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帶著三位公子回到開封府後,將文彥博大人說的話一五一十地稟報給包拯。大公子也向包拯說明,自己認出了那個冒名頂替的武吉祥。包興一瘸一拐地走到包拯面前,把在公堂上被孫榮嚴刑拷打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包拯溫言安慰了他一番,讓他先下去好好休息養傷。眾人與三位公子互相見過禮後,便紛紛告辭離去。大家在公廳擺下酒席,為包興壓驚;而包拯則在府內後宅,陪著三位公子接風洗塵,和夫人一起,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另一邊,文彥博寫好奏折,把龐吉的密信、開封府的文書,全都隨奏折一起呈給皇上。宋仁宗看完後,心情復雜,又高興又惱怒。高興的是包拯的子佷並沒有做出不法之事,惱怒的是龐吉總是和包拯作對,每次都理虧,如今竟然還和孫榮等人結黨營私,毫無顧忌,這分明是故意要陷害朝中大臣!于是,皇上把文彥博的奏折、案卷以及相關人犯,全部交給開封府審理。
包拯接到聖旨,仔細查看案卷後升堂問案。他先簡單詢問了趙慶,接著把武吉祥帶上堂。一番審問下來,武吉祥很快就招認了罪行。包拯又問︰“和你一起作案的還有誰?”武吉祥交代︰“小人有個弟弟叫武平安,他假冒包旺,另外還有兩個隨從。事情敗露後,他們提前逃走了。”包拯看到龐吉密信上寫著查來的各處勒索數目,便問武吉祥實際情況,果然與信中數目一致。包拯再問︰“有人說包興給你送過信,這是怎麼回事?在什麼地方說的?說了些什麼?”武吉祥便把在飯鋪里的對話詳細說了出來。包拯問︰“如果再見到這個人,你能認出來嗎?”武吉祥說︰“見了面肯定能認出來。”包拯讓他畫押簽字,暫時關進大牢。
包拯接著問︰“今天誰當值?”只見江樊、黃茂二人上前跪下稟道︰“小人當值。”包拯又加派了馬步快頭耿春、鄭平二人,吩咐道︰“你們四人去龐府周圍仔細查訪,要是見到長得像包興的人,立刻抓來。”四人領命而去。包拯退堂後回到書房,請來公孫策,一起商量寫奏折回復皇上,以及如何給相關人定罪等事宜。
江樊、黃茂、耿春、鄭平四人悄悄來到龐府,分成兩路仔細搜尋。等四人在中途踫面時,都不約而同地搖頭,這是一無所獲的意思。四人心里納悶,不知還能去哪里找。說來也巧,這時只見遠處走來一個醉漢,旁邊有個人攙扶著,模樣隱約有些像包興。四人心中大喜,立刻迎了上去。就听醉漢口齒不清地說︰“老二啊!你今兒請我喝酒,你就算是包興兄弟;你要是不請,你就是包興的兒子!”說完哈哈大笑。另一個人連忙說︰“你喝多了別胡說!讓人听見像什麼話!”
四人走近後,二話不說,直接將兩人一起抓住,套上鐵鏈就往開封府拖。被抓的人嚇得臉色煞白,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醉漢還在胡言亂語,講著所謂的交情。四人也不理會,徑直押著他們回府。
到了開封府,兩人看守犯人,兩人去向包拯稟報。此時包拯正在書房和公孫策商議奏折,江樊、耿春進來後,把抓人經過詳細說了一遍。包拯听後立刻升堂,先把醉漢帶上來,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醉漢回答︰“小人叫龐明,在龐府帳房記賬。”包拯又問︰“旁邊那個人叫什麼?”龐明說︰“他叫龐光,也在龐府帳房,我們是同事。”包拯追問︰“他叫龐光,你為什麼叫他包興?快說!”龐明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包拯一聲令下︰“掌嘴!”龐明慌忙喊道︰“我說,我說!他之前冒充過包興,拿了十兩銀子。我知道這事,故意激他請我喝酒,說什麼兄弟、兒子的,就是開個玩笑,真沒打架鬧事,不知道為啥就被抓來了!”
包拯吩咐把龐明帶下去,將龐光帶上堂。他仔細打量,龐光確實有些像包興,便一拍驚堂木,喝道︰“龐光,把你假冒包興的事情從實招來!”龐光還想抵賴︰“沒這事!龐明喝醉了說胡話!”包拯讓人把武吉祥帶上堂來辨認。武吉祥一見龐光就說︰“在飯鋪和我說話的,就是他!”龐光這下慌了神。包拯下令︰“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板子打下去,龐光疼得連連慘叫,不得不把實情和盤托出。他交代了龐吉、孫榮、廖天成在書房密謀的過程︰“他們怕包三公子不配合認罪,就讓我假扮包興,去告訴三公子盡管承認,說包相爺自會解救。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包拯讓他畫押,和武吉祥一起關進大牢,等參奏的結果下來再做處置,又把無關的龐明放走了。
包拯回到書房,把這件事也寫進奏折里,提議判處武吉祥死刑。對于龐吉、孫榮、廖天成,包拯寫道︰“他們密謀算計,攔截欽犯,傳遞私信,都是出于私心陷害大臣。臣不敢擅自定罪,懇請皇上聖裁。”奏折呈上後,宋仁宗看罷十分不滿,當即下旨︰“龐吉多次設下奸計,妄圖陷害首相和大臣,本該貶為平民;念他在朝多年,又是皇親國戚,特加恩保留太師餃,照常發放俸祿,但不準再參與朝政。若再不知悔改,滋生事端,定當從重處罰。孫榮、廖天成依附龐吉結黨營私,實在不知自愛,均降三級調用。其他按所議執行。欽此。”聖旨一下,眾人無不拍手稱快。包拯奉旨,用狗頭鍘斬殺了武吉祥,釋放了龐光,還給趙慶十兩銀子讓他回家,並通知管城縣,讓趙慶繼續回衙門當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件事了結後,正趕上包拯壽辰。皇上和太後都賞賜了禮物,朝中官員紛紛前來祝賀,但送來的禮物都被包拯一一退回。很多官員都知道包拯為人剛正無私,甚至都不敢貿然送禮,這些都是後話。
壽辰過後,包拯讓三位公子回家。他特別喜歡三公子,便讓他回去和祖父母、父母商量,再來開封府,在衙門內讀書,包拯親自為他批改詩文,這樣參加科舉考試也方便。三位公子離開後,包拯寫好謝恩奏折,準備第二天上朝呈給皇上。
第二天上朝,包拯遞交奏折,向皇上請安。皇上召見他,詢問之前吩咐查訪的人犯情況。包拯趁機奏道︰“雖然主犯還沒抓到,但他的三個同伙已經主動投案。臣審問清楚,他們是陷空島盧家莊的‘五鼠’。”皇上好奇地問︰“為什麼叫‘五鼠’?”包拯解釋道︰“這是他們五個人的綽號,老大叫盤桅鼠盧方,老二是徹地鼠韓彰,老三是穿山鼠徐慶,老四是混江鼠蔣平,老五是錦毛鼠白玉堂。”皇上听了,面露喜色︰“從這些綽號看,他們應該都有不小的本事。”包拯答道︰“正是如此。現在韓彰和白玉堂不知去向,其他三人都在臣的衙門里。”宋仁宗說︰“既然這樣,愛卿明天帶這三人上朝,朕要在壽山福海親自審問。”包拯一听就明白了,皇上這是想看看他們的本領,特意安排的。之前把綽號改成現在這樣,也是為了避免“鑽天”“翻江”等字眼觸犯忌諱,足見皇上愛惜人才的良苦用心。
當天早朝結束,包拯回到開封府,把皇上的旨意告訴了盧方等人,還讓展昭、公孫策等人第二天一起上朝,以便照應盧方他們。他又反復叮囑盧方、徐慶、蔣平三人許多注意事項,無非是讓他們小心謹慎,不要失禮。
第二天,天還沒亮,盧方、徐慶、蔣平三人就早早穿上了罪衣罪裙。包拯見到後,囑咐他們不用這麼早就穿,等聖旨召見時再穿也不遲。盧方恭敬地說︰“罪民等今日要面見皇上,理應嚴格遵守規矩。要是等到臨見駕時才穿,未免顯得草率,這可不是敬重君主的道理。”包拯听了,點頭贊許道︰“說得好,很有道理。既然如此,本閣也不用再多囑咐了。”隨後,包拯乘轎前往朝廷。展昭等一眾英雄跟隨著,到了朝房後,他們細心照應著盧方三人,不時問問是否需要茶水,關心他們的狀況。
此刻的盧方,心中緊張,只是低頭不語;蔣平則在一旁暗自思索;唯有徐慶生性魯莽,東張西望,不停地打听這里、詢問那里,一點沉穩的樣子都沒有。突然,包興氣喘吁吁地跑過來,一邊喘氣一邊招手示意。展昭一看就明白,這是皇上已經前往壽山福海了,于是連忙帶著盧方等人,跟著包興往內宮走去。包興還悄悄叮囑盧方︰“盧員外別害怕。皇上要是問話,一定要如實回答。要是問到其他的,自有相爺代為啟奏。”盧方連連點頭,把這些話記在心里。
一行人剛到壽山福海,只見眼前宮殿樓閣金碧輝煌,寶鼎中香煙裊裊,與五彩光芒交織在一起。丹墀之上,文武百官整齊排列。忽然,鐘磬之聲悠揚響起,一對對提爐在前引導,皇上緩步登上寶殿。霎時間,四周一片寂靜。包拯手捧牙笏,上面放著寫有盧方等人名字的奏章,跪在丹墀之下。皇上宣召眾人上殿,簡單問了幾句話後,老太監陳林來到丹墀,高聲宣布︰“旨意,帶盧方、徐慶、蔣平。”
話音剛落,御前侍衛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起盧方三人的胳膊,帶他們走上丹墀。兩邊的侍衛輕輕一按,低聲提醒︰“跪下。”三人隨即匍匐在地,侍衛們閃身退到兩旁。皇上讓盧方抬起頭來,盧方神情莊重地看向皇上。宋仁宗仔細端詳,心中暗自思量︰“此人相貌不凡,武藝想必也十分高強。”于是開口問道︰“你家住何處?結拜了幾人?平日以何為生?”盧方一一如實奏答。
皇上又問他們為何投到開封府,盧方急忙叩首,說道︰“罪民的義弟白玉堂年少不懂事,惹下了天大的禍事。這全是罪民平日沒能好好教導、規勸他,才釀成這樣的局面。還懇請皇上重重治罪于我。”說完,又連連叩頭。
仁宗見他甘願為白玉堂承擔罪責,深感他重情重義,心中十分欣慰。這時,忽見忠烈祠旗桿上的黃旗被風刮得“忽喇喇”作響,兩旁的飄帶,一條纏繞在旗桿上,另一條裹住了滑車。皇上便借著這個由頭問道︰“盧方,你為何叫盤桅鼠?”盧方回奏︰“只因罪民曾在船上,遇到篷索斷裂,當時罪民爬上桅桿系緊繩索,因此得了這個稱號,這不過是罪民的一點小本事罷了。”
皇上又說︰“你看那旗桿上的飄帶纏繞在一起,你能上去解開嗎?”盧方跪著扭頭看了看,答道︰“罪民願意盡力一試。”皇上命陳林帶盧方走下丹墀,脫去罪衣罪裙。盧方來到旗桿下,挽起衣袖,縱身一躍,穩穩蹲在夾桿石上。他手扶旗桿,膝蓋和拳頭配合用力,只听得“哧”“哧”幾聲,動作敏捷如猿猴,眨眼間就爬到了掛旗的地方。他先解開纏繞在旗桿上的飄帶,接著用腿盤住旗桿,身體探出,又將滑車上的飄帶解了下來。
這一系列動作,皇上和群臣都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齊聲喝彩。緊接著,盧方伸開一條腿,僅用另一條腿盤住旗桿,身體平展,雙手伸展,在黃旗旁做出一個“順風旗”的姿勢。眾人見狀,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他又變換姿勢,使出“撥雲探月”,左手一甩,另一條腿也離開了旗桿。這突如其來的動作,把大家嚇了一跳。可再仔細一看,他已用左手單手挽住旗桿,做出“單展翅”的高難度動作。從皇上到下面的群臣,無不連聲叫好。
突然,盧方頭一低,飛速地順著旗桿滑落下來,那模樣仿佛是失手了一般。眾人驚呼︰“不好!”可等他穩穩地從夾桿石上跳下,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皇上滿心歡喜,連連稱贊︰“果然不愧‘盤桅’之名!”陳林又帶盧方回到丹墀,跪在一旁。
皇上接著看向第二人,發現“徹地鼠”韓彰並不在場,便將目光投向第三人“穿山鼠”徐慶,開口問道︰“徐慶……”徐慶立刻抬起頭,聲音洪亮地答道︰“有!”他這干脆利落的回應,讓皇上不禁仔細打量起他來。只見徐慶生得一張黝黑的臉,一雙眼楮炯炯有神,渾身透著一股魯莽大膽、毫無畏懼的氣勢。仁宗會問他什麼問題?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