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話說八大金剛護送聖僧回東土的事情暫且按下不表。在那二層門下,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以及護教伽藍一眾神明,來到觀音菩薩面前,恭敬地稟報道︰“弟子們承蒙菩薩法旨,一直暗中保護聖僧。如今聖僧功德圓滿,菩薩也繳還了佛祖的金旨,我們懇請菩薩批準我們繳還法旨。” 觀音菩薩听了,也十分欣喜,說道︰“準你們繳還,準你們繳還。” 接著又問道︰“那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修行的心志如何?” 諸神回答道︰“他們確實心誠志堅,想來也逃不過菩薩的明察。只是唐僧所受的苦難,實在是難以言表。他一路上經歷的種種災厄患難,弟子們都已詳細記錄在此,這便是他的災難簿子。” 菩薩接過簿子,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這上面清楚地記載著︰

    “蒙差揭諦皈依旨,謹記唐僧難數清。

    金蟬遭貶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

    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

    出城逢虎第五難,折從落坑第六難。

    雙叉嶺上第七難,兩界山頭第八難。

    陡澗換馬第九難,失卻袈裟第十難。

    夜被火燒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

    黃風怪阻十三難,請求靈吉十四難。

    流沙難渡十五難,收得沙僧十六難。

    四聖顯化十七難,不識人參十八難。

    五莊觀中十九難,貶退心猿二十難。

    松林失散二十一難,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

    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

    山壓大聖二十五難,洞中高懸二十六難。

    盜寶更名二十七難,烏雞國救主二十八難。

    被魔化身二十九難,號山逢怪三十難。

    風攝聖僧三十一難,心猿遭害三十二難。

    請聖降妖三十三難,搬運車遲三十四難。

    大賭輸贏三十五難,祛道興僧三十六難。

    路逢大水三十七難,身落天河三十八難。

    魚籃現身三十九難,金山逢怪四十難。

    天神難伏四十一難,問佛根源四十二難。

    吃水遭愆四十三難,女國留婚四十四難。

    琵琶洞受苦四十五難,再貶心猿四十六難。

    識得獼猴四十七難,火焰山高四十八難。

    求取芭蕉扇四十九難,收縛魔王五十難。

    賽城掃塔五十一難,取寶救僧五十二難。

    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大困天神五十四難。

    朱紫國行醫五十五難,拯救疲癃五十六難。

    降妖取後五十七難,七情迷沒五十八難。

    多目遭傷五十九難,路阻獅駝六十難。

    怪分三色六十一難,城里遇災六十二難。

    請佛收魔六十三難,比丘救子六十四難。

    辨認真邪六十五難,鳳仙國求雨六十六難。

    救女怪臥僧房六十七難,無底洞遭困六十八難。

    稀柿拜穢六十九難,花豹迷人七十難。

    棘林吟詠七十一難,黑河沉沒七十二難。

    滅法國難行七十三難,元夜觀燈七十四難。

    趕捉犀牛七十五難,失落兵器七十六難。

    會慶釘鈀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

    奪帛酬恩七十九難,脫胎凌雲八十難。

    路逢十萬八千里,聖僧歷難簿分明。”

    菩薩將難簿逐目看過一遍後,急忙傳下話來︰“佛門講究九九歸真。聖僧已經歷了八十難,還少一難,無法圓滿此數。” 隨即命令揭諦︰“立刻趕上金剛,給他們再生一難。” 揭諦領命,駕著飛雲向東趕來。只用了一晝夜,就追上了八大金剛,在他們耳邊低聲說道︰“如此這般…… 務必謹遵菩薩法旨,不可有誤。” 八大金剛听了這話,“刷” 的一下把風勢按下,將唐僧師徒四人連同馬匹和經書,一同墜落在地。唉!這正是︰

    九九歸真,修行之路艱難無比,需堅定信念,堅守玄關。

    必須刻苦修煉,方能擊退邪魔,定要潛心修持,才可回歸正法。

    莫把真經當作尋常之物,聖僧想要通過,實在是困難重重。

    自古以來,修行契合《參同契》之妙理,稍有偏差,便難以結丹。

    三藏腳踏在凡間土地上,頓時心中一驚。八戒卻呵呵大笑道︰“好!好!好!這可真是想要快,結果卻慢了。” 沙僧也說道︰“好!好!好!想必是我們走得太快了,所以讓我們在這里歇息一下。” 大聖則說︰“俗話說︰‘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 三藏說道︰“你們三個先別斗嘴。看看方向,瞧瞧這是什麼地方。” 沙僧轉頭四處張望,說道︰“是這里!是這里!師父,你听听這水響。” 行者說︰“水響,難道是到你的老家了?” 八戒說︰“他老家是流沙河。” 沙僧連忙說道︰“不是,不是。這里是通天河。” 三藏說︰“徒弟啊,仔細看看在河的哪一岸?” 行者縱身一躍,跳了起來,用手搭起涼篷,仔細查看後,落下來說道︰“師父,這里是通天河西岸。” 三藏回憶道︰“我想起來了。東岸邊原本有個陳家莊。那年我們到這里,多虧你救了他兒女,他們對我們感恩戴德,還想造船送我們,幸好有白黿馱渡。我記得西岸上荒無人煙,這下可怎麼辦?” 八戒抱怨道︰“都說凡人會作弊,沒想到這佛面前的金剛也會作弊。他們奉佛旨送我們東回,怎麼走到半路上就把我們丟下了?如今我們進退兩難,可怎麼過河啊!” 沙僧勸道︰“二哥別抱怨了,我們師父已經得道。之前在凌雲渡已經脫了凡胎,這次肯定不會落水。讓師兄和你我一起施展攝法,把師父駕過河去。” 行者暗暗偷笑,說道︰“駕不過去!駕不過去!” 你道他為何說駕不過去?若他肯使出神通,講出飛升的奧妙,師徒們就算遇到一千條河也能過去。只是他心里清楚,知道唐僧的九九之數還未圓滿,還該有這一難,所以才故意在此停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師徒們一邊嘴里紛紛議論著,一邊腳下慢慢前行,一直走到了水邊。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唐聖僧,唐聖僧!這里來,這里來!” 師徒四人都吃了一驚,抬頭觀看,卻不見有人影,也沒有舟船,只有一只大白賴頭黿,在岸邊探著頭叫道︰“老師父,我等了你這幾年,你終于回來了?” 行者笑著說︰“老黿,往年多虧你幫忙,今年又能相逢。” 三藏和八戒、沙僧都十分歡喜。行者說︰“老黿,你要是真有接待我們的心意,就上岸來。” 那黿縱身一躍,爬上了河岸。行者叫大家把馬牽到它身上,八戒蹲在馬尾後面,唐僧站在馬頸左邊,沙僧站在右邊。行者一只腳踏著老黿的脖子,一只腳踏著老黿的頭,喊道︰“老黿,你可要穩穩地走啊。” 那老黿蹬開四足,踏在水面上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馱著師徒四人以及馬匹,徑直向東岸游去。這真是︰

    不二的法門,佛法奧妙玄奇,戰勝了諸魔,方能識得人天。

    本來的面目,如今方才得見,一體的緣由,至此才得周全。

    秉持三乘佛法,隨意出入自在,丹成九轉之功,任憑周旋無礙。

    挑包飛杖之事,暫且不必多講,幸喜還元之際,得遇老黿相助。

    老黿馱著他們,劈波踏浪,走了多半日,眼看天色將晚,快要靠近東岸時,老黿忽然問道︰“老師父,我當年曾拜托你到西方見到我佛如來時,替我問問我何時能夠修成正果,還有多少年壽,你可曾問了?” 原來,長老自從到了西天玉真觀沐浴,在凌雲渡脫胎,踏上靈山後,一心只想著拜佛以及參拜諸佛菩薩聖僧等眾,心思都在取經這件事上,其他的事一概不理,所以根本沒問老黿的年壽。此時無言以對,又不敢說謊欺騙,只好沉吟了半晌,沒有回答。老黿立刻就知道他沒幫忙問,于是將身子一搖晃,“ 喇” 一聲,沉入了水底,把師徒四人連同馬匹和經書,全都掀翻在水中。唉!幸好唐僧已經脫了凡胎,成了道果,要是像之前那樣,肯定已經沉入河底。又幸虧白馬是龍,八戒、沙僧會水,行者則笑嘻嘻地施展大神通,把唐僧扶出水面,登上了東岸。只是經包、衣服、鞍轡全都濕透了。

    師徒們剛剛登岸整理,忽然又刮起一陣狂風,天色變得昏暗,雷聲轟鳴,閃電交加,飛沙走石。只見︰

    一陣狂風,攪得乾坤動蕩;一聲驚雷,震動了山川大地。一道閃電,如鑽雲飛火般耀眼;漫天大霧,將大地遮得嚴嚴實實。風聲呼嘯,雷聲震耳欲聾。閃電如紅綃般閃爍,大霧遮蔽了星月。風揚起的沙塵撲面而來,雷嚇得虎豹藏起身形,閃電驚得飛禽鳴叫噪亂,大霧彌漫得樹木都沒了蹤影。那風攪得通天河波浪洶涌,那雷震得通天河魚龍膽戰心驚,那閃照得通天河清澈見底,那霧把通天河岸崖籠罩得昏暗淒慘。好一陣風!吹得山巒崩裂,松竹倒地。好一聲雷!驚蟄之時,傷人威勢浩大。好一道閃!如金蛇般在天地間游走。好一片霧!茫茫然遮蔽了九霄雲天。

    嚇得三藏緊緊按住經包,沙僧用力壓住經擔,八戒趕忙牽住白馬,行者則雙手掄起鐵棒,在左右護持。原來,這風、霧、雷、閃都是些陰魔在興風作浪,想要搶奪他們取來的真經。折騰了一夜,直到天亮,才漸漸平息。長老渾身濕透,戰戰兢兢地問道︰“悟空,這是怎麼回事?” 行者氣呼呼地說︰“師父,你不明白其中緣由。我們保護你取得這部真經,這可是奪天地造化的大功,能夠與乾坤同壽,與日月同輝,壽命長久,法身不朽。正因如此,才為天地所不容,鬼神所忌,所以他們才來暗中搶奪。一來這經被水濕透了;二來是你的正法身壓住了,雷轟不動,電照不透,霧也迷不住;再加上老孫我掄著鐵棒,以純陽之性護持著。等到天亮,陽氣轉盛,所以他們才沒能奪去真經。”

    三藏、八戒、沙僧這才恍然大悟,紛紛對行者表示感謝。過了一會兒,太陽高高升起,他們便把經書搬到高崖上,打開包裹晾曬。直到現在,那里曬經的石頭還留存著。他們又把衣服和鞋子都曬在崖邊,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跳來跳去。真是︰

    一體純陽,欣喜向著陽光,陰魔不敢再逞強。

    要知水雖能浸濕真經,卻也無法阻擋。不怕風雷閃霧的光芒。

    從此清平,回歸正覺,從今安泰,邁向仙鄉。

    曬經石上,留下了蹤跡,千古以來,再無妖魔敢來此方。

    唐僧師徒四人仔細檢查經本,將一本本經書鋪開晾曬。這時,幾個打魚人路過河邊,抬頭看見了他們。其中有個認得師徒四人的漁夫說道︰“老師父,你們是不是前年從這條河去往西天取經的那幾位啊?” 八戒應道︰“正是,正是。你們是哪里人?怎麼會認得我們?” 漁夫回答︰“我們是陳家莊的人。” 八戒又問︰“陳家莊離這兒有多遠?” 漁夫說︰“過了這條河往南走二十里,就到了。” 八戒轉頭對三藏說︰“師父,我們把經書搬到陳家莊去曬吧。那兒有住的地方,還有吃的,還能讓他們幫我們洗洗漿漿衣服,多好啊。” 三藏卻拒絕道︰“不去了。在這兒曬干了,就收拾收拾找路回東土吧。” 那幾個漁夫走過河南邊,恰好踫上了陳澄,便喊道︰“二老官,前年在你家替祭兒子的師父們回來了。” 陳澄問道︰“你們在哪兒看見的?” 漁夫回頭指著說︰“都在那邊石頭上曬經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澄趕忙帶著幾個佃戶,走過河來。遠遠望見師徒四人,便跑上前,跪在地上說道︰“老爺們取經回來,功成行滿,怎麼不來我家,卻在這兒折騰呢?快請,快請到我家去。” 行者說︰“等經書曬干了,就跟你去。” 陳澄又問︰“老爺們的這些經典、衣物,怎麼都濕了呢?” 三藏解釋道︰“當年多虧白黿把我們馱到河西,今年又承蒙它把我們馱到河東。眼看快到岸邊了,它問我當年托我向佛祖詢問它壽命的事兒,我壓根兒沒問,它一生氣,就把我們掀到水里了,所以都濕了。” 接著又把前後發生的事兒詳細說了一遍。陳澄誠懇地再三拜請。三藏沒辦法,只好收拾經卷。沒想到,石頭把《佛本行經》的幾卷給沾住了,揭的時候,把經尾給弄破了。所以直到現在,《佛本行經》都不完整,曬經石上還留著字跡。三藏懊悔地說︰“都怪我們疏忽了,沒照顧好經書!” 行者卻笑著安慰道︰“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天地本就不完美。這經原本是完整無缺的,如今沾破了,正應了這不完美的奧妙,豈是人力能左右的呢!” 師徒們收拾好後,便跟著陳澄前往陳家莊。

    莊上的人,一個傳十個,十個傳百個,百個傳千個,不論老少,都跑來看熱鬧。陳清听說後,馬上擺好香案,在門前迎接,還吩咐鼓樂齊鳴。不一會兒,師徒們到了,被迎進莊里。陳清帶著全家人,都出來拜見,感謝當年救女兒的恩情,接著便吩咐上茶擺齋。三藏自從吃了佛祖那兒的仙品、仙肴,又脫了凡胎成了佛,根本不想吃凡間的食物。陳澄兄弟苦苦相勸,三藏沒辦法,才勉強吃了一點,算是領了他們的心意。孫大聖向來不吃人間煙火,也說︰“夠了。” 沙僧也沒吃多少。八戒也不像以前那樣狼吞虎咽,很快就放下了碗。行者打趣道︰“呆子,不吃了?” 八戒說︰“不知道怎麼回事,脾胃一下子變弱了。” 于是撤下齋筵,眾人又問起取經的事兒。三藏便把先到玉真觀沐浴,在凌雲渡脫胎,到雷音寺參拜如來,在珍樓享用御宴,寶閣傳經,一開始被兩位尊者索要禮物沒給,所以傳了無字真經,後來又再次拜告如來,才得到一藏真經,以及白黿掀翻他們入水,陰魔暗中搶奪真經的事兒,一五一十詳細地講了一遍,講完便打算告辭。

    陳澄兄弟一家怎麼肯放他們走,說道︰“承蒙老爺們救了我家兒女,這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我們已經建了一座寺院,名叫救生寺,專門供奉老爺們的香火,永遠不斷。” 接著又把當年替祭的兒女陳關保、一秤金叫出來叩謝,還請師徒們到寺里參觀。三藏把經包放在陳家堂前,為他們念了一卷《寶常經》。之後到了寺里,只見陳家又在這里擺好了飯菜。還沒坐下,又有人來請;還沒動筷子,又有人來請。來請的人絡繹不絕,讓人應接不暇。三藏都不敢推辭,只能每處都稍微吃一點,表表心意。只見那座寺建得十分齊整︰

    山門涂著紅粉,顯得十分精致,多虧了施主們的功勞。一座樓台拔地而起,兩廊的房宇也嶄新矗立。朱紅的隔扇,瓖嵌著七寶,顯得玲瓏剔透。香氣飄向雲霄,清光灑滿太空。幾株嫩綠的柏樹還在澆水養護,數棵高大的松樹尚未長成叢林。活水從寺前流過,一波接一波,翻涌著波浪;寺後倚靠著高崖,山脈連綿,與地龍相接。

    三藏參觀完,才登上高樓。樓上果然塑著他們師徒四人的像。八戒看到後,拉著行者說︰“兄長的塑像很像啊。” 沙僧也說︰“二哥,你的塑像也特別像。只是師父的塑像太俊了些。” 三藏說道︰“這樣正好!這樣正好!” 于是下了樓。前殿後廊,還有擺著齋飯等候他們的人家。行者便問︰“以前的大王廟怎麼樣了?” 眾人回答︰“那廟當年就拆了。老爺,自從建了這座寺,年年莊稼豐收,都是老爺們的福氣庇佑啊。” 行者笑著說︰“這是上天的恩賜,和我們有什麼關系!不過從我們離開後,保你們這一莊上的人家,子孫興旺,六畜平安,年年風調雨順。” 眾人听了,都叩頭拜謝。

    只見前前後後,還有數不清的人家來獻果獻齋。八戒苦笑著說︰“我可真倒霉!以前能吃的時候,沒人家請;今天吃不下了,卻一家接著一家請。” 盡管肚子已經很飽了,八戒還是忍不住又吃了八九盤素食;就算胃有些不舒服了,又吃了二三十個饅頭。吃得實在飽得不能再飽了,還有人來邀請。三藏說︰“弟子何德何能,承蒙大家厚愛!希望今晚先停一停,明早再招待我們吧。”

    這時已經深夜。三藏守著真經,不敢有片刻離開,便在樓下打坐看守。快到三更的時候,三藏悄悄對行者說︰“悟空,這兒的人都知道我們取經的事兒辦成了。俗話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我們在這兒待久了,恐怕會誤了大事。” 行者說︰“師父說得有道理。我們趁著這夜深人靜,大家都熟睡的時候,悄悄離開吧。” 八戒也察覺到了,沙僧心里也明白,白馬似乎也領會了他們的意思。于是他們站起身,輕輕地把馱垛抬上白馬,挑起擔子,從走廊運出來。到了山門,發現門上有鎖。行者施展解鎖法,打開了二門和大門,找路向東走去。只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剛喊道︰“想逃走的,跟我來!” 長老只覺得香風陣陣,身體飄了起來。這正是︰修煉成道,識得本來面目,體魄強健,虔誠拜謝主人。畢竟不知道他們見到唐王後會發生什麼,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