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中軍元帥公子側,平日里就喜好飲酒,一喝起來百觚都不罷休,一旦喝醉,整天都醒不過來。楚共王深知他有這個毛病,每次出征,必定告誡他要戒酒。如今晉楚兩國對峙,戰事緊張,公子側也謹遵王命,滴酒未沾。這天,楚王中箭回到營寨,又羞又怒。公子側進言說︰“兩軍都已疲憊不堪,明天暫且休息一天,讓我好好謀劃,務必為主公洗雪今日的大恥。” 公子側告辭回到中軍帳,一直坐到半夜,卻始終沒有想出破敵之策。
公子側有個貼身寵信的小吏,名叫谷陽。他見主帥愁眉不展,勞心費神,想起自己在軍中藏有上等美酒,便溫了一甌給公子側送去。公子側聞到酒香,驚訝地問︰“這是酒嗎?” 谷陽知道主人想喝酒,又怕被身邊人傳出去,便謊稱︰“不是酒,是椒湯。” 公子側領會了他的意思,一口將酒喝盡,只覺甘醇芳香,暢快無比,便問︰“還有椒湯嗎?” 谷陽說︰“還有。” 谷陽嘴上說著是椒湯,卻只顧滿滿地斟上獻上。公子側早就渴盼美酒,口中直叫好椒湯,夸贊谷陽︰“豎子真懂我!” 來一杯就喝一杯,也不知到底喝了多少,最後酩酊大醉,倒在了坐席之上。
楚王听聞晉軍雞鳴時就要出戰,而且魯、衛兩國的援兵也即將趕到,急忙派內侍去召喚公子側,想和他一同商議應敵之策。可公子側沉醉不醒,睡得昏昏沉沉,怎麼呼喊都不應,怎麼攙扶都不起。內侍只聞到一股濃烈的酒氣,知道他是喝醉了,便回去向楚王如實稟報。楚王一連派人催促了十幾次,公子側卻越催越睡,鼾聲如雷。小吏谷陽哭著說︰“我本是敬愛元帥才送酒,沒想到反倒害了他!楚王要是知道,連我的性命都難以保全,不如趕緊逃走。”
此時,楚王見司馬公子側遲遲不來,無奈之下,只得召見令尹嬰齊商議。嬰齊原本就與公子側不和,便上奏說︰“我早就料到晉軍勢大,難以取勝,所以起初並不主張救援鄭國,這次出兵都是司馬的主意。如今司馬貪杯誤事,我也無計可施。不如趁夜悄悄撤兵,還能避免戰敗受辱。” 楚王說︰“話雖如此,但司馬醉倒在中軍帳,必定會被晉軍俘虜,這對國家的羞辱可不小。” 于是,楚王召見養繇基,說︰“全靠你的神箭,護送司馬回國。” 當下,楚軍暗中傳令,拔營起寨,鄭成公親自率兵護送楚軍出境,只留下養繇基斷後。養繇基心想︰“等司馬酒醒,還不知要到何時?” 便命左右將公子側扶起,用革帶綁在戰車上,喝令隊伍前行,自己率領三百弓弩手,緩緩後退。
黎明時分,晉軍開營挑戰,直逼楚營,卻發現營帳中空無一人,這才知道楚軍已經逃走。欒書想要追擊,士燮極力勸阻,認為不可。諜報傳來,鄭國各處都嚴陣以待。欒書估計難以攻克鄭國,便高奏凱歌,班師回朝。魯、衛兩國的軍隊,也各自返回本國。
公子側被車馬載著走了五十里路,才漸漸酒醒。他感覺身子被緊緊束縛,大聲呼喊︰“是誰綁著我?” 左右侍從回答︰“司馬喝醉了,養將軍擔心您乘車不穩,所以才這樣。” 于是急忙解開革帶。公子側雙眼朦朧,問道︰“現在車馬要去哪里?” 左右回答︰“是回國的路。” 公子側又問︰“為什麼要回去?” 左右答道︰“昨晚楚王多次召見司馬,可司馬醉得無法起身。楚王擔心晉軍來戰,無人抵擋,已經班師回朝了。” 公子側听後,放聲大哭,說道︰“豎子害慘我了!” 急忙呼喚谷陽,卻發現他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楚共王行軍二百里,不見晉軍追擊,這才放下心來。他擔心公子側會因畏懼罪責而自盡,便派使者傳令說︰“當年先大夫子玉戰敗,我先君不在軍中;今日之戰失敗,罪責在我,與司馬無關。” 嬰齊卻生怕公子側不死,又另派使者對公子側說︰“先大夫子玉戰敗的事,司馬你是知道的。縱然我王不忍心誅殺你,司馬你又有何顏面再統領楚軍呢?” 公子側嘆息道︰“令尹以大義責備我,我怎敢貪生怕死?” 于是自縊而亡。楚王得知後,嘆息不已。這是周簡王十一年發生的事情。髯仙寫詩感嘆酒誤事︰“眇目君王資老謀,英雄誰想困糟邱?豎兒愛我翻成害,謾說能消萬事愁。”
話說回來,晉厲公戰勝楚國後回到朝廷,自以為天下無敵,越發驕奢放縱。士燮預料到晉國必將大亂,心中郁郁寡歡,得了重病也不肯醫治,還讓太祝向神靈祈禱,只求早日死去。沒過多久,士燮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