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在這個時候降臨塵世,一頭白發,像個落魄的山野之人。數十年來,他一直受困,幾次想要安身立命,卻總是顯得笨拙,多次踏入塵世,反而滿心嗔怒。在 溪還未遇到那如同飛熊入夢般的奇遇,渭水之畔,又怎會知曉會有祥瑞麒麟出現?但他終將迎來風雲際會,開創帝王大業,周朝享國八百載,昌盛繁榮,宛如長春之景。
話說在昆侖山玉虛宮,執掌闡教道法的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將至,故而關閉宮門,停止講道。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人俯首稱臣,所以三教共同商議,即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同編排出三百六十五位神靈。這些神靈又分為八部,上四部為雷、火、瘟、斗,下四部則是群星列宿、三山五岳以及掌管步雨興雲的善惡之神。此時,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即將興起,又恰逢神仙犯戒,元始天尊開啟封神之事。姜子牙將享受將相之福,這一切皆是天數注定,並非偶然。正所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起,其間必定會有名揚于世之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一日,元始天尊端坐在八寶雲光座上,吩咐白鶴童子︰“去桃園把你師叔姜尚請來。” 白鶴童子前往桃園去請姜子牙,口中說道︰“師叔,老爺有請。” 姜子牙趕忙來到寶殿前,行禮說道︰“弟子姜尚拜見師父。” 天尊問道︰“你上昆侖山有多少年了?” 姜子牙回答︰“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 天尊說︰“你生來命薄,難以修成仙道,只可享受人間之福。成湯的統治即將終結,周室必將興盛。你替我代勞封神之事,下山去扶助明主,成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的功勞。此地已不再適合你久留,你要盡快收拾行囊下山。”
姜子牙苦苦哀求︰“弟子是真心出家,多年來苦苦修行。如今也修行有年,雖然成功的希望如同在地上滾動芥子想要找到針孔般渺茫,但還是希望老爺大發慈悲,為我指引迷津,讓我能有所覺悟。弟子情願在山中苦行,絕不敢貪戀紅塵富貴,還望師父收留。” 天尊說︰“你的命數如此,一切皆由天定,怎能違背?” 姜子牙依依不舍,這時,南極仙翁和白鶴童子兩位仙翁上前說道︰“子牙,機會難得,時機不可錯過。況且天數已定,難以逃避。你雖然下山,但等你功成名就之時,自然還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無奈,只得下山,收拾好琴劍、衣物和行囊,起身拜別師尊。他跪地哭泣著問︰“弟子領了師父的法旨下山,將來結局會如何呢?” 天尊說︰“如今你下山,我有八句偈語,日後自會應驗︰
十年來困在窘迫之鄉,耐心守分暫且安然。 溪石上垂竿垂釣,自有高明之士來訪求賢。輔佐聖君成為相父,九十三歲拜將手握兵權。諸侯會合在戊申之年,九十八載封神又過四年。”
天尊說完,又安慰道︰“雖然你此次下山,但還有上山的日子。” 姜子牙拜別天尊,又與眾位道友辭行,隨後帶著行囊走出玉虛宮。南極仙翁送姜子牙到麒麟崖,囑咐道︰“子牙,一路保重!”
姜子牙告別南極仙翁後,心中暗自思量︰“我上無伯叔兄嫂,下無弟妹子佷,這讓我能去哪里呢?我就像那失去樹林的飛鳥,沒有一處可以棲息。” 忽然,他想起在朝歌有一位結義仁兄宋異人,心想不如去投奔他。姜子牙借助土遁之術,很快來到朝歌,離南門三十五里處,便是宋家莊。姜子牙看到門庭依舊,綠柳長存,不禁感嘆道︰“我離開這里四十年,沒想到風光依舊,只是人面已不同往昔。”
姜子牙走到門前,向看門的人問道︰“你們員外在家嗎?” 管門人反問︰“你是誰?” 姜子牙說︰“你就說故人姜子牙前來拜訪。” 莊童趕忙進去稟報員外︰“外邊有個叫姜子牙的故人來訪。” 宋異人正在算賬,听到姜子牙來了,急忙走出莊子。兩人攜手相攙,來到草堂,各自施禮拜見後坐下。
宋異人說︰“賢弟,為何數十年都沒有你的音信?我常常渴慕與你相見,今日能相逢,真是萬幸!萬幸!” 姜子牙說︰“自從與仁兄分別,我一心指望能出世超凡,奈何緣分淺薄,未能如願。如今來到高莊,能與仁兄相見,是我的幸運。” 宋異人連忙吩咐準備飯菜,又問︰“你是吃齋還是吃葷?” 姜子牙說︰“既然出了家,哪有飲酒吃葷的道理?我吃齋。” 宋異人說︰“酒可是瑤池玉液,洞府瓊漿,就是神仙,也會去赴蟠桃會,喝點酒也無妨。” 姜子牙說︰“既然仁兄這麼說,小弟听從吩咐。” 于是,二人歡快地飲酒。
宋異人問︰“賢弟在昆侖山待了多少年了?” 姜子牙說︰“不知不覺四十年了。” 宋異人感嘆道︰“時間過得真快!賢弟在山上都學了些什麼?” 姜子牙說︰“怎麼會不學呢,不然都做些什麼事呢?” 宋異人又問︰“學的什麼道術?” 姜子牙說︰“挑水澆松,種桃燒火,煽爐煉丹。” 宋異人笑著說︰“這些都是僕役做的事,不值一提。如今賢弟既然回來了,不如找點正經事做,何必還要出家呢?就住在我家,不用再去別處了,我與你相知多年,和別人可不一樣。” 姜子牙說︰“正是如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宋異人又說︰“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賢弟,我和你相處一場,明日我就為你說一門親事,生下一兒半女,也能延續姜家的香火。” 姜子牙連忙搖手說︰“仁兄,此事暫且再議。” 二人一直交談至夜晚,姜子牙便在宋家莊住下了。
第二天,宋異人早早起床,騎上驢兒,前往馬家莊說親。宋異人到了馬家莊,莊童趕忙跑去稟報馬員外︰“有宋員外來拜訪。” 馬員外十分高興,迎出門來,問道︰“員外是哪陣風兒把你給吹來了?” 宋異人說︰“小佷特地來為令愛說親。” 馬員外听了,大喜過望,施禮拜見後坐下。喝完茶,馬員外問︰“賢契要把小女說與何人?” 宋異人說︰“此人是東海許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外號飛熊,與小佷情同手足,所以這門親事再合適不過了。” 馬員外說︰“賢契做媒,必定不會有差錯。”
宋異人拿出四錠白金作為聘禮,馬員外收下後,連忙擺下酒席,款待宋異人,直到傍晚,宋異人才離去。
再說姜子牙起床後,一整天都沒見到宋異人,便問莊童︰“你們員外去哪里了?” 莊童說︰“早晨就出門了,想必是去討賬了。” 不一會兒,宋異人下了牲口,姜子牙看見,趕忙迎到門口,問道︰“長兄從哪里回來?” 宋異人說︰“恭喜啊,賢弟!” 姜子牙問︰“小弟喜從何來?” 宋異人說︰“今日我為你說成了一門親事,正所謂‘相逢千里,會合姻緣’。” 姜子牙說︰“今日時辰不好。” 宋異人說︰“陰陽無忌,吉人天相。” 姜子牙問︰“是哪家女子?” 宋異人說︰“是馬洪的女兒,才貌雙全,正好與賢弟相配。這女子今年六十八歲,還是黃花閨女呢。”
宋異人擺酒為姜子牙賀喜,二人喝完酒後,宋異人說︰“我們得選個良辰吉日把親娶了。” 姜子牙道謝說︰“承蒙兄長關照,這份恩情我怎會忘記?” 于是,他們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迎娶馬氏。宋異人又大排酒席,邀請莊前莊後的鄰居、四門的親友前來慶賀迎親。當天,馬氏過門,二人洞房花燭,結成夫妻。這真是天緣巧合,並非偶然。有詩為證︰
離卻昆侖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歲黃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姜子牙成親之後,整天思念著昆侖山,只擔心大道難以修成,心中悶悶不樂,哪有心情與馬氏享受夫妻之歡。馬氏不了解姜子牙的心事,只覺得姜子牙是個沒用的人。不知不覺過了兩個月,馬氏便問姜子牙︰“宋伯伯是你的姑表弟兄嗎?” 姜子牙說︰“宋兄是我的結義兄弟。” 馬氏說︰“原來是這樣。就算是親生弟兄,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如今宋伯伯在,我們夫妻可以安閑自在;倘若日後宋伯伯不在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常言說︰‘人生在世,以營生為主。’我勸你做點生意,為我們夫妻的將來打算。” 姜子牙說︰“賢妻說得對。” 馬氏問︰“你會做些什麼生意?” 姜子牙說︰“我從三十二歲在昆侖學道,不了解世間的生意,只會編笊籬。” 馬氏說︰“做這個生意也不錯。況且後園有竹子,砍些竹子編成笊籬,挑到朝歌去賣,多少能賺些錢,不管大小,都是生意。”
姜子牙听從了馬氏的話,劈了竹子,編成一擔笊籬,挑到朝歌去賣。從早上賣到中午,一直到未時、申時初,一個笊籬都沒賣出去。姜子牙見天色已到申時,還得挑著擔子趕三十五里路回家,肚子又餓了,只好往回走。這一去一來,共七十里路,姜子牙的肩頭都被壓腫了。
回到家門前,馬氏一看,一擔笊籬去,還是一擔笊籬來,正想問,只見姜子牙指著馬氏說︰“娘子,你太不賢惠了。你怕我在家閑著,叫我去賣笊籬,可朝歌城根本就不用笊籬。我賣了一天,一個都沒賣出去,反倒把肩頭壓腫了。” 馬氏說︰“笊籬是天下通用的東西,別說你不會賣,反倒來抱怨我。” 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起來。
宋異人听到姜子牙夫妻爭吵,趕忙過來問姜子牙︰“賢弟,因為什麼事,你們夫妻吵起來了?” 姜子牙把賣笊籬的事說了一遍。宋異人說︰“別說你們夫妻二人,就是有三四十口人,我也養得起,你們何必這樣呢?” 馬氏說︰“伯伯雖然是一片好意,但我們夫妻日後也得有個依靠,難道能靠別人一輩子嗎?” 宋異人說︰“弟婦說得也對。何必做這個生意呢?我家倉庫里的麥子都生芽了,叫後生們磨些面,賢弟你挑去賣,不比編笊籬強嗎?”
姜子牙收拾好籮擔,後生們支起磨來,磨了一擔干面。第二天,姜子牙挑著面進朝歌去賣,從四門都走遍了,還是一袋面都沒賣出去。肚子又餓,擔子又重,姜子牙只好出南門。肩頭疼痛難忍,他放下擔子,靠著城腳坐下,想稍作休息。他暗自思量自己時運不濟,便作了一首詩︰
四八昆侖訪道去,豈知緣淺不能全?紅塵黯黯難睜眼,浮世紛紛怎脫肩?借得一枝棲止處,金枷玉鎖又來纏;何時得遂平生志,靜坐溪頭學老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子牙在城腳邊坐了一會兒,才緩緩起身。這時,他瞧見一個人朝他這邊走來,便想著︰“這大概就是我的第一個顧客了。” 于是,他趕忙放下擔子,等待著那人走近。
那人走到面前,姜子牙連忙問道︰“您要多少面?” 那人回答說︰“買一文錢的。” 姜子牙心里有些無奈,可又不好拒絕,只好低下頭,準備撮面給對方。然而,姜子牙向來不是挑擔子做買賣的人,扁擔隨意地扔在一旁,繩子也散落在地上。
當時,由于紂王無道,東南四百諸侯紛紛反叛,戰報不斷傳來,局勢十分緊張。武成王日日操練人馬,營中放散營炮的聲響此起彼伏。這一天,一聲炮響驚了一匹馬,那馬脫韁後如飛一般奔跑。姜子牙正彎腰撮面,絲毫沒有防備,突然听到身後有人大喊︰“賣面的,快躲開,馬沖過來了!” 姜子牙急忙側身閃躲,可那馬已經到了跟前。地上散落的繩子套在了馬蹄上,馬拖著裝面的籮筐跑了五六丈遠,面全潑灑在了地上。緊接著,一陣狂風刮過,地上的面被瞬間刮得干干淨淨。
姜子牙急忙去搶面,可此時他渾身已經沾滿了面粉。那個要買面的人看到這副情景,轉身就走了。姜子牙滿心無奈,只能長嘆著往回走。一路上,他滿心都是苦澀,好不容易回到莊前。
馬氏遠遠看見姜子牙空著籮筐回來,還以為面都賣光了,滿心歡喜地說道︰“朝歌城的干面看來挺好賣呀?” 姜子牙走到馬氏跟前,把籮擔重重一丟,生氣地罵道︰“都是你這婦人多事!” 馬氏一听,十分不解,反問道︰“干面賣光了是好事,你怎麼反倒罵我?” 姜子牙氣呼呼地說︰“我這一擔面別說賣光,根本就沒賣出去!一直到下午,才有人要買一文錢的面。” 馬氏又問︰“那現在空籮筐回來,想必是都賒給人家了?” 姜子牙怒氣沖沖地說︰“都怪那匹脫韁的馬,繩子絆住了馬蹄,把一擔面都拖潑在地上。緊接著一陣狂風,把面全吹沒了。這不是你惹的事是什麼?”
馬氏听了,氣得對著姜子牙劈臉啐了一口,罵道︰“明明是你自己沒用,反倒來怪我!你簡直就是個飯桶,只知道吃喝的廢物。” 姜子牙大怒,吼道︰“你這賤人,身為女流之輩,竟敢這般侮辱丈夫!” 兩人說著就揪扭在了一起。
宋異人同妻子孫氏听到吵鬧聲,趕忙過來勸解,問道︰“叔叔,這是為了什麼事,和嬸嬸吵成這樣?” 姜子牙便把賣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宋異人听後,笑著說︰“一擔面能值幾個錢?你們夫妻就為這點事吵起來。賢弟,跟我來。”
姜子牙跟著宋異人來到書房,坐下後,姜子牙滿臉愧疚地說︰“承蒙兄長厚愛,一直提攜小弟。可我時運不濟,做什麼事都不成,實在有愧于兄長。” 宋異人安慰道︰“人這一輩子,運氣很重要,花到了時節自然會開放。俗話說︰‘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賢弟不必如此灰心喪氣。我有許多生意伙伴,朝歌城有三四十座酒飯店,都是我的產業。我把朋友們都邀來,你和他們認識認識。每一家店讓你經營一天,如此循環輪轉,以此作為生計,你看怎麼樣?”
姜子牙連忙道謝︰“多謝兄長如此抬舉小弟。” 于是,宋異人便把南門張家的酒飯店交給姜子牙開張經營。
朝歌南門是個極為熱鬧的地方,靠近教場,又是大路通衢,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開張那天,店里的伙計們宰殺了許多豬羊,蒸好了點心,準備好了酒水,一切都收拾得整整齊齊。姜子牙坐在店里,擔任掌櫃。
然而,一來姜子牙乃是萬神總領,身負天命,二來他此時年庚不利。從早晨一直到巳牌時分,連個鬼影都沒上門。到了午時,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黃飛虎也因此沒有操練人馬。天氣本就炎熱,經這一陣暑氣燻蒸,店里的豬羊菜肴瞬間就臭了,點心也餿了,酒也變酸了。
姜子牙坐在店里,覺得十分無趣,便對伙計們說︰“你們把這些酒肴都吃了吧,再等一會兒可就全浪費了!” 此時,姜子牙心中感慨,作詩一首︰
皇天生我出塵寰,虛度風光困世間;鵬翅有時騰萬里,也須飛過九重山。
當天傍晚,姜子牙回到家中。宋異人問道︰“賢弟,今天生意怎麼樣?” 姜子牙滿臉羞愧地說︰“實在不好意思見兄長!今天折了不少本錢,一文錢的東西都沒賣出去。” 宋異人嘆息道︰“賢弟別煩惱,要安守本分,等待時機,這才是君子所為。這次折損的錢也不算多,我們再想辦法,另尋出路。”
宋異人擔心姜子牙心里不痛快,拿出五十兩銀子,讓後生陪著姜子牙去集市販賣牛馬豬羊,想著這些活物總不會像面和酒菜那樣壞掉。
姜子牙便開始了販賣豬羊的營生,這樣過了好些日子。有一天,他趕著許多豬羊前往朝歌販賣。當時,因為紂王失德,妲己殘害生靈,奸臣把持朝政,朝堂上下一片混亂。致使天象異常,旱澇不均,朝歌已經半年沒有下雨。天子和百姓都在祈禱降雨,為此還頒布了禁止屠宰和買賣酒水的告示,曉諭軍民人等,各門都張貼了出來。
姜子牙疏忽大意,沒有留意到這些告示,仍然趕著牛馬豬羊往城里走。剛到城門口,守城的士兵就大聲喊道︰“違禁犯法,把他拿下!” 姜子牙听到後,嚇得轉身就跑。結果,那些牛馬牲口全都被官府沒收了。姜子牙兩手空空,無奈地回到家中。
宋異人見姜子牙慌慌張張,臉色如土,急忙問道︰“賢弟,這是怎麼了?” 姜子牙長嘆一聲,說道︰“屢次承蒙兄長厚愛,可我做什麼生意都做不成,總是虧損。這次販賣豬羊,又疏忽大意。不知道天子正在祈雨,禁止屠宰買賣,我違禁進城,豬羊牛馬都被官府沒收了,本錢全賠光了。我實在是無地自容,這可如何是好!”
宋異人笑著安慰道︰“不過是幾兩銀子被官府沒收了,何必這麼煩惱?賢弟,我帶一壺酒,陪你去後花園散散心。” 說來也巧,姜子牙時來運轉,在這後花園里,竟意外地先收服了五路神。不知後續還會發生什麼事?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