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十回 空城計君臣受困 寶同一困鎖陽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十回 空城計君臣受困 寶同一困鎖陽城

    且說小番急匆匆地跑進帳中,向總爺稟報︰“啟稟總爺,大唐人馬已經到了,有個蠻子在關外討戰。” 總爺听聞,大為震驚,連忙問道︰“中原人馬何時到的?可曾安營扎寨?” 小番回答︰“啟稟平章爺,他們剛到,還沒扎營,就直接策馬持槍前來討戰了。” 總爺暗自思忖︰“他們連取兩關,如今又要打接天關的主意。” 隨即吩咐手下牽來戰馬。他迅速穿戴整齊,腰間掛好寶劍和皮鞭,手持狼牙棒,帶領一眾把都兒。一聲炮響過後,城門大開,總爺一馬當先,沖過吊橋。

    尉遲寶慶抬頭望去,只見對面來了一員長相凶惡的番將。這員番將頭戴一頂四鳳雙龍亮鐵盔,身穿鎖子黃金甲,手中握著慣用的狼牙棒,胯下騎著一匹千里銀駒馬,氣勢洶洶地來到陣前。寶慶大喝一聲︰“呔!來的胡兒,勒住你的馬,速速報上名來!” 總爺將狼牙棒往上一架,發出 “噶喇” 一聲響,說道︰“你要問我之名?听好了,我乃鎮守接天關的總兵段九成。你可知道本將軍的厲害?還不速速退下,免得丟了性命。” 寶慶毫不畏懼,挺槍直刺過去。段九成見狀,用狼牙棒一架,隨即回手就是一棒,大喝一聲︰“招打!” 這一棒朝著寶慶的頂梁狠狠砸下,威力十足,如同泰山壓頂一般。寶慶趕忙用槍往上一擋,“噶喇” 一聲巨響,將狼牙棒架到一旁,緊接著回手一槍,正中段九成的咽喉。段九成頓時跌下馬來,當場氣絕身亡。小番們見主將已死,又深知金霞關內的唐軍殺法厲害,嚇得大喊一聲,紛紛四散逃命,朝著鎖陽城方向奔去。

    元帥薛仁貴見此情形,心中十分暢快,率領人馬跟隨寶慶殺進關去。關內已無抵抗之力,眾人順利來到總府駐扎。寶慶進帳繳令,他憑借勇力奪取接天關,朝廷得知後十分欣喜。天子夸贊道︰“此功不小,御佷如此英雄,更勝父兄,果真是將門虎子。” 寶慶受到朝廷稱贊,心中無比高興。隨後,他傳令將接天關的旗號換成大唐的,又仔細盤查了國庫錢糧,讓戰馬休養了三日。之後,元帥與軍師開始商議奪取鎖陽城的計策,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說鎖陽城,它是西遼的重要大城池,城中人煙稠密,周圍方圓百里,設有三關十門,由元帥甦寶同親自鎮守。甦寶同帳下有雄兵十萬,戰將千員。他是甦定方的孫子、甦鳳的兒子,當年羅通掃北時,他的父親被羅通所殺,甦鳳僥幸逃脫,逃到西涼國後,被招為駙馬,他的姐姐也被納為皇後。甦寶同幼年時,拜在金鳳山李道符仙長門下學習法術,練就了九口飛刀和三柄飛鏢,這些飛刀飛鏢一旦施展,能一縱長虹三千里。甦寶同一直對祖父的死懷恨在心,時刻想著報仇。此前,他派差官前往中原下戰書,沒想到唐主竟斬殺了差官。甦寶同得知消息後,勃然大怒,正打算興兵奪取長安,卻沒想到唐主拜薛仁貴為帥,還御駕親征。如今,西遼又接連失去三關,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報至鎖陽城。

    甦寶同得知消息後,大為驚慌,趕忙請來兩位軍師商議對策。你道這兩位軍師是誰?一位是掃北野馬川的李道人,人稱鐵板道人。他有十二塊一尺長、半寸寬的鐵板,每塊鐵板上都刻有符咒。與人交戰時,他只要念動真言,鐵板便能飛到空中,砸向敵人,威力巨大,能把人砸成肉泥。鐵板道人身長一丈,腦袋如同笆斗般大小,眼楮像銅鈴一樣大,尖嘴大鼻,頷下的紅胡子根根如鐵線一般,他慣用孤定劍。當年他曾被尉遲恭擊敗,後來逃到西涼,投在甦寶同帳下,被拜為軍師。另一位是敖來國出身的僧人,名叫飛鈸禪師。他有兩副金鈸,與人交戰時,將金鈸拋到空中,能把敵人的腦袋打得粉碎。飛鈸禪師自稱西天活佛,他身長不滿四尺,卻十分粗壯,身形寬闊倒有三尺,相貌丑陋,如同民間的石敢當。這兩位與甦寶同十分合得來,都在元帥帳下效力。

    听聞元帥相請,二位軍師來到帥府,見到甦寶同後,賓主坐定。鐵板道人開口問道︰“不知帥爺喚我二人前來,所為何事?” 甦寶同說道︰“二位軍師有所不知,本帥一心想要奪取中原,為祖父報仇。不料唐主拜薛蠻子為帥,興兵前來征伐西涼。前日小番來報,他們已經奪了我們三關,恐怕不久就要來攻打鎖陽城了。我與二位軍師商議,如今唐兵前來,我們必須設下妙計,將他們一網打盡,擒住唐王,活捉薛蠻子。然後,我們揮軍殺上長安,奪取中原的國位,讓狼主登基為君,將羅家滿門抄斬,這樣才能解我心頭之恨。不知二位軍師有何妙計,能幫本帥雪恨?”

    飛鈸禪師與鐵板道人相視一笑,說道︰“帥爺放心,只要我二人略施小計,管教唐兵百萬有來無回,他們的錢糧兵馬盡數歸我邦所有,唐朝君臣也將被我們誅殺。到那時,我們直上長安,狼主登上龍位,帥爺立下十大功勞,定能報仇雪恨。” 甦寶同一听,心中大喜,連忙問道︰“二位軍師有何妙計,快快說來與本帥知曉。” 鐵板道人說道︰“這計策並不難。等薛仁貴遣將前來討戰,我們不必與他們正面交戰。元帥可統領三軍出城,退至寒江關,留下這座空城。那薛仁貴必定會率軍趕進城來。只要他們一進入城中,我們就用百萬雄兵將鎖陽城團團圍住,從十門同時攻打。如此一來,他們外無救兵,內無糧草,插翅也難飛出去,不出三個月,他們就會全部餓死在城中。倘若他們出城交戰,帥爺便施展飛刀,我二人從旁相助,定能殺得他們片甲不留,就算有能人也難以逃出我們的營寨。然後,我們再慢慢攻打,如此一來,捉拿唐皇豈不是易如反掌?” 甦寶同听後,稱贊道︰“軍師此計甚妙。” 眾將也都紛紛稱好,無不歡欣鼓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甦寶同隨即傳令,讓大小兒郎、官員等全部搬到寒江關安營扎寨,將鎖陽城騰空。他帶著二位軍師和諸將,離開鎖陽城,前往寒江關居住。同時,他暗中點齊數十萬人馬,設下埋伏,專等合圍城池,還嚴令不許走漏半點風聲。

    再說薛仁貴在接天關,傳令發炮起行,準備奪取鎖陽城。大軍行進了幾日,陸續抵達鎖陽城。有探馬前來稟報︰“啟稟元帥,前面就是鎖陽城。只見城頭上旌旗飄揚,卻不見有兵卒把守,城門大開,吊橋也沒有扯起,不知其中有何計策,特來稟明元帥。” 薛仁貴听後,哈哈大笑道︰“諸位將軍,你們可不要輕視此關。料想這甦寶同詭計多端,如今大開關門,城中不見一兵一卒,其中必定有詐。不過,如今聖上御駕親征,諒也不會有大事。大家務必小心進關,看他到底耍什麼詭計。”

    這時,徐茂公開口說道︰“元帥,那甦寶同不出關門與我們交戰,竟然帶著三軍離開了,留下這座空城。我軍兵馬切不可輕舉妄動,不可貿然進關。否則,恐怕又要重蹈征東時在三江越虎城的覆轍了。” 程咬金卻不以為然,說道︰“軍師此言差矣。我們的秦駙馬和尉遲二位將軍,英勇無敵,連奪三關,簡直不費吹灰之力。鎖陽城的守將難道會不知道他們的厲害?想必是听聞此等威風,害怕得不敢迎敵,所以才棄城逃走了。就算是听到我老程的名字,他們也會膽戰心驚,這哪里會有什麼計謀?分明是怕我們,逃走了而已。” 薛仁貴也說道︰“老千歲所言極是。他們這班人不過是些烏合之眾,何足畏懼?听聞我大唐天兵一到,他們便望風而逃。這鎖陽城又不是他們的都城,有什麼好怕的?我們先進入鎖陽城,然後再進兵奪取西遼。我皇洪福齊天,西遼必定氣數已盡,該當滅亡。” 于是,他吩咐大小三軍開進城中。

    元帥一聲令下,眾人紛紛往關內涌去。軍師徐茂公掐指一算,心知聖上此番該有幾年的災難,眾將官也將有此一劫,只是天機不可泄露。元帥命尉遲寶林四處仔細查點,以防有暗算奸計。經過盤查,發現城中錢糧充足,足夠維持數年,百姓也都安頓如常。軍師傳令,讓軍士先將糧草運進關中,然後請聖上進城。元帥和諸將遠遠出城,迎接天子進入關中,登上銀鑾寶殿。眾臣朝拜完畢後,大元帥傳令,將三十萬人馬扎下營頭,緊閉十門,開始商議奪取寒江關的事宜。

    再說甦寶同暗中派人探听消息,得知唐王君臣已進入鎖陽城後,立刻下令四面號炮齊鳴。一時間,百萬番兵如潮水般涌來,將鎖陽城的十門團團圍住,扎下層層營盤,共有十層皮帳。番兵的旗幡五顏六色,在霞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浩蕩。城上的唐軍見狀,嚇得急忙報入帥府,向天子奏道︰“不好了,城外有百萬番兵,將十門圍得密不透風。” 天子听聞,嚇得魂飛魄散,眾大臣也嚇得冷汗直冒,這才明白中了空城之計。天子焦急地對薛仁貴說道︰“薛王兄,這可如何是好?我們中了他們的詭計了。這城池又沒有多堅固,若是他們攻打進來,我們豈不是要命喪于此。快快調撥人馬出關,殺退遼兵,顯顯我大唐的英雄本色。” 薛仁貴說道︰“陛下,暫且先到城上去查看虛實。若番兵果真厲害,我們再另想辦法。” 聖上說︰“有理。” 于是,天子同了軍師、元帥、程咬金及眾將登上西城查看。只見城外番兵圍得水泄不通,殺氣騰騰,槍刀森然,寒光凜冽。唐主見此情形,心慌意亂,膽戰心驚,諸大臣也都驚慌失措。

    忽然,听得三聲炮響,營頭一陣大亂,眾人紛紛傳言大帥到了。原來是甦寶同親自來圍住西門,其余九門也各有能將九員,率領數百萬雄兵,截斷了唐軍的要路。如今唐軍被困,就算有三頭六臂,或是雙翅能飛,也難以殺出遼營。這可如何是好?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十回 空城計君臣受困 寶同一困鎖陽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十回 空城計君臣受困 寶同一困鎖陽城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