,發出沙沙聲響;兩行青松,掩映著青瓦。此時,最愜意的莫過于品嘗沉在冷水里的李子和西瓜,切開青綠的瓜皮,露出新鮮的果肉。

    這三個月,崔衙內一直被關在書院。這天實在酷熱難當,他便偷偷溜到後花園乘涼。坐下後,他長舒一口氣︰“整整三個月沒出書院,今天在這兒乘涼,真是快活!”不知不覺,二更時分,一輪明月緩緩從東方升起︰月亮,亙古不變地東升西落,夜晚升起,拂曉隱去。它難得圓滿,卻常現殘缺。最適宜在午夜欣賞,更襯三秋的意境。它的幽光好似嚴霜灑落,皓白的月色能與瑞雪媲美。深夜,月光透過窗戶,伴著清風,曾讓無數離人黯然神傷。

    崔衙內借著月色,在園中漫步。突然,一片黑雲飄來,雲開之處,只見一人駕著一輛香車,車上坐著一位女子。駕車之人,正是之前在酒店遇到的酒保班犬。而香車里的紅衣女子,崔衙內一眼認出,正是在莊中借宿時,留他飲酒的那位姑娘。女子下車,輕聲說道︰“衙內,前日我好意留你,你為何不辭而別?”崔衙內心有余悸,趕忙說道︰“我哪敢不跑?再不走,只怕您左手端著酒,右手拿著我的心肝當下酒菜了!還請娘娘饒命!”

    女子笑著說︰“別害怕,我既不是凡人,也不是鬼怪,而是上界神仙,與衙內有五百年的姻緣,今日特來與你相聚。”說著,她讓班犬駕車離開。崔衙內一時被這突如其來的緣分迷惑,忘卻了之前的恐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這樣,兩人在書院里度過了幾天。院子覺得不對勁,暗自嘀咕︰“這幾天衙內不讓我們進書院,到底怎麼回事?”夜里,他悄悄張望,竟看到一個妖媚的女子。院子趕緊將此事告訴管家婆,管家婆又稟報給了崔丞相。

    崔丞相一听,頓時火冒三丈,抄起寶劍就往書院沖去。崔衙內見父親來了,趕忙行禮。丞相怒喝道︰“我讓你在書院讀書,你卻勾引來鄰舍女子!要是被朝廷知道,還以為我縱容你,這可要毀了你日後的仕途!”崔衙內急忙辯解︰“爹爹,沒有的事!”話還沒說完,屏風後走出那位紅衣女子,盈盈下拜。

    崔丞相見狀,更是怒不可遏,舉劍上前,大喝一聲︰“看劍!”可奇怪的是,劍竟然砍不下去。再一看手中的劍,只剩下劍靶,他驚得連連後退,呆立當場。女子卻不慌不忙地說︰“相公莫急!我與崔郎有五百年的姻緣,注定要結為夫婦,日後還會一同成仙。”崔丞相毫無辦法,只好去找夫人商量,決定請法官來降妖。然而,請來的人根本制服不了這女子。

    正當全家焦頭爛額之際,客將司前來稟報︰“相公,新到任的司法官羅公適前來參拜。我們說您不見客,他問緣由,我就把府上的事說了一遍。羅法司說,本地有位在世神仙羅公遠,能斷此事,那還是他的兄長。”崔丞相立刻請羅公適相見。

    一番寒暄後,崔丞相趕忙詢問羅公遠的下落,隨後寫了封信,派人將羅公遠請到府中。崔丞相見羅公遠氣質非凡,便帶他到書院與女子相見。羅公遠好言相勸︰“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崔衙內吧。”可女子根本不听。

    羅公遠無奈,只好施展法術。剎那間,一陣怪風驟起︰風勢凶猛,吹得樹葉紛飛,忽南忽北,忽東忽西。春天,它催開柳葉;秋天,它吹落梧桐。它吹進朱門大戶,帶來涼意;也吹進簡陋小巷,增添寒意。風聲如鼓,震動大地;又如雷鳴,響徹晴空。風過之處,塵埃盡散,連日光移動、樹影變換都仿佛是它的功勞。

    風過之後,兩個道童現身,一個拿著縛魔索,一個握著黑柱杖。羅公遠命令道童捉拿女子。女子見狀,大喊一聲“班犬”,班犬立刻從虛空中跳出來,怒氣沖沖地揮舞著雙拳,想要抵擋。但邪不壓正,兩個道童用縛魔索,先捆住了班犬,又制服了紅衣女子。羅公遠喝令他們現出原形,只見班犬變成一只老虎,紅衣女子化作一只紅兔。羅公遠解釋道︰“那個骷髏神,本是晉代的一位將軍,死後葬在定山,年深日久成了精,才出來作怪。”

    羅真人降伏了這三個妖怪,救了崔衙內的性命。從那以後,定山一帶太平無事。這個故事,就叫做《新羅白鷂》《定山三怪》。後人寫詩感嘆︰虎奴兔女活骷髏,作怪成群山上頭。一自真人明斷後,行人但道永無憂。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