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師徒二人騎馬前行,來到一座寺院的山門處。只見這座寺院氣勢不凡︰層層疊疊的殿閣錯落有致,一間間廊房排列整齊。三山門之外,萬道彩雲繚繞,顯得格外莊嚴;五福堂前,千條紅霧飄蕩,增添了幾分神秘。道路兩旁,松竹繁茂,一片檜柏郁郁蔥蔥。這些松竹,不知歷經了多少歲月,始終保持著清幽的姿態;那片檜柏,枝葉色彩鮮艷,盡顯傲然之美。再看那鐘鼓樓高高聳立,佛塔巍峨險峻。寺內的僧人在靜謐中參禪入定,樹上的鳥兒歡快啼鳴。這里寂寞無聲,卻透著一種超凡的寧靜,清幽之中蘊含著修行的真諦。
有詩贊曰︰
上剎只園隱翠窩,招提勝景賽娑婆。
果然淨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佔多。
長老下了馬,行者放下擔子,正準備進門,只見寺門里走出一群僧人。這些僧人模樣各異︰頭戴左笄帽,身穿潔淨的僧衣。銅環垂掛在耳邊,絹帶束在腰間。腳蹬草鞋,行走穩健,手中提著木魚。口中念念有詞,一心向佛。
三藏見了,恭敬地站在門旁,雙手合十行了個問訊禮。和尚連忙回禮,笑著說道︰“有失遠迎。” 接著詢問他們從何處而來,並邀請他們到方丈室奉茶。三藏說︰“我乃東土大唐奉欽差之命,前往雷音寺拜佛求經之人。此時天色將晚,想借貴寺留宿一晚。” 和尚熱情地說︰“請進里面坐,請進里面坐。” 三藏這才叫行者牽馬進來。和尚突然看到行者的相貌,不禁有些害怕,便問道︰“那個牽馬的是什麼東西?” 三藏趕忙輕聲說道︰“小聲點!小聲點!他性子直,要是听到你說他是什麼東西,肯定會生氣。他是我的徒弟。” 和尚打了個冷戰,咬著指頭說︰“這樣一個丑頭怪腦的,怎麼收他做徒弟!” 三藏說︰“你可別小瞧他,雖然長得丑,卻十分有用。”
和尚只好陪著三藏和行者走進山門。進入山門後,只見正殿上寫著四個大字 ——“觀音禪院”。三藏十分高興,說道︰“弟子多次承蒙菩薩聖恩,卻一直未能叩謝。如今遇到觀音禪院,就如同見到菩薩一般,正好可以好好拜謝一番。” 和尚听了,立刻讓道人打開殿門,請三藏進去朝拜。行者拴好馬,放下行李,和三藏一起走進殿內。三藏舒展身體,伏地叩拜金像。和尚去敲鼓,行者則去撞鐘。三藏在佛台前虔誠祈禱。拜完之後,和尚停止擊鼓,行者卻還在不停地撞鐘,時快時慢,撞了好一會兒。道人說︰“已經拜完了,還撞什麼?” 行者這才放下鐘杵,笑著說︰“你哪里懂!我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這一陣鐘聲驚動了寺里的大小僧人以及上下房的長老。他們听到鐘聲亂響,紛紛跑出來,問道︰“是哪個莽撞人在這里亂敲鐘鼓?” 行者跳出來,大聲喝道︰“是你孫外公我撞著玩的!” 那些和尚一看,嚇得東倒西歪,全都趴在地上,喊道︰“雷公爺爺!” 行者說︰“雷公是我的重孫兒!起來,起來,別怕!我們是從東土大唐來的貴客。” 眾僧這才起身行禮,看到三藏後,才放下心來。這時,本寺的院主邀請道︰“老爺們請到後方丈室奉茶。” 于是,眾人解開韁繩牽馬,抬起行李,繞過正殿,徑直來到後房,依次坐下。
院主獻上茶後,又安排了齋飯。此時天色還早。三藏連連稱謝,只見後面有兩個小童攙扶著一位老僧走了出來。這老僧的打扮十分講究︰頭上戴著一頂毗盧方帽,帽頂瓖嵌的貓楮石閃耀著光輝;身上穿著一件錦絨褊衫,翡翠毛瓖的金邊熠熠生輝。腳上的僧鞋繡著八寶圖案,手中的拄杖瓖嵌著雲星般的寶石。他滿面皺紋,如同驪山老母;一雙眼楮昏花,好似東海龍君。因為牙齒脫落,說話漏風,又因筋脈拘攣,腰彎背駝。
眾僧說︰“師祖來了。” 三藏趕忙躬身施禮迎接,說道︰“老院主,弟子有禮了。” 老僧還禮後,大家重新入座。老僧說︰“剛才小的們說東土唐朝來了貴客,我這才出來相見。” 三藏說︰“冒昧前來貴寺,多有打擾,還望恕罪!恕罪!” 老僧說︰“不敢當!不敢當!” 接著又問︰“老爺,從東土到這里,路程有多遠?” 三藏說︰“從長安邊界出發,有五千多里;過了兩界山,收了一個徒弟,一路走來,經過西番哈泌國,走了兩個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貴處。” 老僧說︰“那也有萬里之遙了。我這一生,虛度光陰,連山門都不曾出去過,真是‘坐井觀天’的無用之人。” 三藏又問︰“老院主高壽多少?” 老僧說︰“我虛長二百七十歲了。” 行者听了,說道︰“那我還是你的萬代孫兒呢!” 三藏瞪了他一眼,說︰“別亂說!別不知高低,沖撞了人。” 和尚便問行者︰“老爺,你有多大年紀了?” 行者說︰“不敢說。” 老僧只當他是在開玩笑,也沒在意,不再追問,只是讓人獻茶。
這時,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盤,上面放著三個法藍瓖金的茶鐘;另一個小童提著一把白銅壺,斟上了三杯香茶。這茶色澤比石榴花蕊還要艷麗,味道勝過桂花的芬芳。三藏見了,贊不絕口︰“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配美器!” 老僧說︰“讓老爺見笑了!老爺來自天朝上國,見識過無數奇珍異寶,這樣的器具,實在不值得夸贊。老爺從東土來,有沒有什麼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三藏說︰“慚愧!我那東土,沒什麼寶貝;就算有,路途遙遠,也沒法帶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行者在一旁說︰“師父,我前幾天在包袱里,看到那件袈裟,難道不算寶貝?拿出來給他們看看怎麼樣?” 眾僧听說是袈裟,都忍不住冷笑。行者問︰“你們笑什麼?” 院主說︰“老爺說袈裟是寶貝,實在好笑。像我們這樣的僧人,袈裟少說也有二三十件;要說我師祖,在這里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袈裟足有七八百件!” 說著,便讓人拿出來給三藏看。
老和尚一時興起,想要炫耀一番,便叫道人打開庫房,讓頭陀抬出櫃子。他們一共抬出十二個櫃子,放在天井中,打開鎖,在兩邊設好衣架,在四周牽上繩子,將袈裟一件件抖開掛起來,請三藏觀看。只見滿院子都是綺麗錦繡,四壁掛滿綾羅綢緞。
行者一件一件地看著,這些袈裟都是繡著繁花、瓖著金邊的精美之物。他笑著說︰“好,好,好!收起來!收起來!把我們的也拿出來看看。” 三藏連忙拉住行者,小聲說︰“徒弟,別和人攀比財富。你我單身在外,要小心行事。” 行者說︰“看看袈裟,能有什麼差錯?” 三藏說︰“你不明白。古人說︰‘珍貴奇異的玩好之物,不能讓貪婪奸偽的人看見。’一旦被他們看到,必然會動了貪心;動了貪心,就會生出詭計。你要是怕惹禍,他們索要就給他們,也就罷了;不然的話,性命不保,可能就因為這事兒。這可不是小事。” 行者說︰“放心!放心!一切有老孫我呢!” 說著,他不由分說,急忙走過去,解開包袱。頓時,霞光四射,里面還有兩層油紙包裹著。去掉油紙,取出袈裟,抖開時,紅光滿室,彩氣盈庭。眾僧見了,無不歡喜贊嘆。這件袈裟實在是太珍貴了︰
千般巧妙明珠墜,萬樣稀奇佛寶攢。
上下龍須鋪彩綺,兜羅四面錦沿邊。
體掛魍魎從此滅,身披魑魅入黃泉。
托化天仙親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老和尚見了這般寶貝,果然起了奸心。他走上前,對著三藏跪下,眼中含淚說道︰“我真是沒緣分啊!” 三藏連忙扶起他,問道︰“老院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老和尚說︰“老爺這件寶貝,剛剛展開,天色就晚了,我眼目昏花,看不清楚,這不是沒緣分嗎!” 三藏說︰“點上燈,讓你再仔細看看。” 老僧說︰“老爺的寶貝已經夠光亮了,再點燈,反而刺眼,更看不清楚了。” 行者問︰“那你想怎麼看?” 老僧說︰“老爺要是放心,讓弟子拿到後房,細細看一夜,明天一早送還老爺,不知老爺意下如何?” 三藏听了,吃了一驚,埋怨行者說︰“都怪你!都怪你!” 行者笑著說︰“怕什麼?等我把袈裟包好,讓他拿去看。要是出了什麼差錯,都由老孫我負責。” 三藏阻攔不住。行者把袈裟遞給老僧,說︰“拿去看吧。只是明天早上一定要原樣歸還,不能有一點損壞。” 老僧滿心歡喜,讓幸童把袈裟拿進去,又吩咐眾僧︰“把前面的禪堂打掃干淨,取兩張藤床,鋪上被褥,請二位老爺休息。” 同時,又安排明天早上準備齋飯送行,之後眾人便各自散去。師徒二人關上禪堂的門,準備休息,暫且不表。
話說那老和尚把袈裟騙到手後,拿到後房燈下,對著袈裟號啕大哭,哭得那本寺的僧人都不敢先去睡覺。小幸童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跑去告訴眾僧說︰“公公都哭到二更天了,還沒停呢。” 有兩個徒孫,是老和尚最疼愛的,上前問道︰“師公,您為什麼哭啊?” 老僧說︰“我哭自己沒緣分,不能好好看看唐僧的寶貝!” 小和尚說︰“公公您年紀這麼大了,也該看開些。他的袈裟就在您面前,您解開看看不就行了,何必哭得這麼傷心?” 老僧說︰“看一會兒有什麼用,看不長啊。我都二百七十歲了,辛辛苦苦積攢了幾百件袈裟。可怎麼就沒有他這一件呢?怎麼就不能像唐僧那樣擁有它呢?” 小和尚說︰“師公您錯啦。唐僧不過是個離鄉背井的行腳僧。您都這麼大年紀了,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怎麼還想和他一樣做個行腳僧呢?” 老僧說︰“我雖然在這寺院里過得自在,安享晚年,可就是沒能穿上他這件袈裟。要是能讓我穿一天,就算馬上死了,我也能閉眼了,也算是我在這陽世間做了一場和尚!” 眾僧說︰“您這話說得沒道理!您想穿他的袈裟,這有什麼難的?我們明天留他住一天,您就穿一天;留他住十天,您就穿十天,不就行了。何必哭得這麼慘呢?” 老僧說︰“就算留他住上一年半載,也只能穿這麼久,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要走的時候,還是得還給他,怎麼能長久地擁有呢?”
正說著,有個叫廣智的小和尚站出來說︰“公公,想要長久擁有也容易。” 老僧一听,立刻高興起來,問道︰“我的好徒兒,你有什麼好主意?” 廣智說︰“那唐僧師徒二人是趕路的,十分辛苦,現在已經睡著了。我們找幾個有力氣的人,拿著槍刀,打開禪堂,把他們殺了,把尸首埋在後園,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件事。然後再謀了他的白馬和行囊,把那袈裟留下來,當作傳家之寶,這不就是子孫長久的打算嗎?” 老和尚听了,滿心歡喜,這才擦了擦眼淚說︰“好!好!好!這個計策太妙了!” 馬上就開始收拾槍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又有一個小和尚,叫廣謀,是廣智的師弟,走上前來說︰“這個計策不好。要是殺他們,得先看看情況。那個白臉的唐僧好像容易對付,可那個毛臉的行者就難辦了。萬一殺不了他,豈不是反而招來災禍?我有個不用動刀槍的辦法,不知道您覺得怎麼樣?” 老僧問︰“我的好徒兒,你有什麼辦法?” 廣謀說︰“依小孫的看法,現在把東山各個房頭的人都召集起來,每人準備一束干柴,舍棄那三間禪堂,放火燒了它,讓他們想逃都沒地方逃,連人帶馬一起燒死。就算山前山後的人家看到了,也只會以為是他們自己不小心走了火,把我們的禪堂給燒了。這樣一來,那兩個和尚不就都燒死了?還能掩人耳目。那袈裟不就成了我們的傳家之寶了?” 那些和尚听了,都非常高興,紛紛說︰“好!好!好!這個計策更妙!更妙!” 于是就叫各個房頭去搬柴。唉!這一計,可真是要了那高壽老僧的命,讓觀音禪院化為了灰燼!原來這寺里有七八十個房頭,大小僧人有二百多人。當夜,眾人一擁而上搬柴,把禪堂前前後後、四面都圍得水泄不通,準備放火,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三藏師徒,已經安歇下來。那行者本就是個機靈的猴子,雖然躺下了,但一直凝神煉氣,眼楮似閉非閉,保持著警醒。忽然,他听到外面不停地有人走動,還有柴草沙沙作響的聲音,風聲也呼呼地吹著。他心中疑惑︰“這個時候夜深人靜,怎麼會有人走動的腳步聲呢?難道是有賊盜,想要謀害我們?” 他一骨碌從床上跳起來。本想開門出去看看,又怕驚醒了師父。你看他施展神通,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只蜜蜂。這蜜蜂可真是︰
口甜尾毒,腰細身輕。在花叢柳林間穿梭如箭一般迅速,粘在柳絮上、尋找花香時就像流星劃過。小小的身軀卻能承受重物,薄薄的翅膀善于乘風飛行。它從椽子稜下鑽出去,要看個究竟。
只見眾僧們正在搬柴運草,已經把禪堂團團圍住,準備放火。行者暗自笑道︰“果然像我師父說的那樣!他們要害我們性命,謀奪我的袈裟,才起了這樣的毒心。我要是拿棍子打他們,唉,可憐他們又禁不住打,一頓棍子下去,全都打死了,師父又該怪我行凶了。罷了,罷了,罷了!我就來個順手牽羊,將計就計,讓他們住不成這寺院!” 好個行者,一個筋斗翻上了南天門。嚇得龐、劉、苟、畢四位天將趕緊躬身行禮,馬、趙、溫、關四位元帥也連忙彎腰致敬,他們都說道︰“不好了!不好了!那大鬧天宮的孫大聖又來了!” 行者擺擺手說︰“各位免禮,別驚慌。我是來找廣目天王的。”
話還沒說完,廣目天王就到了,迎著行者說︰“好久不見,好久不見。之前听說觀音菩薩去見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還有揭諦等人,去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還說你做了他的徒弟,今天怎麼有空到這兒來了?” 行者說︰“先別說這些客套話了。唐僧在路上遇到壞人放火燒他,情況萬分緊急,我特地來向你借闢火罩,救救他。快些拿來給我用用,我馬上就還回來。” 天王說︰“你錯了!既然是壞人放火,應該借水去救他,怎麼要借闢火罩呢?” 行者說︰“你哪里知道這里面的門道︰借水去救,火是燒不起來了,倒便宜了那些壞人;我借這闢火罩,護住唐僧,讓他不受傷,其他的隨他們燒去。快些!快些!再晚就來不及了。別耽誤了我去下面辦事!” 天王笑著說︰“這猴子還是這麼不懷好意,只想著自己,不管別人。” 行者說︰“快點!快點!別�@鋁耍 ぐ罅舜笫攏 天王不敢不借,就把闢火罩遞給了行者。
行者拿著闢火罩,按著雲頭,徑直來到禪堂的房脊上,用闢火罩罩住了唐僧、白馬和行李。他自己則跑到後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頭坐著,一心守護著那袈裟。看著那些人放起火來,他就捻訣念咒,朝著巽地東南方)吸了一口氣,然後吹出去,一陣大風刮起,把那火刮得熊熊燃燒起來。這火可真旺啊!你看︰
黑煙彌漫,紅焰騰騰。黑煙彌漫,使得長空之中一顆星星都看不見;紅焰騰騰,讓大地千里都被照得通紅。一開始,火焰像灼灼燃燒的金蛇;後來,又像威風凜凜的血馬。南方的火氣逞著威風,火神祝融施展著法力。干燥的柴草燃起熊熊烈火,哪里還需要燧人氏鑽木取火;熟油門前飄著五彩的火焰,比老祖開爐時還要壯觀。這正是無情的大火燃燒起來,怎禁得住有人有意行凶;不但不去滅火救災,反而助長火勢。風隨著火勢,火焰飛騰有千丈多高;火趁著風威,灰燼迸射到九霄雲外。乒乒乓乓的聲音,就像過年時的爆竹聲;潑潑喇喇的聲響,又如同軍中的炮聲。燒得那殿中的佛像無處可逃,東院的伽藍神也沒地方躲避。這火勢比赤壁之戰時的大火還要猛烈,賽過了阿房宮那場大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一會兒,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燒得處處通紅。你看那些和尚,有的忙著搬箱子、抬籠子,有的搶桌子、端鍋,滿院子里叫苦連天。孫行者護住了後面的方丈,闢火罩罩住了前面的禪堂,其余地方則火光沖天,真的是照天的紅焰輝煌奪目,透壁的金光耀眼閃爍!
沒想到這場火起的時候,驚動了山中的獸怪。在觀音院正南二十里左右,有一座黑風山,山上有一個黑風洞,洞里住著一個妖精。這妖精剛剛睡醒翻身,只見窗門透亮,還以為是天亮了。起來一看,原來是正北方向火光閃耀,妖精大吃一驚,說道︰“呀!這肯定是觀音院里失火了!這些和尚怎麼這麼不小心!我去看看,幫他們救一救。” 好個妖精,縱身駕起雲頭,很快就到了煙火彌漫之處。果然,沖天的大火燃燒著,前面的殿宇已經被燒空,兩邊的走廊也正火勢凶猛。他大步沖進院子,正大聲呼喊著讓人取水來,忽然看到後房沒有火,房脊上有個人在吹風。他心里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急忙跑進去查看,只見方丈中間有些霞光彩氣,台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他解開一看,原來是一領錦 袈裟,這可是佛門的稀世珍寶。正所謂財動人心,這妖精也不救火了,也不叫人取水了,拿著那袈裟,趁著混亂,偷偷溜走,駕著雲徑直回到東山去了。
那場火一直燒到五更天,天才漸漸亮起來,火勢才慢慢熄滅。你看那些僧人們,一個個衣衫不整,哭哭啼啼,都在灰燼里尋找銅鐵、撥弄腐炭,想找出些金銀來。有的在牆根下搭起窩棚,有的在赤壁根頭支起鍋做飯,大家都在叫冤喊屈,亂成一團,這里暫且不表。
再說行者取了闢火罩,一個筋斗翻上南天門,把闢火罩交還給廣目天王,說道︰“多謝借罩!多謝借罩!” 天王接過闢火罩說︰“大聖真是守信用。我還正發愁你不還我的寶貝,沒地方去找你呢,幸好你馬上就送回來了。” 行者說︰“老孫我豈是當面騙東西的人?這就叫‘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天王說︰“好久沒見面了,請到天宮里坐一會兒,怎麼樣?” 行者說︰“老孫我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悠閑地高談闊論了;如今我要保護唐僧,不得空閑。以後再敘!以後再敘!” 急忙告辭,駕著雲往下墜落,此時太陽已經升起。他徑直來到禪堂前,搖身一變,又變成個蜜蜂兒,飛進禪堂,變回本來的模樣一看,師父還在沉睡呢。
行者大聲喊道︰“師父,天亮了,快起來吧。” 三藏這才從睡夢中醒來,翻身說道︰“是啊。” 他穿上衣服,打開門走了出去。忽然抬頭一看,只見四周都是斷壁殘垣、紅色的牆壁,樓台殿宇全都不見了,不禁大驚失色,說道︰“呀!怎麼這殿宇都沒了?只剩下紅牆,這是怎麼回事?” 行者說︰“您還在做夢呢!昨晚寺院失火了。” 三藏問︰“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行者說︰“是老孫我護住了禪堂,看您睡得正香,就沒驚動您。” 三藏說︰“你有本事護住禪堂,怎麼就不救救其他房間的火呢?” 行者笑著說︰“師父,跟您說吧,果然像您昨天說的,他們看上了我們的袈裟,打算放火燒死我們。要不是老孫我察覺到,到現在我們都已經變成灰燼了!” 三藏听了,害怕地問︰“是他們放的火?” 行者說︰“不是他們還有誰?” 三藏又問︰“該不會是他們怠慢了你,你才搞出這場事吧?” 行者說︰“老孫我是那種沒出息、干這種壞事的人嗎?真的是他們放的火。老孫我看他們心思狠毒,就沒給他們救火,只是稍微幫著吹了點風。” 三藏說︰“天哪!天哪!起火的時候,只該用水去救,怎麼能助風呢?” 行者說︰“您可知道古人說的‘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他們不弄火,我怎麼會弄風呢?” 三藏問︰“袈裟呢?該不會燒壞了吧?” 行者說︰“沒事!沒事!燒不壞!放袈裟的方丈室沒有著火。” 三藏生氣地說︰“我不管你!只要袈裟有一點損傷,我就念那緊箍咒,念到你死!” 行者慌了,說道︰“師父,別念!別念!我一定把袈裟找回來還給您。等我去拿來,咱們就上路。” 三藏這才牽著馬,行者挑起擔子,走出禪堂,徑直朝後方丈室走去。
再說那些和尚,正在悲痛萬分的時候,忽然看見師徒二人牽著馬、挑著擔走過來,嚇得一個個魂飛魄散,說道︰“冤魂來索命啦!” 行者大聲喝道︰“什麼冤魂索命?快把我的袈裟還來!” 眾僧一起跪倒在地,磕頭說道︰“爺爺呀!冤有頭,債有主。要索命可跟我們沒關系,都是廣謀和老和尚定下計策要害你們的,可別找我們討命。” 行者大喝一聲︰“你們這些該死的家伙!誰問你們討命了!快把袈裟拿來還我,好讓我們上路!” 其中有兩個膽子大些的和尚說︰“老爺,你們在禪堂里已經被燒死了,現在又來討袈裟,你們到底是人還是鬼?” 行者笑著說︰“你們這群蠢貨!哪里有什麼火?你們去前面看看禪堂,再來跟我說話!” 眾僧們爬起來,跑到前面去看,只見禪堂外面的門窗�扇,一點都沒有被火燒到的痕跡。眾人又驚又怕,這才知道三藏是位神僧,行者是尊護法,一起上前磕頭說道︰“我們有眼無珠,不知道真人下凡!你們的袈裟在後面方丈室里,老祖師那兒呢。” 三藏走過了三五層破敗的牆壁,不停地嘆息。只見方丈室果然沒有被火燒到。眾僧們沖進里面,喊道︰“公公!唐僧是神人,沒有被燒死,現在反而害了我們自己的家當!趕緊把袈裟拿出來,還給他讓他們走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來老和尚找不到袈裟,又燒了本寺的房屋,正在萬分煩惱、焦躁不已的時候,听到這話,哪里敢答應?他想來想去,無計可施,進退兩難,于是邁開步子,彎著腰,朝著牆上狠狠地撞了過去。可憐他這一撞,撞得腦破血流,魂魄消散,咽喉氣斷,染紅了地面。有詩為證︰
堪嘆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間一壽翁。
欲得袈裟傳遠世,豈知佛寶不凡同!
但將容易為長久,定是蕭條取敗功。
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眾僧們嚇得大哭起來,說道︰“師公撞死了,又找不到袈裟,這可怎麼辦?” 行者說︰“想必是你們偷藏起來了!都出來!把所有人的名單開列出來,讓老孫我一個個查點!” 上下房的院主,把本寺的和尚、頭陀、幸童、道人全部開列了兩張名單,大小人等,一共有二百三十名。行者請師父高坐,他則一個一個地從頭唱名搜檢,讓每個人都解開衣襟,仔細查看,卻根本沒有袈裟的影子。又把各個房頭搬搶出去的箱籠物件,從頭到尾細細尋找,依然沒有找到袈裟的蹤跡。三藏心中十分煩惱,不停地埋怨行者,坐在那里念起了緊箍咒。行者一下子撲倒在地,抱著頭,痛苦不堪,只能喊道︰“別念!別念!我一定把袈裟找回來!” 眾僧們見了,一個個戰戰兢兢地走上前跪下勸解,三藏這才停止念咒。行者一骨碌跳起來,從耳朵里抽出鐵棒,要打那些和尚,被三藏喝住道︰“你這猴頭!頭痛還不怕,還要亂來?不許動手!別傷人!再給我審問審問!” 眾僧們磕頭禮拜,哀求三藏道︰“老爺饒命!我們真的沒看見。這都是那個老死鬼的錯。他昨晚看著您的袈裟,一直哭到深夜,看都沒敢看,就想著要長久擁有,當作傳家之寶,才設計定策,要燒殺老爺。起火的時候,狂風大作,大家只顧著救火、搬搶物件,根本不知道袈裟去了哪里。”
行者大怒,走進方丈屋里,把老死鬼的尸首抬出來,仔細翻找,渾身上下也沒有那件寶貝,又把方丈室掘地三尺,還是沒有找到。行者思量了好一會兒,問道︰“你們這里有沒有什麼妖怪成精?” 院主說︰“老爺您不問,我們都不敢說。我們這里正東南方向有座黑風山。黑風洞里有一個黑大王。我們這老死鬼經常和他一起講道。他就是個妖精。別的就沒什麼了。” 行者問︰“那山離這里有多遠?” 院主說︰“只有二十里。能望見山頭的就是。” 行者笑著說︰“師父放心,不用多說了,一定是那黑怪偷去了,錯不了。” 三藏問︰“那地方離這里有二十里,你怎麼就斷定是他?” 行者說︰“您沒看見昨晚那火,火光沖天,照亮了萬里長空,透到了三天之外,別說二十里,就是二百里外都能看見!肯定是他看到火光閃耀,趁機暗暗來到這里,看到我們的袈裟是件寶貝,就趁亂搶走了。等老孫我去那里找找他。” 三藏說︰“你走了,我可怎麼辦?” 行者說︰“您放心,暗中自有神靈保護您,明面上我讓這些和尚服侍您。” 隨即把眾和尚叫過來,說道︰“你們幾個去把那老鬼埋了,幾個服侍我師父,看好我的白馬!” 眾僧們答應了。行者又說︰“你們別只是嘴上答應,等我走了,就不認真服侍。服侍我師父的,要和顏悅色;喂養白馬的,要保證水草合適;要是有一點差錯,就照這根棍子的樣子,給你們瞧瞧!” 他抽出棍子,朝著被火燒過的磚牆猛地一擊,那牆被打得粉碎,又震倒了七八層牆。眾僧們見了,個個嚇得骨軟身麻,跪著磕頭,淚流滿面地說︰“爺爺放心前去,我們一定竭盡全力,虔誠地供奉老爺,絕對不敢有一點怠慢!” 好個行者,急忙縱筋斗雲,徑直朝黑風山飛去,尋找那件袈裟。這正是︰
金禪求正出京畿,仗錫投西涉翠微。
虎豹狼蟲行處有,工商士客見時稀。
路逢異國愚僧妒,全仗齊天大聖威。
火發風生禪院廢,黑熊夜盜錦 衣。
不知道這一去能不能找到袈裟,是吉是凶,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