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話說齊景公從平邱會盟歸來,雖然當時因懼怕晉國的兵威而被迫歃血結盟,但他已然看出晉國並無長遠的謀略,于是心中便有了恢復齊桓公霸業的志向。他對相國晏嬰說︰“晉國稱霸西北,我稱霸東南,有何不可呢?” 晏嬰回答道︰“晉國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所以才失去了諸侯的擁護。國君若想圖謀霸業,不如體恤百姓。” 景公問道︰“怎樣才算體恤百姓呢?” 晏嬰說︰“減輕刑罰,百姓就不會怨恨;減少賦稅,百姓就會感恩。古代先王在春天視察農耕,補助百姓不足;夏天檢查收獲,幫助百姓解決困難。國君為何不效仿呢?” 景公于是廢除了繁雜的刑罰,打開糧倉救濟貧窮的百姓,國內百姓都十分感激。此後,景公向東方諸侯發出征召邀請。徐國國君不肯服從,景公便任命田開疆為將領,率領軍隊前去討伐。雙方在蒲隧展開大戰,田開疆斬殺了徐國將領嬴爽,俘獲五百多名甲士。徐國國君十分害怕,連忙派使者向齊國求和。齊景公便邀約郯國、莒國國君,與徐國國君在蒲隧結盟。徐國還將甲父之鼎作為禮物送給齊國。晉國的君臣雖然知曉此事,卻也不敢過問。從此,齊國日益強大,與晉國一同稱霸。

    景公為表彰田開疆平定徐國的功勞,又嘉獎古冶子斬殺大黿的功績,依舊設立 “五乘之賓” 的榮譽來表彰他們。田開疆又舉薦了公孫捷的勇猛。公孫捷長得面色如靛青,眼楮突出,身高一丈,能舉起千鈞重物。景公見到他後,覺得他與眾不同,便帶著他一同到桐山打獵。忽然,山中竄出一只吊楮白額猛虎,老虎咆哮著,徑直朝景公的馬撲來。景公大驚失色。只見公孫捷從車上一躍而下,赤手空拳地沖向猛虎,左手揪住老虎的脖子,右手揮動拳頭,一陣猛擊,竟然將老虎打死,救下了景公。景公贊賞他的勇敢,也讓他成為了 “五乘之賓”。公孫捷與田開疆、古冶子結拜為兄弟,他們自稱為 “齊邦三杰”。這三人倚仗功勞和勇猛,口出狂言,在鄉里橫行霸道,對公卿也傲慢無禮。在景公面前,他們甚至以 “你我” 相稱,毫無君臣之禮。但景公愛惜他們的才能和勇氣,也就暫且容忍了。

    當時,朝中還有個奸佞之臣名叫梁邱據,他專門揣摩景公的心思,討好景公,因此景公十分寵愛他。梁邱據對內諂媚景公,鞏固自己的恩寵;對外結交 “三杰”,擴大自己的勢力。況且那時陳無宇廣施恩惠,深得民心,已然有了奪取齊國政權的跡象,而田開疆與陳氏是同宗,日後必然會相互勾結,成為國家的隱患,晏嬰對此深感憂慮。他一直想除掉 “三杰”,可又擔心國君不听從,反而與這三人結下仇怨。

    有一天,魯昭公因為與晉國關系不融洽,想要與齊國結交,便親自前來朝見。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孫喹擔任贊禮官,齊國則是晏嬰負責贊禮。“三杰” 佩帶著寶劍,站在台階下,神態高傲,目中無人。兩位國君酒喝到一半時,晏嬰上奏說︰“園中的金桃已經成熟,可以采摘一些用來給兩位國君祝壽。” 景公同意了,便讓園吏去摘取金桃獻上。晏嬰又說︰“金桃是難得的寶物,我應當親自去監督采摘。” 說完,晏嬰拿著鑰匙離開了。

    景公對魯昭公解釋道︰“這些桃子是從先公那時開始種植的。東海有人獻上巨大的桃核,名叫‘萬壽金桃’,據說產自海外的度索山,也叫‘蟠桃’。種下三十多年了,枝葉雖然繁茂,但一直只開花不結果。今年才結了幾顆,我十分珍惜,所以封鎖了園門。今日君侯前來,我不敢獨自享用,特意取來與賢能的君臣一同品嘗。” 魯昭公拱手稱謝。

    不一會兒,晏嬰帶著園吏,端著雕花盤子獻上金桃。盤中放著六枚桃子,個個大如碗口,顏色紅得像炭火,香氣撲鼻,真是珍奇的果實。景公問道︰“桃子就只有這麼多嗎?” 晏嬰回答︰“還有三四枚沒熟,所以只摘了這六枚。” 景公讓晏嬰給大家斟酒。晏嬰手捧玉爵,恭敬地走到魯昭公面前,左右侍從獻上金桃,晏嬰致辭道︰“桃子大如斗,天下罕見;兩位國君品嘗,千秋同壽!” 魯昭公喝完酒,拿起一枚桃子吃了起來,覺得味道甘美無比,連連夸贊。接著輪到景公,他也喝了一杯酒,吃了一枚桃子。

    景公說︰“這桃子來之不易,叔孫大夫賢名遠揚,又有贊禮的功勞,應當吃一枚桃子。” 叔孫喹跪下奏道︰“我的賢能遠遠比不上相國。相國對內治理國政,對外使諸侯歸服,功勞巨大。這桃子應該賜給相國吃,我怎敢僭越呢?” 景公說︰“既然叔孫大夫謙讓給相國,那就賜你們二位各一杯酒,一枚桃子。” 兩位大臣跪下領賞,謝恩後起身。

    晏嬰又上奏說︰“盤中還有兩枚桃子,主公可以傳令給各位大臣,讓他們說說自己功勞深厚、勞苦功高的,就可以吃這桃子,以此彰顯他們的賢能。” 景公說︰“這個主意很好!” 隨即命令左右侍從傳諭,讓台階下的各位大臣,有自信功勞深厚、勞苦功高,能吃這桃子的,出列自己奏明,由相國評定功勞後賜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公孫捷挺身而出,站在筵席上說道︰“從前我跟隨主公在桐山打獵,奮力殺死猛虎,這份功勞如何?” 晏嬰說︰“保護主公,功勞極大!可以賜一杯酒,一枚桃子,回到隊伍中去吧。” 古冶子也激動地站出來說︰“殺死老虎不算稀奇。我曾在黃河斬殺妖黿,讓國君轉危為安,這份功勞又如何?” 景公說︰“當時波濤洶涌,若不是將軍斬殺妖黿,必然會船翻人亡,這是蓋世奇功啊!喝酒吃桃,毫無疑問!” 晏嬰連忙進酒賜桃。

    這時,田開疆撩起衣服,大步走出來說︰“我曾奉命討伐徐國,斬殺他們的名將,俘虜五百多名甲士,徐國國君害怕,送禮物求和結盟。郯國、莒國畏懼齊國的威嚴,也都來歸附,尊奉我們國君為盟主,這份功勞可以吃桃子嗎?” 晏嬰上奏說︰“開疆的功勞,比起二位將軍,更勝十倍。無奈沒有桃子可賜了,就賜一杯酒,等明年再賞桃子吧。” 景公說︰“你的功勞最大,可惜說晚了,因為沒有桃子,埋沒了你的大功。”

    田開疆手按寶劍說道︰“斬殺黿和虎,不過是小事罷了!我跋涉千里,血戰立功,反而不能吃桃子,在兩國君臣面前受辱,被後世萬代恥笑,我還有什麼臉面站在朝廷之上呢?” 說完,揮劍自刎而死。公孫捷大驚,也拔劍說道︰“我們功勞小卻吃了桃子,田君功勞大,反而吃不到。拿桃子時不謙讓,這是不廉潔;看到別人死而不追隨,這是不勇敢。” 說完,也自刎而死。古冶子憤怒地大喊︰“我們三人義同骨肉,發誓同生共死,如今二人已死,我獨自苟活,于心何安?” 也自刎而亡。景公急忙派人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

    魯昭公離開座位,起身說道︰“我听說這三位大臣都是天下少有的勇士,可惜一朝之間全都死了。” 景公听了,沉默不語,臉色也變得很難看。晏嬰從容地說︰“他們不過是我國有勇無謀的莽夫,雖然有些功勞,但不足掛齒。” 魯昭公問︰“貴國像這樣的勇將,還有多少人呢?” 晏嬰回答︰“在朝堂上出謀劃策,威名遠揚萬里,身負將相之才的有幾十人;至于逞血氣之勇的,不過是供我們國君驅使罷了,他們的生死對齊國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景公這才放下心來。晏嬰又給兩位國君敬酒,大家歡樂地飲酒,宴會結束。“三杰” 的墳墓在蕩陰里。後漢諸葛孔明的《梁父吟》,正是吟詠這件事︰“步出齊東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中陰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者?相國齊晏子。”

    魯昭公離開後,景公召見晏嬰,問道︰“你在宴席上言辭夸張,雖然保住了齊國一時的體面,但恐怕‘三杰’之後,難以再找到這樣的人才了。這可如何是好?” 晏嬰回答︰“我舉薦一個人,他的才能足以抵得上‘三杰’。” 景公問︰“是誰?” 晏嬰說︰“有個叫田穰苴的人,文能使眾人歸附,武能威懾敵人,是真正的大將之才!” 景公問︰“他是不是和田開疆同宗?” 晏嬰回答︰“此人雖然出身田氏家族,但只是庶出,地位卑微,不被田氏家族看重,所以隱居在東海之濱。國君若要選拔將領,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景公說︰“你既然知道他賢能,為何不早點告訴我?” 晏嬰說︰“善于為官的人,不但要選擇君主,還要選擇朋友。田開疆、古冶子這些逞血氣之勇的人,穰苴怎麼會屑于與他們為伍呢?” 景公嘴上雖然答應著,但終究因為田穰苴和田氏、陳氏同族而有所顧慮,猶豫不決。

    突然有一天,邊境官吏來報︰“晉國得知‘三杰’都已死去,便興兵侵犯東阿邊境;燕國也趁機侵擾齊國北部邊境。” 景公十分害怕。于是,景公讓晏嬰帶著絲綢前往東海之濱,聘請穰苴入朝。穰苴講述兵法,深得景公心意,當天就被任命為將軍,率領五百輛兵車,北上抵御燕、晉兩國的軍隊。

    穰苴請求道︰“我向來地位卑微,國君從民間將我提拔起來,突然授予我兵權,恐怕人心不服。希望能有一位國君寵信、國人敬重的大臣,擔任監軍,這樣我的命令才能得以施行。” 景公听從了他的建議,命令寵臣莊賈前往軍中擔任監軍。穰苴和莊賈同時謝恩後離開。

    到了朝門之外,莊賈問穰苴出兵的日期,穰苴說︰“定在明天午時,我在軍門等候您一同出發,不要超過中午。” 說完便告別離開了。第二天上午,穰苴先來到軍中,讓軍吏立起木表,用來觀測日影;同時派人去催促莊賈。莊賈年輕,一向驕橫尊貴,仗著景公的寵幸,根本不把穰苴放在眼里。況且他身為監軍,覺得自己權勢與穰苴相當,行動自由。這天,親戚賓客都設酒為他餞行,莊賈流連歡飲,使者多次催促,他卻毫不在意。

    穰苴一直等到日影西移,軍吏已經報告到了未時,還不見莊賈到來,便吩咐放倒木表,倒掉漏壺里的水,自己登上將壇誓師,申明各項紀律。號令剛剛宣布完畢,天色已經快傍晚了。遠遠看見莊賈坐著高車駟馬,慢悠悠地來了,面帶醉意。到了軍門,他才不緊不慢地下車,在左右簇擁下,走上將台。穰苴端坐在那里,並沒有起身迎接,只是問道︰“監軍為何遲到?” 莊賈拱手回答︰“今日遠行,親戚故舊設酒餞行,所以來晚了。” 穰苴說︰“身為將領,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應該忘掉自己的家;到了軍中,申明紀律後,就應該忘掉自己的親人;拿起鼓槌,沖鋒陷陣時,就應該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敵國入侵,邊境動蕩,我們國君睡不安穩,食不知味,把三軍將士托付給我們兩人,希望能早日立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哪里還有閑暇與親友飲酒作樂呢?” 莊賈還笑著回答︰“幸好沒有耽誤行軍日期,元帥不必過分責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穰苴拍案大怒︰“你依仗國君的寵愛,怠慢軍心,倘若臨敵時也這樣,豈不是誤了大事!” 隨即召來軍政司問道︰“軍法規定,約定時間卻遲到,該當何罪?” 軍政司回答︰“按軍法應當斬首!” 莊賈听到 “斬” 字,才害怕起來,想要奔下將台。穰苴喝令手下將莊賈捆綁起來,拉到轅門外斬首。莊賈嚇得酒意全無,口中不停地哀求饒命。左右隨從急忙跑到齊侯那里報信求救。景公也大吃一驚,急忙派梁邱據拿著符節前去傳令,特赦莊賈一死;還吩咐他乘坐輕便馬車,火速趕去,生怕來不及。可那時莊賈的首級已經掛在轅門示眾了。梁邱據還不知道,手捧符節,朝著軍中奔去。穰苴喝令攔住他,問軍政司︰“在軍中不得駕車疾馳,使者違反了該當何罪?” 回答說︰“按軍法也應當斬首!” 梁邱據嚇得面如土色,渾身發抖,連忙說︰“我是奉命而來,與我無關。” 穰苴說︰“既然有國君的命令,難以直接誅殺;但軍法也不可廢除。” 于是毀掉車子,斬殺左邊的馬,代替使者受死。梁邱據撿回一條性命,抱頭鼠竄而去。從此,全軍上下,無不畏懼。

    穰苴的軍隊還沒到郊外,晉軍听到消息便逃走了。燕軍也渡過黃河向北撤退。穰苴率軍追擊,斬殺一萬多人。燕軍大敗,送上財物求和。班師回朝那天,景公親自到郊外慰勞,任命穰苴為大司馬,掌管兵權。史臣寫詩贊嘆︰“寵臣節使且罹刑,國法無私令必行。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張敵愾慰蒼生。”

    諸侯們听聞穰苴的威名,無不敬畏。景公對內有晏嬰,對外有穰苴,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兵強馬壯,四方邊境太平無事。景公每天只是打獵、飲酒,就像當年齊桓公任用管仲時一樣。

    有一天,齊景公在宮中與姬妾們飲酒作樂,一直到了夜里,興致依然高漲,意猶未盡。突然,他想起了晏子,便命令左右侍從把飲酒的器具搬到晏子家中。先行的使者前去通報晏子說︰“國君就要到了!” 晏子听聞,立刻穿戴好黑色的禮服,束緊腰帶,手持笏板,恭敬地拱手站在大門外等候。

    景公的車還沒停穩,晏子便迎上前去,神色驚惶地問道︰“難道是諸侯那邊出了什麼變故?還是國家有什麼緊急情況?” 景公回答說︰“都沒有。” 晏子又問︰“既然如此,國君為何在這非比尋常的夜晚屈尊來到臣的家中?” 景公解釋道︰“相國平日里政務繁忙、操勞辛苦,如今我這里有美酒佳肴,還有美妙的音樂,實在不敢獨自享受,就想與相國一同分享這份快樂。” 晏子卻回答說︰“說到安定國家、平定諸侯的大事,臣願意為您出謀劃策。但若是鋪設坐席、清理餐具這些瑣事,國君身邊自然有專人負責,臣實在不敢參與過問。”

    景公听了,只好命令車夫調轉車頭,前往司馬穰苴的家中。先行的使者又像之前那樣前去通報。司馬穰苴听聞國君要來,趕忙整理好冠纓,披上鎧甲,手持長戟,恭敬地站在大門外迎接景公的車駕。他向景公的車鞠躬行禮後,關切地問道︰“諸侯是不是有戰事發生?大臣們有沒有人叛亂?” 景公回答︰“都沒有。” 穰苴接著問︰“那麼,國君在這深夜屈尊來到臣家,所為何事呢?” 景公說︰“我沒別的事,只是想到將軍軍務繁忙、勞苦功高,我這里有美酒佳肴,還有美妙的音樂,想與將軍一同享受。” 穰苴回答說︰“抵御外敵、誅殺叛逆這些事情,臣願意為您謀劃。但若是鋪設坐席、擺放餐具這些事,國君身邊並不缺少人手,何必來找我這身披鎧甲的將士呢?” 景公听了,頓時興致全無。

    景公身邊的侍從問道︰“國君,我們回宮嗎?” 景公說︰“去梁邱大夫家。” 先行的使者又像之前那樣飛馳前去通報。景公的車還沒到梁邱據家門口,就看見梁邱據左手拿著琴,右手拿著竽,一邊口中唱著歌,一邊在巷口迎接景公。景公見狀,十分高興。于是,他解開衣服,摘下帽子,與梁邱據在音樂聲中盡情歡呼,一直玩到雞鳴時分才回宮。

    第二天,晏子和穰苴一同入朝向景公謝罪,並且勸諫景公不應該在夜里到臣子家中飲酒作樂。景公卻說︰“我要是沒有你們二位,怎麼治理國家呢?可要是沒有梁邱據,又怎麼讓我盡情享樂呢?我保證不妨礙二位處理政務,二位也別干涉我的私事。” 史臣為此寫詩道︰“雙柱擎天將相功,小臣便闢豈相同?景公得士能專任,嬴得芳名播海東。”

    當時,中原地區多有變故,晉國卻無法謀劃應對。晉昭公在位六年後去世,世子去疾即位,這就是晉頃公。晉頃公即位初期,韓起、羊舌相繼去世。魏舒主持國政,荀躒、範鞅掌握大權,他們都因貪婪而聞名。祁氏的家臣祁勝,與鄔臧的妻子私通,祁盈抓住了祁勝。祁勝向荀躒行賄,荀躒就在晉頃公面前進讒言,結果晉頃公反而把祁盈抓了起來。羊舌食我與祁氏結黨,為祁氏殺了祁勝。晉頃公大怒,殺了祁盈和羊舌食我,將祁氏和羊舌氏兩族全部滅掉,國人都為他們感到冤屈。後來,魯昭公被權臣季孫意如驅逐,荀躒又收受季孫意如的賄賂,拒絕接納魯昭公。于是,齊景公在鄢陵會合諸侯,謀劃解決魯國的危難,天下人都稱贊他的大義。齊景公的名聲,也在諸侯中傳揚開來。這都是後話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再說周景王十九年,吳王夷昧在位四年,病重之際,再次重申父兄的遺命,想要把王位傳給季札。季札推辭說︰“我不願接受王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從前先君有過這樣的命令,我都沒有听從,富貴對我來說,就像秋風一吹而過,我又有什麼可貪戀的呢?” 于是,他逃回了延陵。群臣便擁立夷昧的兒子州于為王,州于改名為僚,這就是吳王僚。

    諸樊的兒子名叫光,他擅長用兵,吳王僚任命他為將軍。光與楚國在長岸交戰,殺死了楚國的司馬公子魴,楚人十分懼怕,便在州來修築城牆,抵御吳軍。當時,費無極憑借諂媚奸佞得到楚平王的寵信。蔡平公廬已經立嫡子朱為世子,他的庶子名叫東國,想要奪取嫡位,便向費無極行賄。費無極先是進讒言,把朝吳驅逐到了鄭國。等到蔡平公去世,世子朱即位。費無極又假傳楚王的命令,讓蔡國人驅逐朱,擁立東國為君。楚平王問︰“蔡國人為什麼要驅逐朱呢?” 費無極回答說︰“朱想要背叛楚國,蔡國人不願意,所以把他趕走了。” 楚平王听了,便不再追問。

    費無極又忌憚太子建,想要離間他們父子關系,卻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一天,他向楚平王上奏說︰“太子已經長大了,為什麼不為他娶妻呢?如果要求婚,沒有比秦國更合適的了。秦國是強國,又與楚國和睦;兩國通過聯姻結為親家,楚國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了。” 楚平王听從了他的建議,于是派費無極前往秦國,為太子求婚。

    秦哀公召集群臣商議這件事是否可行。群臣都說︰“從前秦國和晉國世代聯姻,如今晉國已經很久沒有往來了,楚國勢力正強盛,不能不答應。” 秦哀公于是派大夫回訪楚國,答應把自己的長妹孟嬴許配給楚國太子。如今通俗小說中稱孟嬴為無祥公主,其實公主這個稱號,從漢代才開始有,春秋時期哪里有這個稱呼呢?)

    楚平王又命令費無極帶著金珠、彩幣等聘禮,前往秦國迎娶孟嬴。費無極跟隨秦國使者進入秦國,呈上聘禮。秦哀公非常高興,立即詔令公子蒲護送孟嬴前往楚國,陪嫁的車輛有上百輛,隨行的妾媵有幾十人。孟嬴向哥哥秦哀公告辭後便出發了。

    在途中,費無極察覺到孟嬴有著絕世的美貌。他又發現陪嫁的妾媵中有一個女子,容貌端莊。他私下打听這個女子的來歷,得知她是齊國人,自幼跟隨父親在秦國為官,後來進入宮中,成為孟嬴的侍妾。費無極把情況了解清楚後,便在驛站留宿。他秘密召見這個齊女,對她說︰“我看你有貴人之相,有心要提拔你,讓你成為太子的正妃。如果你能嚴守我的計劃,保管你將來富貴無窮。” 齊女听了,低頭不語。

    費無極提前一天出發,趕回楚國宮中,回奏楚平王說︰“秦國的女子已經到了,大概還有三十里遠。” 楚平王問︰“你見過她了嗎?她長得怎麼樣?” 費無極知道楚平王是個沉迷酒色的人,正想夸大孟嬴的美貌,挑起他的邪念,恰好楚平王有此一問,正中他的下懷。于是,費無極上奏說︰“臣見過的女子不計其數,卻從未見過像孟嬴這樣美麗的。不要說楚國後宮沒有能與她相比的,就是傳說中自古以來的絕色美女,像妲己、驪姬,也只是徒有虛名,恐怕連孟嬴的萬分之一都比不上!”

    楚平王听了費無極對秦女美貌的描述,臉一下子紅了,半晌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嘆息道︰“我白白稱王,卻沒遇到過這樣的絕色佳人,真是虛度一生啊!” 費無極請楚平王屏退左右侍從,然後秘密上奏說︰“大王愛慕秦女的美貌,為什麼不自己娶了她呢?” 楚平王說︰“她已經許配給太子了,這樣做恐怕違背人倫。” 費無極上奏說︰“這沒什麼妨礙的。這個女子雖然許配給了太子,但還沒進入東宮,大王把她迎入宮中,誰敢有異議?” 楚平王又問︰“群臣的嘴可以堵住,那怎麼堵住太子的嘴呢?” 費無極上奏說︰“臣看陪嫁的妾媵中,有個齊女才貌出眾,可以冒充秦女。臣請求先把秦女送入王宮給大王,再把齊女送入東宮給太子,並囑咐她不要泄露秘密,這樣兩邊都不會察覺,大王和太子也都能得償所願了。”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興,叮囑費無極一定要機密行事。

    費無極對公子蒲說︰“楚國的婚禮和其他國家不同。新娘要先入宮拜見公婆,然後再舉行婚禮。” 公子蒲說︰“一切听從您的安排。” 于是,費無極便命令用輜車把孟嬴和妾媵們都送入王宮,留下了孟嬴,卻把齊女送了出去。他讓宮中的侍妾假扮成秦國的陪嫁女,讓齊女冒充孟嬴,讓太子建把她迎回東宮成親。滿朝文武和太子都不知道費無極的欺詐行為。孟嬴問︰“齊女在哪里?” 得到的回答是︰“已經賜給太子了。” 潛淵曾寫詩詠嘆這件事︰“衛宣作俑是新台,蔡國奸淫長逆胎;堪恨楚平倫理盡,又招秦女入宮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楚平王擔心太子建知曉秦女之事,便禁止太子入宮,不許他們母子相見。他整日與秦女孟嬴在後宮宴飲作樂,對國家政務全然不理。宮外對此議論紛紛,許多人都對秦女一事心生懷疑。費無極害怕太子建察覺到真相,從而引發禍亂,于是向楚平王進言說︰“晉國之所以能長期稱霸天下,是因為它靠近中原。從前楚靈王大規模修築陳國、蔡國的城牆,以此來鎮撫中原,這正是爭霸的根基。如今這兩個國家又恢復了封國,楚國卻依舊退守南方,怎麼能發展壯大自己的霸業呢?為何不讓太子出鎮城父,以便與北方連通?大王專注經營南方,如此天下便可以輕易掌控。” 楚平王听後,猶豫不決,沒有立刻回應。費無極又貼近楚平王耳邊,悄聲說道︰“秦國聯姻這件事,時間一長就容易泄露。要是把太子遠遠地調開,豈不是一舉兩得?” 楚平王頓時恍然大悟。

    于是,楚平王下令讓太子建出鎮城父,任命奮揚為城父司馬,並告誡他說︰“你侍奉太子,要如同侍奉我一樣!” 伍奢知道這是費無極在進讒言,打算進宮勸諫。費無極得知後,又在楚平王面前進言,讓伍奢前往城父輔佐太子。太子建離開後,楚平王便立秦女孟嬴為夫人,把蔡姬送回鄖地。直到這時,太子建才知道秦女被父親掉包,然而木已成舟,他也無可奈何。

    孟嬴雖然受到楚平王的寵愛,但看到楚平王年紀已大,心中很是不滿。楚平王自知與孟嬴並不般配,也不敢詢問她的想法。過了一年,孟嬴生下一個兒子,楚平王視若珍寶,取名為珍。珍滿周歲後,楚平王才問孟嬴︰“你自從入宮以來,總是愁眉不展,很少歡笑,這是為什麼呢?” 孟嬴回答說︰“我听從兄長的命令,前來侍奉君王。我原本以為秦楚兩國國力相當,年齡也相仿。可進入宮廷後,才發現大王年事已高。我並非敢怨恨大王,只是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罷了!” 楚平王笑著說︰“這並非今生的安排,而是前世的姻緣。你嫁給我雖然晚了些,但成為王後卻比別人早了好幾年呢。” 孟嬴對他的話感到疑惑,便仔細詢問宮中的侍女。侍女們無法隱瞞,就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她。孟嬴听後,傷心地流下了眼淚。楚平王察覺到她的心思,想盡辦法討好她,還許諾立珍為世子。孟嬴這才稍稍安心。

    費無極始終對太子建心存顧慮,擔心他日後繼承王位,自己會大禍臨頭。于是,他又找機會在楚平王面前進讒言說︰“我听說世子和伍奢有謀反的意圖,他們暗中派人與齊國、晉國勾結,許諾兩國會提供幫助,大王不可不有所防備。” 楚平王說︰“我兒子向來溫順,怎麼會有這種事呢?” 費無極說︰“他因為秦女的事情,心中早已心懷怨恨。如今在城父,他修整軍備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常常說周穆王當年行事果敢,後來楚國得以安享太平,子孫昌盛,他也想效仿。大王要是不采取行動,我請求先辭去官職,逃到其他國家,以免遭受誅殺。” 楚平王原本就想廢掉太子建,改立小兒子珍,又被費無極這番話打動,即使原本不信,現在也信了,當即就想傳令廢掉太子建。

    費無極上奏說︰“世子在外掌握兵權,如果直接傳令廢掉他,這是逼他造反。太師伍奢是他的主要謀士,大王不如先召回伍奢,然後派兵突襲,捉拿世子,這樣大王的禍患就可以消除了。” 楚平王覺得這個計策不錯,就派人去召伍奢。伍奢來到後,楚平王問他︰“太子建有謀反之心,你知道嗎?” 伍奢向來剛正耿直,于是回答說︰“大王娶了太子的妻子,這已經錯了!現在又听信小人的讒言,懷疑自己的親生骨肉,您怎麼能忍心呢?” 楚平王听了這話,面露慚色,呵斥左右侍從將伍奢抓起來囚禁。

    費無極上奏說︰“伍奢斥責大王娶兒媳,顯然心懷怨恨。太子知道伍奢被囚禁,怎麼可能無動于衷?齊國和晉國的軍隊,我們可抵擋不住。” 楚平王說︰“我想派人去殺掉世子,派誰去合適呢?” 費無極回答說︰“其他人去的話,太子必定會反抗。不如秘密告知司馬奮揚,讓他去突襲並殺掉世子。” 楚平王于是派人秘密告知奮揚︰“殺掉太子,可獲上賞;放走太子,死罪難逃!”

    奮揚接到命令後,立刻派心腹私下通知太子建,讓他︰“趕快逃命,一刻都不要耽擱!” 太子建大吃一驚。當時,齊女已經生下兒子名勝,太子建便帶著妻子和兒子連夜逃到了宋國。奮揚知道世子已經逃走,就讓城父的人把自己捆綁起來,押解到郢都,去見楚平王,報告說︰“世子逃走了!” 楚平王大怒道︰“這話從我口中說出,只進入了你的耳朵,是誰告訴太子建的?” 奮揚說︰“是我告訴他的。君王命令我︰‘侍奉太子建要像侍奉我一樣。’我嚴格遵守這句話,不敢有二心,所以才告知了他。後來我想到自己會因此獲罪,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楚平王說︰“你既然私自放走太子,又敢來見我,難道不怕死嗎?” 奮揚回答說︰“我既不能執行君王後來的命令,又怕死不敢來,這就犯了雙重罪過。況且世子並沒有謀反的跡象,殺他名不正言不順。如果能讓君王的兒子活下去,我就算死也心甘情願。” 楚平王听後,心中有些不忍,面露愧色,過了很久才說︰“奮揚雖然違抗了命令,但忠誠正直,值得嘉獎!” 于是赦免了他的罪過,讓他繼續擔任城父司馬。史臣寫詩稱贊道︰“無辜世子已偷生,不敢逃刑就鼎烹;讒佞紛紛終受戮,千秋留得奮揚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楚平王隨後立秦女所生的兒子珍為太子,改任費無極為太師。費無極又上奏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伍尚,一個叫伍員,都是杰出的人才。如果他們逃到吳國,必定會成為楚國的大患。為什麼不讓他們的父親寫信,以赦免罪過為由召他們回來呢?他們敬愛父親,肯定會應召而來。來了之後,把他們全部殺掉,就可以免除後患。”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興,讓人把伍奢從獄中帶出來,讓左右侍從給他紙筆,對他說︰“你教唆太子謀反,本應斬首示眾。但念及你祖父為先朝立下功勞,不忍心治你的罪。你可以寫信,召你的兩個兒子回朝,我會給他們改封官職,赦免你的罪過,讓你告老還鄉。”

    伍奢心里明白楚王是在使詐,想把他們父子三人一起殺掉。于是回答說︰“我的長子伍尚,善良溫和,仁義守信,听到我的召喚一定會來。小兒子伍員,年少時喜好文學,長大後研習武藝,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他能忍受屈辱,成就大事。他是有遠見卓識的人,怎麼會來呢?” 楚平王說︰“你只需按照我的要求寫信召喚他們。他們來不來,與你無關。” 伍奢想到君父的命令,不敢違抗,于是當場寫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

    寫信給伍尚、伍員二子︰我因為進諫觸怒了君王,現在被囚禁等待發落。我們大王念及我祖父為先朝立下功勞,免去我一死,還將讓群臣商議如何為我贖罪,改封你們官職。你們兄弟二人可連夜趕來。如果違抗命令,拖延不來,必定會獲罪。收到信後,速速前來!

    伍奢寫完後,呈給楚平王過目,封好後,又被送回獄中。楚平王派鄢將師為使者,駕著四匹馬拉的車,帶著密封的信件和印綬,前往棠邑。此時伍尚已經回到城父。鄢將師又趕到城父,見到伍尚,開口就說︰“恭喜恭喜!” 伍尚疑惑地問︰“父親剛剛被囚禁,有什麼可恭喜的?” 鄢將師說︰“大王誤信他人之言,囚禁了你的父親。如今有群臣保舉,說你們家三代都是忠臣。大王對內為自己的錯誤判斷感到慚愧,對外也顧及諸侯的看法,所以反而拜你父親為相國,封你們兄弟二人為侯,伍尚賜封鴻都侯,伍員賜封蓋侯。你父親剛從囚禁中釋放出來,很想見你們兄弟,所以親筆寫信,派我前來迎接。你們必須盡早啟程,以慰藉你父親的期望。”

    伍尚說︰“父親被囚禁,我心如刀絞,他能獲釋已是萬幸,我怎敢貪圖印綬呢?” 鄢將師說︰“這是大王的命令,你可不要推辭。” 伍尚听後十分高興,拿著父親的信走進內室,準備告訴弟弟伍員。不知伍員是否會一同應召前往,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