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為證︰“龜靈妖法仗紅珠,千載精華功不殊。指望威名成海國,那知一旦露形軀。”
木角大仙說罷,手持寶劍,催動坐騎,猛地朝著李靖揮劍砍去。李靖身形一閃,輕松躲過這凌厲的一擊,隨即揮動手中拂塵,朝著木角大仙的寶劍輕輕一拂。這看似隨意的一拂,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大仙只覺手腕一陣劇痛,手中寶劍拿捏不穩,“當啷” 一聲掉落于地。李靖趁勢大步向前逼近。
木角大仙見狀,心中大驚,趕忙張開嘴巴,吐出一顆紅珠。這紅珠光芒四射,耀眼奪目,直朝著李靖的面門飛射而去。然而,李靖卻面無懼色,依舊不慌不忙地揮動拂塵,輕輕一拂。那威力驚人的紅珠竟被這一拂之力,掃落于地。李靖眼疾手快,俯身將紅珠拾起,隨手放入懷中藏好。
大仙見自己的紅珠被李靖收走,心中明白,自己恐怕再也難以回到朱皮山,修成正果了。剎那間,他嚇得面如土色,慌忙下馬,“撲通” 一聲跪在地上,高聲呼喊︰“大仙,可憐我弟子歷經千年修煉,才得到這顆紅珠。如今卻被大仙收去,我的正果怕是無望了。懇請大仙將紅珠歸還于我,您的大恩大德,我將銘記于心。從今往後,我定回山潛心修行,絕不再胡作非為。”
李靖見狀,微微一笑,說道︰“我方才好言相勸,你卻全然不听。如今事已至此,再來哀求,已然太遲。若想讓我歸還紅珠,你須速速現出原形。” 木角大仙听後,心中懊悔不已。但為了奪回紅珠,無奈之下,只得听從李靖的要求,瞬間現了原形。眾人定楮一看,原來是一只簸籮般大小的烏龜。這烏龜歷經日月精華的滋養,采集天地靈氣,才修煉出這顆紅珠,進而幻化成人形。卻沒想到,今日被李靖識破,被迫獻出原形。李靖隨即將符咒畫在龜背上,說道︰“若想再變回人形,且等五千年之後吧。孽畜,貧道念你修行不易,助你一陣風雲,你去吧。若你執迷不悟,還想討要紅珠,休怪貧道不客氣。” 那龜精見哀求無用,只得借著風雲之力,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吊橋邊的兵將們見此情景,頓時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番營前的蓋甦文,原本滿心期待師父能夠大展神威,沒想到卻落得如此下場,氣得臉色鐵青。他怒不可遏,當即提刀拍馬,朝著李靖沖了過來,想要找李靖算賬。薛仁貴一見,立刻催動戰馬,揮舞畫戟,上前攔住蓋甦文。蓋甦文心中早有算計,他將赤銅刀一橫,架住薛仁貴的畫戟,說道︰“且慢,本帥有話要與你說。” 薛仁貴收住坐騎,疑惑地問道︰“你有何事要與本帥講?” 蓋甦文眼珠一轉,說道︰“我身為番邦元帥,你是中國大臣,想必你眼光獨到,定能識得各種陣圖。實不相瞞,本帥刀法平常,確實不如你。不過,我這里有一個陣圖,你可識得?” 薛仁貴听後,不禁笑道︰“但憑你擺出何種陣法,本帥定能將其破解。”
蓋甦文當即傳令,調動數萬士兵,手中分別舉著五色旗幡,迅速列成一陣。這陣法一經擺出,頓時氣勢非凡,一看便知威力巨大。蓋甦文得意地說道︰“薛蠻子,你身為天朝元帥,可識得此陣?” 薛仁貴抬頭望去,只見此陣白旗飄揚,如詩所雲︰“一派白旗前後飄,分排五爪捉英豪。銀槍作尾伸頭現,中有槍刀勝海潮。” 薛元帥看罷,哈哈大笑道︰“蓋甦文,你擺出此陣來為難我,簡直是小看本帥。此乃一字長蛇陣,我大唐小小孩童都能識破,這有何難?” 蓋甦文見薛仁貴識破了陣法,卻並不慌張,說道︰“你休要夸口,只怕你能識得,卻破不了。” 薛仁貴自信滿滿地說道︰“若要破此陣,也並非難事。你這陣還未擺完全,限你三日後將陣擺完,屆時本帥領兵從七寸之處殺進去,管教你插翅難逃。” 蓋甦文听了這話,心中明白薛仁貴確實有破陣之能,無奈之下,只得傳令士兵散去此陣。
蓋甦文心有不甘,又說道︰“薛蠻子,你既然識得此陣,本帥還有其他奇陣擺與你看。” 薛仁貴笑道︰“那便容你擺來。” 蓋甦文立刻再次指揮士兵分開旗號,眨眼間又演成一陣,隨後大聲問道︰“薛蠻子,你可識得此陣?” 薛仁貴望去,只見此陣紅白大旗相間,如詩所雲︰“紅白大旗按後前,居中幡子接雲天。刀劍槍戟寒森森,英雄入陣喪黃泉。” 薛仁貴說道︰“此乃三才陣,只需按照天地人三才之道,派出三隊人馬,分別從紅白黃三門旗內殺入,此陣便可立即攻破。” 蓋甦文見薛仁貴又識破了陣法,心中暗暗吃驚,但他仍不甘心,再次傳令士兵散去三才陣,重新分列旗幡,又擺成一陣,說道︰“薛蠻子,你可認得此陣?”
薛仁貴看到此陣,微微冷笑,說道︰“蓋甦文,你若有新奇古怪的陣法,擺一座來難我,倒也有趣。可你卻擺出這些千年古董般的陣法,誰人不知,哪個不曉。本帥既然身為天朝元帥,豈是只靠武力之人,兵書戰冊、各種陣法,本帥早已看得爛熟于心。若說這十座古陣,你也不必再擺了,我都能一一說與你听。頭一座是一字長蛇陣,第二座是二龍取水陣,第三座是天地三才陣,第四座便是你剛擺的四門斗底陣;還有第五座五虎攢羊陣,第六座六子連芳陣,第七座七星斬將陣,第八座八門金鎖陣,第九座九曜星官陣,第十座則是十面埋伏陣。這些陣法都不足為奇。你既然身為東遼的棟梁之才,要擺就擺世上難尋、人間少有的奇異幻陣,才能難住別人。如今本帥身為中國元戎,倒學得一個名陣在此。若你能識得此陣之名,也算你番邦真有能人。” 蓋甦文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容你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仁貴隨即退回城中,調出七萬雄兵。他親自手執五色旗號,指揮周青、薛賢徒擂鼓鳴金,按照八卦方位,迅速擺下一個陣圖。薛仁貴站在黃旗門下,高聲叫道︰“蓋甦文,你擺了三陣,我皆能識破。本帥只擺一陣,你可識得?此乃何陣?” 蓋甦文听聞,抬頭望去,只見此陣奇異非凡,威力驚人,有詩為證︰“一派黃旗風卷飄,金鱗萬光放光毫。刀槍一似千層浪,陣圖九曲象龍腰。炮聲行走金聲歇,不怕神仙陣里逃。五色旗下頭伸探,露出長牙數口刀。一對銀錘分左右,當為龍眼看英豪,雙雙畫戟為頭角,四腿束取攢箭牢。二把大刀分五爪,後面長槍擺尾搖。甦文那有神通廣,不識龍門魂膽消。”
蓋甦文看著此陣,只覺眼花繚亂,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心中暗自思忖︰我在東遼數十年,研讀了無數戰策兵書,見過的陣法也不計其數,卻從未見過如此奇異的陣法。于是,他開口說道︰“薛蠻子,不管你擺出何種稀奇古怪的陣法,我也見識過不少,可從未見過此陣。你分明是欺負我番邦將領,將這座長蛇陣改得七顛八倒,故意迷惑我,來為難我。本帥確實不知你胡亂編造的這是什麼陣。” 薛仁貴听後,哈哈大笑道︰“蓋甦文,料你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怎能識得本帥這座奇異之陣。你既然說我是自己編造的長蛇陣,亂改陣法,那三天之後,你可敢興兵來破我此陣?” 蓋甦文不服輸地說道︰“既然身為國家棟梁,開兵破陣本就是本帥分內之事。容你三天時間將陣擺完全,待我興兵破你此陣。” 薛仁貴听後,當即傳令,讓士兵們收起龍門陣。當日,他又點齊大隊雄兵十萬,調出城來,在城外扎下營寨。至此,唐軍共有十七萬兵馬安營在外,旌旗飄揚,威風凜凜。薛仁貴同八員總兵,分別屯扎在帥營左右,前後帳房安置得層層密密,十分堅固。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斜,城上的唐王同諸將關閉了東門,前往銀鑾殿,登上龍位,飲過御酒,專等第三天看蓋甦文如何破龍門陣,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城外的蓋甦文,他退進御營,來見高建莊王。莊王早已傳令設酒,御營中掌燈點燭,大擺筵席。二位王爺坐在上位,蓋甦文坐在一旁,底下數席坐著文武大臣。眾人共飲三杯之後,莊王開口問道︰“元帥,你擺的三陣都被唐將識破,可他擺的一陣,卻讓你目瞪口呆,這豈不是要被大唐兵將恥笑?” 蓋甦文趕忙奏道︰“大王有所不知,臣擺的三陣,都是陣書上記載的;他或許也熟讀這些陣書,所以才被他識破。而這薛仁貴擺的陣,書上並無記載,是他自己胡亂編造的亂長蛇陣,分明是故意為難我。所以臣回他不識此陣,待三天後臣調遣人馬,定要破了他的陣。屆時,定要殺得他們血濺成河,尸骸堆積,又何必在意他這陣叫什麼名字。” 張大王听後,笑著說道︰“元帥所言倒也有理。元帥乃能人,待破陣之日,孤家派八員猛將,撥雄兵十萬給你,此陣必破無疑。” 蓋甦文連忙稱謝。酒宴結束後,眾人各自回營安歇,暫且不表。
再看唐營中的薛仁貴,他同八員總兵在營中飲酒。席間,薛仁貴開口說道︰“八位兄弟,想當初我在山西縣時,生活困苦不堪。三次投軍,卻遇到張環那奸詐小人,將我隱藏在前營做火頭軍。承蒙諸位兄弟不棄,不願做旗牌,甘願和我一同做火頭軍,我們才得以一路同行。一路上,我們立下不少戰功,卻都被奸臣冒領,害得你們遲遲不能面見君王,享受榮華富貴,多年來跟著我受苦。如今,幸蒙聖恩,封我為天下招討,我才成為元帥。你們也得以受封總兵之職。我們九人如今建功立業,征剿番邦,定要盡心報國。此前,我們從未勞煩老少眾將過多出力。如今蓋甦文要破我龍門陣,這是他命該如此。我之前在中原探地穴時,曾受玄女娘娘法旨,說要復興青龍十二年,方可平定天下。如今算來,剛好十二年了。況且今朝仙師李大人也說,若要復興青龍,定要擺龍門陣,正應在三日後。在龍門陣中,我們須齊心協力,用心擒捉敵人,爭取早日成功班師回朝,如此,我們九人的功勞可就大了。明日,還望各位兄弟听從本帥調遣。” 八人听後,大喜道︰“那是自然。若能平復東遼,我們定听哥哥號令,用心擒捉敵人,在哥哥麾下立功。” 眾人言談至半夜,才各自回營帳安歇。
次日清晨,薛仁貴元帥傳令二將,在番營對面高高搭建五座龍門。不到半日,便搭建完畢,一切準備就緒。各種火炮、火箭、強弓硬弩、鉤鐮短棍、長槍大刀等兵器,都準備得鋒利無比,士兵們的盔甲也嶄新發亮。眾人又忙碌了半日。到了第二天,眾軍兵飽餐一頓後,調開隊伍,拔營而起,紛紛穿戴整齊,頂明盔,披亮甲,軍旗招展。按照五色沖天大 旗的指引,隊伍分排四面八方,八總兵也各自裝扮整齊,騎在馬上,站立兩旁。薛仁貴手執一面大旗,指揮隊伍迅速列陣。一時間,鳴鑼擊鼓之聲不絕于耳,隊伍按照東南西北的方位,迅速擺好陣勢。五座龍門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分別插著不同顏色的旗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到了第三天,薛仁貴在陣內布置了一些暗計,在四周架起長槍劍戟、火炮、火球等兵器。八員總兵分別守在四門,薛仁貴則手持白旗,站在中門,對著番營高聲叫道︰“快叫蓋甦文出營看陣!” 早有番營前的小卒,飛速跑進御營報告︰“大唐薛仁貴請元帥看陣。” 蓋甦文听後,同二位大王一起上馬,排開隊伍出營,帶領諸將來到陣前觀看。眾人一看,不禁驚嘆道︰“好一座厲害的陣圖啊!” 但只見︰五座龍門高高搭建,上面的對聯金字奪目。左邊寫著︰踹殺番兵,血染東遼;右邊寫著︰活捉莊王,頭懸太白。陣中攢箭手、長槍手、火炮手、鼓旗手、摹幡手,密密麻麻,層層護衛。龍門首上,分別按著繡綠旗、大紅旗、白綾旗、皂貂旗、杏黃旗,五色旗在風中飄飄揚揚。東邊炮聲一響,龍頭便顯現出來,仿佛要吞噬大將;西邊金聲一鳴,龍尾擺動,一旦進入此陣,便難以逃脫。滿陣白旗如同銀雪,轉眼間又化作火龍形狀。此陣幻術無窮,內部刀槍林立,隨著旗幡的轉動,不斷變換著陣勢。五色繡旗在瞬間變幻,仿佛是神仙所設的大龍門。此陣專為剿滅東遼而設,故在此立下奇功。
蓋甦文望著那完全的龍門陣,整個人都驚得呆立當場,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才緩過神來,開口說道︰“薛仁貴,你既然擺出了完整的陣圖,本帥明日便興兵前來破陣。” 薛仁貴目光堅定,回應道︰“若你真有破陣之能,那就派得力將領進我這陣中吧。”
暫且不說蓋甦文如何回帥營籌備破陣之事。且說薛仁貴布置好龍門陣後,帶領著總兵們返回城中,來到銀鑾殿,向朝廷稟報道︰“陛下,臣一心想要擒獲蓋甦文,剿滅東遼,凱旋班師,故而擺下這座龍門大陣。明日定能將番邦元帥拿下,大事便可告成。” 朝廷听聞,龍顏大悅,當即下令擺下筵席,賜薛仁貴飲酒。君臣二人相談甚歡,一直到三更時分才散去,薛仁貴這才回帥府安歇,一夜無話。
次日五更,一聲炮響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緊接著戰鼓擂動。各營的將官們早已全身披掛整齊,飽餐戰飯後,精神抖擻地準備出戰。大元帥薛仁貴頭戴閃亮的頭盔,身披堅固的鎧甲,整理好裝備後,跨上戰馬,手持畫戟,離開帥府。他與諸將一同出城,來到帥帳中坐下,眾將整齊地侍立在兩旁,等待著元帥的調遣。
薛仁貴傳令羅通和秦懷玉二將,命他們率領五千人馬,迅速前往西邊,在離陣四五里的山林深處埋伏。一旦蓋甦文兵敗逃來,便立即發炮阻攔,將其趕回。羅通和秦懷玉二人齊聲領命,接過令箭,走出營門,上馬提槍,帶領著五千人馬,前往西邊埋伏,暫且按下不表。接著,薛仁貴又點了周青和薛賢徒的將,說道︰“你們二人也帶領五千兵馬,從北路進發,埋伏在樹林深處。等蓋甦文逃到此處,務必將他趕回,切不可有違軍令。” 二人領命,接過令箭,出營上馬,率領著五千鐵騎,前往北路埋伏,同樣按下不表。隨後,薛仁貴又命令王新鶴和王新溪,讓他們帶領五千兵馬,前往南方的綠樹叢林中埋伏,攔截蓋甦文的去路,不得有誤。二人領命,接過令箭,出營上馬,帶著五千飛騎,前去埋伏。薛仁貴派遣完這三路精兵後,東方已經微微發白,而番營那邊依舊無人察覺。此時,元帥站起身來,吩咐士兵們扯開帳房,按照既定部署,擺開龍門大陣。他安排好當陣門的守將,讓姜興霸和李慶先守住左邊的二門,周文和周武守住右邊的二門,自己則手持紅旗,鎮守中門。整個大陣隨著他的指揮,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演練得活靈活現。一時間,陣中鑼聲陣陣,鼓響連天,只等敵軍前來破陣,一舉擒獲敵將。
單說蓋甦文這邊,也是五更就起身了。眾將早已整齊地聚集在兩旁,嚴陣以待,听從他的號令。這些將領個個都身形強壯,氣宇軒昂,一看便是英勇善戰之輩。然而,蓋甦文此時卻在心中暗自犯愁︰“我瞧著這數員戰將和幾萬雄兵,用來破陣本應綽綽有余。可這陣中想必暗藏玄機,薛仁貴才敢如此口出狂言,擺下此陣讓我來破。但這陣究竟叫什麼名字,兵書之上卻從未記載。此陣看起來稀奇古怪,變幻莫測,叫我如何調兵遣將,又該下達怎樣的指令,讓他們進陣破敵呢?” 此時的他,正可謂是 “恨無黃石奇謀術,難破亞夫幻異功”,坐在帥營中,絞盡腦汁,卻依舊無計可施,實在不敢貿然發兵調將,去破這奇異之陣。
可沒想到,高建莊王和扶余國的張大王,竟帶著一支御林軍出了營,前來觀看元帥發兵破陣。他們只見自家兵馬盔明甲亮,隊列整齊,可唯獨不見元帥有任何行動,心中頓時焦急煩悶起來。于是,莊王降下一道旨意,傳令元帥出營破陣。左右侍從領命,立刻前往帥營傳達旨意。蓋甦文接到旨意後,來到御營拜見莊王,問道︰“狼主,召臣前來,有何旨意?” 莊王滿臉焦急地說︰“元帥,你看唐朝陣中,殺氣沖天,威風凜凜。為何你卻全然不用心調兵遣將,前去破陣,反而冷冷清清地坐在營內發呆,這豈不是長了他們的志氣,滅了自己的威風?” 蓋甦文趕忙上奏道︰“狼主在上,唐朝擺出此陣,臣日夜憂心,豈敢不盡心?只是陣書上所記載的那些有名的大將陣圖,臣雖才疏學淺,但也都操練得爛熟于心。調兵遣將時,能按照陣法的要求,或東或西,自南自北,找準出入之路,利用相生相克之理,方能破敵建功。可如今他們擺的這個陣,實在是太過奇異。雖說不知陣中究竟有何厲害之處,但看它擺得栩栩如生,稀奇古怪,就連陣名臣都從未听說過。如此一來,即便點將提兵去破陣,也根本不知該從哪門進入,從哪路殺出;更不知遇到紅旗該如何應對,遇到白旗又該如何行動。” 莊王听後,說道︰“元帥,他們擺了五個龍頭,每個龍頭都有門可入,你自然該派五支人馬,分別從這五個陣門殺進去。” 蓋甦文卻憂心忡忡地說︰“進兵自然是從五門而入,臣也想到了這一點。只盼著五路兵馬能一路直搗黃龍,那還好破陣。倘若陣內有變化,道路錯綜復雜,讓人迷失方向,陷入陣心,那時不但無法生擒敵將,恐怕進去的人馬都要化為肉醬了。” 張大王听了,笑著說︰“若是這樣,那這陣就不破了?” 蓋甦文听張大王這般取笑,心中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點起五萬人馬,挑選了五員戰將,分成五路進兵,分別對應龍的四足和尾巴。他傳令孫福和焦世威帶領五萬兵馬,沖擊左邊的二門;又調遣徐春和杜印元領兵五萬,攻打右邊的二門。四將領命而去。蓋甦文則整理了一下頭上的金盔,緊了緊胸前的銀甲,帶著五千兵馬,催動坐騎,揮舞著手中的赤銅刀,朝著中門殺了過去。隨著後面號炮響起,左邊的孫福和焦世威縱馬持槍,殺向陣門。陣內的姜興霸和李慶先立刻上前迎戰,雙方沒斗幾個回合,唐將便撥轉馬頭,朝著陣中退去。孫福和焦世威以為有機可乘,便隨後追進陣中。可他們剛一進去,外面便鑼聲大作,大炮、火箭如雨點般紛紛發射,打得五萬番兵根本不敢靠近。番兵們想要退出陣門,卻發現無路可走。而陣內的姜興霸和李慶先則朝著綠旗指引的方向追殺過來。突然,一聲炮響,兵馬瞬間轉向,兩位唐將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四下里頓時刀槍劍戟林立,將孫福和焦世威圍在中間,亂砍亂挑。二人回頭一看,發現前後都被敵軍圍困,心中頓時慌亂起來,高聲呼救卻無人應答。他們手中的兵器根本來不及招架,在這刀山劍嶺的危險境地中,最終被砍成了肉醬。原來,姜興霸和李慶先事先設有暗號,此時趁著綠旗指引,早已轉出龍門外去了。
在右邊,徐春和杜印元縱馬提兵,沖到陣前。陣內的周文和周武揮舞著大砍刀,迎上番將,雙方廝殺起來。沒過多久,唐將佯裝敗陣,拍馬沖進陣中。徐春和杜印元不知是計,以為唐將不敵,便緊追不舍,沖入陣門。正所謂 “正是英雄無敵將,管取難進刀下亡”,這二位將領追入陣中後,究竟是死是活,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