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當初返回玉京,只見那瑤台瓊樓被香霧環繞,如夢如幻。綠水悠悠,仿佛流盡了人世的繁華舊夢,青山依舊,卻消磨了帝王的雄才大略。如今,軍民深陷戰火,干戈紛起,將士們也災禍連連,奇異法術層出不窮。然而,封神一事乃是天意注定,姜子牙前往岐山,又將開啟新的篇章。
話說哪吒用乾坤圈把張桂芳的左臂打得筋斷骨折,張桂芳在馬上晃了三晃,卻強撐著沒有摔下馬來。哪吒得勝,騎著風火輪進城。探馬趕忙跑到相府報告,隨後哪吒前去拜見姜子牙。姜子牙問道︰“你與張桂芳交戰,勝負如何?” 哪吒回答︰“弟子用乾坤圈打傷了他的左臂,他敗退回營里去了。” 姜子牙又問︰“他可曾叫你的名字?” 哪吒說︰“桂芳連叫了三次,弟子沒有理會他。” 眾將听了,都不明白其中緣由。原來,但凡由精血孕育而成的人,都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聲,魂魄就會脫離身體,散在各處,自然就會從馬上摔下來。可哪吒是蓮花化身,全身都是蓮花所化,根本就沒有三魂七魄,所以張桂芳叫不動他從風火輪上下來。
且說張桂芳左臂受傷,先行官風林也受了傷,行動不便。無奈之下,張桂芳只得派差官,帶著告急文書,前往朝歌去見聞太師,請求支援,暫且按下此事不表。
再說姜子牙在相府中暗自思量,哪吒雖然取勝,但他擔心日後朝歌會調動大隊人馬前來,西岐恐怕難以抵擋。于是,姜子牙齋戒沐浴,換上干淨的衣服,進宮去見武王。行過朝見之禮後,武王問道︰“相父來見孤王,有什麼要事?” 姜子牙說︰“臣想向主公辭行,前往昆侖山走一趟。” 武王說︰“如今敵軍兵臨城下,將至護城河邊上,國內又缺少能主事的人,相父可不能在高山上逗留太久,讓孤王苦苦盼望。” 姜子牙說︰“臣此去,多則三天,少則兩天,馬上就回來。” 武王這才答應了。
姜子牙出了朝,回到相府,對哪吒說︰“你和武吉要好好守城,不要輕易與張桂芳交戰。等我回來,再做打算。” 哪吒領命。姜子牙吩咐完畢,隨即施展土遁之術,朝著昆侖山飛去。那土遁之術有多神奇呢?有詩為證︰
玄里玄空玄內空,妙中妙法妙無窮;
五行遁術非凡術,一陣清風至玉宮。
話說姜子牙施展土遁,來到麒麟崖,落下遁光。他看著昆侖山上的景致,不禁感嘆起來。回想起自己離開這座山,不知不覺已經十年了,如今再次來到這里,感覺一切都煥然一新。姜子牙心中滿是眷戀,這昆侖山究竟有多美呢?
只見山上煙霞絢麗多彩,日月的光輝在這里搖曳生姿。千株古老的柏樹,郁郁蔥蔥,萬節修長的竹子,一片翠綠。千株老柏,在雨中被染得滿山青碧;萬節修竹,含著煙霧,一條小徑都透著蒼蒼之色。門外奇花似錦,橋邊瑤草散發著陣陣清香。嶺上的蟠桃花開得如紅錦般燦爛,洞門口的茸草翠綠如絲,長得長長的。時常能听到仙鶴的鳴叫,也常見瑞鸞在空中翱翔。仙鶴鳴叫時,聲音能傳到九霄雲外;瑞鸞飛翔之處,羽毛閃耀著五彩的光芒。白鹿和玄猿時不時地出沒,青獅和白象也自在地往來。仔細觀賞這靈秀的福地,真的比天堂還要美好。
姜子牙上了昆侖山,過了麒麟崖,來到玉虛宮前。他不敢擅自進入,在宮前等候了許久。只見白鶴童子從宮里出來,姜子牙趕忙說道︰“白鶴童子,麻煩你幫我通報一聲。” 白鶴童子一看是姜子牙,急忙走進宮內,來到八卦台下,跪下啟稟道︰“姜尚在宮外,听候玉旨。” 元始天尊微微點頭,說道︰“正等他來呢。” 童子走出宮,對姜子牙說︰“師叔,老爺有請。”
姜子牙來到台下,倒身下拜,說道︰“弟子姜尚,願老師父聖壽無疆。” 元始天尊說︰“你今日上山來得正好。命南極仙翁取來封神榜給你,你可前往岐山建造一座封神台。在台上張掛封神榜,這樣你一生的大事就算完成了。” 姜子牙跪著請求道︰“如今有張桂芳,用左道旁門的法術征伐西岐。弟子所學有限,難以制服他,希望老爺大發慈悲,指點弟子。” 元始天尊說︰“你身為人間宰相,享受國家俸祿,被稱為相父,凡間的事情,我貧道又怎能全都管得了呢?西岐有有德之人坐鎮。你若懼怕左道旁門之術,到了危急時刻,自然會有高人相助,此事不必再問我,你去吧。” 姜子牙不敢再問,只得退出宮去。
姜子牙剛出宮門,白鶴童子在後面叫道︰“師叔,老爺叫你!” 姜子牙听到,急忙回到八卦台下跪下。元始天尊說︰“此去但凡有人叫你,千萬不可答應。若是答應了,將會有三十六路兵馬前來征伐你。東海還有一人在等你,務必小心,你去吧。” 姜子牙出宮,南極仙翁前來相送。
姜子牙說︰“師兄,我上山參拜老師,懇請他指點我如何退敵,可老爺不肯大發慈悲,這可如何是好?” 南極仙翁說︰“上天的定數,終究難以改變。只是有人叫你時,切不可答應,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就不遠送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子牙捧著封神榜,向前走去。走到麒麟崖時,正要施展土遁,突然听到背後有人叫︰“姜子牙!” 姜子牙心想︰“當真有人叫我,可不能答應他。” 後面又叫︰“姜子牙公!” 姜子牙還是不應。那人又叫︰“姜丞相!” 姜子牙依舊不應。那人連著叫了三五次,見姜子牙不應,便大聲喊道︰“姜尚,你太無情,太忘本了!你如今做了丞相,位極人臣,難道就不想想在玉虛宮與你一同學道四十年的情分?今日連叫你數次,你竟然都不應。”
姜子牙听到這般言語,只得回頭觀看,只見一個道人。這道人長得如何呢?有詩為證︰
頭上青巾一字飄,迎風大袖襯輕梢;
麻鞋足下生雲霧,寶劍光華透九霄。
葫蘆里面長生術,胸內玄機隱六韜;
跨虎登山隨地走,三山五岳任逍遙。
原來此人是姜子牙的師弟申公豹。姜子牙說︰“兄弟,我不知道是你叫我。只因師尊吩咐,但凡有人叫我,切不可答應,所以我才沒有回應,得罪了。” 申公豹問道︰“師兄手里拿的是什麼東西?” 姜子牙說︰“是封神榜。” 申公豹又問︰“要拿到哪里去?” 姜子牙說︰“往西岐建造封神台,在上面張掛。” 申公豹問︰“師兄,你如今保的是哪一方?” 姜子牙笑著說︰“賢弟,你這話說得糊涂。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將武王托付給我。如今三分天下,周土已得其二,八百諸侯都心悅誠服地歸向周朝。我如今保武王滅紂王,正應了上天的垂象。你難道不知道鳳鳴岐山,預示著真命天子的出現嗎?如今武王的德行堪比堯舜,仁義合乎天心。況且成湯的王氣已經黯淡,這一傳承即將終結。賢弟反倒問我,這是為何?”
申公豹說︰“你說成湯王氣已盡,我如今下山,要保成湯,扶紂王。姜子牙,你要扶周,我偏要處處掣你的肘。” 姜子牙說︰“賢弟,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師尊的嚴命,我怎敢違背?” 申公豹說︰“姜子牙,我有一言相勸,你且听我說。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倒不如你我一同保紂滅周。一來你我弟兄可以同心合意,二來你我弟兄也不至于反目成仇,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之道,你意下如何?”
姜子牙一臉正色,說道︰“兄弟,你這話可就說錯了。如今若听了賢弟的話,反倒違背了師尊的命令。況且這是天命,人怎敢違抗,絕無此理。兄弟,請回吧。” 申公豹頓時怒容滿面,說︰“姜子牙,你以為你保周,能有多大本領?你的道行不過四十年罷了。你且听我道來。有詩為證︰
煉就五行真始訣,移山倒海更通玄;
降龍伏虎隨吾意,跨鶴乘龍入九天。
紫氣飛升千萬丈,喜時大內種金蓮;
足踏霞光閑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
姜子牙說︰“你的功夫是你自己修煉所得,我的功夫也是我自己修煉所得,豈能只看年數的多少?” 申公豹說︰“姜子牙,你不過會些五行之術,能倒海移山罷了。你怎能比得上我?像我能將首級取下來,往空中一擲,便能遍游千萬里。還有紅雲托著,再放回頸項上,依舊完好如初,這又豈是你能做到的。有這樣的道術,才不枉學道一場。你有何能耐,敢保周滅紂?你依我,燒了封神榜,和我一同前往朝歌,也不失丞相之位。”
姜子牙被申公豹這番話迷惑,心想人的頭乃是六陽之首,砍下來後還能游千萬里,再放回頸項上還能恢復如初,有這樣的法術,實在是稀罕。于是說道︰“兄弟,你把頭取下來。若真能像你說的那樣,起在空中,還能依舊放回,我便把封神榜燒了,同你往朝歌去。” 申公豹說︰“可不許失信!” 姜子牙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重如泰山,豈有失信之理?”
申公豹解下頭巾,手持寶劍,左手抓住頭發,右手揮劍一揮,把頭割了下來。他的身子竟然沒有倒下。申公豹又將頭往空中一擲,那頭在空中盤旋著,越飛越高。姜子牙是個忠厚君子,仰著頭呆呆地看著。只見那申公豹的頭在空中盤旋,周圍還環繞著一些黑氣。
不說姜子牙被迷惑,且說南極仙翁送姜子牙,沒有進宮去,在宮門前休息了一會兒。只見申公豹趁機追趕姜子牙,一直追到麒麟崖前,兩人在那里指手畫腳地爭論著。又看到申公豹的頭在空中游動。仙翁說︰“姜子牙是個忠厚君子,險些被這孽障給迷惑了。” 急忙呼喚︰“白鶴童子在哪里?” 童子回答︰“弟子在此。” 仙翁說︰“你快化作一只白鶴,把申公豹的頭餃了,往南海飛去。” 童子領了法旨,立刻化作一只白鶴,飛起後把申公豹的頭叼著,朝著南海飛去了。有詩為證︰
左道旁門惑子牙,仙翁妙算更無差;
邀仙全在申公豹,四九兵來亂似麻。
眾人看著姜子牙仰頭觀望,忽然間,一只白鶴飛來,將申公豹的頭叼走了。姜子牙急得跺腳,大聲呼喊︰“這孽障怎麼把頭餃走了!” 正喊著,卻沒注意到南極仙翁從後面走過來,在他後心輕輕拍了一巴掌。姜子牙趕忙回頭,見是南極仙翁,忙問道︰“道兄,你怎麼又回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仙翁指著姜子牙說道︰“你呀,真是個呆子!申公豹本就是左道之人,這不過是些小幻術,你怎麼能當真呢?只要過個一時三刻,他的頭還回不到頸上,自然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師尊吩咐過你,不要答應別人叫你,你怎麼又應了他?你這一答應可不要緊,將會有三十六路兵馬前來討伐你。剛才我在玉虛宮門前,看到你和他說話。他用這妖術迷惑你,你竟然就要燒了封神榜。倘若真燒了這榜,那可怎麼辦?所以我才叫白鶴童子化作一只白鶴,把他的頭叼到南海去。過了一時三刻,這孽障一死,你也就沒了禍患。”
姜子牙說︰“道兄,你既然知道他的底細,就饒了他吧。修行之人,應心懷慈悲,他多年修行,歷經數載,好不容易丹成九轉,龍虎交匯,就這樣死了,實在可惜。” 南極仙翁說︰“你饒了他,他可不會饒你。到時候三十六路兵馬殺來,你可別後悔。” 姜子牙堅持道︰“就算後面有兵馬來討伐我,我也不能忘了慈悲之心,做出不仁不義之事。”
暫且不說姜子牙苦苦哀求南極仙翁,且說申公豹被仙鶴叼走了頭,回不來了,心里焦急萬分。要知道,過了一時三刻,血一流盡他就會死,這可把他急得左右為難。
再說姜子牙再三懇求仙翁,仙翁見他心意已決,便把手一招。只見白鶴童子張嘴一松,將申公豹的頭放了下來。只是落得太匆忙,這頭竟然臉朝著背脊。申公豹趕忙用手抓住耳朵,使勁一扭,才把臉轉了過來。他睜開眼,看到南極仙翁站在面前,仙翁大喝一聲︰“你這該死的孽障!竟敢用左道之術迷惑姜子牙,讓他燒毀封神榜,還想讓姜子牙保紂滅周,你到底安的什麼心?你就該去玉虛宮,面見掌教老師,好好交代!” 又呵斥道︰“還不快退下!姜子牙,你也趕緊走吧。”
申公豹滿臉羞愧,不敢還嘴,騎上白額虎,指著姜子牙惡狠狠地說︰“你走著瞧,我定要讓你西岐血流成海,白骨堆積如山。” 說完,恨恨地離去了,暫且不表。
話說姜子牙捧著封神榜,施展土遁之術,朝著東海飛去。正飛著,忽然飄落一座山上。這座山玲瓏剔透,怪石嶙峋,山峰高聳險峻,雲霧繚繞,靠近海島,景色十分奇異。有詩為證︰
海島峰高起怪雲,岸傍檜柏翠氤氳;
巒頭風吼如猛虎,拍浪穿梭似破軍。
異草奇花香馥馥,青松翠竹色紛紛;
靈芝結就清靈地,真是蓬萊迥不群。
姜子牙看著這山上的景物,美不勝收,心中不禁感嘆︰“我要是能了卻紅塵,來這地方,在蒲團上靜坐,朗誦黃庭經,那才是我心之所願。” 話還沒說完,只見海水波濤洶涌,旋風突然刮起。狂風掀起巨浪,浪花如翻卷的雪練,海水涌起,波濤聲如雷鳴。一時間,雲霧相連,陰雲四合,將山峰籠罩起來。姜子牙大驚失色,說道︰“怪了!怪了!”
正看著,只見巨浪分開,出現一個人,赤條條地大聲呼喊︰“大仙!我這游魂被埋沒千年,一直未能解脫。前日清虛道德真君下了符命,說今日此時有法師經過,讓我這游魂在此等候。懇請法師大發神威,普濟我這游魂,讓我能超脫這煙波苦海,您的大恩,我將永記萬代。”
姜子牙壯著膽子問道︰“你是誰?為何在此興風作浪?有什麼冤屈,從實說來。” 那東西說︰“我這游魂乃是軒轅黃帝的總兵官柏鑒。當年大破蚩尤時,我被火器打入海中,千年都沒能擺脫這劫難。萬望法師能指引我超脫,前往福地,您的恩情如同泰山一般重。”
姜子牙說︰“你就是柏鑒,听我玉虛法牒,隨我往西岐,等候任用。” 說完,把手一揮,五雷轟鳴,震開了迷障,柏鑒瞬間超脫,成了神道。柏鑒現身,連忙拜謝。姜子牙十分高興,隨即施展土遁,帶著柏鑒往西岐飛去。
不一會兒,風聲呼嘯,他們來到一座山前,只听狂風大作,這風刮得好不厲害。有詩為證︰
細細微微播土塵,無形過樹透荊榛;
太公仔細觀何物,卻是朝歌五路神。
當時姜子牙一看,原來是五路神前來迎接。五路神大聲呼喊︰“以前在朝歌時,承蒙恩師吩咐,讓我們往西岐山等候。如今知道恩師路過,特來遠迎。” 姜子牙說︰“我要選個吉日,建造封神台,由柏鑒負責監造。等台造好,我將封神榜高高掛起,自有妙用。” 姜子牙又吩咐柏鑒︰“你就在這里監督建造,等台建好,我再來開榜。” 五路神和柏鑒領了法旨,便在岐山開始建造封神台。
姜子牙回到西岐,來到相府。武吉和哪吒迎接到殿中,姜子牙坐下後,便問︰“張桂芳可曾來挑戰?” 武吉回答︰“沒有。” 姜子牙前往宮殿,向武王回旨。武王宣姜子牙到殿前,行禮完畢,武王問道︰“相父去昆侖山,事情辦得如何?” 姜子牙只好含糊其辭,把張桂芳的事遮掩過去,不敢泄露天機。武王說︰“相父為了孤王,如此勞苦,孤王心中不安。” 姜子牙說︰“老臣為了國家,理當如此,怎會害怕勞苦。” 武王傳旨設宴,與姜子牙共飲了幾杯。姜子牙謝恩後,回到相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姜子牙擊鼓聚將,眾將參拜完畢,姜子牙傳令,給諸將官發放簡帖。他先令︰“黃飛虎領令箭。” 又令︰“哪吒領令箭。” 接著令︰“辛甲、辛免領令箭。” 姜子牙安排妥當。
且說張桂芳被哪吒打傷了臂膊,正在營中養傷,等待朝歌的援兵,卻沒想到姜子牙會來劫營。三更時分,只听得一聲炮響,喊殺聲四起,震動了山岳。張桂芳慌忙披掛上馬,風林也急忙上馬。等他們出了營,只見遍地都是周兵,燈球火把將天地照得通紅。喊殺聲不斷,山搖地動。只見轅門口,哪吒蹬著風火輪,揮舞著火尖槍,沖殺過來,氣勢如同猛虎一般。張桂芳一看是哪吒,嚇得不戰而逃。
風林在左營,見黃飛虎騎著五色神牛,提著長槍沖殺進來。風林大怒,罵道︰“好你個反叛賊臣!竟敢趁夜劫營,簡直是找死!” 說著,他縱馬向前,揮舞著兩根狼牙棒,直取黃飛虎。牛馬相逢,雙方在夜間混戰起來。
再說辛甲、辛免往右營沖殺,營內沒有將領敢抵擋,他們在里面縱橫馳騁。一直殺到後寨,看到周紀、南宮適被關押在陷車中。他們趕忙殺開紂王的士兵,打開陷車,救出二將。周紀、南宮適步行,搶了利刃在手,只殺得天崩地裂,鬼哭神愁。周兵里外夾攻,張桂芳的軍隊如何抵擋得住?張桂芳與風林見形勢不妙,只得帶著傷逃了回去。戰場上,遍野都是尸體,滿地血流成河。士兵們叫苦不迭,紛紛丟棄戰鼓和銅鑼,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張桂芳連夜敗走,退到西岐山,收拾殘兵敗將。
風林上馬,與主將商議。張桂芳說︰“我自從出兵以來,還從未打過敗仗。今日在西岐,損失了這麼多人馬,心里實在不痛快。” 他趕忙寫了告急文書,派人送往朝歌,請求速發援兵,一同誅殺反叛。
且說姜子牙收兵,得勝回營。眾將歡呼雀躍,齊聲高唱凱歌。正是︰
鞍上將軍如猛虎,得勝小校似飛彪。
話說張桂芳派去的官員進入朝歌,來到太師府,呈上文書。聞太師升殿,聚將鼓響,眾將前來參拜。堂候官將張桂芳的申文呈了上去。太師拆開一看,大驚失色,說道︰“張桂芳征伐西岐,不但不能取勝,反而損兵折將。看來老夫必須親自出征,才能攻克西土。無奈東南兩路戰事頻繁,一直未能平定,又見游魂關總兵竇榮也不能取勝。如今盜賊四起,這可如何是好?我若去西岐,國家就會空虛;我若不去,又無法征服西岐。”
這時,他的門人吉立上前說道︰“如今國內無人,老師怎能親自出征呢?不如在三山五岳之中,邀請一兩位師友,前往西岐協助張桂芳,這樣大事自然可定。何必勞煩老師費心,損傷貴體呢?” 就這一句話,引出了兩對修行之人,他們的名字也將在封神台上留名。至于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