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話說第二天國王早朝,文武百官都手持表章啟奏道︰“主公,請赦免臣等有失禮儀之罪。” 國王疑惑地問道︰“眾愛卿平日里禮貌有加,今日何來失儀之說?” 眾大臣回答︰“主公啊,不知為何,臣等一夜之間頭發竟都掉光了。” 國王接過這份關于頭發掉落的表章,走下龍床對群臣說道︰“確實不知是何緣故,朕宮中大小人等,也在一夜之間頭發全部掉光了。” 君臣們都忍不住落淚,說道︰“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殺戮和尚了。” 國王重新登上龍位,官員們各自站回自己的班次。國王又說︰“有事的出班啟奏,無事便卷簾散朝。” 這時,只見武班中走出巡城總兵官,文班中走出東城兵馬使,他們來到階前叩頭啟奏道︰“臣承蒙聖旨巡城,昨夜查獲一櫃賊贓,還有一匹白馬。微臣不敢擅自做主,請陛下定奪。” 國王听了十分高興,說道︰“把櫃子抬過來。”

    兩位大臣立刻回到自己衙門,點齊整齊的士兵,將櫃子抬出。三藏在櫃子里嚇得魂不附體,說道︰“徒弟們,這一到國王面前,可怎麼解釋啊?” 行者笑著安慰道︰“別慌!我都已經安排好了。等開櫃的時候,國王就會拜我們為師。只是八戒,到時候可別爭長論短的。” 八戒連忙說道︰“只要能免了殺身之禍,就是天大的福氣,我哪敢爭競啊!” 話還沒說完,櫃子就被抬到了皇宮外,進入五鳳樓,放在了丹墀之下。

    兩位大臣請主公開看,國王隨即下令打開櫃子。剛揭開蓋子,豬八戒就迫不及待地往外一跳,嚇得眾官員膽戰心驚,說不出話來。接著,孫行者攙扶著唐僧走了出來,沙和尚搬出行李。八戒看到總兵官牽著馬,走上前大聲喝道︰“這馬是我的!快拿過來!” 嚇得那官員一個跟頭跌倒在地。師徒四人站在了台階中央。國王看到是四個和尚,急忙走下龍床,宣召三宮妃後,一同來到金鑾寶殿,和群臣一起恭敬地行禮問道︰“長老從何處而來?” 三藏回答︰“我們是東土大唐皇帝派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見活佛求取真經的。” 國王又問︰“老師遠道而來,為何要在這櫃子里安歇呢?” 三藏解釋道︰“貧僧得知陛下曾有心願要殺和尚,所以不敢光明正大地進入貴國,便扮成俗人,夜里到貴國的飯店借宿。因為害怕被人識破身份,所以才躲在櫃子里。不幸被賊偷走,又被總兵捉獲抬來。如今能見到陛下龍顏,就如同撥雲見日。希望陛下能赦免貧僧,這便是如海般深厚的恩情啊!” 國王說道︰“老師是天朝上國的高僧,朕未能遠迎,實在失禮。朕常年有殺僧的心願,是因為曾有和尚誹謗朕,朕便許下天願,要殺一萬個和尚來圓滿此願。沒想到昨夜朕等竟皈依佛門,頭發都被剃落了。希望老師不要嫌棄,收朕等為門下弟子。” 八戒听了,呵呵大笑道︰“既然要拜我們為師,那有什麼見面禮呢?” 國王說︰“師父若肯收留,朕願將國中財寶獻上。” 行者說道︰“別說財寶,我們和尚都是有道之人。你只需將關文倒換了,送我們出城,便能保你皇圖永固,福壽綿長。” 國王听後,立即吩咐光祿寺大擺筵席。君臣齊心,共同拜入佛門。隨即倒換了關文,國王還請求師父改換國號。行者說︰“陛下‘法國’這個名字挺好,只是‘滅’字不太妥當。自從我們經過,可改號為‘欽法國’。如此定能保你國家太平,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方安。” 國王謝過恩,安排好整朝鑾駕,送唐僧師徒四人出城西去。君臣們一心向善,回歸正道,暫且按下不表。

    卻說長老辭別了欽法國王,在馬上高興地說道︰“悟空,這次的辦法真是妙極了,功勞巨大啊。” 沙僧問道︰“哥啊,你從哪里找來這麼多整容匠,能連夜剃掉這麼多人的頭發呢?” 行者便把施展變化神通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師徒們听了都笑得合不攏嘴。

    正歡喜間,忽然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唐僧勒住馬說道︰“徒弟們,你們看這面前山勢險峻,一定要格外小心!” 行者笑著說︰“放心!放心!保證你們平安無事!” 三藏說︰“可別輕易說無事。我看那山峰高聳,遠遠地就透著一股凶氣,暴雲不斷涌出,我漸漸感到驚惶不安,渾身麻木,心神不寧。” 行者笑著說︰“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都忘了吧。” 三藏說︰“我記得。” 行者說︰“你雖然記得經文,可還有四句頌子,你卻忘了。” 三藏問︰“是哪四句?” 行者念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三藏說︰“徒弟,我怎麼會不知道呢?若依照這四句,千經萬典,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修心。” 行者說︰“不用多說了。只要心靜,便能獨自明照;只要心存善念,萬境皆清。稍有差錯就會懈怠,千年萬載也難以成功。但只要一片誠心,雷音寺便近在眼前。像你這般恐懼驚惶,神思不安,離大道可就遠了,離雷音寺也遠了。別再胡亂猜疑,跟我走吧。” 長老听了這番話,頓時心神爽朗,所有憂慮都消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師徒四人一同繼續前行。沒走幾步,便來到了山上。舉目望去︰

    這座山真是雄偉壯觀,仔細看山色斑斕。山頂上雲霧飄蕩,懸崖前樹影透著寒意。飛禽發出淅淅瀝瀝的叫聲,走獸顯得凶猛野蠻。林中有千棵松樹,山巒上有幾竿翠竹。蒼狼吼叫著搶奪食物,餓虎咆哮著爭奪美餐。野猿長嘯著尋找新鮮果實,麋鹿攀著花朵爬上翠綠的山嵐。風聲颯颯,流水潺潺,不時能听到幽靜的鳥兒啼叫。幾處藤蘿相互纏繞,滿溪的瑤草夾雜著香蘭。怪石嶙峋,峰岩陡峭。狐成群結隊地奔跑,猴猿們成群結隊地玩耍。行客正為山勢險峻發愁,無奈古道又曲折回環!

    師徒們小心翼翼地走著,心中滿是驚惶。這時,只听到呼呼一陣風刮起。三藏害怕地說︰“起風了!” 行者說︰“春天有和風,夏天有燻風,秋天有金風,冬天有朔風。四季都有風,起風有什麼可怕的?” 三藏說︰“這風來得太急,肯定不是天上的風。” 行者說︰“自古以來,風從地而起,雲自山而出。怎麼會是天風呢?” 話還沒說完,又看到一陣霧彌漫開來。那霧實在是︰

    昏昏暗暗連接天際,朦朦朧朧籠罩大地。

    日光完全不見蹤影,鳥聲也無處可聞。

    仿佛身處混沌之初,又好似飛塵彌漫。

    看不見山頭的樹木,也遇不到采藥之人。

    三藏更加心驚,說道︰“悟空,風還沒停,怎麼又起這麼大的霧?” 行者說︰“別著急。請師父下馬,你們兄弟倆在這里守著,我去看看是吉是凶。”

    好一個大聖,把腰一彎,就飛到了半空。他用手搭在眉上,圓睜火眼金楮,向下望去,果然看到那懸崖邊坐著一個妖精。你看這妖精的模樣︰

    身上斑紋鮮艷奪目,氣勢昂揚威風凜凜。

    牙齒堅硬如同鋼鑽,爪子鋒利好似玉鉤。

    金眼圓睜讓禽獸害怕,銀須豎起令鬼神發愁。

    張狂地哮吼施展威猛,噴雲吐霧運用智謀。

    又見那妖精左右手下有三四十個小妖排列著,他在那里使勁地噴風吐霧。行者暗自笑道︰“我師父還真有些先見之明。他說不是天風,果然沒錯,原來是個妖精在這里作怪。要是老孫我拿著鐵棒直接下去打,那就是‘搗蒜打’,雖然能打死妖精,但卻壞了老孫我的名頭。” 行者一生豪邁,向來不懂得暗中算計人。他心想︰“我先回去,捉弄一下豬八戒,讓他先來和這妖精打一仗。要是八戒有本事打倒這妖精,就算他立了一功;要是他沒手段,被妖精抓走,等我再去救他,那才顯得我厲害。” 他又想︰“八戒這人有些偷懶,不肯出頭,不過他嘴巴緊,就愛吃東西。我哄哄他,看看他怎麼說。”

    行者立刻落下雲頭,回到三藏面前。三藏問道︰“悟空,那風霧之處吉凶如何?” 行者說︰“這會兒已經風停霧散,沒什麼風霧了。” 三藏說︰“是啊,感覺霧氣確實退下去一些了。” 行者笑著說︰“師父,我平時眼力挺好,這次卻看錯了。我還以為風霧之中有妖怪,原來不是。” 三藏問︰“那是什麼?” 行者說︰“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村莊。村里的人家樂善好施,正在蒸白米干飯、白面饃饃齋僧呢。這些霧,想來是那些人家蒸籠里冒出的熱氣,也是他們積善的感應。” 八戒听了,信以為真,拉過行者,悄悄地問︰“哥哥,你是不是先去吃了他們的齋飯來的?” 行者說︰“沒吃多少。只是那菜太咸了,我不太喜歡多吃。” 八戒說︰“哎呀!再咸我也能吃個飽!要是渴了,回來再喝水。” 行者問︰“你想去吃?” 八戒說︰“當然。我肚子正餓著呢,想先去吃點,怎麼樣?” 行者說︰“兄弟,別說了。古書里講︰‘父親在世,兒子不能擅自做主。’師父還在這里,誰敢先去?” 八戒笑著說︰“你要是不告訴師父,我就去了。” 行者說︰“我不說話,看你怎麼去。” 這呆子貪吃的心思還真多,走上前,大大地作了個揖說︰“師父,剛才師兄說前面村里有人家齋僧。您看這馬,一會兒要吃草要吃料,多麻煩啊。幸好現在風停霧散,你們先在這里坐坐,我去給馬找點嫩草,先喂喂馬,然後再去那家化齋。” 唐僧听了很高興,說︰“好啊!你今天怎麼這麼勤快?快去快回。”

    這呆子暗自偷笑,便往前走。行者趕上去拉住他說︰“兄弟,他們那里齋僧,只齋俊的,不齋丑的。” 八戒說︰“這麼說,我又得變化了。” 行者說︰“沒錯。你變一變再去。” 好個呆子,他也有三十六般變化。走到山凹里,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矮胖和尚。他手里敲著木魚,嘴里哼哼唧唧的,又不會念經,只哼著 “上大人”。

    再說那怪物收了風,斂了霧,號令群妖,在大路口擺開一個圈子陣,專門等著過往行人。這呆子倒霉,沒過多久,就走到了圈子陣中間,被群妖團團圍住。這個扯他的衣服,那個拉他的絲絛,推推搡搡,一起動手。八戒說︰“別扯,等我一家家吃過來。” 群妖問︰“和尚,你要吃什麼?” 八戒說︰“你們這里齋僧,我是來吃齋的。” 群妖說︰“你還想著在這里齋僧,卻不知我們這里專門吃和尚。我們都是山中得道的妖仙,專門把你們和尚抓到家里,放在蒸籠里蒸熟了吃。你倒好,還想來吃齋!” 八戒听了,心中害怕,這才埋怨起行者來︰“這個弼馬溫,真是太可惡了!他哄我說這里村里齋僧,哪有什麼村莊人家,哪有什麼齋僧,分明都是些妖精!” 呆子被群妖扯得急了,立刻現出原形,從腰間抽出釘耙,一頓亂築,把那些小妖都打退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妖急匆匆跑去報告老怪︰“大王,不好啦,出大事了!” 老怪問道︰“出什麼禍事了?” 小妖說︰“山前來了一個和尚,模樣長得特別怪異。我說把他抓回來蒸熟了吃,要是吃不完,還能留著以後吃,沒想到他會變化。” 老妖問︰“變成什麼模樣了?” 小妖回答︰“那模樣根本不像人!長嘴巴大耳朵,背後還有鬃毛。雙手掄著一根釘耙,沒頭沒腦地亂打,嚇得我們趕緊跑回來向大王報告。” 老怪說︰“別怕,我去看看。” 說著,掄起一條鐵杵,走上前去查看,只見八戒果然長相丑陋。他生得︰

    嘴巴像碓嘴,剛長出來就有三尺長,獠牙突出,賽過銀釘。一雙圓圓的眼楮,目光如電,兩只耳朵扇動起來呼呼作響。腦後的鬃毛像一排排鐵箭,渾身皮膚粗糙,又癩又青。手中拿著一件奇特的兵器,那九齒釘耙讓每個人見了都心驚。

    妖精壯著膽子喝道︰“你從哪里來的,叫什麼名字?快說清楚,饒你一條性命!” 八戒笑著說︰“我的兒,你連你豬祖宗都不認識啊!听好了,我講給你听︰

    我巨口獠牙,神力無窮,玉皇大帝封我為天蓬元帥。掌管天河八萬水兵,在天宮里逍遙自在。只因為喝醉了酒,調戲了宮娥,那時就把英雄的名聲給毀了。一嘴巴拱倒了斗牛宮,還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靈芝菜。玉皇大帝親自打了我二千錘,把我貶下了三天界。讓我立志修煉元神,沒想到下凡後卻成了妖怪。本來在高老莊高興地結了親,倒霉的是遇到了孫兄。在金箍棒下被他降服,只好低頭拜入佛門。從此背馬挑包,干著粗重的活兒,這都是前生欠了唐僧的債。我本是鐵腳天蓬,姓豬,法名改成了豬八戒。”

    那妖精听了,喝道︰“你原來是唐僧的徒弟。我一直听說唐僧的肉好吃,正打算抓你呢,你卻自己送上門來了,我怎麼會饒你?別跑!看我的鐵杵!” 八戒說︰“孽畜!你原來是個染坊師傅出身吧!” 妖精問︰“我怎麼會是染坊師傅?” 八戒說︰“不是染坊師傅,怎麼會使棒槌呢?” 那怪哪容他分說,上前就一頓亂打。這兩人在山凹里,一場惡戰就此展開︰

    九齒釘耙,一條鐵棒。釘耙舞動起來,招數凌厲,好似卷起狂風,鐵棒揮舞,機謀盡顯,如同驟雨紛飛。一個是無名惡怪,阻擋著山路,一個是有罪的天蓬,扶助著唐僧。只要心性純正,又何懼妖怪與惡魔,山再高也擋不住五行相生。那鐵棒揮舞起來,猶如蟒蛇出潭,這釘耙打過去,恰似蛟龍離浦。喊叫聲叱 風雲,震動山川,吆喝聲雄威赫赫,驚動地府。兩個英雄各自施展本領,不惜舍身,比拼神通。

    八戒威風凜凜,與妖精奮力廝斗。那怪大聲喝令小妖們把八戒團團圍住,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行者跟在唐僧背後,突然忍不住輕聲冷笑。沙僧問道︰“哥哥,你為什麼冷笑啊?” 行者說︰“豬八戒真是太傻了!听見說有齋僧的,就被我哄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要是他一耙打退了妖精,看他回來肯定會爭著邀功;要是打不過,被妖精抓走了,那可就是我的倒霉事了,他前前後後不知道要罵我多少遍弼馬溫呢!悟淨,你別說話,我去看看。” 好一個大聖,他也不告訴長老,悄悄地從腦後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喊道︰“變!” 毫毛立刻變成了他自己的模樣,陪著沙僧,跟隨著長老。他的真身則出了神,跳到空中觀看,只見呆子被妖怪團團圍住,釘耙使得有些亂了章法,漸漸難以抵擋。

    行者忍不住了,按下雲頭,厲聲高喊道︰“八戒,別慌,老孫來了!” 呆子一听是行者的聲音,頓時來了精神,借著這股氣勢,更加威風凜凜,一頓釘耙,向前猛築。那妖精抵擋不住,說道︰“這和尚剛才還不行,這會兒怎麼又發狠了。” 八戒說︰“我的兒,別小瞧我!我家里人來了!” 越發向前,沒頭沒腦地築去。那妖精實在招架不住,帶著群妖敗下陣去。行者見妖精敗走,他也沒靠近,撥轉雲頭,徑直回到原地,把毫毛一抖,收回到身上。長老肉眼凡胎,根本看不出來。

    沒過多久,呆子打了勝仗,也回來了,累得他口水鼻涕直流,白沫直冒,氣喘吁吁地走過來,喊道︰“師父!” 長老見了,驚訝地問︰“八戒,你去打馬草,怎麼這麼狼狽地回來?是不是山上人家有人看守,不讓你打草啊?” 呆子放下釘耙,捶胸頓足地說︰“師父!別提了!說起來真讓人羞死了!” 長老問︰“為什麼害羞啊?” 八戒說︰“師兄捉弄我!他一開始說風霧里不是妖精,沒什麼凶險,是一個村莊里的人家樂善好施,正在蒸白米干飯、白面饃饃齋僧,我就信以為真了,想著肚子餓了,先去吃點,就假裝以打草為名。哪知道有好多妖怪,把我圍了起來,苦戰了好一會兒。要不是師兄的金箍棒幫忙,我可逃不脫那羅網回來了!” 行者在旁邊笑著說︰“這呆子胡說!你要是做了賊,就想拉上一群人。我一直在這兒看著師父,什麼時候離開過?” 長老說︰“是啊,悟空一直沒離開我。” 那呆子跳著嚷道︰“師父!你不知道!他有替身!” 長老問︰“悟空,到底有沒有妖怪啊?” 行者瞞不住了,躬身笑著說︰“是有幾個小妖,不過他們不敢惹我們。—— 八戒,你過來,再給你個機會。我們既然保護師父,走過這險峻山路,就像行軍打仗一樣。” 八戒問︰“行軍又怎樣?” 行者說︰“你就做個開路將軍,在前面開路。那妖精不來就算了,要是來了,你就和他打斗。打倒妖精,就算你的功勞。” 八戒估量著那妖精的本事和自己差不多,就說︰“就算死在他手里也罷!我先走!” 行者笑著說︰“這呆子先說起喪氣話了,怎麼能有長進!” 八戒說︰“哥啊,你知道‘公子登筵,不醉即飽;壯士臨陣,不死帶傷’這句話吧?先說錯一句話,後面才有威風。” 行者听了很高興,立刻背起馬,請師父騎上,沙僧挑著行李,跟著八戒,一路向山里走去,暫且不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再說那妖精帶著幾個殘兵敗將,徑直回到本洞,高高地坐在石頭崖上,默默不語。洞中還有許多看家的小妖,都上前問道︰“大王平時出去,都是高高興興地回來,今天怎麼這麼煩惱?” 老妖說︰“小的們,我往常出洞巡山,不管遇到什麼人或獸,總能抓幾個回來,養活你們。今天運氣太差,撞見了一個厲害的對頭。” 小妖問︰“是哪個對頭?” 老妖說︰“是一個和尚,是東土唐僧取經的徒弟,名叫豬八戒。我被他一頓釘耙,打得敗下陣來。真惱火啊!我一直以來常听人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羅漢,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沒想到他今天到了我的山里,正好可以抓住他蒸熟了吃,卻不知道他手下有這樣厲害的徒弟!”

    話還沒說完,班部里走出一個小妖,對著老妖先是嗚嗚咽咽地哭了三聲,接著又嘻嘻哈哈地笑了三聲。老妖喝道︰“你又哭又笑,這是干什麼?” 小妖跪下說︰“大王剛才說要吃唐僧,可唐僧的肉吃不得。” 老妖問︰“人都說吃他一塊肉可以長生不老,與天同壽,怎麼會吃不得?” 小妖說︰“要是能吃,也到不了這里,別的妖精早就把他吃了。他手下有三個徒弟呢!” 老妖問︰“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小妖說︰“他大徒弟是孫行者,三徒弟是沙和尚。這個是他二徒弟豬八戒。” 老怪問︰“沙和尚和豬八戒比起來怎麼樣?” 小妖說︰“也差不多。”——“孫行者和他們比呢?” 小妖吐了吐舌頭說︰“可不敢說!那孫行者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五百年前他大鬧天宮,天上的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卿四相、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瀆,還有普天神將,都不是他的對手,你怎麼敢想吃唐僧?” 老妖問︰“你怎麼對他這麼了解?” 小妖說︰“我當初在獅駝嶺獅駝洞,和那里的大王住在一起。那大王不知好歹,要吃唐僧,被孫行者拿著一條金箍棒,打進洞來,可憐那些妖怪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就像玩骨牌時‘斷ど絕六’一樣。虧我有些見識,從後門跑了出來,來到這里,承蒙大王收留。所以知道他的厲害。” 老妖听了,大驚失色。這正所謂 “大將軍怕讖語”,他听自己人這麼一說,怎能不害怕。

    正當大家都驚恐萬分的時候,又一個小妖上前說︰“大王別煩惱,也別怕。俗話說︰‘事緩則圓。’要是想吃唐僧,我有個計策可以抓住他。” 老妖問︰“你有什麼計策?” 小妖說︰“我有個‘分瓣梅花計’。” 老妖問︰“什麼叫‘分瓣梅花計’?” 小妖說︰“現在把洞里大小群妖都召集起來,千中選百,百中選十,十中只選三個,要能干又會變化的,都變成大王的模樣,戴上大王的頭盔,穿上大王的鎧甲,拿著大王的鐵杵,分三處埋伏。先讓一個去和豬八戒打斗,再讓一個去和孫行者打斗,另一個去和沙和尚打斗︰犧牲這三個小妖,調開他們兄弟三個。大王則在半空伸出拿雲手,去捉這唐僧,就像伸手到口袋里取東西,又像在魚水盆里捻蒼蠅一樣,有什麼難的!” 老妖听了這話,滿心歡喜,說︰“這個計策太妙了!太妙了!這一去,抓不到唐僧就算了,要是抓到了唐僧,絕對不會虧待你,就封你做前部先鋒。” 小妖叩頭謝恩,接著就開始點選妖怪。他把洞里大小妖精都點了一遍,果然選出三個有本事的小妖,都變成老妖的模樣,各自拿著鐵杵,埋伏起來,等待唐僧到來,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唐長老無憂無慮地跟隨著八戒,踏上大路繼續前行。走了好一會兒,突然听到路邊 “撲祿” 一聲巨響,一個小妖猛地跳了出來,徑直朝著長老沖過去,想要抓住他。孫行者見狀,立刻喊道︰“八戒!妖精來了,還不動手?” 那呆子也不管真假,急忙抽出釘耙,趕上前去對著小妖一陣亂築。小妖趕忙舉起鐵杵,急忙招架。兩人你來我往,在山坡下打得難解難分。

    就在這時,又听到草叢里 “嘩啦” 一聲,又蹦出一個妖怪,直朝著唐僧撲來。行者見狀,著急地喊道︰“師父!不好啦!八戒眼神不好,竟然放這妖精過來抓您,老孫去收拾他!” 說著,迅速抽出金箍棒,迎上前去,大聲喝道︰“哪里跑!吃俺老孫一棒!” 那妖精二話不說,舉起鐵杵就和行者打了起來。他們兩人在草坡下,你撞我沖,正打得激烈之時,又听見山背後呼呼一陣風響,又跳出一個妖精,直接朝著唐僧沖了過去。沙僧見此情景,大驚失色,喊道︰“師父!大哥和二哥都沒看清,讓妖精跑過來抓您了!您坐在馬上別動,老沙去對付他!” 這老沙也沒仔細分辨,立刻抽出禪杖,上前擋住那妖精的鐵杵,兩人拼命地相持著。一時間,吆喝聲、喊叫聲不斷,雙方亂打亂斗,漸漸地打斗的地點離唐僧越來越遠。

    那老怪此時正在半空中,看到唐僧獨自坐在馬上,便伸出五爪鋼鉤,一把將唐僧抓住。可憐唐僧,一下子丟了馬,脫了馬鐙,被妖精一陣風就給抓走了。唉!這可真是︰禪性遭受魔難,難以修成正果,江流兒又遇到了苦難災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妖按下風頭,把唐僧抓到洞里,喊道︰“先鋒!” 那個出謀劃策的小妖立刻上前,跪倒在地,說道︰“不敢當!不敢當!” 老妖說道︰“這是為何?大將軍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當時說要是抓不到唐僧就算了,若抓到了唐僧,就封你為前部先鋒。今日你果然憑借妙計成功,我豈能失信于你?你去把唐僧帶過來,讓小的們挑水刷鍋,搬柴燒火,把他蒸熟了,我和你都吃他一塊肉,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先鋒說道︰“大王,暫且不能吃。” 老怪疑惑地問︰“既然已經抓來了,為何不能吃?” 先鋒解釋道︰“大王吃了他倒沒什麼,豬八戒那邊也好交代,沙和尚那邊也能說得過去,可就怕孫行者那家伙手段狠毒。他要是知道是我們吃了唐僧,肯定不會來和我們正面打斗,他只要把那金箍棒往山腰里一戳,戳出個大窟窿,連山都能給掀翻了,到時候我們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老怪問道︰“先鋒,那依你之見,該怎麼辦?” 先鋒說道︰“依我看,把唐僧送到後園,綁在樹上,兩三天別給他飯吃。一來讓他腸胃里干淨些,二來等他那三個徒弟不來門前尋找,打听到他們回去了,我們再把唐僧拿出來,安安穩穩地享用,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怪听了,笑著說︰“正是,正是!先鋒說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一聲令下,眾小妖把唐僧押到後園,用一條繩子綁在了樹上。眾小妖都跑到前面去听候差遣。你看那長老,被繩索緊緊捆綁,動彈不得,忍不住腮邊流淚,大聲呼喊︰“徒弟呀!你們在山中擒怪,在什麼地方趕妖呢?我被這可惡的妖怪捉來,在此遭受苦難,咱們何時才能再相見?真是痛煞我也!” 正哭得傷心,只見對面樹上有人喊道︰“長老,你也被抓進來了!” 長老定了定神,問道︰“你是什麼人?” 那人回答︰“我是這山中的樵夫,前幾天被這山主抓來,綁在這里,到現在已經三天了,他們盤算著要吃我呢。” 長老流著淚說︰“樵夫啊,你死了只是一個人,沒什麼牽掛,可我死得卻不干淨啊。” 樵夫疑惑地問︰“長老,你是個出家人,上無父母,下無妻子,死就死了,有什麼不干淨的?” 長老說道︰“我本是從東土前往西天取經的,奉唐朝太宗皇帝的御旨,去拜見活佛,求取真經,要超度那幽冥地府里無主的孤魂。如今要是喪了性命,豈不是讓那君王盼空了,辜負了臣子的期望?那枉死城中,無數的冤魂,也會大失所望,永世不得超生,我這一場取經的功績,全都化作了泡影,這怎能算得上死得干淨呢?” 樵夫听了,眼中也落下淚來,說道︰“長老,你死也不過如此,我死卻更加令人傷心。我自幼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又沒有家業,只能靠打柴維持生計。老母親今年八十三歲了,全靠我一人奉養。倘若我死了,誰來給她埋尸送終?苦啊,苦啊!真是痛煞我也!” 長老听了,放聲大哭道︰“可憐,可憐!連山野之人都有思念親人之意,卻讓我這會念經的和尚空自嘆息!侍奉君王與侍奉雙親,道理都是一樣的。你為了報答親恩,我為了完成君命。” 正所謂︰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

    暫且不說三藏此時遭受的困苦。再說孫行者在草坡下打退了小妖,急忙回到路邊,卻發現師父不見了,只剩下白馬和行囊。他頓時慌了神,趕忙牽著馬,挑著擔子,在山頭上四處尋找。唉!真是︰有難的江流兒總是遭遇磨難,降魔的大聖如今也陷入了困境。畢竟不知道孫行者能否找到師父,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