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鳴皋等一眾英雄將葫蘆套的水寇悉數殲滅,以他們慣用的“板刀面”和“餛飩”之法,將這群惡徒收拾得一干二淨,眾人心中無不暢快淋灕。張永感激不已,恭敬行禮道︰“若不是諸位英雄鼎力相助,這群惡賊怎能伏法?今日不僅為我報了仇,更是為往來客商除去一大禍害,各位英雄這可是積下了大德啊!”徐鳴皋等人連忙謙遜回應︰“鏟除奸惡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不值一提。”
此時天色破曉,眾人吩咐船戶開船,一路朝著京城進發。離開水路後,眾人改走陸路,半個多月的行程,抵達北通州。當地官員听聞消息,趕忙前來迎接。張永命地方官備好車馬、差役,一行人繼續趕路。三日後,終于抵達北京。張永先將徐鳴皋等十一位英雄安頓在館驛休息,自己則馬不停蹄進宮向武宗皇帝復命。
武宗得知張永歸來,即刻在寧壽宮召見。張永不敢有絲毫懈怠,入內先行大禮,隨後詳細稟報道︰“奴才奉陛下旨意,前往江西趙王莊宣召徐鳴皋等十二位英雄,現已帶到,暫在館驛安歇。只是其中焦大鵬已超凡脫俗,無心功名,執意請辭。奴才起初未敢應允,後經徐鳴皋等人多次求情,他們願召回焦大鵬的義弟伍天熊,讓其頂替官職。奴才見焦大鵬心意已決,只好答應。他還托奴才向陛下轉奏此事,還請陛下定奪。目前徐鳴皋等十一人已到京城,等候陛下指示。”
武宗好奇問道︰“你說焦大鵬脫凡胎,難道他成仙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張永便將焦大鵬被鄴天慶殺害,後被傀儡生救活,以及協助七子十三生大破迷魂陣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奏明。武宗听完恍然大悟,感慨道︰“人各有志,不能強求,就隨他去吧。”張永又補充道︰“焦大鵬雖不願為官,但臨行前說過,朝廷若有需要,他定當出力,只是不願接受官爵。”武宗大喜︰“這等胸襟,不愧是英雄豪杰,果然與眾不同!”接著又問︰“如今寧王宸濠的情況如何?”張永便將相關奏章內容一一奏報。
武宗當即傳下旨意︰江南壯士徐鳴皋等十一人,已授指揮之職,明日清晨于武英殿召見,不得有誤。內閣迅速將旨意傳達下去,徐鳴皋等人接到消息,連夜準備,為面聖做足準備。張永當天也領旨返回東廠,一夜無話。
次日黎明,天色未亮,徐鳴皋等十一人已身著朝服,在朝房等候召見。不多時,靜鞭三響,武宗皇帝臨朝。百官行過朝參大禮後,值殿官高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只見張永出列,跪在金階之下奏道︰“奉召授職的徐鳴皋等十一人,昨日接旨等候召見,現正在朝房听候陛下旨意。”武宗傳旨︰辰初三刻,于武英殿召見,並命總制軍務的右都御史楊一清一同前往。隨後,武宗退朝,百官散去。
張永下殿後,與楊一清一同來到朝房,向徐鳴皋等人傳達消息。徐鳴皋等人見張永前來,紛紛起身行禮。張永還禮後,指著楊一清介紹道︰“這位便是總制軍務、右都御史楊大人。”徐鳴皋等人聞言,又向楊一清行禮。楊一清一一詢問眾人姓名,之後大家按序落座。楊一清率先說道︰“諸位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只是一直無緣相見。如今有幸同朝為官,望各位日後建功立業、鏟除奸惡,前程必定不可限量。也希望各位一心為國,做忠義之臣。”
徐鳴皋恭敬回應︰“承蒙大人舉薦、陛下破格提拔,我等定當竭盡全力,以報皇恩。日後追隨大人左右,若有不懂之處,還望大人多多指教,我等不勝感激。”楊一清見眾人雖為武將,談吐卻文雅謙遜,心中十分欣喜。張永又將在葫蘆套遇盜,幸得徐鳴皋等人誅殺水寇的經過講述了一遍。楊一清听後更是高興,說道︰“安化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