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話說寶玉听了,急忙走進來一看,只見琥珀站在屏風跟前說︰“快去吧,大家正等著你說話呢。” 寶玉來到上房,看見賈母正和王夫人以及眾姊妹們商量著給史湘雲還席的事兒。寶玉便說道︰“我有個主意。既然沒有外客,吃的東西也別固定樣式和數量了,就挑大家平日里愛吃的做幾樣。也不用按桌席來,每人面前擺一張高幾,放上各人愛吃的一兩樣東西,再擺一個什錦攢心盒子,配上自斟壺,這樣豈不是很別致?” 賈母听了,連說 “很是”,趕忙吩咐傳給廚房︰“明天就挑我們愛吃的東西做,按照人數,再裝到盒子里送過來。早飯也安排在園子里吃。” 商議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掌了燈,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可喜這天天氣晴朗。李紈一大早就起來了,看著老婆子和丫頭們清掃那些落葉,擦拭桌椅,準備茶酒器皿。只見豐兒帶著劉姥姥和板兒進來,說︰“大奶奶可真忙啊。” 李紈笑著說︰“我說你昨天走不成,你還偏急著要走。” 劉姥姥笑著說︰“老太太把我留下了,讓我也熱熱鬧鬧地玩一天。” 豐兒拿著幾把大小鑰匙,說道︰“我們奶奶說了,外頭的高幾恐怕不夠用,不如打開樓,把收著的那些拿下來用一天。奶奶本應該親自來的,可正和太太說話呢,就請大奶奶開一下樓,帶著人去搬吧。” 李氏便讓素雲接過鑰匙,又讓婆子出去叫了幾個二門上的小廝來。李紈站在大觀樓下,抬頭往上看,讓人上去打開綴錦閣,把東西一張一張地往下抬。小廝、老婆子和丫頭們一起動手,抬下來二十多張。李紈說︰“小心著點,別慌慌張張的,跟有鬼追著似的,仔細踫壞了邊角。” 又回頭對劉姥姥笑著說︰“姥姥,你也上去看看。” 劉姥姥一听,求之不得,立刻拉著板兒登梯上去了。進了里面,只見黑壓壓地堆著些圍屏、桌椅、大小花燈之類的東西,劉姥姥雖然不太認得,但只見五彩斑斕,各有各的奇妙之處。她念了幾聲佛,便出來了。然後鎖上門,大家一起下來。李紈說︰“怕老太太高興,索性把船上的劃子、篙槳、遮陽幔子都搬下來預備著。” 眾人答應著,又打開門,把這些東西一樣樣地搬了下來。李紈讓小廝去傳駕娘們到船塢里撐出兩只船來。

    正忙著安排的時候,只見賈母帶著一群人進來了。李紈趕忙迎上去,笑著說︰“老太太高興,這麼早就進來了。我還以為您沒梳頭呢,剛摘了菊花正打算給您送去。” 一邊說著,碧月早捧過一個大荷葉式的翡翠盤子來,里面盛著各色的折枝菊花。賈母挑了一朵大紅色的,插在鬢角上。一回頭看見了劉姥姥,連忙笑著說︰“過來戴朵花兒。” 話還沒說完,鳳姐就把劉姥姥拉過來,笑著說︰“讓我給你打扮打扮。” 說著,就把一盤子花橫七豎八地插了劉姥姥一頭。賈母和眾人笑得停不下來。劉姥姥笑著說︰“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麼體面起來。” 眾人笑著說︰“你還不拔下來扔到她臉上,把你打扮得像個老妖精了。” 劉姥姥笑著說︰“我雖說老了,年輕時也愛打扮,喜歡花兒粉兒的,今兒當個老風流也挺好。”

    說說笑笑間,眾人已來到沁芳亭子上。丫鬟們抱來一個大錦褥子,鋪在欄桿邊的榻板上。賈母靠著柱子坐下,讓劉姥姥也坐在旁邊,問她︰“這園子好不好?” 劉姥姥念著佛說︰“我們鄉下人到了過年的時候,都上城來買畫兒貼。平日里閑了,大家都說,要是能到畫兒里去逛逛就好了。想著那畫兒也不過是假的,哪有這樣真實的地方呢。誰知道我今兒進了這園子一看,竟比那畫兒還好上十倍。要是有人能照著這園子畫一張,我帶回去給他們瞧瞧,就算死了也值了。” 賈母听了,指著惜春笑著說︰“你看我這個小孫女兒,她會畫畫。等明天讓她畫一張怎麼樣?” 劉姥姥听了,高興得連忙跑過來,拉著惜春說︰“我的姑娘,你年紀這麼小,模樣又這麼好,還有這本事,莫不是神仙投胎來的吧。”

    賈母休息了一會兒,自然要帶著劉姥姥到處見識見識。先來到了瀟湘館。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道,地上布滿了蒼苔,中間是一條羊腸小道,鋪著石子。劉姥姥讓開路,讓賈母眾人走,自己卻走在土地上。琥珀拉著她說︰“姥姥,你到路上面來走,小心蒼苔滑。” 劉姥姥說︰“沒事兒,我們走慣了,姑娘們盡管走。可惜了你們的繡鞋,別弄髒了。” 她只顧著和上頭的人說話,沒防備腳下真的滑了一下,“咕咚” 一聲摔了一跤。眾人拍手哈哈大笑起來。賈母笑罵道︰“小蹄子們,還不趕緊扶起來,就知道站著笑。” 說話間,劉姥姥已經爬了起來,自己也笑著說︰“剛夸口就打臉了。” 賈母問她︰“有沒有扭到腰?讓丫頭們給你捶一捶。” 劉姥姥說︰“哪能呢,我哪有那麼嬌貴。哪一天不摔個一兩跤,要是都要捶,那還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紫鵑早早地打起湘簾,賈母等人進來坐下。林黛玉親自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茶,獻給賈母。王夫人說︰“我們不喝茶,姑娘不用倒了。” 林黛玉听了,便讓丫頭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張椅子挪到下首,請王夫人坐下。劉姥姥見窗下案上擺著筆硯,書架上堆滿了書,便說︰“這肯定是哪位公子的書房了。” 賈母笑著指著黛玉說︰“這是我外孫女兒的屋子。” 劉姥姥仔細打量了黛玉一番,才笑著說︰“這哪像個小姐的繡房,簡直比上等的書房還好。” 賈母問︰“寶玉怎麼沒看見?” 眾丫頭們回答說︰“在池子里的船上呢。” 賈母說︰“誰又預備下船了?” 李紈趕忙回話說︰“剛才開樓拿高幾,我怕老太太高興,就順便預備下了。” 賈母正要說什麼,有人回稟說︰“姨太太來了。” 賈母等人剛站起來,只見薛姨媽已經進來了,一邊入座,一邊笑著說︰“今兒老太太高興,這麼早就來了。” 賈母笑著說︰“我剛說來得晚的要罰,沒想到姨太太就來晚了。”

    說笑了一會兒,賈母見窗上的紗顏色舊了,就和王夫人說︰“這紗剛糊上的時候好看,過段時間就不翠綠了。這院子里又沒有桃杏樹,竹子已經是綠的了,再用這綠紗糊窗就不太搭配。我記得咱們以前有四五樣顏色的糊窗紗,明天給她把這窗上的換了。” 鳳姐連忙說︰“昨天我開庫房,看見大板箱里還有好多匹銀紅蟬翼紗,有各種折枝花樣的,有流雲�d福花樣的,還有百蝶穿花花樣的,顏色鮮艷,紗又輕軟,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拿了兩匹出來,打算做兩床綿紗被,想來肯定很不錯。” 賈母听了笑著說︰“呸,人人都說你見多識廣,連這個紗都不認得,還敢吹牛。” 薛姨媽等人都笑著說︰“不管她見過多少,哪能和老太太比呢。老太太快教教她,我們也听听。” 鳳姐也笑著說︰“好祖宗,快教教我吧。”

    賈母笑著對薛姨媽眾人說︰“那種紗,比你們的年紀都大呢。怪不得她認成蟬翼紗,確實有點像,不知道的,都以為是蟬翼紗。它正經的名字叫‘軟煙羅’。” 鳳姐說︰“這名字也好听。只是我這麼大了,紗羅也見過幾百樣,從沒听說過這個名字。” 賈母笑著說︰“你才活了多大,見過幾樣稀罕東西,就開始吹牛了。那軟煙羅只有四種顏色︰一種雨過天晴色,一種秋香色,一種松綠色,一種就是銀紅色,要是做成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看去,就像煙霧一樣,所以叫‘軟煙羅’。那銀紅色的又叫‘霞影紗’。如今宮里用的府紗,也沒有這麼軟、厚、輕、密的了。” 薛姨媽笑著說︰“別說鳳丫頭沒見過,連我都沒听說過。”

    鳳姐一邊說著,早讓人取了一匹來。賈母說︰“可不是這個!以前也就是用來糊窗屜,後來我們拿它做被、做帳子,試過之後發現也挺好。明天就找出幾匹來,用銀紅色的給她糊窗子。” 鳳姐答應著。眾人都看了,紛紛稱贊。劉姥姥也眯著眼看個不停,念著佛說︰“我們想拿它做衣裳都舍不得,拿來糊窗子,多可惜呀。” 賈母說︰“用來做衣裳反倒不好看。” 鳳姐連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紅綿紗襖子的衣襟拉出來,給賈母和薛姨媽看,說︰“看看我的這襖兒。” 賈母和薛姨媽都說︰“這已經是很好的了,這是如今宮里特制的,竟然都比不上這個。” 鳳姐說︰“這薄紗片子,還說是宮里特制的呢,連官用的都比不上。” 賈母說︰“再找找,說不定還有青色的。要是有,都拿出來,送兩匹給劉親家,我做個帳子掛,剩下的添上里子,給丫頭們做些夾背心穿,不然白白放著發霉壞掉了。” 鳳姐連忙答應,仍舊讓人把紗送了回去。

    賈母站起身來笑著說︰“這屋子有點窄,再到別處逛逛。” 劉姥姥念著佛說︰“人人都說大戶人家住大房子。昨天見了老太太的正房,配上大箱大櫃大桌子大床,果然氣派。那櫃子比我們那一間房子還大還高。怪不得後院子里有個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曬東西,預備個梯子做什麼呢?後來我才想起來,肯定是為了開頂櫃收放東西,沒那梯子,怎麼能夠得著上去呢。如今又見了這小屋子,比大的更齊整了。滿屋里的東西都好看得很,都叫不上名字,我越看越舍不得離開這里。” 鳳姐說︰“還有更好的呢,我都帶你去看看。” 說著,一行人就離開了瀟湘館。

    遠遠望見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撐船。賈母說︰“他們既然預備下船了,咱們就坐。” 一邊說著,便朝著紫菱洲蓼漵一帶走去。還沒到池邊,只見幾個婆子手里都捧著一色捏絲戧金五彩大盒子走來。鳳姐急忙問王夫人早飯在哪里擺。王夫人說︰“問老太太在哪里,就在哪里擺吧。” 賈母听了,回頭說︰“你三妹妹那里就挺好。你就帶人去擺,我們從這里坐了船過去。”

    鳳姐听了,便轉身和探春、李紈、鴛鴦、琥珀帶著端飯的一群人,抄近路來到了秋爽齋,在曉翠堂里擺開桌案。鴛鴦笑著說︰“平日里咱們總說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時,都有個清客相公在一旁供人取笑。咱們今兒也有了個女清客了。” 李紈為人厚道,一時沒听明白。鳳姐心里清楚說的是劉姥姥,也笑著說︰“那咱們今兒就拿她逗個樂子。” 兩人便這般這般地商量起來。李紈笑著勸道︰“你們呀,一點正事兒不做,又不是小孩子了,還這麼頑皮,小心老太太說你們。” 鴛鴦笑著說︰“這跟你可沒多大關系,有我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說著,只見賈母等人來了,大家各自隨意坐下。先是丫鬟端上兩盤茶,眾人喝完。鳳姐手里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瓖銀筷子,估量著眾人的座位,按照席次擺放好。賈母說︰“把那張小楠木桌子抬過來,讓劉親家挨著我這邊坐。” 眾人听了,趕忙把桌子抬了過來。鳳姐一邊給鴛鴦使眼色,鴛鴦便拉著劉姥姥出去,悄悄地對劉姥姥叮囑了一番,又說︰“這是我們家的規矩,要是錯了,我們可要笑話的。” 安排妥當後,大家才各自歸座。

    薛姨媽已經吃過飯了,便不吃,只坐在一旁喝茶。賈母帶著寶玉、湘雲、黛玉、寶釵坐一桌,王夫人帶著迎春姊妹三人坐一桌,劉姥姥挨著賈母坐一桌。賈母平日里吃飯,都有小丫鬟在旁邊,拿著漱盂、拂塵、巾帕等物件。如今鴛鴦本不當這個差事了,可今日鴛鴦偏偏接過拂塵在一旁伺候。丫鬟們知道她要捉弄劉姥姥,便都躲開,由著她。鴛鴦一邊站著伺候,一邊悄悄對劉姥姥說︰“可別忘了。” 劉姥姥說︰“姑娘放心。” 劉姥姥入座後,拿起筷子,只覺得沉甸甸的,不太順手。原來是鳳姐和鴛鴦商量好了,特意給劉姥姥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瓖金的筷子。劉姥姥見了,說道︰“這筷子比俺們那兒的鐵杴還沉,哪能使得動它。” 這話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

    只見一個媳婦端著一個盒子站在屋子中間,一個丫鬟上前揭開盒蓋,里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卻偏偏挑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了聲 “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說完,自己卻鼓著腮幫子不說話。

    眾人先是一愣,隨後一听,上上下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史湘雲忍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得岔了氣,伏在桌子上直叫 “哎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著摟著寶玉叫 “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忍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扣在了迎春身上;惜春離開座位,拉著她奶母叫著要揉一揉腸子。地下的人沒有一個不笑得彎腰屈背的,有的躲出去蹲著笑,有的忍著笑上來給她們姊妹換衣裳,唯獨鳳姐和鴛鴦還強撐著,繼續招呼劉姥姥。

    劉姥姥拿起筷子,只覺得不听使喚,又說道︰“這里的雞兒長得俊俏,下的蛋也小巧玲瓏,真好看。我且吃一個。” 眾人剛止住笑,听到這話又笑了起來。賈母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琥珀在後面給她捶背。賈母笑道︰“這肯定是鳳丫頭這個調皮鬼搞的,別信她的話。” 劉姥姥正夸贊雞蛋小巧,要吃一個,鳳姐笑著說︰“這一個雞蛋一兩銀子呢,你快嘗嘗,涼了就不好吃了。” 劉姥姥便伸筷子去夾,哪里夾得起來,在碗里折騰了好一陣,好不容易夾起一個,剛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掉在地上,她趕忙放下筷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底下的人撿了出去。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還沒听見個響聲就沒了。”

    眾人都沒心思吃飯了,都看著劉姥姥笑。賈母又說︰“這會兒又把那象牙筷子拿出來了,又不是請客擺大宴席。都是鳳丫頭指使的,還不趕緊換了。” 底下的人原本沒準備這象牙筷子,這是鳳姐和鴛鴦特意拿來的,听賈母這麼說,趕忙收了回去,又換上一雙烏木瓖銀的。劉姥姥說︰“金的拿走了,又是銀的,到底不如俺們家的用著順手。” 鳳姐說︰“菜里要是有毒,這銀子下去就能試出來。” 劉姥姥說︰“這菜里要是有毒,俺們那兒的菜都成砒霜了。哪怕毒死了,我也要把它吃完。” 賈母見劉姥姥如此有趣,吃得又香甜,便把自己的飯菜也端過去給她吃。又讓一個老嬤嬤,把各樣的菜給板兒夾到碗里。

    不一會兒吃完了飯,賈母等人都到探春臥室里去說閑話。這邊收拾完殘桌,又擺上了一桌。劉姥姥看著李紈和鳳姐對坐著吃飯,感嘆道︰“別的也就罷了,我就喜歡你們家這行事做派。怪不得說‘禮出大家’。” 鳳姐趕忙笑著說︰“您可別多心,剛才不過是大家開個玩笑。” 話還沒說完,鴛鴦也進來笑著說︰“姥姥別生氣,我給您老人家賠個不是。” 劉姥姥笑著說︰“姑娘這是說的什麼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心,我怎麼會生氣呢!你事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是大家取個樂子。我要是心里不高興,也就不說了。” 鴛鴦便責怪道︰“怎麼不給姥姥倒茶喝。” 劉姥姥趕忙說︰“剛才那個嫂子倒了茶來,我喝過了。姑娘也該吃飯了。” 鳳姐便拉著鴛鴦說︰“你坐下和我們一起吃吧,省得一會兒又要鬧。” 鴛鴦便坐下了。婆子們添上碗筷,三人吃完了飯。

    劉姥姥笑著說︰“我看你們這些人都只吃這麼一點兒就完了,虧你們也不覺得餓。怪不得風都能把你們吹倒。” 鴛鴦便問︰“今兒剩下的菜不少,都怎麼處理了?” 婆子們說︰“都還沒分呢,在這里等著一起分給他們吃。” 鴛鴦說︰“他們吃不了這麼多,挑兩碗給二奶奶屋里的平丫頭送去。” 鳳姐說︰“她早吃過飯了,不用給她。” 鴛鴦說︰“她不吃,喂你們的貓也行。” 婆子听了,趕忙挑了兩樣菜,用盒子裝著送去了。鴛鴦又問︰“素雲去哪兒了?” 李紈說︰“他們都在這里一起吃,找她做什麼。” 鴛鴦說︰“那就罷了。” 鳳姐說︰“襲人不在這里,你倒是叫人送兩樣菜給她送去。” 鴛鴦听了,便讓人也送了兩樣菜過去。之後,鴛鴦又問婆子們︰“待會兒吃酒用的攢盒準備好了嗎?” 婆子說︰“估計還得一會兒。” 鴛鴦說︰“催著點兒。” 婆子答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鳳姐等人來到探春房中,只見她們母女們正在說笑。探春向來喜歡寬敞開闊,這三間屋子並沒有隔斷。屋子中間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著各種名人法帖,還有幾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里插的筆像樹林一樣多。另一邊擺著一個斗大的汝窯花囊,里面插滿了水晶球般的白菊。西牆上正中間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的《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是顏魯公的墨跡,寫的是︰“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擺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里盛著幾十個嬌黃玲瓏的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掛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板兒這會兒稍微熟絡了些,便要去摘那小錘敲擊,丫鬟們趕忙攔住他。他又要那佛手吃,探春挑了一個給他,說︰“拿著玩吧,這可吃不得。” 東邊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掛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紗帳。板兒又跑過去看,說︰“這是蟈蟈,這是螞蚱。” 劉姥姥趕忙打了他一巴掌,罵道︰“沒出息的東西,沒個干淨樣兒,瞎鬧什麼。帶你來看看,你還得寸進尺了。” 打得板兒哭了起來,眾人趕忙勸解,這才作罷。賈母隔著紗窗往後院看了一會兒,說道︰“後廊檐下的梧桐長得也不錯,就是細了點兒。”

    正說著話,忽然一陣風吹過,隱隱約約听到鼓樂聲。賈母問︰“是哪家娶親呢?這里離街近。” 王夫人等人笑著回答︰“街上的聲音哪能听得這麼清楚,這是咱們家那十幾個女孩子在演習吹打呢。” 賈母便笑著說︰“既然她們在演習,何不讓她們進來演習給咱們看看。她們也能逛一逛,咱們又能樂一樂。” 鳳姐听了,趕忙讓人出去把她們叫來,又吩咐擺下條桌,鋪上紅氈子。賈母說︰“就把演奏的地方安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著水音听起來更好听。待會兒咱們就在綴錦閣底下喝酒,那里又寬敞,又能听得清楚。” 眾人都說這個安排好。

    賈母對薛姨媽笑著說︰“咱們走吧。她們姊妹們都不太喜歡人到她們屋里坐著,怕弄髒了屋子。咱們別不識趣,還是趕緊去坐船喝酒吧。” 說著,大家站起身來就走。探春笑著說︰“這是哪里的話,求著老太太、姨媽、太太來坐坐還求之不得呢。” 賈母笑著說︰“我這三丫頭就是好,就是那兩個玉兒討厭。待會兒喝醉了,咱們偏要到他們屋里去鬧一鬧。”

    眾人一邊說笑著,一邊一同往外走。沒走多遠,就來到了荇葉渚。那幾個從姑甦選來的駕娘,早就把兩只棠木舫撐了過來。眾人攙扶著賈母、王夫人、薛姨媽、劉姥姥、鴛鴦和玉釧兒上了其中一只船,隨後李紈也跟了上去。鳳姐也上了船,站在船頭,還說要親自撐船。賈母在船艙里說道︰“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雖說不是在河里,水也挺深的。你快別折騰,給我進來。” 鳳姐笑著說︰“怕什麼!老祖宗盡管放心。” 說著,就用竹篙把船撐開了。船行到池塘中央,因為船小人多,鳳姐只覺得船晃得厲害,趕忙把竹篙遞給駕娘,這才蹲下身子。接著,迎春姊妹和寶玉上了另一只船,跟在後面。其余的老嬤嬤和丫鬟們,則沿著河岸隨行。

    寶玉說︰“這些破荷葉真討厭,怎麼還不叫人來拔掉。” 寶釵笑著說︰“這幾天,園子就沒閑過,天天有人來逛,哪有時間叫人來收拾。” 林黛玉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唯獨喜歡他這一句︰‘留得殘荷听雨聲’。偏偏你們又要把殘荷拔掉。” 寶玉說︰“確實是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了。” 說話間,船已經到了花漵的蘿港之下,只覺得四周陰森透骨,兩岸灘涂上的衰草殘菱,更增添了幾分秋意。

    賈母見岸上有一座清幽寬敞的房屋,便問︰“這是不是你薛姑娘的屋子?” 眾人回答說︰“是。” 賈母連忙讓船靠岸,順著雲步石梯走上去,一同走進了蘅蕪苑,只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撲鼻而來。那些奇草仙藤,越是寒冷,越發顯得蒼翠欲滴,還結了果實,像珊瑚豆子一般,一串串垂掛著,十分可愛。走進屋子,里面像雪洞一樣,一件玩物都沒有,案幾上只有一個土定瓶,里面插著幾枝菊花,還有兩部書、一套茶具和茶杯而已。床上掛著青紗帳幔,被褥也十分樸素。

    賈母感嘆道︰“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怎麼不跟你姨娘要些。我也沒留意,沒想到你沒把東西從家里帶來。” 說著,便讓鴛鴦去取些古董來,又責怪鳳姐說︰“也不送些玩器給你妹妹,這麼小氣。” 王夫人和鳳姐等人都笑著回答說︰“是她自己不要的。我們原本送了來,她都退回去了。” 薛姨媽也笑著說︰“她在家里也不太擺弄這些東西。” 賈母搖著頭說︰“這可不行。雖說她喜歡省事,可要是來了親戚,看著不像樣;再說年輕姑娘的房間,這麼素淨,也不太吉利。我們這些老婆子,倒該去住馬圈了。你們看看那些書上、戲里說的小姐們的繡房,精致得不得了。她們姊妹們雖說比不上那些小姐,但也不能太離譜。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擺上?要是真喜歡素淨,少擺幾樣倒是可以。我最會收拾屋子了,如今老了,沒這份閑心了。她們姊妹們也該學著收拾得好一些,就怕弄得俗氣,把好東西都擺壞了。我看她們倒還不俗。現在讓我來替你收拾,保證又大方又素淨。我有兩件珍藏的寶貝,一直留到現在,寶玉都沒見過,要是被他瞧見了,估計也留不住。” 說著,把鴛鴦叫過來,親自吩咐道︰“你把那石頭盆景兒、那架紗桌屏,還有那個墨煙凍石鼎,這三樣擺在這案幾上就夠了。再把那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拿來,把這帳子也換了。” 鴛鴦答應著,笑著說︰“這些東西都放在東樓上的某個箱子里,還得慢慢找,明天再拿過來吧。” 賈母說︰“明天後天都行,可別忘了。” 說完,坐了一會兒便出來了,徑直來到綴錦閣下。文官等人上前請安,問︰“要演習什麼曲子?” 賈母說︰“就挑你們不太熟練的幾套演習吧。” 文官等人退下,前往藕香榭,這里暫且不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邊鳳姐已經帶著人把一切擺設整齊,上面左右擺著兩張榻,榻上都鋪著錦蓉簟。每張榻前有兩張雕漆幾,有海棠式、梅花式、荷葉式、葵花式,有方的,也有圓的,樣式各不相同。一張幾上放著爐瓶和一個攢盒;另一張幾上空著,預備放大家喜歡吃的食物。上面兩張榻、四張幾,是賈母和薛姨媽坐的;下面一張椅子、兩張幾,是王夫人的,其余的都是一張椅子、一張幾。東邊是劉姥姥,劉姥姥旁邊是王夫人。西邊是史湘雲,其次是寶釵,再其次是黛玉,然後是迎春、探春、惜春依次排下去,寶玉在最後。李紈和鳳姐的幾案放在三層檻內、二層紗廚之外。攢盒的樣式,也和幾案的樣式相對應。每人面前有一把烏銀洋鏨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瑯杯。

    大家都坐定後,賈母先笑著說︰“咱們先喝兩杯,今天也得行個酒令才有意思。” 薛姨媽等人笑著說︰“老太太肯定有絕妙的酒令,我們哪里會呢,您這是存心要把我們灌醉。我們多喝兩杯就是了。” 賈母笑著說︰“姨太太今天也太謙虛了,莫不是嫌我老了。” 薛姨媽笑著說︰“不是謙虛,就怕行不好酒令,惹人笑話。” 王夫人連忙笑著說︰“就算說不上來,多喝一杯酒,醉了回去睡覺,也沒人會笑話咱們。” 薛姨媽點頭笑著說︰“那就听老太太的。老太太怎麼也得先喝一杯令酒才行。” 賈母笑著說︰“那是自然。” 說完便喝了一杯。

    鳳姐連忙走到眾人中間,笑著說︰“既然要行酒令,還是叫鴛鴦姐姐來主持更好。” 眾人都知道賈母行酒令,得靠鴛鴦提示,所以听了這話,都說 “很對”。鳳姐便把鴛鴦拉了過來。王夫人笑著說︰“既然參與行酒令,就沒有站著的道理。” 回頭吩咐小丫頭︰“搬一張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 鴛鴦半推半就,謝過座後便坐下,也喝了一杯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身份尊卑,我是主持。誰要是違抗我的話,可要受罰。” 王夫人等人都笑著說︰“那是自然,快說說怎麼行令。” 鴛鴦還沒開口,劉姥姥就離了席,擺擺手說︰“可別這樣捉弄我,我要回家了。” 眾人都笑著說︰“這可不行。” 鴛鴦喝令小丫頭們︰“把她拉回席上!” 小丫頭們笑著,果真把劉姥姥拉回了座位。劉姥姥直喊︰“饒了我吧!” 鴛鴦說︰“再�@戮頭R緩啤!劉姥姥這才住了口。

    鴛鴦說︰“現在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開始,依次往下說,到劉姥姥為止。比如說一副牌,把這三張牌拆開,先講第一張,再講第二張,接著講第三張,說完後,合成這副牌的名字。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對上一句,都要押韻。說錯了就罰一杯酒。” 眾人笑著說︰“這個酒令不錯,快說吧。”

    鴛鴦說︰“有了一副。左邊是張‘天’。” 賈母說︰“頭上有青天。” 眾人說︰“好。” 鴛鴦說︰“當中是個‘五與六’。” 賈母說︰“六橋梅花香徹骨。” 鴛鴦說︰“剩得一張‘六與ど’。” 賈母說︰“一輪紅日出雲霄。” 鴛鴦說︰“湊成便是個‘蓬頭鬼’。” 賈母說︰“這鬼抱住鐘馗腿。” 說完,大家笑著說︰“太妙了。” 賈母飲了一杯酒。

    鴛鴦又說︰“有了一副。左邊是個‘大長五’。” 薛姨媽說︰“梅花朵朵風前舞。” 鴛鴦說︰“右邊還是個‘大五長’。” 薛姨媽說︰“十月梅花嶺上香。” 鴛鴦說︰“當中‘二五’是雜七。” 薛姨媽說︰“織女牛郎會七夕。” 鴛鴦說︰“湊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媽說︰“世人不及神仙樂。” 說完,大家紛紛稱賞,飲了酒。

    鴛鴦又說︰“有了一副。左邊‘長ど’兩點明。” 湘雲說︰“雙懸日月照乾坤。” 鴛鴦說︰“右邊‘長ど’兩點明。” 湘雲說︰“閑花落地听無聲。” 鴛鴦說︰“中間還得‘ど四’來。” 湘雲說︰“日邊紅杏倚雲栽。” 鴛鴦說︰“湊成‘櫻桃是九熟’。” 湘雲說︰“御園卻被鳥餃出。” 說完飲了一杯。

    鴛鴦說︰“有了一副。左邊是‘長三’。” 寶釵說︰“雙雙燕子語梁間。” 鴛鴦說︰“右邊是‘三長’。” 寶釵說︰“水荇牽風翠帶長。” 鴛鴦說︰“當中‘三六’九點在。” 寶釵說︰“三山半落青天外。” 鴛鴦說︰“湊成‘鐵鎖練孤舟’。” 寶釵說︰“處處風波處處愁。” 說完飲完了酒。

    鴛鴦說︰“左邊一個‘天’。” 黛玉說︰“良辰美景奈何天。” 寶釵听了,回頭看了她一眼。黛玉只顧著怕被罰酒,也沒在意。鴛鴦說︰“中間‘錦屏’顏色俏。” 黛玉說︰“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鴛鴦說︰“剩了‘二六’八點齊。” 黛玉說︰“雙瞻玉座引朝儀。” 鴛鴦說︰“湊成‘籃子’好采花。” 黛玉說︰“仙杖香挑芍藥花。” 說完,喝了一口酒。

    鴛鴦說︰“左邊‘四五’成花九。” 迎春說︰“桃花帶雨濃。” 眾人說︰“該罰!押錯韻了,而且也不太像。” 迎春笑著飲了一口酒。原來鳳姐和鴛鴦都想听听劉姥姥的笑話,故意讓大家說錯,都罰了酒。輪到王夫人時,鴛鴦替她說了一個,接下來就該劉姥姥了。

    劉姥姥說︰“我們莊家人閑的時候,也常幾個人一起玩這個,只是說得沒這麼好听。我也來試試吧。” 眾人都笑著說︰“很容易說的。你盡管說,沒關系。” 鴛鴦笑著說︰“左邊‘四四’是個人。” 劉姥姥听了,想了好一會兒,說︰“是個莊家人吧。” 眾人哄堂大笑。賈母笑著說︰“說得好,就這麼說。” 劉姥姥也笑著說︰“我們莊家人,就會說些實在話,眾位可別見笑。” 鴛鴦說︰“中間‘三四’綠配紅。” 劉姥姥說︰“大火燒了毛毛蟲。” 眾人笑著說︰“這倒說得通,還是你那實在話。” 鴛鴦說︰“右邊‘ど四’真好看。” 劉姥姥說︰“一個蘿卜一頭蒜。” 眾人又笑了。鴛鴦笑著說︰“湊成便是一枝花。” 劉姥姥兩只手比劃著,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只听見外面一陣喧鬧聲。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