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西山日落景寥寥,大廈將傾借小條;卞吉無辜遭屈死,歐陽熱血染霞綃。奸邪用事民生喪,妖孽頻興社稷搖;可惜殷商先世業,輕輕送入往來潮。”

    話說歐陽淳被一眾周將圍在核心,殺得盔甲歪斜,汗流浹背。他自知抵擋不住,趕忙撥馬跳出包圍圈,敗退回關中,緊閉城門,不再出戰。姜子牙在轅門處,又听聞折損了雷震子,心中十分不悅。

    且說歐陽淳敗進關後,急忙登上大殿坐下。他見卞吉受傷,便吩咐卞吉先回私宅調養,一面將雷震子押入監牢,一面寫好告急文書,派人送往朝歌。

    差官踏上路途,此時正值春末夏初,一路上景色如何呢?有詩為證︰“清和天氣爽,池沼芰荷生;梅逐雨餘熟,麥隨風景成。草隨花落處,鶯老柳枝輕;江燕攜雛習,山雞哺子鳴。斗南當日永,萬物顯光明。”

    差官日夜兼程,沒過多久便進入朝歌,在館驛中安頓下來。第二天,他帶著奏章來到牛門,投遞到文書房。當天,中大夫惡來負責看奏章,差官將奏章呈上,惡來接過。正看著,微子啟來了。惡來把歐陽淳的奏章遞給微子啟,微子啟一看,大驚失色,說道︰“姜尚的軍隊已經到了臨潼關,敵軍近在咫尺,可天子還高枕無憂,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于是,他抱著奏章前往內庭去面見紂王。

    紂王正在鹿台與三位妖姬飲酒作樂,當駕官前來啟奏︰“微子啟候旨。” 紂王說︰“宣他進來。” 微子啟來到殿上,行禮完畢,紂王問道︰“皇兄有何事上奏?” 微子啟啟奏道︰“姜尚造反,擁立姬發,興兵叛亂,糾集諸侯,無端生事,侵佔疆土,如今五關已被他奪取四關,大軍屯扎在臨潼關外。他們損兵殺將,十分狂暴,局勢如累卵之危,禍事不小。守關主將呈上奏章告急,懇請陛下以社稷為重,每日親理政事,盡快做出決策,這是國家的萬幸。” 微子啟將奏章呈上,紂王接過一看,大驚道︰“想不到姜尚竟敢如此放肆,竟然攻克了我的四關。如今若不早日整治,必將養癰成患。” 于是傳旨︰“上殿議事。” 左右當駕官趕忙安排龍車鳳輦,請陛下啟程。只見警蹕傳呼,紂王的御駕很快來到金鑾寶殿。掌殿官與金吾大將趕忙敲響鐘鼓,百官莊重嚴肅地走進殿內,一時間,殿內威儀煥然一新。只因紂王已經多年未曾臨朝,如今一旦登殿,人心振奮。這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有贊為證︰“煙籠鳳閣,香靄龍樓;光搖月動,雲拂翠華流。侍臣燈,宮女扇,雙雙映彩,孔雀屏,麒麟殿,處處光浮;淨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金章紫綬垂天象,管取江山萬萬秋。”

    話說紂王臨朝,百官無不感到慶幸。朝賀完畢,紂王說︰“姜尚肆意橫行,以下犯上,侵犯關隘,已經毀壞了我的四關。如今他的軍隊屯扎在臨潼關下,如果不大振朝綱,懲戒他的傲慢,國法何在?眾卿有什麼計策可以擊退周兵?” 話還沒說完,左班中走出一位上大夫李通,出班啟奏道︰“臣听聞,君主如同人的頭部,臣子如同人的四肢。陛下平日不把國事放在心上,听信讒言,疏遠忠臣,沉迷酒色,荒廢政事,以至于天怒人怨,百姓不得安寧,天下人心思亂,四海分崩離析。陛下如今臨朝,為時已晚。況且朝歌難道沒有有智謀、有才能、賢良俊美的人嗎?只因陛下平日不重視忠良之士,所以如今他們也不把陛下放在心上。如今,東邊有姜文煥,游魂關日夜不得安寧;南邊有鄂順,三山關被攻打甚急;北邊有崇黑虎,陳塘關危在旦夕;西邊有姬發,軍隊已經打到臨潼關,指日可破。這就如同大廈將傾,一根木頭怎麼能支撐得住呢?臣如今不避斧鉞之誅,直言冒犯陛下,懇請陛下迅速整頓朝綱,挽救危亡。如果陛下不認為臣的話荒謬,臣舉薦兩位大臣,他們可以先去臨潼關,阻擋周兵,然後再商議對策。希望陛下每日修養德行,遠離讒佞之人,听從勸諫,這樣或許還能稍稍挽回天意,不失成湯的社稷命脈。” 紂王問道︰“你舉薦何人?” 李通說︰“臣看眾臣之中,只有鄧昆、芮吉向來有忠心為國之心,輔佐國家,絕無二心。如果派這兩位大臣前去,必定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紂王準奏,隨即宣鄧昆、芮吉二人上殿。不一會兒,二人被宣到殿前,朝賀完畢,紂王說︰“如今上大夫李通,奏稱你二人忠心為國,特舉薦你們二人前去臨潼關協助防守。朕賜予你們黃鉞白旄,讓你們在軍事上有專斷之權。你們應當盡心竭力,務必擊退周兵,擒獲罪魁禍首。你們的功勞在社稷,朕怎會吝嗇賞賜土地來報答你們呢?領朕的旨意去吧。” 鄧昆、芮吉叩頭說︰“臣怎敢不竭盡駑鈍之力,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呢。” 紂王傳旨︰“賜二位愛卿筵席,以顯示朕對你們的恩寵。” 二臣叩頭謝恩,下了殿。不一會兒,左右擺上筵席,百官與二位諸侯舉杯相賀。微子、箕子二位殿下,也向二位諸侯敬酒,哽咽著說︰“二位將軍,社稷的安危,全在此行,全靠將軍扶持國難,那麼國家就幸運了。” 二位諸侯說︰“殿下放心,臣平日忠肝義膽,正是為了在今日報效國家。怎敢辜負皇上的重托和眾大夫的舉薦之恩呢?” 酒筵結束,二人謝過二位殿下和眾官。第二天,他們起兵離開朝歌,直奔孟津,渡過黃河,暫且按下不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且說土行孫押送糧草來到轅門,看到一個奇怪的東西,下面卻是韋護的降魔杵和雷震子的黃金棍。土行孫不知怎麼回事,心中暗自思忖︰他們二人的兵器,怎麼會丟在這下面?我先去見過元帥,再來看個究竟。報馬跑進中軍帳報告︰“啟稟元帥!二運督糧官等候指令。” 姜子牙傳令︰“讓他進來。” 土行孫來到中軍帳,向姜子牙行禮完畢,問道︰“弟子剛才押送糧草到營門外,看到關前豎立著一個東西,下面有韋護、雷震子的兩件兵器,不知是怎麼回事?” 姜子牙把卞吉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土行孫不信,說︰“哪有這種事。” 哪吒說︰“卞吉被我打了一圈,這幾天都沒出來。” 土行孫說︰“我去看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哪吒說︰“你不能去,那東西真的很厲害。” 土行孫就是不信。這時天色已晚,土行孫徑直走出營門,朝著那東西走去。剛走到下面,便一頭栽倒,人事不知。周營的哨馬趕緊報告給姜子牙,姜子牙大驚,正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見關上的軍士,看到下面睡著一個矮子,趕緊報告給歐陽淳。歐陽淳說︰“打開城門,把他抓來。” 要知道,只有卞吉的家將能去抓,其他人都不行,因為一旦靠近就會跌倒。當時,幾個軍士走到下面,都翻身跌倒,昏迷不醒。軍士們見狀,趕忙報告主將。歐陽淳也感到十分驚奇,急忙叫左右︰“去請卞吉來。” 卞吉此時正在調養傷痕,听到主將來召喚,只得勉強來到府中。歐陽淳把前面的事情告訴了他,卞吉說︰“這是小事。” 命令家將︰“去把那個矮子抓來。” 家將把眾人叫醒,然後出關,將土行孫綁了,把眾軍士拖了出來。眾人就像剛從醉夢中醒來,各自揉著眼楮。一時間,眾人把土行孫扛進關來,帶到府中。歐陽淳問道︰“你是什麼人?” 土行孫說︰“我看到下面有一根黃金棍,想拿去家里玩,不知不覺就在那里睡著了。” 卞吉在旁邊罵道︰“你這匹夫!竟敢用言語戲弄我?” 命令左右︰“拉出去斬了。” 眾軍士把土行孫押到轅門外,舉刀就砍。只見土行孫一扭身,就不見了。正是︰地行妙術真堪羨,一瞬全身入土中。

    眾軍士急忙進府報告︰“啟稟元帥!發生了非常奇怪的事,我們正要殺這個人,那個矮子一扭身,就不見了。” 歐陽淳對卞吉說︰“這就是土行孫,一定要小心。” 兩人都感到十分驚異,暫且不表。

    土行孫回到營中,去見姜子牙,說︰“那東西果然厲害,弟子走到下面,就跌倒了,人事不知。若不是我有地行之術,性命就沒了。”

    第二天,卞吉傷痕痊愈,帶著家將出關,到軍前挑戰。哨馬報告給姜子牙,姜子牙問︰“誰願意出戰?” 哪吒願意前往,他蹬上風火輪,揮舞著火尖槍,出了營。卞吉看到仇人,二話不說,揮舞著畫桿戟迎面刺來。哪吒用火尖槍直刺過去,兩人展開了一場大戰。這一戰是怎樣的情景呢?有贊為證︰“戰鼓殺聲揚,英雄臨戰場;紅旗如烈火,征夫四臂忙。這一個展開銀桿戟,那一個發動尖槍;哪吒施威武,卞吉逞剛強,忠心扶社稷,赤膽為君王;相逢難下手,孰在孰先亡。”

    話說卞吉與哪吒交戰,又怕哪吒先下手,便撥轉馬頭,預先朝著那東西下面跑去。看官,若論哪吒要到那下面去,他也能去,因為他是蓮花化身,沒有魂魄,怎麼會怕呢?只是哪吒天性乖巧,他還是擔心有危險,便停住腳步,看著卞吉跑到下面去了,他便蹬轉風火輪,自己回營了,暫且不表。

    且說卞吉進關去見歐陽淳,說︰“我本想引誘哪吒到下面去,他太狡猾,不來追我,自己回營去了。” 歐陽淳說︰“這可怎麼辦?” 正商議著,忽然探馬報告︰“鄧、芮二位諸侯,奉旨前來助戰,請主將出去迎接。” 歐陽淳和眾將出府迎接。二位諸侯急忙下馬,攜手走上銀安殿,行禮完畢,二位諸侯坐在上位,歐陽淳在下相陪。鄧昆問道︰“之前將軍告急的奏章送到朝歌,天子看過,特命我二人與將軍共同防守此關。如今姜尚猖獗,所到之處我方紛紛敗北,軍威受挫,這不全是將軍作戰不力的罪過。如今臨潼關是朝歌的保障,與其他關不同,必須重兵把守,才能確保萬無一失。連日來將軍與周兵交戰,勝負如何?” 歐陽淳說︰“初次交戰,副將卞金龍失利,幸好他的兒子有一個寶物,名叫‘幽魂白骨幡’,全靠這個寶物阻擋周兵。第一次拿了南宮適,第二次拿了黃飛虎、黃明,第三次拿了雷震子。” 鄧昆問︰“拿的可是反出五關的黃飛虎?” 歐陽淳說︰“正是他。” 歐陽淳這一回答,正是︰無心說出黃飛虎,咫尺臨潼關屬子牙。

    話說鄧昆問︰“是武成王黃飛虎嗎?” 歐陽淳說︰“正是。” 鄧昆冷笑一聲,說︰“他今日也被你擒住了,這可是將軍莫大的功勞啊。” 歐陽淳連連謙遜道謝。鄧昆暗自把這件事記在心里。原來,黃飛虎是鄧昆的兩姨丈,眾將哪里知道呢?歐陽淳設酒宴款待二位諸侯,眾將飲酒完畢,各自散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鄧昆回到私宅,暗自思量︰黃飛虎如今被擒,我該如何救他?我看八百諸侯都已歸順周朝,這關大勢已去,恐怕難以阻擋周兵。我不如歸順周朝,這才是上策。但不知芮吉是怎麼想的?且等明日與周兵交戰,見機行事。

    第二天,二位諸侯上殿,眾將參拜。芮吉說︰“我們奉旨前來,應當忠心保國。趕快傳令,把人馬調出關,與姜尚一決雌雄,以免無辜百姓遭受涂炭。” 歐陽淳等人說︰“將軍所言極是。” 于是命令卞吉等人在關中點炮吶喊,人馬一齊出關。

    鄧、芮二位諸侯出了關外,看到幽魂白骨幡高懸數丈,擋住了正道。卞吉在馬上說︰“啟稟二位將軍,人馬從左邊道路走,千萬不能從下面過去,這個寶物與其他的不一樣。” 芮吉說︰“既然不能從下面走,那就別走。” 軍士們都從左邊道路,來到姜子牙營前。他們對左右探馬說︰“請武王、姜子牙答話。” 姜子牙說︰“既然請武王答話,必定有深意。” 命令中軍官︰“趕快請武王到陣前。” 姜子牙傳令,點炮吶喊,寶旗揮動,轅門打開,鼓角齊鳴,周營中人馬一齊出動。這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有贊為證︰“紅旗閃灼出軍中,對對英雄氣吐虹;馬上將軍如猛虎,步下士卒似蛟龍。騰騰殺氣沖霄漢,靄靄威光透九重;金盔鳳翅光華吐,銀甲魚鱗瑞彩橫。幛頭燦爛紅抹額,束發金冠搖雉尾;五岳門人多驍勇,哪吒正即是先鋒。保周滅紂元戎至,法令森嚴姜太公。”

    話說鄧、芮二位諸侯,騎在馬上,看著姜子牙出兵。只見周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呈現出與尋常軍隊截然不同的氣勢。又見那三山五岳的門人們,個個精神抖擻,隊列整齊。在紅羅傘下,武王騎著逍遙馬,左右有四賢八俊分侍兩旁。武王生就一副天子的非凡儀表,究竟是怎樣的呢?有詩為證︰“龍鳳豐姿迥出群,神清氣旺帝王君;三停勻稱金霞繞,五岳朝歸紫霧分。仁慈相繼同堯舜,吊伐重光過夏殷;八百余年開世業,特將時雨救如焚。”

    鄧、芮二位諸侯在馬上高聲呼喊︰“來的可是武王和姜子牙?” 姜子牙回答︰“正是。二位是何人?” 鄧昆說道︰“我乃鄧昆、芮吉。姜子牙!你們西周不知仁義禮智為何物,竟然擅自稱王,收留叛逆逃亡之人,抗拒天兵,殺害將士,這些罪行已經不可饒恕。如今還變本加厲,囂張跋扈,欺君罔上,忤逆不道,侵佔天王的疆土,你們到底想干什麼?難道不明白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的道理嗎?為何如此肆無忌憚,竟到了這般地步!” 芮吉又指著武王說︰“你先王一向以德行著稱,即便被囚禁在里七年,也沒有一句怨言,恪守臣子的本分。承蒙紂王憐憫赦免,放他歸國,還賜予黃鉞白旄,賦予他專征之權,紂王的洪恩可謂深厚。你們本應世世代代報答,然而至今尚未盡到一絲一毫。如今你父去世不久,就听信姜尚的胡言亂語,挑起戰事,興無名之師,犯下大逆不道之罪,這是自取滅族的災禍,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現在听我的,趕緊退兵,歸還關隘,擒獲並獻上逃亡之人,然後自行歸降待罪,這樣或許還能饒你們不死。不然,恐怕天子會大發雷霆,親自率領六軍,大張旗鼓地進行討伐,到那時,你們恐怕一個都活不了。”

    姜子牙笑著說︰“二位賢侯,你們只知道守著那些老套的說法,卻不明白時務。古話說︰‘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如今紂王殘暴無道,沉迷酒色,肆意殺戮大臣,誅殺妻子,拋棄子女,不祭祀天地,不供奉宗廟。臣子們受其影響,結黨營私,相互為仇,殘害百姓,無辜之人慘遭殺害,他的惡行昭然若揭,罪惡已經滿盈。皇天因此震怒,特意命令我周朝,奉行上天的旨意進行討伐。所以天下諸侯,紛紛歸附周朝,在孟津會師,前往商郊觀察時政。二位侯主還執迷不悟,還想用言語來爭辯嗎?依我看,二位侯主就像寄人籬下的過客,都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人。你們應該盡快倒戈,暗中投奔明主,這樣也不失封侯之位。請二位仔細考慮!”

    鄧昆大怒,立刻命令卞吉︰“把這個鄉野老頭抓起來。” 卞吉縱馬揮舞畫戟,沖殺過來。旁邊趙升手持雙刀,上前抵擋。二人剛交戰,芮吉也持刀沖了過來,這邊孫焰紅舉起斧頭迎了上去。只見武吉催馬沖來助戰,旁邊哪吒見狀,蹬開風火輪,現出三頭八臂的法身,沖殺過去,勢不可當。鄧昆見哪吒這般奇異的模樣,嚇得魂飛魄散,落荒而逃,急忙傳令鳴金收兵,眾將各自撤回兵器。正是︰人言姬發過堯舜,雲集群雄佐聖君。

    話說鄧昆收兵回關,來到殿前坐下。歐陽淳、卞吉都表示,姜子牙用兵有方,手下將士勇猛,而且門下還有許多來自三山五岳的道術之士,實在難以取勝,眾人都唉聲嘆氣。歐陽淳設酒款待,一直飲到半夜,各自回房休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且說鄧昆到了深夜,獨自思考︰“如今大勢已傾向周主,紂王昏庸無道,想必也撐不了多久。況且黃飛虎還是我的兩姨丈,如今被囚禁在這里,讓我難以施展手腳,這可如何是好?再說武王功德日益興盛,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確實是順應天命的君主。姜子牙又善于用兵,門下都是些有道術的異人,這關怎麼可能為紂王長久堅守呢?我不如歸順周朝,順應天時。只是擔心芮吉不同意,這可怎麼辦?且等明天用言語試探他一下,看看他的想法,再做打算。” 就這樣,鄧昆思索了半夜。暫且不說鄧昆已有歸周之意。

    且說芮吉自從與武王對陣,回到關內,雖然在飲酒,但心中暗自思量︰“人們都說武王有德,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姜子牙善于用兵,他的門下也都是些異人。如今三分天下,周朝已佔其二,看來這關是守不住了。我不如獻關歸降,以免百姓遭受戰爭之苦。只是不知道鄧昆心里是怎麼想的。我且慢慢用言語試探他,就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了。” 兩人都有意歸周,暫且按下不表。

    第二天,二位諸侯升殿坐下,眾將官參拜完畢。鄧昆說︰“關中兵少將寡,昨天臨陣交鋒,姜子牙果然用兵如神,相助他的大多是些有道術的人,國事如此艱難,這可如何是好?” 卞吉說︰“國家興隆,自然會有豪杰相助,又豈能只看人數多少呢?” 鄧昆說︰“卞將軍說得雖有道理,但眼下局勢難以支撐,這可怎麼辦?” 卞吉說︰“如今關外還有那幽魂白骨幡,阻擋著周兵,料想姜子牙也無法通過。” 芮吉听了他們二人的對話,心中暗自思忖︰“鄧昆已經有意歸周了。”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眾人飲了幾杯酒,各自散去。

    鄧昆讓心腹之人秘密邀請芮侯來飲酒,芮吉接到邀請,欣然前往。二位諸侯攜手來到密室,左右點起蠟燭,二人面對面舉杯暢飲。正是︰二位有意歸真主,自有高人送信來。

    暫且不說二位諸侯正在密室中飲酒,想要說出心事,卻又不好貿然開口。只說姜子牙在軍營中謀劃著奪取關隘,只因那幽魂白骨幡擋在路上,想另尋路徑,又不清楚關中的虛實,也不知道黃飛虎等人的下落,正無計可施。忽然,他想起了土行孫,于是召喚道︰“土行孫!我吩咐你今晚進關,如此這般探听消息,千萬不可有誤。” 土行孫領命,抖擻精神,到了一更時分,徑直進關。他先前往獄中探望南宮適等三人,看到看守的人還沒入睡,不敢輕舉妄動,便到別處去查看。不知不覺,來到了前面,听到鄧、芮二位諸侯正在那里飲酒。土行孫便躲在地下,偷听他們在說些什麼。

    只見鄧昆屏退左右,笑著對芮吉說︰“賢弟!我們說句玩笑話,你覺得將來是周朝興盛,還是商朝興盛?你我私下議論,各抒己見,不要隱瞞,反正也沒有外人知道。” 芮侯也笑著說︰“兄長這麼問,讓小弟如何敢暢所欲言?要說我的見識,又有些不敢說;要是含糊應答,兄長又會笑話小弟是無用之人,這不是為難小弟嗎?” 鄧昆笑著說︰“我與你雖然姓氏不同,但情同骨肉。此時你說的話,只有我听到,有什麼心里話不能說呢?賢弟不要有顧慮。” 芮吉說︰“大丈夫與知心朋友談論天下政事,如果不坦誠相見,傾吐一番,又怎麼能擔當起天下事,成為識時務的俊杰呢?依小弟愚見,你我如今雖然奉旨協同守關,但這不過是逆天而行罷了,這哪里是百姓所希望的呢?如今主上失德,四海分崩,諸侯叛亂,都渴望有一位明主出現,天下局勢如何,不問可知。況且周武的仁德遍布四海,姜尚賢能,輔佐國務,又有三山五岳的道術之士相助,周朝日益強盛,商朝日漸衰弱,將來繼承商朝天下的,不是周武還能是誰?前日會戰,我看武王的氣度,已經與眾不同。只是我們受國家厚恩,只能以死相報,盡自己的職責罷了。承蒙兄長垂問,所以我才敢如實相告,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鄧昆笑著說︰“賢弟這一番議論,足見你的深謀遠慮,不是他人能比得上的。只可惜生不逢時,沒有遇到明主。將來紂王被周朝俘虜,我與賢弟也不過白白送命而已。愚兄我與草木同朽也就罷了,只是可惜賢弟不能像古人所說的那樣,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以施展賢弟的才華。” 說罷,連連嘆息。芮吉笑著說︰“據小弟觀察兄長的意思,兄長已經有意歸周,小弟願意追隨兄長。” 鄧昆急忙起身,安慰他說︰“不是我敢有不忠之心,只是從天命和人心來推斷,商朝終究不是好的歸宿,白白送死也沒有意義。既然賢弟也有此心,正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只是我們沒有門路歸降,這可怎麼辦?” 芮吉說︰“我們慢慢想辦法,再等待機會。”

    二人正在商議,土行孫在地下听得清清楚楚,心中暗自歡喜。他心想︰“我何不在此時與他們見上一面,又有何妨?也算是我進關這一趟,能引進二位諸侯歸周,也算是一份功勞。” 正是︰世間萬事由天數,引得賢侯歸武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話說土行孫從黑影中鑽了出來,現出身子,走上前說道︰“二位賢侯請了!如果你們想歸降武王,我可以為二位做個引薦。” 這話一出口,把鄧、芮二位諸侯嚇得半晌說不出話來。土行孫接著說︰“二位侯主不要驚慌,我是姜元帥麾下的二運督糧軍官土行孫。” 鄧、芮二位諸侯听了,這才定下神來,問道︰“將軍為何深夜到此?” 土行孫說︰“不瞞二位侯主,我奉姜元帥之命,特意進關探听虛實。剛才在地下,听到二位侯主有意歸周,只是苦于沒有引薦之人,所以我才冒昧現身,驚擾了二位,還望不要怪罪。如果二位真的有意歸周,我可以提前向元帥通報。我家元帥謙恭下士,絕對不會辜負二位侯主的美意。”

    鄧、芮二位諸侯听了,非常高興,連忙上前行禮說︰“不知將軍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鄧昆又拉著土行孫的手,感嘆道︰“武王大概真是仁聖之主,所以才有你們這些高明之士輔佐。我二人昨日在陣上,見武王與姜元帥都是德行高尚之人,天下不久將歸周。今日回關,與芮弟商議,沒想到將軍知曉了此事,真是我二人的幸運。” 土行孫說︰“事不宜遲,二位侯主可以寫一封書信,我先回去報告給姜元帥,二位侯主再找機會獻關,以便我們接應。” 鄧昆急忙在燈下寫了一封書信,遞給土行孫說︰“麻煩將軍報告給姜元帥,讓他設法取關。將軍日後還請進關來,我們再商議具體事宜。” 土行孫領命,身子一扭,便無形無影地離開了。二位侯主見狀,目瞪口呆,驚嘆不已。有詩贊曰︰“暗進臨潼察事奇,二侯共議正逢時;行孫引進歸明主,不負元戎托所知。”

    話說土行孫來到中軍大帳時,正值五鼓時分。姜子牙還端坐在帳中,焦急地等待著土行孫帶回的消息。忽然,土行孫出現在姜子牙面前,姜子牙趕忙問道︰“你進關之後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土行孫回答說︰“弟子奉命進關,南宮適、黃飛虎和黃明三位將軍還被關在獄中。因為看守的人還沒睡覺,弟子不敢貿然行動。之後弟子又來到鄧昆、芮吉二位侯主的密室,听到他們正商議著歸降周朝,只是苦于沒有引薦之人。弟子便現身與他們相見,二位侯主十分高興,還寫了這封信讓我呈給元帥。” 說著,土行孫把書信遞了過去。姜子牙接過信,在燈下仔細閱讀,臉上漸漸露出了欣喜之色,說道︰“這真是天子之福啊!我們還得再想辦法,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隨後,姜子牙讓土行孫回帳休息,暫且不表。

    且說鄧昆、芮吉二位侯主,第二天升殿坐下,眾將前來參拜。鄧昆說道︰“我們二人奉旨協助守衛此關,擊退周兵。昨天交戰未分勝負,這可不是大將該有的作為。明天我們要整頓兵馬,務必在一戰中擊退周兵,然後早早班師回朝,回復王命,這才是我們的心願。” 歐陽淳回應道︰“賢侯所言極是。” 于是,當天眾人便開始整頓兵馬,一夜無話。

    第二天,鄧昆清點士卒,炮聲響起,人馬浩浩蕩蕩地出關,來到周營前挑戰。鄧昆看到幽魂白骨幡豎立在道路中央,計上心來,趕忙命令卞吉把這幡撤掉。卞吉听後大驚失色,說道︰“賢侯在上,這可是無價之寶啊!阻擋周兵全靠它了。要是撤掉這幡,臨潼關可就危險了!” 芮吉則說︰“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官,反而要走小路;你作為偏將,卻走正道,讓士兵們看到,實在是不成體統。就算打了勝仗,也不算光彩,理應撤掉這幡。” 卞吉心里暗自盤算︰要是撤掉這幡,恐怕難以戰勝敵人;可要是不撤,他們是主將,我又怎能違抗他們的命令呢?如今我是為父親報仇,又何必在乎這一道符呢?想到這兒,卞吉在馬上欠身說道︰“二位賢侯,不必撤幡。請先回關中商議一下,保證我們往返都不會有問題。” 鄧昆和芮吉二位侯主听後,便一起回到關內。卞吉趕忙畫了三道靈符,給鄧昆、芮吉二位侯主每人一道,讓他們放在頭巾里,又給歐陽淳一道,讓他放在頭盔里。之後,他們再次出關,幾個人騎馬從幽魂白骨幡下經過,就如同平常走路一樣,毫無異樣,二位侯主見狀十分高興。

    一行人來到周營,對軍政官說道︰“快去通報你們主將,出來答話!” 探馬趕忙跑到中軍帳報告,姜子牙急忙率領眾將出營。鄧昆和芮吉大聲喊道︰“姜子牙!今日就與你一決雌雄!” 說罷,拍馬殺入陣中。姜子牙身後,黃飛彪、黃飛豹兩匹馬沖了出去,迎戰鄧昆和芮吉二位侯主。四匹馬交錯,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這時,卞吉在一旁看著,覺得局勢不妙,大喊道︰“我來助戰!二位侯主別怕!” 武吉見狀,立刻出馬迎戰卞吉。只見卞吉撥轉馬頭,朝著幽魂白骨幡的方向跑去,武吉並沒有追趕。姜子牙看到陣中只有鄧昆和芮吉二位侯主在廝殺,便急忙下令鳴金收兵,雙方各自退回本陣。姜子牙看到鄧昆等四人徑直從幽魂白骨幡下走了過去,心中十分疑惑,回到營中坐下,暗自沉吟︰“前幾天只有卞吉一個人能從那幡下走過,其他人都會昏迷,今天怎麼他們四個人都能走過去呢?” 土行孫見狀,問道︰“元帥在猶豫,是不是因為那幡下他們四個人都能走過去這件事?” 姜子牙回答說︰“正是為此事。” 土行孫說︰“這有什麼難的,等弟子今晚再進關一趟,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姜子牙听後十分高興,說道︰“此事要盡快去辦。”

    當晚初更時分,土行孫再次進關,來到鄧昆、芮吉二位侯主的密室。二位侯主見土行孫到來,十分高興,說道︰“正盼著您來呢。那東西名叫幽魂白骨幡,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破解。今天我們故意刁難卞吉,他給了我們一道符,讓我們頂在頭上,從幡下走過,就像平常一樣,安然無恙。您可以把這符拿給姜元帥,讓他速速進兵,我們自有獻關的計策。” 土行孫接過符,辭別二位侯主,回到大營去見姜子牙,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姜子牙听後十分高興,接過符一看,他識得符中的奇妙訣竅,于是取出朱砂,依照此符書寫,同時吩咐眾將做好準備。至于這之後是吉是凶,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