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和趙虎押著龐昱回到公館後,立刻將他帶上公堂。包公看到龐昱脖子上戴著鐵鎖,趕忙吩咐道︰“你們太不懂事了,侯爺怎麼能用鎖鎖著?還不快給我解開!”差役們急忙上前,把鎖鏈卸下。
龐昱到了公堂,不自覺地就想屈膝下跪。包公見狀說道︰“不必如此。雖說不能因私情廢了公事,但我和龐太師有師生情誼,你我也算是世交,不過因為這樁案子,需要當面對質清楚,你一定要如實說來,大家也好商量解決辦法。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治罪就回避事實。”說完,包公下令將當地的十位父老,以及田忠、田起元,還有被搶掠的婦女立刻帶到公堂。
包公按照呈子上的內容,一項一項仔細訊問。龐昱見包公剛才的話語中,似乎有袒護自己的意思,又見他和顏悅色,一副要設法救他的樣子,心里暗想︰“不如我從實招認,求求這包黑炭,說不定他看在我父親的面子上,能從輕發落,這樣事情也就了結了。”主意打定,龐昱開口說道︰“欽差大人不必再細問了,這些事都是犯官一時糊涂才做下的,現在後悔也晚了。只求大人筆下留情,犯官感激不盡!”
包公接著問道︰“這些事你既已招認,還有一事,項福是誰派來的?”龐昱听了,心里猛地一怔,猶豫半晌才答道︰“項福是太守蔣完派來的,犯官並不知情。”包公隨即吩咐︰“帶項福!”只見項福神態自若地走上堂來,完全不像是被囚禁的樣子。包公說道︰“項福,你與侯爺當面對質。”項福上前,對龐昱說道︰“侯爺不必隱瞞,所有事情小人都已經向大人如實稟報了。侯爺只管實話實說,大人自有決斷。”龐昱見項福這麼說,也只好承認是自己派項福去行刺的。包公讓他畫了供狀,龐昱此時也只能照辦。
畫完供狀後,所有證人都已到齊。包公讓各家上前辨認,現場一片混亂,有父親認出女兒的,有兄長認出妹妹的,有丈夫認出妻子的,還有婆婆認出兒媳的,哭聲、喊聲交織在一起,令人不忍听聞。包公吩咐他們在堂階兩邊等候判決,又派人去傳太守蔣完速速到案。
包公轉而對龐昱說道︰“你如今犯下的這些事,按例應該押解進京受審。但我想,路途遙遠,你一路上難免要受折磨。而且到了京城,必然要交給三法司審判,到時候皮肉受苦是免不了的。倘若聖上震怒,定要從重治罪,那時可就難以挽回了。不如我就在這里處置,倒也干脆利落。你覺得如何?”龐昱忙道︰“一切但憑大人作主,犯官怎敢不遵?”
包公臉色陡然一沉,虎目圓瞪,大聲吩咐︰“請御刑!”這三個字一出口,兩邊差役齊聲吶喊,公堂之上威風凜凜,氣勢震懾人心。只見四名衙役將龍頭鍘抬上公堂,安放端正。王朝上前抖開黃龍套,露出那金光閃閃、令人膽寒的刑具。
龐昱一見,頓時魂飛魄散,剛想開口求饒,馬漢已經上前將他掀翻在地。四名衙役迅速上前,往他口中塞了木嚼,剝去他的衣服,鋪上蘆席此時龐昱早已嚇得動彈不得),將他卷起來,用草繩捆了三道。張龍、趙虎二人抬起他,走到鍘前,把他放入鍘口,調整到兩頭平衡。
這時,馬漢、王朝黑著臉面向鍘刀,左手握住刀靶,右手按住刀背,目光緊緊盯著包公。包公將袍袖一揮,扭頭下令︰“行刑!”王朝猛地縱身一躍,雙臂用力下壓,只听“ 嚓”一聲,龐昱瞬間被腰斬,尸首斷為兩段,切口齊整。
四名差役立即跑上公堂,他們都系著白布裙,跑到鍘前,有的在前有的在後,先將龐昱的尸首扶起來,抱下公堂。張龍、趙虎二人又用白布擦拭鍘口的血跡。堂階下,田起元主僕以及在場的父老鄉親們,看到惡賊龐昱被鍘,才知道包公一心為國,為民除害,有人雙手合十念佛,有人心中大感暢快,也有人膽小不敢看這血腥場面。
龐昱伏法後,包公又大聲吩咐︰“換了御刑,給我拿下項福!”項福听到“拿”字,左右衙役立刻伸手將他死死按住。項福剛才見龐昱被鍘,心里已經驚恐萬分,此時又見要拿自己,頓時渾身發軟,高聲喊道︰“小人何罪?”包公重重一拍驚堂木,怒喝道︰“你這背主反叛的奴才!本閣是奉皇上旨意的欽差大臣,你竟敢前來行刺,行刺欽差就是背叛朝廷,還敢說無罪?還妄想求生?”項福被質問得啞口無言。
衙役們上前,像處置龐昱一樣,剝去項福的衣服,給他戴上木嚼,用粗席卷好。此時狗頭鍘已經安放妥當,隨著一聲令下,項福也被行刑。行刑完畢,眾人擦淨鍘刀,打掃完血跡,將一切收拾停當。
這時,去傳喚知府蔣完的人上堂跪倒,稟報道︰“小人奉命去傳喚知府,誰知蔣完畏罪,已經上吊自盡了。”包公听後,冷冷說道︰“便宜了這家伙。”隨即另行派人前去查驗。
接著,包公吩咐將田起元帶上堂來,訓誡道︰“你不該讓妻子獨自上廟燒香,才生出這許多事端,以後一定要治家嚴謹。你去觀音庵接回妻子,老僕田忠為你鳴冤,你務必要好好對待他。今後要努力讀書,爭取考取功名。駝轎里的細軟,想必是你妻子的私蓄,不用查驗了,都讓田忠領回去。”又對在場的父老們說︰“你們各自將家中婦女領回,好好過日子。本閣還要挨家挨戶稽查人口,秉公發放賑災物資,以解百姓困苦,不辜負聖上體恤百姓的隆恩。”眾人听了,一齊叩頭,滿心歡喜地散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後,包公讓公孫策整理案件卷宗,仔細看過之後,將原呈、招供等一並封好,附上一張夾片,奏請朝廷補放知府一職,當天就派人將奏折送往京城。同時,包公還張貼告示,派人稽查戶口、發放賑濟物資。這一系列舉措,讓百姓們感恩戴德,一路上都是對包公的稱贊之聲。
不久,朝廷的批復下來,包公恭敬地接過。叩拜之後打開一看,見朱批中對他十分夸獎︰“至公無私,所辦甚是。知府一缺,即差揀員補放。”包公看了,暗自思量︰“聖上雖然對我恩寵有加,但龐吉老賊在京城,我鍘了他的愛子,他怎會輕易放過我?這批復想必是他在皇上面前說了別的話,暫時安撫住了聖上,等我進京時,他肯定還會設法刁難我。一定是這個盤算。老賊啊老賊!我包拯公正無私,一心為國,豈會怕你這些陰謀詭計。如今趁我手中權力未失,放完賑後,我偏要四處查訪,做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來不辜負朝廷重托,二來為民除害,三來也讓世人見識見識我包拯的本事。”
誰能想到,包公剛有這個想法,後面就真的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原來,包公放完賑後,決定不按原路返回,而是走新路,以便四處查訪民情。
一天,包公一行人來到一個地方,名叫草州橋東。轎子正慢慢前行,突然“咯吱”一聲,一陣亂響傳來,轎夫們連忙將轎子平穩放下。包興下馬仔細查看,發現轎子的兩根轎桿都出現了裂紋,幸好轎子已經落在平地上,否則兩根轎桿很可能會同時折斷。包興將情況稟明包公,包公吩咐備馬。
馬匹牽過來後,包公剛要扳鞍上馬,那匹馬突然“哧”的一聲,往旁邊一閃。幸好李才在外側拉著馬鐙,及時將馬拉住。包公心中暗想︰“這匹馬跟隨我多年,有三種情況它不會走︰遇到歹人不走,見到冤魂不走,有刺客時也不走。難道這里有什麼事情發生?”于是,他拉住馬,讓包興去傳喚當地的地方官。
不一會兒,地方官範宗華來到馬前,跪地叩頭。包公打量著他,見此人三十歲上下,手里提著一根竹竿,只听他說道︰“小人是這里的地方範宗華,給欽差大人叩頭。”包公問道︰“這里是什麼地方?”範宗華回答︰“這里不挨著河,叫草州橋。雖說名字里有個‘橋’字,可實際上並沒有橋,也不見有草。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麼起這麼個名字,小人也覺得納悶。”兩旁衙役大聲呵斥︰“少說廢話!”
包公又問︰“這里有公館嗎?”範宗華回道︰“這里雖然是交通要道,但不是繁華的市鎮,不過是個荒涼偏僻的地方,哪里會有公館呢?而且這里也不是驛站……”包興在馬上不耐煩地說道︰“沒有就說沒有,何必說這麼多!”包公在馬上用馬鞭指著前方,問道︰“前面那座高大的建築是什麼地方?”範宗華回答︰“那是天齊廟。說是天齊廟,里面菩薩殿、老爺殿、娘娘殿都有,旁邊的跨院還有土地祠。平時只有一個老道看守,因為香火不旺,也養不起更多的人。”包興催促道︰“你太�@鋁耍 誓閼廡 br />
包公吩咐︰“前往天齊廟。”眾人齊聲應和。包公一帶馬韁繩,朝著天齊廟而去。包興也上馬揚鞭,搶先趕到天齊廟,驅散了閑雜人等,並對老道說︰“欽差大人路過這里,不用準備茶水。你們伺候完上香,趕緊躲開。我們大人最喜歡清靜。”老道連連稱“是”。
正說著,包公已經趕到,包興連忙上前接過馬韁。包公進入廟中,吩咐李才在西殿廊下設置公座。隨後,包公帶著包興來到正殿,老道早已將香燭準備齊全,伺候包公焚香完畢。包興使了個眼色,老道趕忙退下回避。包公下殿後,來到西廊,坐在公位上,又吩咐眾人都到廟外休息,只留包興在身旁,還悄悄讓人把地方官範宗華叫了進來。
包興悄悄把範宗華叫到一旁,範宗華趕忙給包興請了個安。包興說道︰“我看你這人挺機靈的,就是話太多。剛才大人問你話,你挑要緊的說就行了。扯那些有的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