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听了老婦人這番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婦人無奈地說︰“我哪有本事救你?只能給你指條路,去尋一個人。”老和尚急切地問道︰“老菩薩,您快告訴我,該去找誰?求您給我指條明路!”老婦人解釋道︰“離這兒一里多路,有座小山岡叫明月嶺。你從我屋後的山路走,能近一些。到了嶺上,會看見一個少年在打彈子。你先別開口,只管雙膝跪地,等他問你,再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他。只有這個人或許能救你。你趕緊去求他,但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保證。要是他救不了你,我今天把這些話說出去,恐怕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老和尚听完,嚇得渾身發抖,卻還是將葫蘆裝滿酒,謝過老婦人,從屋後攀著藤蔓、踩著葛藤艱難上山。果然沒走多遠,就看到一座小山岡,岡上有個少年正專注地打彈子。只見山洞里嵌著一塊銅錢大小的雪白石頭,少年眼神精準,彈子飛出,一下又一下,全都準確命中目標。老和尚走近,見那少年頭戴武巾,身穿藕色戰袍,面容白淨,生得十分俊朗。少年打得正投入,老和尚突然上前,“噗通”跪在他面前。少年剛要發問,山凹里突然飛起一群麻雀。少年說︰“等我打下這只雀兒再說。”話音剛落,手一揚,彈子飛出,一只麻雀應聲墜地。少年這才注意到含著眼淚跪在跟前的老和尚,開口說道︰“老師父,快請起。我知道你為何而來。我在這兒練彈子,就是為了這件事。只是技藝還沒練到十成,還差一分火候,怕出意外,所以一直沒動手。今天既然遇到你,也沒什麼好猶豫的,想來是那惡和尚命該絕了。老師父,你別在這兒耽擱,趕緊把酒葫蘆送回庵里,臉上千萬不能露出慌張、悲傷的神情。到了那兒,他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千萬別違抗,我自會來救你。”
老和尚沒辦法,只好捧著酒葫蘆,沿原路返回庵中。走進第二層殿,只見惡和尚坐在中間床上,手里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鋼刀,惡狠狠地問道︰“怎麼現在才回來?”老和尚強裝鎮定︰“貧僧不認路,走錯了,繞了半天才找回來。”惡和尚喝道︰“這也罷了,跪下!”老和尚哆哆嗦嗦地雙膝跪地。“再跪近些!”惡和尚又喊。老和尚看著那明晃晃的刀,不敢往前。惡和尚威脅道︰“你不上來,我現在就劈了你!”老和尚只得跪著往前挪。“把帽子摘了!”老和尚含淚摘下帽子。惡和尚捏了捏他的光頭,倒出葫蘆里的藥酒喝了一口,左手端著酒,右手握著鋒利的刀,在老和尚頭上比劃,尋找下刀的位置。老和尚嚇得魂飛魄散,還沒等刀落下,仿佛魂靈都要從頭頂飄走了。惡和尚找準位置,正要一刀劈下,突然“嗖”的一聲,一顆彈子從門外飛進來,正中他的左眼。惡和尚慘叫一聲,丟了刀,扔了酒,捂著眼楮往外跑。跑到外一層殿,抬頭一看,迦藍菩薩頭上竟坐著一個人,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又是一顆彈子飛來,右眼也被打瞎,惡和尚“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少年跳了下來,走進內殿。老和尚早已嚇得癱倒在地。少年說道︰“老師父,快起來,咱們得趕緊走!”老和尚有氣無力地說︰“我渾身發軟,實在走不動了。”少年一把將他扯起來,背在身上,飛奔出庵門,一口氣跑了四十里地。少年放下老和尚,說道︰“好了,老師父,你總算是逃過這一劫,以後就平安無事了。”老和尚這才緩過神來,“噗通”跪地拜謝,問道︰“恩人,您尊姓大名?”少年卻說︰“我只是想除掉這個惡人,並非特意救你。你撿回一條命,趕緊走吧,問我名字做什麼?”老和尚再三追問,少年就是不肯說。老和尚只好深深拜了九拜,說︰“今日暫且別過恩人,若我大難不死,日後定當厚報!”說完,起身繼續趕路。
少年累得夠嗆,走進路旁一家小店坐下休息。店里已經坐著一個人,面前放著一個盒子。少年打量那人,只見他頭戴孝巾,身穿白布衣裳,腳蹬芒鞋,神情悲戚,眼下滿是淚痕。少年拱了拱手,在對面坐下。那人笑著開口︰“這太平世道,你用彈子打瞎別人眼楮,還能在這兒安安穩穩坐著?”少年一愣,問道︰“老先生從哪兒來?怎麼知道這件事?”那人忙說︰“方才不過是句玩笑話。鏟除壞人,救助好人,這是難得的義舉。不知長兄尊姓大名?”少年答道︰“我姓蕭,名采,字雲仙,家就在成都府二十里外的東山。”那人驚訝道︰“成都東山的蕭昊軒先生,可是令尊?”蕭雲仙也很吃驚︰“正是家父。老先生怎麼知道?”那人這才說明自己的姓名,以及來四川的緣由,還說︰“在同官縣見過縣令尤公,他托我給令尊帶了一封信。我因為急著尋親,沒繞路去府上。長兄,你剛才救的老和尚,我也認識。沒想到在這兒踫見了。看長兄如此英雄,原來是昊軒先生的公子,實在可敬!”
蕭雲仙問︰“老先生既然找到了令尊,為何沒和他在一起?如今這是要去哪兒?”郭孝子听了,忍不住哭起來︰“不幸家父已經離世,這盒子里裝的就是他的骸骨。我本是湖廣人,打算把父親的骸骨背回故鄉安葬。”蕭雲仙也跟著落淚︰“太可憐了!晚輩有幸遇見老先生,不知能否請您到寒舍,與家父見上一面?”郭孝子推辭道︰“本應登門拜訪,但我背著父親的骸骨實在不便,況且歸心似箭。還請替我向令尊問好,日後有機會,一定專程拜訪。”說著,從行李里取出尤公的書信遞給蕭雲仙,又拿出一些錢,讓店家買了三角酒、兩斤肉和一些蔬菜,整治了一桌飯菜。兩人邊吃邊聊,郭孝子語重心長地說︰“長兄,咱們一見如故,這是難得的緣分。更何況我從陝西來,本就帶著投奔令尊的書信,這情分就更不一般了。長兄這樣見義勇為的行為,如今世上很少有人肯做,實在難得。但我有句話想勸你,不知當講不當講?”蕭雲仙連忙說︰“晚輩年輕,正想請老先生多多指教,有話但說無妨!”郭孝子接著說︰“冒險救人,那是俠客行徑。可如今不比春秋、戰國,做這種事難以成名。現在天下一統,就算你有荊軻、聶政那樣的本事,也只會被當作亂民。長兄有這般出眾的相貌、高超的技藝,又如此重義氣,正該出來為朝廷效力。將來上戰場,建功立業,博得個封妻蔭子,也能青史留名。不瞞你說,我自幼苦練武藝,卻遭遇家變,四處奔波幾十年,如今老了,一身本事也派不上用場。長兄正當年,可別虛度光陰,一定要听我一句勸。”蕭雲仙感激地說︰“多謝老先生指點,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兩人又聊了許久。第二天一早,付了店錢,蕭雲仙一直把郭孝子送到二十里外交岔路口,兩人才灑淚分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蕭雲仙回到家,向父親問安,呈上尤公的書信。蕭昊軒看後說︰“和老友二十年沒聯系了,得知他如今仕途順遂,真是太好了!”又感慨道︰“郭孝子武藝高強,年輕時和我齊名,可惜我們都老了。他如今能帶著父親的骸骨歸鄉安葬,也算了卻一生心願。”此後,蕭雲仙在家盡心侍奉父親。
半年後,松潘衛邊外的番人與內地百姓進行貿易,因買賣糾紛起了爭執。番人性格直爽、不懂律法,抄起刀槍棍棒就打了起來。前去保護的弓兵不僅沒能制止,反而被打傷,青楓城也被番人強行佔領。巡撫將此事加急奏報朝廷,皇帝看後大怒,下旨︰“派少保平治前往督戰,務必徹底剿滅番人,彰顯朝廷威嚴!”平少保領旨後,火速離京,抵達松潘駐扎。
蕭昊軒得知此事,把蕭雲仙叫到跟前,鄭重地說︰“我听說平少保出征,駐扎在松潘征討番人。我和他有交情,你前去投軍,報上我的名字。要是少保肯把你留在帳下效力,你就能借此機會為朝廷出力,正是男子漢成就一番事業的時候!”蕭雲仙有些猶豫︰“父親年紀大了,兒子實在不忍遠離。”蕭昊軒嚴肅地說︰“你這話說得不對!我雖然上了年紀,但身體硬朗,能吃能睡,用不著你時刻照顧。你要是借口不去,就是貪圖安逸、戀家,那就是不孝!以後也別來見我了!”蕭雲仙被父親說得啞口無言,只好辭別父親,收拾行李,踏上投軍之路。這一路的奔波,暫且按下不表。
這天,蕭雲仙距離松潘衛還有一站多的路程。由于出發得太早,走了十多里路時,天還沒亮。他背著行李正大步趕路,突然听到身後傳來腳步聲。警覺的蕭雲仙迅速跳開一步,回頭一看,只見一個人手持短棍,正要朝他打來。蕭雲仙反應極快,飛起一腳,直接將那人踢翻在地。他順勢奪過對方手中的短棍,舉起就要打。那人趴在地上急忙喊道︰“看在我師父的面上,饒了我吧!”
蕭雲仙停下手,問道︰“你師父是誰?”這時天色漸漸亮了,他仔細打量對方,只見這人三十多歲,穿著短襖,腳上是八搭府鞋,臉上有少許胡須。那人回答︰“小人姓木名耐,是郭孝子的徒弟。”蕭雲仙一听,立刻伸手將他拉起來,詢問事情的詳細經過。木耐便把自己曾經攔路搶劫,後被郭孝子收為徒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蕭雲仙問︰“你師父我也認識。那你現在打算去哪兒?”木耐說︰“我听說平少保正在松潘征討番人,還在招兵,就想去投軍。只是路上盤纏不夠,剛才冒犯了您,還請長兄不要怪罪!”蕭雲仙說︰“既然這樣,我也是去投軍的,不如咱們一起走吧?”木耐大喜過望,當即表示願意做蕭雲仙的親隨伴當。
兩人一路同行,來到松潘後,在中軍處遞交了投軍的呈文。平少保傳令仔細盤問他們的來歷,得知蕭雲仙是蕭浩的兒子後,便將他收在帳下,賞給千總職餃,讓他在軍前效力;木耐則被賞給一份戰糧,听候調遣。
過了幾天,各路糧餉都已調集完畢。平少保升帳發令,讓各位將士在轅門听候指示。蕭雲仙早早趕到,看到已有兩位都督先在轅門等候。他上前請安後,站在一旁。只听一位都督說︰“前些日子,總鎮馬大老爺出兵,結果被青楓城的番子用計挖了陷坑,人和馬都掉進坑里。馬大老爺受了重傷,過了兩天傷重去世,到現在連尸首還沒找到。馬大老爺是司禮監老公公的佷兒,現在宮里傳下話來,一定要找到尸首。要是找不到,還不知道會受到怎樣的處分!這可怎麼辦才好?”另一位都督說︰“听說青楓城一帶幾十里都沒有水草,只有等到冬天積雪,來年春天雪融化,山上的水流下來,人和牲口才有水喝。我們要是去那里出兵,用不了幾天沒水喝,就得活活渴死,還怎麼打仗?”
蕭雲仙听後,上前稟道︰“兩位大人不必擔心。青楓城是有水草的,而且水草非常豐美。”兩都督問︰“蕭千總,你去過那里嗎?”蕭雲仙回答︰“卑弁沒去過。”兩都督說︰“這不就對了!你都沒去過,怎麼會知道?”蕭雲仙解釋道︰“卑弁在史書上看到過,說那個地方水草肥饒。”兩都督臉色一沉,說道︰“書本上的話怎麼能信!”蕭雲仙見狀,便不再言語。
不一會兒,雲板敲響,轅門外鑼鼓喧天。平少保升帳,傳下號令︰讓兩位都督率領本部兵馬,作為中軍策應;命蕭雲仙帶領五百名步兵作為先鋒,在前開路,自己則督領後隊指揮調度。將令下達後,各位將領便分頭行動。
蕭雲仙帶著木耐和五百步兵快速前進。遠遠望見前方有一座高山,山勢十分險峻,山頂隱隱約約有旗幟,顯然有番人在把守。這座山名叫椅兒山,是通往青楓城的門戶。蕭雲仙對木耐說︰“你帶二百人從小路翻過山去,在他們的總路口等著。只要听到山頭炮響,你們就喊殺著回來助戰,千萬不能有誤。”木耐領命而去。蕭雲仙又安排一百名兵丁埋伏在山凹里,叮囑他們听到山頭炮響,就一起吶喊,假稱大軍已到,上前助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切布置妥當後,蕭雲仙親自帶領剩下的二百人,大步朝山上殺去。山上的幾百個番子原本藏在山洞里,看到有人攻上來,立刻蜂擁而出迎戰。蕭雲仙腰插彈弓,手拿腰刀,一馬當先,手起刀落,接連砍倒了幾個番子。番子們見他來勢凶猛,剛想逃跑,蕭雲仙帶來的二百人已經如暴風驟雨般沖了上來。突然,一聲炮響,山凹里的伏兵大聲喊道︰“大兵到了!”飛速朝山上奔來。番子們本就驚魂未定,又看到山後那二百人搖旗吶喊著殺過來,以為大軍已經攻下了青楓城,頓時亂作一團,紛紛逃命。然而,他們根本躲不過蕭雲仙的彈子,被打得鼻青臉腫,無處藏身。蕭雲仙將五百人匯合在一起,喊聲震天,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把幾百個番子全部消滅,還繳獲了無數旗幟和器械。
蕭雲仙讓眾人稍作休息,便又鼓舞士氣,繼續前進。一路上都是茂密的樹林和幽深的竹林,走了好半天,終于穿過林子,眼前出現一條大河,遠遠就能望見幾里外的青楓城。可是河上沒有船只,無法渡河,蕭雲仙立刻下令讓五百人砍伐林竹,編成竹筏。很快,竹筏就編好了,眾人一起渡過了河。蕭雲仙分析道︰“我們的大軍還在後面,光靠五百人是攻不下城池的。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番賊摸清我們的虛實。”于是,他讓木耐帶領一部分兵眾,將繳獲的旗幟改造成雲梯,再帶二百名士兵,每人身上藏一捆枯竹,繞到城西的僻靜處,爬上城牆後,在番賊堆放糧草的地方放火,這樣“我們就好攻打東門了” 。眾人依令各自行動。
再說兩位都督率領中軍來到椅兒山下,也不知道蕭雲仙是否已經順利通過。兩人商議道︰“這麼險惡的地方,番賊肯定設有埋伏,我們多放些大炮,把他們打得不敢出來,就算是報捷了。”正說著,一匹快馬飛奔而來,傳達平少保的軍令︰讓兩位都督趕緊前去策應,擔心蕭雲仙年輕氣盛,冒進出事。兩都督不敢違抗,只得下令軍隊快速前進,到了帶子河,看到有現成的竹筏,便渡河過去。遠遠望去,青楓城里火光沖天。此時,蕭雲仙正在東門外施放炮火,全力攻打城池。番子們看到城中起火,頓時亂了陣腳。城外的中軍也已趕到,與作為先鋒的前軍匯合,將青楓城圍了個水泄不通。番人的首領見勢不妙,打開北門,拼命突圍,一番混戰後,只剩下十幾騎逃了出去。
平少保率領後隊也趕到了,城里幸存的百姓們頭頂香花,跪地迎接少保進城。平少保下令救火安民,嚴禁士兵擾民。隨後,他寫好奏章,派人送往京城報捷。
蕭雲仙前來迎接,拜見平少保。平少保十分高興,賞給他一只羊、一壇酒,還對他大大夸獎了一番。十幾天後,朝廷旨意下達︰命平治回京,兩位都督回原任等候升遷,蕭采蕭雲仙)實授千總一職。至于青楓城的善後事宜,則交給蕭雲仙負責處理。蕭雲仙送平少保進京後,回到城中,只見經歷兵災後,城牆倒塌,倉庫損毀嚴重。他仔細撰寫了一套文書,向平少保稟明情況。平少保便將修城一事批給蕭雲仙,要求他用心辦理,等城修完後,再另行上報,商議嘉獎事宜。這一番安排,又將引出怎樣的故事?蕭雲仙又會如何修建城池?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