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員外等人在趙王莊擺下豐盛酒席,熱情款待七子、十三生、十二位英雄以及兩位女英雄。席間觥籌交錯,氣氛熱烈。徐鳴皋舉杯起身,向玄貞子恭敬問道︰“今日眾多豪杰、師長齊聚于此,實在是千載難逢的盛事。我們十二兄弟中,唯獨伍天熊未到,幸好焦大哥加入,依然湊齊十二之數,再加上兩位女中豪杰,又蒙兩位員外和諸位英雄盡地主之誼,這樣的聚會堪稱古今罕有。不知下次重逢會是何時,還請大師伯明示。”
玄貞子面帶微笑,沉穩答道︰“這倒不難。待十二英雄成就大業,將寧王之亂徹底平定,那時我們自會相聚,再辦一場無遮大會。這類聚會的時間可以提前約定,但我們這些人或回山清修,或雲游四海,行蹤不定,無法保證每次都能全員到齊,也就難以一一通知了。”徐鳴皋听後,便不再多問。
隨後,玄貞子將目光轉向焦大鵬,神情嚴肅道︰“我有幾句話要叮囑你。明日我們便各自分散,各尋去處,你不必跟我走。你雖已修成劍客,超脫凡俗,對功名富貴毫不動心,但有件事不可忽視——你的父母盼兒心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命中注定你會有兩個兒子。明日你就帶兩位妻子回家,安頓下來,生兒育女,過上一段尋常日子,日後再助力徐鳴皋成就大業。”
焦大鵬連忙說道︰“徒弟一心想追隨師父,不願回家。”一旁的羅季芳立刻插話,大嗓門嚷道︰“焦大哥,這可使不得!還記得當初山中老師救了我,把我送到你師父那里,我和王能在山上待的那些日子,沒酒沒肉,天天就啃蔬菜,把我餓得前胸貼後背。好幾次想和王能偷跑下山,可你師父跟會掐算似的,每次都提前識破。後來我們鐵了心要走,結果在山里轉了一整夜,愣是沒找到下山的路,最後還是你師父叫我們下山,才得以脫身。現在回想起來,我腦袋都發疼,你可別犯傻!”這番話逗得眾人哄堂大笑,徐鳴皋趕緊喝止︰“別在這兒說胡話!”
玄貞子繼續對焦大鵬正色道︰“你執意不回家,實在不該。古往今來,哪一位劍仙俠客不是以忠孝節義為本?你父母年邁,膝下無孫,你若不回去延續香火,便是不孝;兩位妻子隨你遠走他鄉,你卻不帶她們回家,又談何情義?如此不孝不義之人,我怎會留你在門下?”焦大鵬听了這番嚴厲教誨,如醍醐灌頂,連連點頭稱是。可見,想要成為真正的劍俠,不僅要有超凡的武藝,更需具備聖賢的品德和豪杰的胸懷。
這日,眾人盡興而散。次日清晨,七子十三生前來辭行,徐鳴皋等人滿心不舍,一路步行相送。到了莊口,七子十三生同樣留戀不已,直到走出莊外,他們施展神奇的劍客法術,一陣清風拂過,眾人便消失不見。眾人回頭一看,發現焦大鵬也不見了蹤影,徐鳴皋驚訝道︰“難道他跟著師父走了?”一枝梅卻篤定道︰“我猜他不會去。他們都往西走,我追上去瞧瞧。”說罷,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而去。
原來,焦大鵬見七子十三生施展御風之術離去,心中不舍,急忙追了上去。其實七子十三生中,有幾人原本不會御風,但因為眾人聚在一起,便借著法術的力量一同前行。玄貞子見徒弟追來,問道︰“昨日我一番苦心相勸,你難道沒听進去?”焦大鵬連忙解釋︰“徒弟怎敢不听?只是實在舍不得師父,也難忘傀儡老師的救命之恩,所以想來送師父一程。”玄貞子聞言,語氣緩和道︰“既然如此,我們一同到西山頂的舞鶴亭待會兒,你再回去。我們打算在那兒留宿一夜,賞賞月色,明日便各自散去。”
眾人渡過大江,轉眼間便到了山頂。站在舞鶴亭中,焦大鵬感慨萬千——這里正是他當年修煉劍術的地方。回想起劍術即將大成時,各種心魔前來考驗,而如今劍術已成,卻要回歸塵世生兒育女,看似矛盾,實則各有其理。稍作停留後,玄貞子便讓焦大鵬返程。
焦大鵬一一拜別眾人,緩緩下山。渡過江水時,恰好遇見前來尋找的一枝梅。兩人攜手返回趙王莊,遠遠便看見徐鳴皋等人還在莊前等候。正要進莊,忽見一隊人馬簇擁著一位身著錦衣、頭戴花帽的太監,騎著五花馬疾馳而來。那太監高聲問道︰“這里可是趙王莊?”趙員外趕忙上前回應︰“正是!”太監朗聲道︰“咱家從北京而來,奉萬歲爺聖旨,宣召十二位英雄接旨!”
事情還得從江甦巡撫俞謙說起。此前,他派王介生前往趙王莊打探情況,王介生回來後,詳細匯報了莊內的防御部署,以及有劍客相助的消息,並分析道︰“寧王一直想攻下趙王莊,以除心頭大患,進而揮兵江南。但如今趙王莊固若金湯,他絕不敢貿然進犯。”俞謙卻另有見解,說道︰“你有所不知,寧王既已謀反,反而希望他盡快行動。叛亂爆發得越迅速,危害反而越小;拖延越久,局勢越難控制。我有一計,可讓徐鳴皋等十二英雄暫時離開趙王莊,誘使寧王出兵江南。待南昌府兵力空虛,朝廷大軍在前阻擊,各地義兵在後夾擊,定能將叛賊一舉擒獲。我打算上奏朝廷,保舉十二英雄,讓萬歲召見嘉獎,既能彰顯皇恩,又能堅定他們為國效力的決心,你覺得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于是,俞謙連夜寫好奏章,次日便派王介生和差官快馬加鞭,趕往京城,將奏章遞到通政司衙門。正德皇帝看過奏章,正準備下旨,右都御史楊一清上奏道︰“啟稟萬歲,安化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