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後

    紂王無道,沉迷于溫柔鄉中,日夜尋歡作樂,興致始終高漲。月光已經偏西,他仍在繼續飲酒,清歌停歇後,箜篌又奏響了旋律。長期的荒淫無道,使得他養成了暴虐的性情,三綱五常被徹底破壞,也因此引發了戰亂,讓百姓陷入愁苦之中。臣子們的諷諫難以改變他放縱的本性,直至今日,人們依然對他的所作所為心懷遺恨。

    且說姜皇後听到音樂聲,詢問身邊侍從,得知是紂王與妲己在飲酒作樂,不禁搖頭嘆息︰“天子如此荒淫,致使萬民失去生計,這可是導致國家混亂的根源啊!昨日外臣進諫,竟慘遭殺害,這可如何是好?眼看成湯的天下就要發生變故,我身為皇後,豈能坐視不管?” 于是,姜皇後乘坐輦車,兩旁宮人整齊排列,紅燈閃爍,簇擁著她前往壽仙宮。迎駕官趕忙進宮啟奏︰“姜皇後已到宮門,等候陛下旨意。” 此時紂王酒意正濃,醉眼惺忪地說︰“甦美人,你去迎接皇後。” 妲己領命,出宮迎接。見到皇後,妲己行禮,皇後賜她平身。隨後,妲己引領姜皇後到殿前行禮完畢。紂王吩咐道︰“左右,設座,請皇後就坐。” 姜皇後謝恩後,在右邊坐下。要知道,皇後是紂王的原配,而妲己只是寵妃,不能一同就坐,只能在一旁侍立。紂王向正宮皇後敬酒,說道︰“梓童今日來到壽仙宮,朕深感欣喜。命妲己美人讓宮娥輕敲檀板,美人親自歌舞一曲,為梓童助興賞玩。” 這時,宮娥鯀捐輕輕敲擊檀板,妲己隨即翩翩起舞,且看︰

    她身上的霓裳隨風擺動,繡帶輕盈飄揚。輕柔的裙帶不沾一絲塵埃,腰肢如風中折柳般婀娜。歌喉嘹亮,仿佛是月宮中傳來的仙音。那一點朱唇,恰似被雨打濕的櫻桃。縴細的十指,宛如春筍般鮮嫩。杏臉桃腮,猶如剛剛綻放花蕊的牡丹。真好似瓊瑤仙境中的神仙降臨,絲毫不亞于嫦娥下凡到人間。

    妲己腰肢如柳般柔軟,歌聲輕柔婉轉,仿佛是輕雲在嶺上隨風搖曳,又似嫩柳在池塘邊拂水。只見鯀捐和兩旁的侍兒紛紛喝彩,跪地齊稱︰“萬歲。” 然而,姜皇後卻正眼都不瞧一下,只是眼楮看著鼻子,心思專注于內心。

    突然,紂王看到姜皇後這般神情,便笑著問道︰“御妻,光陰飛逝,歲月如流水般匆匆而過,美好的景致並不多,正應該趁著此時盡情享樂。像妲己這樣的歌舞,堪稱天上奇觀,人間少有,十分真切動人。御妻為何沒有喜悅之色,反而一臉嚴肅,連看都不看一眼呢?” 姜皇後聞言,離座跪地奏道︰“妲己的歌舞,並非稀奇之事,也並非什麼真實可貴之物。” 紂王疑惑地問︰“這美妙的樂舞都不算奇寶,那什麼才算奇寶呢?” 姜皇後說︰“臣妾听聞,君主若有道,應當輕視財物而重視德行,遠離讒言和美色,這才是君主自身應有的珍寶。比如,天有日月星辰這些珍寶,地有五谷百果這些珍寶,國有忠臣良將這些珍寶,家有孝子賢孫這些珍寶。這四類,才是天地國家所擁有的真正珍寶。而陛下如今荒淫無度,貪戀酒色,征選歌舞技藝,生活窮奢極欲,听信讒言佞語,殘殺忠良之士,驅逐正直之人,拋棄德高望重的老者,親近有罪之人,只听從婦人之言。這就如同母雞代替公雞打鳴,是家道衰敗的象征。將這些當作珍寶,實則是導致家敗國亡的不祥之物。臣妾希望陛下能毫不吝嗇地改正過錯,修養自身品德,親近太師太保等賢臣,遠離女色,樹立綱常,主持公正,不要沉溺于宴飲游樂,不要沉醉在酒色之中,不要荒廢懈怠,每日勤勉處理正事,不要驕傲自滿。如此,或許上天會改變心意,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天下有望迎來太平。臣妾身為女流之輩,不懂忌諱,冒昧冒犯陛下听聞。希望陛下能痛改前非,全力施行,臣妾將不勝榮幸,天下也將幸甚!”

    姜皇後奏完,辭謝後,登上輦車回宮。且說紂王本就酒醉,听了皇後這一番言語,頓時怒容滿面︰“這個賤人不識抬舉,朕讓美人歌舞一曲,給她賞玩取樂,她卻對朕說三道四,說了這麼多廢話。若不是看在她是正宮的份上,真想用金瓜砸死她,才能消我心頭之恨,真是氣人!” 此時已過三更,紂王酒也醒了幾分,對妲己說︰“美人,方才朕心中惱怒,你再舞一曲,為朕解解悶。” 妲己跪地奏道︰“妾身從今往後,不敢再歌舞了。” 紂王問︰“為何?” 妲己說︰“姜皇後嚴厲斥責妾身,說這歌舞是傾家喪國之物。況且皇後所言甚是在理,妾身承蒙陛下恩寵,不敢片刻離開陛下左右。倘若娘娘將此事傳出宮闈,說賤妾蠱惑聖心,引誘天子不行仁政,讓外廷大臣以此來責備陛下,那妾身即便拔光頭發,也不足以彌補罪過。” 說罷,淚如雨下。紂王听後大怒道︰“美人只管侍奉朕,明日朕就廢了那個賤人,立你為皇後,朕自有主張,美人不必擔憂!” 妲己謝恩,自此之後,他們日夜奏樂飲酒,暫且不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日,恰逢月初,姜皇後在宮中接受各宮嬪妃的朝賀。西宮黃貴妃,是黃飛虎的妹妹;馨慶宮楊貴妃,都來到正宮。這時,有宮人來報︰“壽仙宮甦妲己候旨。” 皇後傳旨宣妲己進宮。只見姜皇後升上寶座,黃貴妃在左邊,楊貴妃在右邊。妲己進宮朝拜完畢,姜皇後特意賜美人平身,妲己便在一旁侍立。兩位貴妃問道︰“這就是甦美人?” 姜皇後回答︰“正是。” 接著,姜皇後斥責妲己道︰“天子在壽仙宮,不分晝夜地尋歡作樂,不理朝政,法紀混亂。你卻沒有一句規勸之言,反而迷惑天子,讓他日夜沉迷歌舞,沉醉于酒色之中,拒絕勸諫,殺害忠良,破壞成湯的大典,貽誤國家的治安,這一切都是你挑起的。從今往後,若你仍不知悔改,繼續引誘君主走上歧途,依舊肆無忌憚,本宮定將依照中宮之法處置你。你暫且退下吧!” 妲己忍氣吞聲,拜謝後出宮,滿臉羞愧,心情郁悶地回到自己宮中。

    當時,鯀捐迎上妲己,口稱︰“娘娘。” 妲己進宮後,坐在繡墩上,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鯀捐問道︰“娘娘今日朝見正宮回來,為何唉聲嘆氣?” 妲己咬牙切齒地說︰“我身為天子的寵妃,姜後卻仗著自己是原配,在黃、楊二貴妃面前羞辱我,這口氣我怎能不報?” 鯀捐說︰“主公前日親口許諾娘娘為正宮,還怕不能報仇嗎?” 妲己說︰“雖說有此許諾,但姜後還在位,這可如何是好?必須想出一條奇計,害死姜後,此事才能妥當。不然,百官也不會服氣,依舊會進諫不停,怎能安穩?你有什麼計策可行?若能成功,你的福氣也不淺!” 鯀捐說︰“我們都是女流之輩,況且奴婢只是一個侍婢,哪有什麼深謀遠慮。依奴婢之見,不如召一位外臣來商議,這樣才妥當。” 妲己沉思片刻,說︰“外官怎麼能輕易召進宮來?況且宮中耳目眾多,又不是心腹之人,這可不行。” 鯀捐說︰“明日天子會去御花園,娘娘可暗中傳下懿旨,宣中諫大夫費仲到宮。待奴婢囑咐他,讓他定一條妙計。若能害了姜皇後,許諾他官居顯位,加官進爵。他一向有才名,定會用心謀劃,萬無一失。” 妲己說︰“此計雖妙,可要是他不肯幫忙,該怎麼辦?” 鯀捐說︰“此人也是主公的寵臣,主公對他言听計從。況且娘娘能進宮,也是他舉薦的,奴婢知道他肯定會盡力。” 妲己听後十分高興。

    那日,紂王前往御花園,鯀捐暗中傳下懿旨,將費仲宣至壽仙宮。費仲在宮門外,只見鯀捐出宮,對他說︰“費大夫,娘娘有一封密旨,你拿回去自己拆開觀看。此事機密,不可泄露,若事情辦成,甦娘娘絕對不會辜負大夫。宜速不宜遲!” 鯀捐說完,便進宮去了。費仲接過書信,急忙出了午門,回到自己府邸,進入內室打開書信,原來是妲己讓他設謀害姜皇後的重要內容。看完之後,費仲陷入沉思,心中憂慮恐懼。他心想︰“姜皇後是主上的原配,她的父親東伯侯姜桓楚,鎮守東魯,麾下有雄兵百萬,大將千員,長子姜文煥更是勇冠三軍,力敵萬夫,怎麼能輕易招惹?若有差錯,後果不堪設想。可若遲疑不辦,妲己又是天子的寵妃,要是她因此記恨,在枕邊悄悄說壞話,或者在天子酒後進讒言,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費仲心中猶豫不決,坐立不安,如芒在背,整日沉思,卻想不出一點辦法,沒有半條計策可施。他在廳前走到廳後,神魂顛倒,像喝醉了酒又像發痴一樣坐在廳上。正在煩悶之時,只見一個身高一丈四,肩膀寬闊,強壯勇猛的人從面前走過。費仲問道︰“你是什麼人?” 那人急忙上前叩頭說︰“小的是姜環。” 費仲听了,便問︰“你在我府中幾年了?” 姜環說︰“小的從東魯來到老爺府上已經五年了,承蒙老爺一向關照,恩德如山,無以為報。只是不知道爺爺正煩悶,沒有及時回避,還望老爺恕罪!” 費仲一見到此人,頓時計上心來,說道︰“你先起來,我有事問你。你若肯用心去做,日後的富貴可不小。” 姜環說︰“老爺吩咐,小的怎敢不努力去辦?何況小的受老爺知遇之恩,即便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 費仲高興地說︰“我整日苦思冥想,毫無辦法,沒想到辦法卻在你身上。若此事辦成,你我都將有無盡的富貴。千萬不要泄露,否則災禍非同小可!” 費仲湊近姜環耳邊,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說了一番。姜環點頭,領命而去。這正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 有詩為證︰

    “姜後忠賢報主難,孰知平地起波瀾;可憐數載鴛鴦夢,慘酷奇冤不忍看!”

    話說費仲精心將計策寫好,秘密交給鯀捐。鯀捐拿到書信,趕緊暗中呈給妲己。妲己看完,滿心歡喜,心想︰“正宮之位不久就歸我了。” 一天,紂王在壽仙宮閑來無事,妲己趁機啟奏道︰“陛下一心眷戀妾身,已有十天沒登上金殿了。希望陛下明日臨朝,也好不辜負文武百官的期望。” 紂王說︰“美人所言極是,實在難得。就算是古代的賢妃聖後,也比不上你這般貼心。明日朕就臨朝,處理政務,才不辜負美人的美意。” 看官,這其實是費仲和妲己設下的計謀,哪是什麼好意,暫且按下不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二天,天子準備上朝,只見左右侍奉的官員保駕,紂王從壽仙宮出發。鑾輿經過聖德殿,來到分宮樓,只見紅燈閃爍,香氣彌漫。正走著,突然從分宮樓門角旁躥出一人,此人身高一丈四,頭戴扎巾,手持寶劍,行動如虎狼般迅猛。他大喝一聲︰“昏君無道,沉迷酒色!我奉主母之命,前來刺殺昏君,好讓成湯的天下不落入他人之手,確保我主能繼續為君!” 說著便一劍劈來。好在周圍有眾多保駕官員,此人還沒靠近紂王,就被眾官員制服。眾人用繩索將他捆綁起來,帶到紂王面前,讓他跪在地上。紂王又驚又怒,來到大殿升座。文武百官朝賀完畢,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紂王說︰“宣武成王黃飛虎、亞相比干。” 兩位大臣立刻出班,俯身跪地稱臣。紂王說︰“二位愛卿,今日升殿,發生了一件極為異常的事。” 比干問︰“是什麼異常之事?” 紂王說︰“在分宮樓有一個刺客,拿著劍來刺朕,不知是受何人指使?” 黃飛虎听了,十分震驚,急忙問道︰“昨夜是哪位官員在殿中值守?” 這時,有一人出班,此人乃是封神榜上有名的總兵,名叫魯雄,他拜伏在地說︰“是臣在殿中值守,昨晚並無奸細。此人莫非是五更時跟著百官混入分宮樓的,所以才發生了這變故。” 黃飛虎吩咐︰“把刺客帶上來。” 眾官員將刺客拖到殿前滴水之處。天子傳旨︰“誰能為朕審問清楚,回朕的話。” 班中走出一人,上奏說︰“臣費仲不才,願去審問,然後回旨。” 看官,費仲原本並非審問官員,這其實是他和妲己設下的圈套,用來陷害姜皇後,他們擔心別人審出實情,所以費仲主動請求去審問。

    話說費仲將刺客帶到午門外審問,還沒動用刑罰,刺客就招認了謀反之事。費仲進入大殿,向天子俯伏回旨。百官不知道這是他們設的計謀,都靜靜地听他回奏。紂王問︰“審問結果如何?” 費仲奏道︰“臣不敢奏明。” 紂王說︰“你既然審問清楚了,為何不奏?” 費仲說︰“請陛下赦免臣的罪,臣方可回旨。” 紂王說︰“赦你無罪。” 費仲這才奏道︰“刺客姓姜,名環,是東伯侯姜桓楚的家將,奉中宮姜皇後的懿旨,前來行刺陛下。他們意圖奪取天位,讓姜桓楚當天子。幸好宗社有靈,皇天後土庇佑陛下,洪福齊天,逆謀才得以敗露,刺客也隨即被抓獲。請陛下召集九卿、文武大臣和貴戚,商議定奪此事。”

    紂王听了,拍案大怒︰“姜後是朕的原配,竟敢如此無禮,謀逆不道!還商議什麼貴戚?況且宮廷弊端難除,禍亂潛藏在宮禁之內,身邊之事難以提防。速命西宮黃貴妃去審問,然後回旨。” 紂王怒發如雷,起駕回到壽仙宮,暫且不表。

    且說眾大臣紛紛議論,難以分辨事情真假。上大夫楊任對武成王說︰“姜皇後一向貞靜淑德,慈祥仁愛,治理後宮有方。依下官看來,其中必定有不為人知的隱情,朝廷內部肯定有人暗中勾結。各位殿下,眾位大夫,我們先不要退朝,且等西宮黃貴妃的消息,再做定論。” 于是,百官都在九間殿沒有散去。

    話說奉御官帶著旨意來到中宮,姜皇後接旨,跪地聆听宣讀。奉御官宣讀道︰

    “敕曰︰皇後位居中宮,德行匹配坤元,尊貴堪比天子。本應日夜兢兢業業,修養自身品德,不辱沒姆教,助益內廷。卻肆意行大逆之事,豢養武士姜環,在分宮樓行刺。幸而天地有靈,大奸之人隨即被抓獲,押送到午門審問,刺客招供︰‘皇後與父親姜桓楚合謀不軌,妄圖奪取天位。’此舉違背倫理,三綱盡失。著奉御官將其押送到西宮,嚴加審問,從重定罪,不得徇私放縱,罪責自負。特敕。”

    姜皇後听完,放聲大哭︰“冤枉啊冤枉!是哪個奸賊無事生非,給我安上這個不可饒恕的罪名。可憐我在宮闈之中多年,克勤克儉,早起晚睡,怎敢輕易妄為,有辱姆教。如今皇上不查明事情來歷,就將我押送到西宮,生死未卜。” 姜後悲痛萬分,淚濕衣襟。

    奉御官陪著姜後來到西宮,黃貴妃將旨意放在上首,尊崇國法。姜皇後跪地說道︰“我姜氏向來秉持忠良,皇天後土可鑒我心。如今不幸遭人陷害,希望賢妃能明察我平日的為人,為我做主,洗清這冤枉。” 黃妃說︰“聖旨上說你命令姜環弒君,要把國家獻給東伯侯姜桓楚,篡奪成湯的天下。此事干系重大,違背禮儀倫常,破壞夫妻間的大義,斷絕元配的恩情。若論實情,當真要夷滅九族。”

    皇後說︰“賢妃在上,我姜氏是姜桓楚的女兒,父親鎮守東魯,是二百鎮諸侯之首,官居極品,位壓三公,身為國戚,我又身為中宮皇後,地位在四大諸侯之上。況且我生下兒子殷郊,已被立為東宮太子。等聖上萬歲之後,我兒子將繼承大位,我也會成為太後。從未听說父親當了天子,女兒還能配享太廟的。我雖是女流之輩,也不至于愚昧到這個地步。況且天下諸侯不止我父親一人,若天下諸侯一同興兵問罪,這江山如何能長久保住?希望賢妃仔細查明,洗清我的奇冤!我真的沒有做此事,懇請賢妃回稟旨意,轉達我的心意,這份恩情我沒齒難忘!” 話還沒說完,聖旨就來催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妃乘坐輦車來到壽仙宮候旨。紂王宣黃妃進宮,黃妃朝賀完畢。紂王問︰“那個賤人招供了沒有?” 黃妃奏道︰“奉旨嚴審,姜後沒有半點私心,確實有貞潔賢能的品德。她是陛下的元配,侍奉陛下多年,承蒙陛下恩寵,生下殿下已立為東宮太子。陛下萬歲之後,她就是太後,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怎敢起欺君之心,招來這滅族之禍。況且姜桓楚官居東伯侯,身為皇親,諸侯朝見都稱他千歲,是人臣的最高品級。他怎會派人行刺,肯定沒有這個道理。姜後在痛苦中傷透了心,冤屈如同被倒扣的盆子,不見天日。就算姜後再愚昧,也不會想著父親當天子,兩個女兒都能當太後,外甥能繼承皇位。至于放棄尊貴去追求卑賤,遠離上位去靠近下位,愚昧的人都不會這麼做,何況姜後正位中宮數年,一向知曉禮教。臣妾希望陛下能查明冤情,洗刷冤枉,不要讓元配受冤屈,有失聖德。再請看在太子生母的份上,憐憫並赦免她,臣妾深感榮幸,姜後全家也會感恩不盡!”

    紂王听了,暗自思索︰“黃妃的話,十分明白。如果真沒有此事,那肯定有隱情。” 正在猶豫不決之時,只見妲己在一旁微微冷笑。紂王看到妲己微笑,問道︰“美人微笑卻不說話,這是為何?” 妲己回答︰“黃娘娘被姜後迷惑了。向來做事的人,總是把好事歸自己,壞事推給別人。況且謀逆不道是重大之事,她怎麼會輕易承認?而且姜環是她父親的人,既然供出有主使,怎麼能賴得掉?再說三宮後妃那麼多,為何不攀咬別人,單單指認姜後,這其中難道沒有說法?恐怕不用重刑,她是不會認的。希望陛下明察!” 紂王說︰“美人說得有理!”

    黃妃在一旁說道︰“甦妲己,你不要這樣。皇後是天子的元配,是天下的國母,尊貴無比。就算是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時候,就算皇後有大過錯,也沒有誅殺正宮的先例。” 妲己說︰“法律是為天下人設立的,天子代表上天宣化,也不能自私行事。況且犯法沒有私情,無論尊貴、親近、低賤,犯罪的懲處都是一樣的。陛下可傳旨,如果姜後不招供,就剜去她一只眼楮。眼楮是心靈的窗戶,她害怕剜眼之苦,自然會招認。讓文武百官知道,這也是依法行事,沒有過分苛求。” 紂王說︰“妲己說得對!”

    黃妃听說要剜姜後的眼楮,心里十分著急,只好上輦回到西宮。下了輦車,見到姜後,她垂淚頓足地說︰“我的皇娘!妲己是你百世的冤家,在君前說了妒忌的話。如果你不認,就要剜去你一只眼楮,你就依我認了吧!歷代君王都沒有加害正宮的道理,大不了把你貶到不游宮罷了!” 姜後哭著說︰“賢妃的話是為我好,但我生平深知禮教,怎肯承認這大逆之事,讓父母蒙羞,得罪宗廟社稷?況且妻子刺殺丈夫,有傷風化,敗壞綱常。這會讓我父親成為不忠不孝的奸臣,我成為辱門敗戶的賤輩,惡名流傳千年,讓後人唾棄。還會導致太子不能安穩居于儲位,關系重大,我怎能草率冒認。別說剜我一只眼楮,就算把我投入鼎鑊,千刀萬剮,這也是我生前作孽今生的報應,我絕不能違背大義。古人說︰‘粉身碎骨俱不懼,只留清白在人間。’” 話還沒說完,聖旨就到了︰“如果姜後不認,就剜去她一只眼楮。” 黃妃說︰“快認了吧!” 姜後大哭︰“就算死,我也不會冒認!” 奉御官百般逼迫,不容她拖延,將姜皇後的一只眼楮剜去,鮮血染紅了衣襟,姜後昏死在地。黃妃急忙叫宮人攙扶救治,但姜後一時難以甦醒。真是可憐,有詩為證︰

    “剜目飛災禍不禁,只因規諫語相侵;早知國破終無救,空向西宮血染襟。”

    黃貴妃看著姜後遭受如此殘酷的刑罰,眼淚止不住地流。奉御官把剜下來的、還滴著血的一只眼楮,盛放在盤子里,和黃貴妃一起登上輦車,回去向紂王復命。黃貴妃下了輦車,走進宮去,紂王急忙問道︰“那個賤人招供了嗎?” 黃貴妃上奏說︰“姜後根本沒有做那事。嚴加審問也沒有結果,她遭受了剜眼的冤屈之刑,怎麼肯喪失大節承認莫須有的罪名呢?按照旨意,已經把她的一只眼楮取來了。” 說著,黃貴妃將姜後的那只血淋淋的眼楮,雙手捧到紂王面前。

    紂王看著姜後的眼楮,心中一陣不忍。畢竟兩人夫妻恩愛多年,他此時後悔不已,低下頭沉默不語,心里滿是傷感。過了一會兒,他轉過頭責怪妲己說︰“就因為輕信了你一句話,把皇後的一只眼楮剜了,可她又沒有招供,這責任該由誰來承擔呢?這事都是你做事輕率、胡亂出主意導致的。要是百官不服,這可怎麼辦才好?” 妲己說︰“姜後不招供,百官肯定會有議論,這事怎麼能輕易了結呢?況且東伯侯鎮守一方,肯定也會為女兒洗清冤屈。這事必須得讓姜後招供,才能堵住百官和百姓的嘴。” 紂王听了,沉吟起來,心里十分糾結,就像公羊的角被卡在籬笆里,進退兩難。過了好一會兒,他問妲己︰“事到如今,用什麼辦法處理才妥當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妲己說︰“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要麼徹底解決,要麼前功盡棄。讓姜後招供,就能相安無事;不招供的話,各種議論就會紛紛揚揚,永無寧日。現在的辦法,只有用嚴刑拷打,不怕她不承認。陛下現在傳旨,讓黃貴妃準備一只銅斗,在里面放上炭火,把它燒紅。如果姜後還是不招,就用燒紅的銅斗去烙她的雙手。十指連心,那種疼痛難以忍受,到時候她肯定會承認。” 紂王說︰“按照黃妃所說,姜後根本沒有做這事。現在又要用這麼殘酷的刑罰去屈打成招,恐怕百官會有非議。剜眼已經錯了,怎麼能再錯呢?” 妲己說︰“陛下您想錯了!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騎虎難下。寧可冤枉姜後,陛下也不能得罪天下諸侯和滿朝文武啊。” 紂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傳旨︰“如果姜後再不招供,就用燒紅的銅斗烙她的雙手,不許徇私隱瞞。”

    黃妃听了這話,嚇得魂飛魄散。她登上輦車回宮,去看望姜後。只見姜後淒慘地倒在地上,衣襟被鮮血染紅,那場景慘不忍睹。黃貴妃放聲大哭︰“我那賢德的娘娘啊!你前世到底做了什麼壞事,得罪了天地,才遭受這樣的橫禍和酷刑?” 她扶起姜後,安慰道︰“賢後娘娘,你就認了吧!昏君糊涂心狠,听信那賤人的話,一心要置你于死地。你要是再不招供,他們就要用燒紅的銅斗烙你的雙手。這麼殘酷的刑罰,我怎麼忍心看到啊?” 姜後滿臉血淚,大哭著說︰“我生前罪孽深重,死又有什麼可推辭的呢?只是希望你能為我作證,這樣我就算死也能閉眼了。” 話還沒說完,只見奉御官把銅斗燒得通紅,傳旨道︰“如果姜後再不招供,就烙她的雙手。”

    姜後心如鐵石,意志堅定,怎麼肯承認這誣陷的冤屈呢?奉御官不由分說,把燒紅的銅斗按在姜後的雙手上。只听 “滋滋” 作響,姜後的筋被烙斷,皮膚燒焦,骨頭枯爛,散發出陣陣惡臭。十指連心,姜後疼得昏死在地。後人看到這段,無不感慨萬分,有詩嘆道︰

    “銅斗稍紅烈焰生,宮人此際下無情;可憐一片忠貞意,化作江流日夜鳴。”

    黃貴妃看到這般慘狀,不禁兔死狐悲,心如刀絞,像油煎一樣難受。她痛哭了一場,然後登上輦車回宮,進宮後向紂王稟報。黃貴妃含著淚上奏說︰“用了這麼殘酷的刑罰,多次嚴厲審問,姜後還是沒有承認行刺之事。只怕是奸臣在朝廷內外勾結,陷害中宮。要是事情有變故,那後果不堪設想。” 紂王听了,大吃一驚,說︰“這事都是美人讓朕傳旨審問的,現在弄成這樣,這可如何是好?” 妲己跪下奏道︰“陛下不必擔憂,刺客姜環還在。陛下傳旨,讓威武大將軍晁田、晁雷把姜環押到西宮,讓他們二人當面對質,難道姜後還能推脫嗎?這次她肯定會招供。” 紂王說︰“這個辦法很好。” 于是傳旨︰“押刺客去西宮對審。” 黃貴妃回宮,暫且不表。卻說晁田、晁雷押著刺客姜環前往西宮對證。不知道他們此去,命運將會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後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