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

    詩曰︰

    志氣沖天貫斗牛,更將逆虜盡平收。

    檀州驍將俱心碎,遼國雄兵總淚流。

    紫塞風高橫劍戟,黃沙月冷照戈矛。

    絕憐躍馬男兒事,談笑功成定九州。

    話說洞仙侍郎見檀州已被攻破,無奈之下,只能匆忙逃出城去,與咬兒惟康一同奔逃。途中,他們正好撞上楚明玉、曹明濟,帶著一些殘兵敗將。這些敗軍如同喪家之犬、漏網之魚,狼狽不堪,眾人便一起朝著薊州逃去。進入薊州城後,他們見到了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向他哭訴宋江兵強馬壯,軍中還有一個使石子的人十分厲害。那人的石子百發百中,從未落空,最擅長傷人。兩位皇佷以及小將阿里奇,都是被他用石子打死的。耶律大王听後說道︰“既然如此,你們就留在這里,幫我對付那些蠻子。”

    話還沒說完,只見流星探馬飛速來報︰“宋江兵分兩路攻打薊州,一路殺到平峪縣,一路殺到玉田縣。” 御弟大王听了,隨即對洞仙侍郎說︰“你帶領本部軍馬,守住平峪縣口,不要與他們廝殺。我先帶兵去拿下玉田縣的蠻子,然後從背後包抄過去,看平峪縣的蠻子能往哪里逃?” 同時,他一邊派人向霸州、幽州傳信,讓這兩路軍馬前來接應。有詩為證︰

    敗將殘兵入薊州,羶奴原自少機謀。

    宋江兵勢如雲卷,掃穴犁庭始罷休。

    當時,御弟大王親自率領大軍,帶著四個兒子,朝著玉田縣疾馳而去。

    且說宋江、盧俊義,各自率領三萬軍馬以及眾多戰將,分別去攻打不同的州縣。宋江領兵來到平峪縣,看到前面關隘被敵軍把守,不敢貿然進兵,便在平峪縣西邊扎營屯住。

    再說盧俊義率領眾多戰將和三萬人馬,來到玉田縣,很快就與遼軍相遇。盧俊義與軍師朱武商議道︰“如今與遼軍對峙,我們對這里的地理環境不熟悉,就像吳人不了解越國的境地一樣,有什麼好的計策可以取勝呢?” 朱武回答說︰“依我之見,由于不熟悉地理,各路軍隊不可擅自前進。可以將隊伍擺成長蛇陣,攻擊蛇頭時蛇尾能呼應,攻擊蛇尾時蛇頭能呼應,攻擊蛇身時首尾都能呼應,循環往復,沒有破綻。這樣,就不用擔心地理生疏的問題了。” 盧先鋒听後十分高興,說道︰“軍師所言,正合我意。” 于是催促兵馬前進,遠遠就望見遼軍鋪天蓋地而來。那遼軍的模樣如何呢?只見︰

    黑霧濃濃至,黃沙漫漫連。皂雕旗展一派烏雲,拐子馬蕩半天殺氣。青氈笠兒,似千池荷葉弄輕風;鐵打兜鍪,如萬頃海洋凝凍日。人人衣襟左掩,個個發搭齊肩。連環鐵鎧重披,剌納戰袍緊系。番軍壯健,黑面皮碧眼黃須;達馬咆哮,闊膀膊鋼腰鐵腳。羊角弓攢沙柳箭,虎皮袍襯窄雕鞍。生居邊塞,長成會拽硬弓;世本朔方,養大能騎劣馬。銅腔羯鼓軍前打,蘆葉胡笳馬上吹。

    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率先領兵到達玉田縣,將軍馬擺開陣勢。宋軍中的朱武登上雲梯觀察,下來後向盧先鋒回報說︰“番人擺的陣勢,是五虎靠山陣,沒什麼稀奇的。” 朱武再次登上將台觀察,揮動號旗,指揮軍隊左盤右旋,調兵遣將,也擺出一個陣勢。盧俊義看了不認識,問道︰“這是什麼陣勢?” 朱武說︰“這是鯤化為鵬陣。” 盧俊義又問︰“什麼是鯤化為鵬?” 朱武解釋道︰“北海有一種魚,名叫鯤,它能化為大鵬,一飛就是九萬里。這個陣勢從遠近看,只是個小陣;但要是敵軍來攻打,它能瞬間變成大陣,所以叫做鯤化為鵬陣。” 盧俊義听了,連連稱贊。

    對陣的遼軍鼓聲響起,門旗分開,御弟大王親自出馬,四個兒子分在左右兩側,他們的披掛都一模一樣。只見他們頭戴鐵縵笠戧箭番盔,上面拴著純黑的球纓;身穿寶圓鏡柳葉細甲,系著獅蠻金帶。踏鐙靴如同半彎的鷹嘴,梨花袍上繡著盤龍圖案。他們各自掛著強弓硬弩,騎著駿馬雕鞍。腰間都插著錕吾劍,手里拿著掃帚刀。

    中間馬上的是御弟大王,兩邊的四個小將軍,身上的兩肩胛處都懸著小小的明鏡,鏡邊瓖著皂纓,四人手持四口寶刀,騎著四匹快馬,整齊地排列在陣前。御弟大王背後,層層疊疊地排列著許多戰將。那四員小將軍高聲喊道︰“你們這些草賊,怎敢侵犯我們的邊界!”

    盧俊義听了,便問道︰“兩軍對峙,哪位英雄願意率先出戰?” 話還沒說完,只見大刀關勝揮舞著青龍偃月刀,搶先出馬。那邊番將耶律宗雲,舞刀拍馬迎戰關勝。兩人剛戰了不到五個回合,番將耶律宗霖便拍馬舞刀前來相助。呼延灼見狀,舉起雙鞭,迎上去與耶律宗霖廝殺。耶律宗電、耶律宗雷兄弟二人,也挺刀躍馬,一齊出戰。這邊徐寧、索超各自舉起兵器,迎上前去。四對人馬在陣前廝殺,絞作一團,打得難解難分。

    正在戰斗之時,沒羽箭張清悄悄地縱馬來到陣前。有檀州敗逃的軍士認出了張清,急忙向御弟大王報告︰“對陣中那個穿綠戰袍的蠻子,就是擅長飛石子的。他現在縱馬出陣,肯定又要施展之前的手段了。” 天山勇听了,說道︰“大王放心,讓這個蠻子嘗嘗我的弩箭!” 原來天山勇在馬上擅長使用漆抹弩,他的弩箭是一尺來長的鐵翎箭,有個名字叫一點油。天山勇在馬上用了事環穩住弩,縱馬出陣,讓兩個副將在前面掩護。三匹馬悄悄地一直來到陣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清又先看到了他們,偷偷取出石子在手,瞄準那帶頭的番將,只一石子打出,大喊 “著”,卻從番將的頭盔上擦了過去。天山勇躲在那員番將的馬背後,穩穩地安好箭,扣緊弓弦,看準張清,一箭直射過去。張清大喊一聲 “阿也”,急忙躲避,卻還是被射中咽喉,翻身落馬。雙槍將董平、九紋龍史進,帶著解珍、解寶,拼命上前將張清救了回來。盧先鋒見狀,急忙讓人拔出箭來,張清血流不止,眾人趕忙在他脖子上包扎束縛。隨即,盧先鋒叫鄒淵、鄒潤將張清抬上車子,護送回檀州,讓神醫安道全進行醫治。車子隨後便出發了,暫且按下不表。有詩為證︰

    張清石子最通神,到處將人打得真。

    此日卻逢強弩手,當喉一箭便翻身。

    只見陣前突然喊聲大作,有士兵來報︰“西北方向有一支軍馬如疾風般飛奔殺來,他們二話不說,橫沖直撞,徑直闖入陣中。” 盧俊義眼見張清中箭,心中牽掛,無心再戀戰。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四位將領見狀,各自佯裝戰敗,詐敗退回本陣。四個番將以為宋軍膽怯,乘勢追擊。與此同時,西北方向殺來的番軍從斜刺里沖入,而對陣的大隊番軍也如排山倒海般踴躍向前。如此一來,宋軍哪里還能維持原本的陣法?三軍眾將被沖得七零八落,彼此之間無法相互救援。混亂之中,只剩下盧俊義一人一馬一桿槍,反而朝著敵軍方向殺了過去。

    天色漸漸昏暗,那四個小將軍恰好返回,迎面踫上了盧俊義。盧俊義單人獨馬,一桿長槍在手,毫無懼色地與四個番將展開激戰。雙方你來我往,大約斗了一個時辰。盧俊義瞅準時機,故意賣了個破綻,耶律宗霖以為有機可乘,揮刀砍來。盧俊義大喝一聲,耶律宗霖措手不及,被盧俊義一槍刺落馬下。另外三個小將軍見狀,都吃了一驚,心中生出懼意,無心再戰,趕忙拍馬逃走。盧俊義下馬,拔刀割下耶律宗霖的首級,拴在馬脖子下面,然後翻身上馬,朝南而去。

    沒走多遠,盧俊義又撞見一伙遼兵,大約有一千多人。他毫無懼色,再次沖入敵陣,遼兵頓時四散奔逃。繼續前行不到幾里路,又踫上一彪軍馬。此時夜色漆黑,看不清是哪方的人馬,只听到傳來的是宋朝人的說話聲。盧俊義便高聲問道︰“來的是哪支軍隊?” 對方傳來呼延灼的回應聲。盧俊義大喜,趕忙與呼延灼合兵一處。呼延灼說道︰“我軍被遼兵沖散,彼此無法相互救援。小將奮力撞開陣勢,和韓滔、彭一直殺到了這里。不知道其他將領的情況如何。” 盧俊義接著說起自己力敵四個番將的經過︰“我殺了其中一個,另外三個逃走了。後來又撞見一千多遼兵,也被我殺散。一路來到這里,沒想到能踫上將軍。” 兩人並馬而行,帶著隨從,朝南走去。沒走十幾里路,前面就有軍馬攔住了去路。呼延灼說道︰“黑夜之中難以廝殺,不如等到天明,再與他們決一死戰。” 對面的人听到後,便問道︰“來的莫非是呼延灼將軍?” 呼延灼听出是大刀關勝的聲音,連忙叫道︰“盧頭領在這里!” 眾頭領紛紛下馬,暫且來到草地上坐下。盧俊義、呼延灼各自講述了自己的遭遇。關勝說道︰“陣前失利,你我無法相互照應。我和宣贊、郝思文、單廷圭、魏定國五人騎馬殺出一條血路,隨後收攏了一千多名軍兵。來到這里後,因不熟悉地理環境,只能在此伏路,打算等到天明再行動,沒想到能遇到哥哥。” 于是,眾人合兵一處。

    眾人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便沿著道路朝南繼續前行。快要到達玉田縣時,看到一彪人馬在哨探道路。仔細一看,原來是雙槍將董平、金槍手徐寧,他們已經帶領弟兄們守住了玉田縣,將遼兵全部趕散。他們報告說︰“侯健、白勝二人去給宋公明報信了,只是不見了解珍、解寶、楊林、石勇。” 盧俊義下令先將軍隊開進玉田縣,清點眾將軍校人數,發現少了五千多人,心中十分煩惱。巳牌時分,有人來報︰“解珍、解寶、楊林、石勇帶領兩千多人回來了。” 盧俊義將他們喚來詢問,解珍說道︰“我們四人在混亂中沖了過去,深入敵軍重地,迷了路,不敢貿然回轉。今早又撞見遼兵,與之大戰一場,這才趕到這里。” 盧俊義讓人將耶律宗霖的首級在玉田縣示眾,以此安撫三軍百姓。

    還沒到黃昏時分,軍士們正準備收拾休息,只見負責伏路的小校前來報告︰“遼兵不知來了多少,已經從四面將縣城包圍了。” 盧俊義听後大驚,連忙帶著燕青登上城樓查看。只見遠近都是火把,密密麻麻,綿延十里之厚。一個小將軍在前面指揮,正是耶律宗雲,他騎著一匹劣馬,在火把叢中催促三軍。燕青見狀,說道︰“昨日張清中了他的冷箭,今日該回敬他一下。” 說著,燕青取出弩箭,一箭射去,正中番將鼻凹。耶律宗雲落馬,眾兵急忙上前救援。番軍見狀,連忙後退了五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盧俊義在縣中與眾將商議︰“雖然放了這一冷箭,讓遼兵暫時後退,但天明之後他們必定會再次前來攻城,將縣城圍得像鐵桶一般,我們該如何解救?” 朱武說道︰“宋公明如果得知這個消息,必然會前來救援。到時候里應外合,才有可能脫離困境。” 正是︰才離虎穴龍坑險,又撞天羅地網災。不知接下來交鋒勝負如何,有詩為證︰

    一番遇敵一番驚,匹馬單槍暮夜行。

    四面天驕圍古縣,請看何計退胡兵。

    眾人一直熬到天明,只見遼兵在四面擺開陣勢,密不透風。這時,東南方向塵土飛揚,數萬兵馬浩浩蕩蕩而來。眾將都望向南方,朱武說道︰“這必定是宋公明軍馬到了。等他們收軍整齊後,我們一起向南殺出去,這里的軍隊全部出動,隨後掩殺過去。” 且說對陣的遼兵,從辰時一直圍困到未牌,終于抵擋不住,紛紛收拾人馬退去。朱武說道︰“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盧俊義當即傳令,打開縣城四門,率領全部軍馬出城追殺。遼兵大敗,被殺得星落雲散,七零八落。遼兵四散逃竄,宋江追趕遼兵遠去,到天明時鳴金收軍,進入玉田縣。盧先鋒與宋江合兵一處,訴說攻打薊州的情況。宋江留下柴進、李應、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弟兄、王矮虎、一丈青、孫新、顧大嫂、張青、孫二娘、裴宣、蕭讓、宋清、樂和、安道全、皇甫端、童威、童猛、王定六,都跟隨趙樞密在檀州防守。其余諸將,分作左右二軍。宋先鋒總領左軍人馬,共四十八員︰軍師吳用、公孫勝,林沖、花榮、秦明、楊志、朱ほ、雷橫、劉唐、李逵、魯智深、武松、楊雄、石秀、黃信、孫立、歐鵬、鄧飛、呂方、郭盛、樊瑞、鮑旭、項充、李袞、穆弘、穆春、孔明、孔亮、燕順、馬麟、施恩、薛永、宋萬、杜遷、朱貴、朱富、凌振、湯隆、蔡福、蔡慶、戴宗、蔣敬、金大堅、段景住、時遷、郁保四、孟康;盧先鋒總領右軍人馬,共三十七員︰軍師朱武,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徐寧、燕青、史進、解珍、解寶、韓滔、彭、宣贊、郝思文、單廷圭、魏定國、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陶宗旺、鄭天壽、龔旺、丁得孫、鄒淵、鄒潤、李立、李雲、焦挺、石勇、侯健、杜興、曹正、楊林、白勝。分兵完畢,兩路軍馬分別前往薊州︰宋先鋒引軍向平峪縣進發,盧俊義引兵向玉田縣進發。趙安撫與二十三將鎮守檀州,暫且按下不表。

    原來,這薊州是大遼郎主派御弟耶律得重鎮守,他率領著四個兒子,長子耶律宗雲,次子耶律宗電,三子耶律宗雷,四子耶律宗霖,手下還有十幾員戰將,一個總兵大將名叫寶密聖,一個副總兵名叫天山勇,共同守住薊州城池。

    且說宋江見軍士連日征戰辛苦,便讓大家暫且休息。對于攻打薊州,他早已心中有了計較。他先派人前往檀州詢問張清的箭傷情況,神醫安道全派人回話道︰“雖然只是皮肉外傷,並未傷到內髒,請主將放心。等到膿水干涸,自然就會痊愈。如今正值炎夏,軍士們多病,已經稟過趙樞密相公,派蕭讓、宋清前往東京購買藥餌,同時到太醫院領取防暑藥物。皇甫端也需要領取官局內給馬匹用的藥材物料,都委托蕭讓、宋清去辦理了。特此向先鋒報告。” 宋江听後,心中頗為欣慰,又與盧先鋒商量,決定先攻打薊州。宋江說道︰“在我不知道你在玉田縣受圍時,就已經事先商量好了計策。公孫勝原本就是薊州人,楊雄也曾在那府里做過節級,石秀、時遷在那里也住了很久。前日殺退遼兵時,我讓時遷、石秀裝作敗殘軍馬,混入其中,他們肯定都已經進入薊州城內駐扎。他二人若能進城,自有辦法行事。時遷曾獻計說︰‘薊州城有一座大寺,名叫寶嚴寺。寺內廊下有法輪寶藏,中間是大雄寶殿,殿前有一座寶塔,高聳入雲。’石秀說︰‘我讓他躲在寶藏頂上,每日的飯食由我負責送去。如果要方便,只能等到夜間爬下來。只等城外哥哥的軍馬攻打緊急時,便在寶嚴寺塔上放火為號。’時遷本就是個慣于飛檐走壁的人,找個藏身之處自然不難。石秀則會在合適的時候去州衙內放火。他二人商量妥當後,便自行去了。我們這邊就可以一面收拾,準備進兵了。” 有詩為證︰

    朋計商量破薊州,旌旗蔽日擁貔貅。

    更將一把硝黃散,黑夜潛焚塔上頭。

    第二天,宋江帶領兵馬離開了平峪縣,與盧俊義合兵一處,催促軍馬,徑直朝著薊州進發。

    且說御弟大王因折損了兩個兒子,心中懊悔不已,便與大將寶密聖、天山勇、洞仙侍郎等人商議道︰“前次涿州、霸州兩路救兵,各自分散而去。如今宋江在玉田縣合兵一處,早晚就要進兵攻打薊州,這可如何是好?” 大將寶密聖說道︰“宋江的兵馬若不來,那便萬事皆休;若是那伙蠻子來了,小將我親自出城與他們對敵,若不活捉他們幾個,這伙人怎會輕易退兵!” 洞仙侍郎提醒道︰“那蠻子隊伍里有個穿綠袍的,擅長使用石子,十分厲害,我們要多加提防。” 天山勇滿不在乎地說︰“那個蠻子已經被我一箭射中脖子,多半是死了!” 洞仙侍郎接著說︰“除了這個蠻子,其他的都不足為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正商議著,小校前來報告︰“宋江的軍馬已經殺奔薊州而來。” 御弟大王急忙整頓三軍人馬,迅速出城迎敵。在離城三十里外,與宋江的軍隊對峙,雙方各自擺開陣勢。番將寶密聖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出馬。宋江在陣前看到後,說道︰“斬將奪旗,才能立下頭功。” 話還沒說完,只見豹子頭林沖便挺身而出,與番將寶密聖展開大戰。兩人你來我往,斗了三十多個回合,難分勝負。林沖一心想要立下頭功,手持丈八蛇矛,越戰越勇。在戰斗的關鍵時刻,他如暴雷般大喝一聲,撥開槍鋒,用蛇矛朝著寶密聖的脖項狠狠刺去,寶密聖躲避不及,被刺中落馬。宋江見狀大喜,兩軍陣中喊聲震天。

    番將天山勇見寶密聖被刺,立即橫槍出馬。宋江陣中徐寧手持鉤鐮槍,縱馬向前,迎了上去。兩匹馬交錯,兩人戰了不到二十回合,徐寧瞅準時機,手起一槍,將天山勇刺于馬下。宋江見接連贏了兩員番將,心中十分高興,隨即催動軍隊混戰。遼兵見折損了兩員大將,心中恐懼,紛紛朝著薊州城逃竄。宋江的軍馬追趕了十幾里路,才收兵回營。

    當天,宋江扎下營寨,犒賞三軍。第二天,宋江傳令拔營起寨,全軍直奔薊州。第三天,御弟大王見折了兩員大將,心中十分驚慌,又听到宋軍已經抵達的消息,急忙對洞仙侍郎說︰“你帶領這支軍馬出城迎敵,也好替我分憂。” 洞仙侍郎不敢違抗,只得帶領咬兒惟康、楚明玉、曹明濟,率領一千軍馬,在城下擺開陣勢。

    宋江的軍馬漸漸逼近城邊,呈雁翅狀排列開來。門旗分開,索超橫擔大斧,威風凜凜地出現在陣前。番兵隊伍中,咬兒惟康見狀,立刻搶出陣來。兩人二話不說,兩匹馬相交,戰了二十多個回合。番將咬兒惟康終究心中膽怯,無心戀戰,撥轉馬頭想要逃走。原來,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在城頭上看到咬兒惟康沒戰幾個回合就往本陣跑,索超哪里肯放過,縱馬追趕上去,雙手輪起大斧,朝著番將的腦門上狠狠劈下,將咬兒惟康的腦袋劈成了兩半。

    洞仙侍郎見此情形,急忙叫楚明玉、曹明濟前去接應。這兩人早已嚇得八分膽怯,只是被逼無奈,才挺起手中的長槍,硬著頭皮向前出陣。宋江軍中的九紋龍史進見番軍中兩將一同出戰,立刻舞動大刀,拍馬直取二將。史進抖擻精神,盡顯英雄本色,手起刀落,先將楚明玉砍落馬下;曹明濟見狀,想要逃走,史進哪里肯饒,催馬趕上,一刀也將他砍于馬下。史進縱馬沖入大遼軍陣。宋江見了,揮動鞭梢,指揮軍隊奮勇向前,一直殺到吊橋邊。

    耶律得重看到這般情形,心中越發愁悶,只得下令緊閉城門,讓眾將上城緊緊防守。一面派人向大遼郎主申奏,一面派人前往霸州、幽州求救。有詩為證︰

    二將昂然犯敵鋒,宋江兵擁一窩蜂。

    可憐身死無人救,白骨誰為馬鬣封。

    且說宋江與吳用商議道︰“如今城中防守嚴密,我們該如何應對?” 吳用說︰“既然石秀、時遷已經在城中,不能再拖延太久。我們在四面豎起雲梯炮架,即刻攻城。再讓凌振在四周施放火炮,向城里轟擊。攻勢猛烈的話,城池必然會被攻破。” 宋江听後,說道︰“軍師所言,正合我意。” 隨即傳令,連夜四面攻城。

    再說御弟大王見宋兵從四面發起猛烈攻擊,便驅使薊州城中所有百姓上城守護。此時,石秀在城中寶嚴寺內已經守了多日,一直沒有動靜。這天,時遷前來報告︰“城外哥哥的軍馬攻城很猛,我們此時不放火,更待何時!” 石秀听了,便和時遷商量,決定先在寶塔上放一把火,然後再去佛殿放火。時遷說︰“你快去州衙內放火。在南門要緊的地方放火,外面的人看到了,肯定會更加用力攻城,還怕城池不破!” 兩人商量妥當,各自帶上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上。當晚,宋江的軍馬攻城越發猛烈。

    時遷本就是飛檐走壁的高手,跳牆越城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他先來到寶嚴寺塔上,點起一把火。那寶塔高聳入雲,火起時,城里城外都能看見,火光映照得三十多里遠近一片通明,如同火鑽一般耀眼。隨後,他又來到佛殿上放火。這兩把火一起,城中頓時一片鼎沸,百姓們驚慌失措,家家戶戶老幼慌亂,哭聲震天,紛紛四處逃生。石秀則一直爬到薊州衙門庭屋上的博風板里,放起火來。

    薊州城中看到三處起火,知道有內應,百姓們哪里還有心思守護城池,早已抵擋不住,紛紛跑回家中。沒過多久,山門里又燃起一把火,原來是時遷從寶嚴寺出來後,又放了一把火。御弟大王見城中不到半個時辰,就有四五處起火,知道宋江在城里安排了內應,驚慌失措,急忙收拾軍馬,帶上老小和兩個孩兒,裝載上車,打開北門逃走。宋江見城中軍馬慌亂,立刻催促軍兵殺入城中。城里城外,喊殺聲連天,宋軍很快便奪取了南門。洞仙侍郎見寡不敵眾,只得跟著御弟大王朝北門逃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江率領大隊人馬進入薊州城,隨即傳下將令,先讓士兵們撲滅四周的大火。天亮後,出榜安撫薊州百姓。將三軍人馬全部安排在薊州屯扎,犒賞三軍。在諸將功績簿上,標寫石秀、時遷的功勞。然後行文申復趙安撫︰“已經奪取薊州大郡,請相公前來駐扎。” 趙安撫回文說道︰“我暫且在檀州屯扎,讓宋先鋒守住薊州。如今正值炎夏,天氣炎熱,不宜動兵。等天氣涼爽些,再作商議。” 宋江收到回文後,便讓盧俊義帶領原來調撥的軍將,在玉田縣屯扎,其余大隊軍兵守住薊州,等待天氣涼爽後,再听候調遣。

    卻說御弟大王耶律得重與洞仙侍郎帶著老小,逃回幽州,一直回到燕京,去見大遼郎主。大遼郎主升坐金殿,聚集文武兩班臣僚,朝參完畢。有門大使奏道︰“薊州御弟大王回來了。” 郎主听奏,急忙宣召。耶律得重與洞仙侍郎來到殿下,俯伏在御階之下,放聲大哭。郎主說道︰“我的愛弟,暫且不要煩惱。有什麼事情,盡管詳細奏知寡人。” 耶律得重奏道︰“宋朝的童子皇帝,派遣宋江領兵前來征討,他們的軍馬勢力強大,難以抵擋。臣的兩個孩兒戰死,檀州的四員番將被殺。宋軍如席卷之勢,又失陷了薊州。臣特來殿前請死!”

    大遼國主听了,傳下聖旨道︰“愛卿暫且起來。我們在這里好好商議對策。” 郎主又問︰“領兵的那個蠻子是什麼人?如此厲害!” 班部中右丞相太師褚堅出班奏道︰“臣听說宋江這伙人,原本是梁山泊水滸寨的草寇,他們從不殺害良民百姓,專門替天行道,只殺那些濫官污吏、欺壓百姓的人。後來童貫、高俅領兵前去收捕,被宋江只用五陣,殺得片甲不留。這伙好漢,難以剿捕,童子皇帝便三次遣使降詔招安他們。後來他們都投降了,只封宋江為先鋒使,卻並未實授官職,其余的人都是平民身份。如今派他們來與我們廝殺。據說他們有一百零八人,對應天上星宿。這伙人十分了得,郎主切不可輕視他們!”

    大遼國主听了,問道︰“照你這麼說,那該怎麼辦才好?” 班部中走出一員官員,乃是歐陽侍郎,他身著袍,拂地而行,手持象簡,當胸而立,奏道︰“郎主萬歲,為人子應當盡孝,為人臣應當盡忠。臣雖不才,願獻上一條小計,可以擊退宋兵。” 郎主听了大喜,說道︰“你若有好的計策,當下便說。”

    歐陽侍郎話還沒說幾句,就引出了一番變故。這一番話,將讓宋江立下數陣大功,名垂青史,事跡載入史冊。真可謂是讓人唱著凱歌離開邊塞,敲著金鐙返回京師。正是︰護國謀成欺呂望,順天功就賽張良。那麼,遼國的歐陽侍郎究竟奏出了什麼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