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薛丁山被綁上法場,眾人專等午時三刻開刀問斬。這邊,竇仙童和陳金定各自抱著孩子,來到營前為丁山活祭,三人抱頭痛哭,各自傾訴著過往的事情。薛丁山哭著說道︰“二位賢妻啊,我薛丁山前世想必是做了昧良心的事,才會被罰今生如此坎坷,諸事不順。我射死父親本是無心之失,可如今這弒父之罪,凌遲之刑怕是難以逃脫了。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孝順婆婆,將孩兒好好撫養長大,讓他們能為祖父爭光。” 兩位妻子哭著回應︰“樊家妹妹兩次救你性命,你卻三次將她休棄,所以才會招來這般大禍。” 薛丁山嘆氣道︰“二位賢妻啊!我如今悔之晚矣,你們就別再埋怨我了。” 兩位妻子遞上一杯酒,說道︰“你喝了這杯酒,也算是我們夫妻一場的情分。” 薛丁山含淚飲下。
緊接著,薛金蓮也趕來祭奠兄長,與竇一虎一同在營前活祭,也說了許多傷心話。眾將和文武官員們,見天子龍顏大怒,都不敢前往駕前為薛丁山保奏,只能呆呆地相互對視。這時,程咬金挺身而出,俯伏在天子駕前奏道︰“老臣思量,如今西番尚未平定,叛逆勢力還未鏟除。倘若此時斬殺丁山,一旦甦寶同再次興兵,又有誰能與之抗衡呢?丁山雖然不孝,罪不容恕,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臣願保他戴罪立功。若要攻破番兵,非寒江關的樊梨花不可,此人足智多謀,還精通仙術。懇請陛下暫且赦免丁山死罪,將他貶為庶人。讓他身著青衣小帽,徒步前往寒江關,請樊梨花出兵相助,如此一來,萬事皆可解決。若他請不來樊梨花,再治他的罪也不遲。望陛下明裁。” 天子听了程咬金的奏請,點頭說道︰“老王伯所言極是。” 程咬金領旨退下。
正值午時,薛家老小正在啼哭著為薛丁山活祭,忽見老將程咬金匆匆走來。眾人還以為是來催促行刑的,嚇得魂飛魄散。刀斧手正要動手,程咬金連忙大喊︰“刀下留人!奉朝廷旨意,暫且赦免丁山,貶為庶人。他需身著青衣小帽,不許騎馬,步行前往寒江關,若能請到樊小姐出兵,便可赦免他的死罪。刀斧手,快給丁山松綁。” 薛丁山听聞,趕忙高呼萬歲,謝過皇恩。合家老小轉悲為喜,紛紛前來拜謝程咬金,說道︰“若不是老千歲出面保奏,丁山的性命可就保不住了。”
薛丁山死里逃生,立刻更換上青衣小帽,告別眾人,一路徒步朝著寒江關走去。
再說程咬金回朝向天子復命,詳細奏明此事,並說道︰“樊梨花曾兩次立下大功,希望陛下能對她加以封贈,重振她的威風。” 天子準奏,御筆親封︰樊梨花對國家有功,特封威寧侯大將軍之職,欽賜鳳冠一頂、蟒袍一領、玉帶一條。隨後,天子打發天使飛馬前去寒江關傳旨,天使領旨後即刻出發。
而在寒江關的樊梨花,她精通陰陽之術,早已算到會有此事,便一直等候詔書到來。這天,有探子前來稟報︰“聖旨到了,快設香案迎接。” 天使宣讀聖旨完畢,樊梨花在香案前謝恩。得知自己被封為侯爵,她滿心歡喜。送走天使後,眾將紛紛前來恭賀。從此,樊梨花重振威風,每日都在教場操練人馬,為西征做準備。
暫且不提樊梨花這邊的事情,再說薛丁山一路上風餐露宿,歷經淒風冷雨,受盡了艱苦。他走得腳酸腿疼,不禁悲嘆道︰“天啊!我薛丁山的命怎麼這麼苦。樊梨花那賤人,犯過諸多過錯,我發誓絕不與她成親,才三次將她休棄。她肯定懷恨在心,此番前去請她,她想必不會答應。雖說我心里埋怨她,但既然是奉旨請她,我也不敢違抗旨意。” 薛丁山這般想著,沒幾日便早早來到了寒江關前。
他身著青衣小帽,自覺無顏向人打听,只能畏畏縮縮地四處張望。眼看天色漸晚,薛丁山心想,丑媳婦總得見公婆,便鼓起勇氣,整理了一下頭上的羅帕,理了理身上的布衫,心中想著︰“我雖然官職被削,但官體尚存。” 于是,他故作鎮定,大搖大擺地走進關門,高聲喊道︰“門官,快去通報夫人和小姐,就說薛世子求見。”
那門官听到喊聲,走過來一看,見薛丁山這副打扮,便問道︰“你是什麼人,在此大呼小叫的?” 薛丁山回答︰“我是薛世子,要見夫人和小姐。” 門官又問︰“你說你是薛世子,那真正的薛世子如今在哪里?我好去通報。” 薛丁山說︰“在下正是。” 門官一听,不屑地說道︰“呸!放你娘的屁!薛世子同元帥前來征西時,那是何等威風。再看你這副模樣,狗頭狗腦的,分明是假冒的。我要是稟了中軍,非得把你打個半死不可,趕緊給我滾遠點。”
薛丁山听了,滿臉羞愧。他也明白,這門官如此態度,也是世態炎涼,人都習慣以貌取人。于是,他趕忙陪著笑臉說道︰“門官大哥,我真的是薛世子,絕無假冒。只因犯了罪,被朝廷削去官職,解除兵權,貶為庶人,這才前來求見。” 門官听了,說道︰“原來你就是那薛世子,犯法被削職,真是大快人心。你可真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小姐兩次救你性命,你卻三次休了她。如今來求見,有什麼事要說?” 薛丁山說道︰“大哥,不瞞你說,我犯了剮罪,多虧程千歲保奏,奉旨前來請樊小姐出兵破番邦,將功贖罪。還請大哥幫我通報一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門官听到 “奉旨” 二字,不敢耽擱,趕忙稟知外中軍。外中軍連忙傳令,里面走出女中軍,問道︰“何人傳信?” 外中軍說︰“薛世子奉旨前來,請千歲爺出兵,所以前來傳報。” 女中軍說︰“且等著,我這就去通報。” 女中軍進入內衙,向樊梨花稟明此事。樊梨花听了,心中恨意頓生,說道︰“你去傳話給他,就說千歲我親奉聖旨,官封侯爵,要鎮守寒江,操演人馬,沒時間接見他。既然是聖旨要我出兵,那就拿憑據來給我看。” 女中軍領命,走出私衙,對外面說道︰“外中軍,千歲說了,既然如此,可有聖旨憑據?” 外中軍和門官將話傳達給薛丁山,薛丁山一听,頓時呆住了。他這才想起,前日心急,竟忘了向天子討要聖旨憑據,如今什麼都沒有,如何能請得動樊梨花?若此番空手回去,性命怕是難保。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準備再次開口求情。就在這時,只听三聲炮響,城門竟然關閉了。門軍說道︰“薛世子,城門已封,你先到外面去,有話明日再來稟報。” 薛丁山無奈,只得回到飯店住了一晚。夜里,他想起樊梨花,心想她當初對自己那般愛慕,甚至不惜弒父殺兄,獻關招親。明日我定要將前情細細告知,她念及舊情,必然會心軟,定會出兵相助。薛丁山這般想著,一夜未眠。
第二天,天還未亮,薛丁山便早早起身,梳洗完畢,穿好衣服,來到轅門。只見大小三軍,身著明盔亮甲,整齊地排列著隊伍,在轅門等候。不一會兒,只听三吹三打,三聲炮響,轅門大開。內中傳令︰大小三軍上馬,前往教場操練。外面眾人齊聲答應,人人上馬,一隊接著一隊,向前行進。後面跟著許多執事人員,還有半朝鑾駕,前呼後擁,樊梨花騎著花鬃馬,頭戴御賜鳳冠,身穿蟒袍,腰束玉帶,足蹬小烏靴,顯得威風凜凜。薛丁山見狀,心中羞愧,不敢上前稟報,只能躲在一旁,滿臉尷尬。
卻不想,樊梨花還是看見了他,說道︰“中軍官,去問問那個青衣小帽的人是誰,竟敢闖我的道,莫不是奸細?給我綁到教場審問。” 八名牌官立刻答應,將薛丁山捆綁起來,帶到教場。
樊梨花來到教場,三聲炮響過後,大小三軍分立兩旁,一齊跪下。樊梨花下馬,登上演武廳,坐在金交椅上。眾將紛紛打躬行禮,分立兩旁。樊梨花傳令︰“把奸細帶過來。” 牌官答應一聲,將薛丁山帶到案前。薛丁山嚇得魂不附體,但還是強撐著站起身,不肯下跪。樊梨花見狀大怒,喝道︰“你這奸細,見到本侯竟然如此倔強,不肯下跪!” 薛丁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怎能輕易向婦人低頭?我是奉旨前來,你怎麼能這般無情,難道不認得我了?” 樊梨花說︰“原來你就是那個忘恩負義的家伙!既然說奉旨前來,那聖旨在哪里?拿出來設香案開讀。” 薛丁山頓時無言以對。樊梨花說︰“一派胡言。女兵們,把這個家伙打一百皮鞭。” 兩旁女兵立刻動手,將薛丁山吊在旗桿之上,用皮鞭抽打。薛丁山被打得叫苦連天,喊道︰“小姐饒命啊,雖說我忘恩負義,但看在我父母的份上,饒了我這個薄情之人吧。從今往後,我再也不敢了。” 但樊梨花鐵面無情,毫不理會。打了五十鞭後,薛丁山昏死過去,隨後又悠悠轉醒。樊梨花這才吩咐住手,將薛丁山從旗桿上放下來,說道︰“旗牌官,你把薛世子背回家中,調養好了,讓他回去見聖上,就說千歲爺沒有接到詔書,堅決不出兵。” 旗牌官領命,將薛世子背回了家。
薛丁山疼痛難忍,心中充滿怨恨,說道︰“今日她這般毒打我,全然不顧夫妻之情。唉!我對她不仁,她對我不義,冤冤相報何時了。我還不如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母親。” 說著,便痛哭起來。旗牌官勸道︰“世子,你且別愁煩,也別太悲痛。方才千歲爺讓我送你回去,說要等你討了聖旨,才肯起兵。你看你遍體鱗傷,如何能行走?不如就在我家調養好身體,再回去吧。” 此後,薛丁山每日吃些紅花酒,食用大魚大肉調養身體。
待薛丁山身體有所好轉,便拜謝旗牌官,告辭踏上歸途。一路上,他心中滿是苦楚,不知該如何面見聖上。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著頭皮回去。他曉行夜宿,沒過多久便回到了白虎關,在營前俯伏請罪。值殿軍官啟奏天子,天子宣召薛丁山進營。薛丁山俯伏在天子駕前奏道︰“臣薛丁山,前往寒江關請樊梨花出兵。她卻認為我假稱聖旨,因為沒有憑據,還將臣痛打了五十皮鞭,堅決不肯出兵。臣回來復旨,望陛下恕罪。” 天子听了奏報,龍顏大怒,說道︰“朕之前就吩咐過,若請不來樊氏,就要依法處置你。” 隨即傳旨︰“將薛丁山推出營前斬首。” 御林侍衛立刻將薛丁山綁了,推出營前。
兩旁的文武官員見狀,嚇得不輕。這時,軍師徐梁挺身而出,奏道︰“世子薛丁山,英雄無敵。雖然按國法該斬,但臣願保他七步一拜,拜到寒江關,求得樊梨花回心轉意,前來見駕出兵,以此來贖他的前罪。懇請陛下裁決。” 天子準奏,傳旨放了薛丁山。薛丁山趕忙進營謝恩,出營後又向徐梁道謝。徐梁說道︰“賢弟,我和你都是功臣之後,為國家求賢是我們的職責,何必言謝呢?我在駕前保奏你七步一拜前往寒江關,懇求樊小姐出兵,聖上才赦免了你的死罪。若你請不來她,那罪責還是難逃。” 薛丁山流淚說道︰“徐恩兄啊,可恨那樊梨花,非要聖旨為憑。若無詔書,只怕難以打動她。” 徐梁說︰“賢弟,這件事怪就怪你自己,你不該三次休棄她,也難怪她會刁難你。聖上旨意,無非是要你拜得樊小姐心軟,怎會再給你聖旨呢?依我之見,你就按七步一拜的要求前去,說不定樊梨花心生憐憫,就會前來見駕出兵了。” 徐梁說完,便告辭離去。
薛丁山心中郁悶不已,又不敢回去見母親,只能準備了一只香幾案,開始七步一拜地前行。一路上,他想起過往種種,傷心不已,拜得腰酸腳痛,一路上饑餐渴飲,吃盡了苦頭。
暫且不提薛丁山在路上的艱辛,再說樊梨花打了薛丁山,旗牌官將他調養好後放走。樊梨花心中早有打算,便派人去打听消息。這一天,探子回來向小姐稟報。小姐問道︰“你去白虎關打听到世子的消息如何?” 探子站起身來,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遍。小姐說︰“如此,你再去繼續打听。” 探子領命而去。樊梨花打發走探子後,心中十分歡喜,心想︰“你之前休棄我,我今日也要三次刁難你。” 隨後,她來到後堂。
夫人問道︰“我問你,丁山被打了皮鞭回去後,差人回來可有說唐王如何處置他?” 樊梨花將差人帶回來的話告訴了母親。夫人大喜,說道︰“難得唐王為你出氣。他如今七步一拜前來請你,你可要念及公婆之情,答應他出兵才是。” 樊梨花听了,搖了搖頭,說道︰“母親,那冤家對我太絕情,我一直懷恨在心,還要再好好捉弄他一番,讓他吃些苦頭,我才會解氣。” 不知樊梨花又要想出什麼法子來,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