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有一首古風這樣寫道︰

    罡星飛出東南角,四散奔流繞寥廓。

    徽宗朝內長英雄,弟兄聚會梁山泊。

    中有一人名燕青,花繡遍身光閃爍。

    鳳凰踏碎玉玲瓏,孔雀斜穿花錯落。

    一團俊俏真堪夸,萬種風流誰可學。

    錦體社內奪頭籌,東岳廟中相賽博。

    功成身退避嫌疑,心明機巧無差錯。

    世間無物堪比論,金風未動蟬先覺。

    這首詩,專門說的就是燕青。他雖然在三十六天罡星中排名靠後,可實際上機智聰慧、見多識廣,對人生的領悟透徹,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他三十五位好漢更出色。

    有一天,燕青向宋江稟報說︰“小乙我從小跟著盧員外,練就了這身相撲本領,在江湖上還沒遇到過對手。如今正好有這麼個機會,三月二十八日馬上就到了,小乙我不帶任何人,獨自去獻台上,無論如何也要和那任原摔上一跤。要是輸了,甘願受死,絕無怨言;要是贏了,也能為哥哥增添光彩。到那天肯定會有一場熱鬧,還請哥哥派人接應我。”

    宋江說道︰“賢弟,我听說那人身長一丈,長得像金剛一樣,大概有千百斤的力氣。你身材這麼瘦小,就算有本事,又怎麼能靠近他呢?” 燕青回答道︰“不怕他身材高大,就怕他不上我的圈套。俗話說︰相撲的人有力就用力,沒力就斗智。不是燕青我夸口,到時候隨機應變、見機行事,我不會輸給那個傻大漢的。” 盧俊義也說︰“我這小乙,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好相撲本領,隨他去吧,到時候我親自去接應他回來。” 宋江又問︰“你什麼時候出發?” 燕青答道︰“今天是三月二十四日,明天我就拜別哥哥下山,路上找個地方住一晚,二十六日趕到廟上,二十七日在那里打探一天,二十八日正好和那家伙較量。” 當天就這麼過去了。

    第二天,宋江擺酒為燕青送行。眾人看燕青,只見他打扮得普普通通,把身上漂亮的花繡用衲襖包得嚴嚴實實,扮成了一個山東貨郎,腰里插著一把串鼓兒,挑著一副高肩雜貨擔子。大家看了都覺得好笑。宋江說︰“你既然扮成貨郎擔兒,那就給我們眾人唱一首山東貨郎轉調歌听听吧。” 燕青一只手拿著串鼓,另一只手打著板,唱出的貨郎太平歌,和山東人唱得一模一樣。眾人听了又是一陣歡笑。

    酒喝到半醉的時候,燕青辭別各位頭領下山,過了金沙灘,朝著泰安州的方向走去。有詩為證︰

    驍勇燕青不可扳,當場鐵撲有機關。

    欲尋敵手相論較,特地驅馳上泰山。

    當天晚上,天色已晚,燕青正打算找個客店住下,突然听到背後有人喊道︰“燕小乙哥,等等我!” 燕青放下擔子一看,原來是黑旋風李逵。燕青問道︰“你追來干什麼?” 李逵說︰“你陪我去荊門鎮走了兩趟,我看你一個人來,不放心,沒跟哥哥說,就偷偷下山來幫你了。” 燕青說︰“我這兒用不著你,你趕緊回去。” 李逵一听,急了,說道︰“你就算真的厲害,我好心來幫你,你怎麼還不領情。我偏要去!” 燕青心想,要是拒絕他,怕傷了兄弟義氣,便對李逵說︰“帶你去也可以,不過現在是聖帝生日,會有來自四山五岳的人聚集,認識你的人太多了。你得答應我三件事,我就帶你一起去。” 李逵連忙說︰“行,我答應。”

    燕青接著說︰“第一,從現在起,在路上我們前後分開走,一到客店,進了店門,你就別出來了。第二,到了廟上的客店,你就裝病,用被子把頭臉包起來,假裝打呼嚕睡覺,別出聲。第三,到了廟上,你在人群里看相撲的時候,千萬別大驚小怪。大哥,能做到嗎?” 李逵說︰“這有什麼難的!都听你的。” 當晚,兩人找了個客店住下。

    第二天五更天,他們起來付了房錢,繼續趕路,走到前面,找了個地方生火吃了早飯。燕青對李逵說︰“李大哥,你先走半里路,我隨後就來。” 一路上,只見去燒香的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很多人都在談論任原的本事,說他 “在泰岳已經兩年沒有對手了,今年都已經是第三年了”。燕青听了,默默地記在心里。

    申時左右,他們快到廟上了,旁邊的眾人都停下腳步,仰著頭在那里看。燕青放下擔子,分開人群,也擠過去看,只見兩根紅標柱,就像坊巷的牌額一樣。上面立著一塊粉牌,寫著︰“太原相撲擎天柱任原”;旁邊還有兩行小字︰“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蒼龍”。燕青看了,二話不說,拿起扁擔就把牌子打得粉碎,然後也不吭聲,挑起擔子,朝著廟上走去。看熱鬧的眾人中,有好事的人,馬上跑去告訴任原,說今年有人來砸牌挑戰了。

    燕青在前面遇到李逵,兩人就去找客店住下。原來廟上熱鬧非凡,先不說一百二十行的經商買賣,光是客店就有一千四五百家,專門接待來自各地的香客。到菩薩聖節的時候,更是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很多客店都住滿了人。燕青和李逵只能在集市邊上租了一家客店住下,把擔子放下,燕青拿了一床夾被讓李逵躺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店小二過來問道︰“大哥,你是山東貨郎,來廟上做生意的吧,不會付不起房錢吧?” 燕青操著山東口音說︰“你可別小看人!一間小房能值多少錢,就算比大房錢貴,我也沒地方可去了。別人出多少房錢,我也出多少給你。” 店小二連忙說︰“大哥別見怪,現在正是關鍵時候,先說明白最好。” 燕青又說︰“我平時做買賣,這點錢倒不算什麼,去哪兒不能住啊。只是在路上踫到了這個鄉里親戚,他得了氣病,沒辦法,只能在你店里住下。我先給你五貫銅錢,麻煩你在鍋里幫我們做點茶飯,走的時候我再好好謝你。” 店小二接過銅錢,就去店門口準備茶飯了,這些暫且不提。有詩為證︰

    李逵平昔性剛強,相伴燕青上廟堂。

    只恐途中閑惹事,故令推病臥枯床。

    沒過多久,只听店門外熱鬧起來,二三十條大漢走進店里,問店小二︰“那個砸牌挑戰的好漢住在哪個房間?” 店小二說︰“我這兒沒有。” 那些人說︰“都說在你店里。” 店小二說︰“店里只有兩間空房,一間被一個山東貨郎帶著一個病漢租了。” 那伙人說︰“就是那個貨郎砸牌挑戰的。” 店小二說︰“別開玩笑了!那貨郎只是個小後生,能有什麼本事!” 那伙人齊聲說︰“你帶我們去看看。” 店小二指著說︰“就是那個角落里的房間。”

    眾人走過去看,只見房門緊閉;他們都湊到窗戶眼里往里瞧,看到里面床上,兩個人腳對著腳睡著了。眾人心里犯起了嘀咕,其中一個人說︰“既然敢來砸牌,想做天下的對手,肯定不是一般人。怕別人算計他,肯定是假裝生病。” 眾人都說︰“沒錯。別瞎猜了,到時候就知道了。”

    不到黃昏時分,店里就來了不下三二十伙人打听消息,把店小二說得口干舌燥,嘴唇都破了。當晚,店小二給兩人送飯,只見李逵從被窩里鑽出頭來,店小二嚇了一跳,叫道︰“哎呀!這不是來摔跤的大爺嗎!” 燕青說︰“來摔跤的不是他,他病著呢。我才是來摔跤的。” 店小二說︰“你可別騙我,我看任原能把你吞了。” 燕青說︰“你別笑話我,我自有辦法讓你們大吃一驚,等我贏了,多給你些賞錢。” 店小二看他們兩個吃完晚飯,收了碗碟,就去廚房洗刷,心里還是不太相信。

    第二天,燕青和李逵吃了點早飯,燕青叮囑李逵︰“哥哥,你就把房門拴好,好好睡覺。” 然後燕青跟著眾人來到岱岳廟里。一進去,果然看到這里十分壯觀,堪稱天下第一。只見︰

    廟居岱岳,山鎮乾坤,為山岳之至尊,乃萬神之領袖。山頭伏檻,直望見弱水蓬萊;絕頂攀松,盡都是密雲薄霧。樓台森聳,疑是金烏展翅飛來;殿角稜層,定覺玉兔騰身走到。雕梁畫棟,碧瓦朱檐。鳳扉亮�映黃紗,龜背繡簾垂錦帶。遙觀聖像,九旒冕舜目堯眉;近睹神顏,袞龍袍湯肩禹背。九天司命,芙蓉冠掩映絳綃衣;炳靈聖公,赭黃袍偏稱藍田帶。左侍下玉簪珠履,右侍下紫綬金章。闔殿威嚴,護駕三千金甲將;兩廊勇猛,勤王十萬鐵衣兵。五岳樓相接東宮,仁安殿緊連北闕。蒿里山下,判官分七十二司;白騾廟中,土神按二十四氣。管火池鐵面太尉,月月通靈;掌生死五道將軍,年年顯聖。御香不斷,天神飛馬報丹書;祭祀依時,老幼望風皆獲福。嘉寧殿祥雲杳靄,正陽門瑞氣盤旋。萬民朝拜碧霞君,四遠歸依仁聖帝。

    燕青在岱岳廟里四處游玩了一番,隨後走出草參亭,恭恭敬敬地參拜了四拜。接著,他向一位燒香的人打听︰“那個相撲的任教師住在哪里?” 熱心人回答道︰“就在迎恩橋下的那個大客店里。他收了三二百個得意徒弟呢。” 燕青听後,徑直前往迎恩橋。到了橋邊,只見欄桿上坐著二三十個學相撲的子弟,面前插滿了鋪著金飾的旗牌,掛著錦繡帳額,還擺放著等身大小的靠背。

    燕青悄悄走進客店,往里一瞧,任原正端坐在亭心。此人長相極為威武,宛如護法揭諦、金剛在世。他敞開胸脯,盡顯當年李存孝打虎時的威風;側身坐在胡床上,頗有霸王項羽拔山的氣勢,正在那兒觀看徒弟們相撲。人群中有人認出燕青就是之前砸牌挑戰的人,便悄悄告知任原。任原一听,猛地跳起來,揮舞著膀子,大聲叫嚷︰“今年哪個不要命的,敢到我手里來送死!” 燕青低下頭,匆匆走出店門,只听得店內傳來陣陣哄笑。

    燕青趕忙回到他們住的地方,準備了些酒食,和李逵一起吃起來。李逵抱怨道︰“這麼干躺著,快把我悶死了!” 燕青安慰他︰“就忍這一晚,明天就能分出勝負了。”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這些暫且不表。

    三更左右,一陣鼓樂聲傳來,原來是廟上的眾多香客在為聖帝祝壽。四更時分,燕青和李逵起身,讓店小二先打來熱水洗了臉,把頭發梳理整齊。燕青脫掉里面的衲襖,把腿繃護膝緊緊綁好,系上熟絹做的水,穿上多耳麻鞋,外面套上汗衫,用搭膊系緊腰間。兩人吃過早飯,燕青叮囑店小二︰“房里的行李,你幫我們照看好。” 店小二連忙應道︰“放心,保證不會有閃失,祝你們早早得勝回來。” 小客店里,也有三二十個燒香的人,他們都對燕青說︰“後生,你可要考慮清楚,別白白丟了性命。” 燕青回應道︰“等會兒我獲勝的時候,還請各位幫我多搶些獎品。” 說完,眾人便陸續離開了。李逵提議︰“我帶上這兩把板斧去吧,也能壯壯聲勢。” 燕青趕忙阻止︰“這可不行,要是被人識破,就壞了大事。” 隨後,兩人混在人群里,先到廊下找了個地方潛伏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天來燒香的人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偌大的東岳廟,瞬間就被擠得滿滿當當,就連屋脊梁上都坐滿了看熱鬧的人。朝著嘉寧殿的方向,搭建起了一座山棚,棚上擺滿了金銀器皿、錦繡綢緞。廟門外拴著五匹駿馬,配有全套的鞍轡。知州維持著燒香人的秩序,準備觀看當年的相撲獻聖表演。一位年老的裁判,拿著竹批走上獻台,先參拜了神靈,然後便請今年相撲的對手上台較量。

    話還沒說完,只見人群如潮水般涌動,十幾對哨棒開路,前面列著四面繡旗,任原坐在轎子里,轎前轎後簇擁著三二十對胳膊刺著花繡的好漢,浩浩蕩蕩地來到獻台。裁判請任原下轎,說了幾句開場的吉祥話。任原大聲說道︰“我連續兩年在岱岳廟奪得頭籌,白白拿走了不少獎品,今年一定要脫了上衣,大干一場!” 說完,一個拿著水桶的人走上前來。任原的徒弟們都圍在獻台邊,密密麻麻地站了一圈。任原先解下搭膊,摘下頭巾,松松地披著蜀錦襖子,對著神靈喊了一聲參拜的喏,喝了兩口神水,隨後脫下錦襖。一時間,台下百十萬人齊聲喝彩。再看任原,他是如何打扮的呢?

    他頭上綰著一窩穿心的紅角子,腰間系著一條絳羅翠袖。三串帶子上拴著十二個玉蝴蝶牙子扣兒,主腰上排列著數對金鴛鴦樣式的褶紋襯衣。護膝里裝著銅襠銅褲,裹腿內藏著鐵片鐵環。手腕處扎得牢牢的,踢鞋也系得緊緊的。真可謂世間架海的擎天柱,東岳下凡的降魔將。

    裁判說道︰“教師您兩年在這廟上都沒有對手,今年已經是第三次了。您有什麼話想對天下的香客們說嗎?” 任原豪情萬丈地說︰“天下四百座軍州,七千多個縣治,眾多熱心的香客為了恭敬聖帝,紛紛送來獎品。我任原兩年白白收下了,今年我向聖帝辭行,回鄉之後,就再也不上山了。從東邊日出之地,到西邊日落之處,日月輪轉,乾坤廣大,南邊到南蠻之地,北邊至幽燕之境,誰敢來和我爭奪獎品?” 話還沒落音,燕青撥開兩邊人的肩臂,大聲喊道︰“我來,我來!” 他從眾人頭頂上一躍而起,直接飛到了獻台上。眾人見狀,齊聲驚呼。

    裁判上前問道︰“漢子,你叫什麼名字?是哪里人?從何處而來?” 燕青回答︰“我是山東的張貨郎,特地來和他爭奪獎品。” 裁判又問︰“漢子,你的性命可就懸在眼前了,你明白嗎?你可有保人?” 燕青豪氣十足地說︰“我自己就是保人,死了不用別人償命!” 裁判說︰“那你先脫下上衣,讓大家看看。” 燕青摘下頭巾,露出梳得整整齊齊的發髻,脫下草鞋,光著雙腳,蹲在獻台的一邊,解開腿繃護膝,然後一躍而起,脫掉布衫,擺開架勢。剎那間,廟里的觀眾像開了鍋一樣,不停地大聲喝彩,所有人都看呆了。任原看到燕青身上漂亮的花繡和矯健的身材,心里不禁有些發怵。

    殿門外的月台上,本州太守坐在那里維持秩序,前後有七八十對穿著黑衣的公吏環繞。太守隨即派人叫燕青下獻台,來到他面前。太守看到燕青這身花繡,如同玉亭柱上披著柔軟的翠羽,心中十分歡喜,問道︰“漢子,你是哪里人?為何來到這里?” 燕青回答︰“小人姓張,排行第一,是山東萊州人。听說任原向天下人挑戰相撲,特地趕來與他較量。” 知州說︰“前面那匹配有全套鞍轡的馬,是我出的獎品,給了任原;山棚上的所有物件,我做主分一半給你,你們倆分了吧。我還可以提拔你,讓你留在我身邊。” 燕青說︰“相公,獎品倒是其次,我就想把他摔倒,讓大家樂一樂,听個喝彩聲。” 知州勸道︰“他可是像金剛一樣的大漢,你可別輕易靠近他!” 燕青堅定地說︰“就算死了,我也毫無怨言。” 說完,燕青再次走上獻台,要與任原對決。

    裁判讓他們先簽訂文書,然後從懷中取出相撲的規則,念了一遍,對燕青說︰“你明白了嗎?不許暗算對方。” 燕青冷笑著說︰“他渾身都做了準備,我就只穿了這條水兒,能怎麼暗算他?” 知州又叫裁判過來,叮囑道︰“這麼俊俏的後生,可惜了。你去幫他們分開這場相撲吧。” 裁判隨即走上獻台,又對燕青說︰“漢子,你留條性命還鄉去吧,我幫你和他分了這場相撲。” 燕青不滿地說︰“你怎麼這麼糊涂!還不知道誰輸誰贏呢!” 眾人也跟著起哄。只見數萬香客紛紛散開,兩邊站得如同魚鱗一般整齊,廊廡和屋脊上也都坐滿了人,生怕錯過了這場精彩的相撲對決。任原此時,滿心恨不得把燕青扔到九霄雲外,摔死他才解氣。裁判說道︰“既然你們兩個要相撲,今年就先較量這一場獻聖的比賽。都要小心謹慎,各自留意。” 此時,獻台上干干淨淨,只有他們三個人。

    此時,夜晚的霧氣已經完全消散,旭日剛剛升起。裁判拿著竹批,向兩邊交代完畢,大喊一聲︰“開始相撲!” 這場相撲比賽,一來一回,必須得說清楚。說時遲那時快,兩人的動作如同空中的流星閃電一般,稍微遲緩一點都不行。當時,燕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擺出架勢,燕青則一動不動。剛開始,兩人在獻台上各佔一半位置,中間靠在一起。任原見燕青不動,便慢慢向右邊逼近。燕青則死死盯著他的下三路。任原暗自思忖︰“這家伙肯定要算計我的下三路,看我不用動手,一腳就能把他踢下獻台。” 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百萬人中較藝強,輕生捐命等尋常。

    試看兩虎相吞啖,必定中間有一傷。

    任原慢慢逼近,假裝左腳露出破綻,燕青大喊一聲︰“別過來!” 任原正要撲向他,燕青卻從任原的左脅下鑽了過去。任原惱羞成怒,急忙轉身又來抓燕青,燕青輕輕一躍,又從他右脅下鑽了過去。任原身為大漢,轉身畢竟不太靈活,連續幾次變換腳步,都亂了節奏。燕青趁機沖上前去,用右手扭住任原,左手插入任原的襠部,用肩胛頂住他的胸脯,然後用力將任原直接舉了起來。任原頭重腳輕,燕青借著這股力量開始旋轉,連續轉了五圈,轉到獻台邊時,燕青大喝一聲︰“下去!” 將任原頭朝下,腳朝上,直接扔下了獻台。這一摔,叫做鵓鴿旋。數萬香客看到這一幕,齊聲歡呼喝彩。任原的徒弟們見師父被摔倒,頓時亂了套,先是把山棚拽倒,爭搶起獎品來。眾人紛紛叫嚷著要動手,那二三十個徒弟更是沖進獻台,知州在一旁根本無法制止。

    在一旁的李逵,看到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他雙眼圓睜,胡須倒豎,好似發怒的太歲。此時他手中沒有兵器,一著急,伸手就將身旁的杉剌子像拔蔥一樣拔斷,手持兩根杉木,氣勢洶洶地朝著人群沖了過去。人群中有認識李逵的香客,叫嚷著說出了他的名字。外面負責治安的公差們一听,立刻涌入廟里,大聲喊道︰“別讓梁山泊的黑旋風跑了!”

    知州听到這話,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地往後殿跑去。四面八方的人紛紛圍攏過來,廟里的香客們嚇得四處奔逃。李逵看向任原,只見他被摔得昏死過去,倒在獻台邊,嘴里只剩下微弱的氣息。李逵見狀,搬起一塊石板,朝著任原的頭砸去,將他的腦袋砸得粉碎。

    隨後,燕青和李逵從廟里殺了出來。廟門外,弓箭如雨點般射進來,兩人無奈,只得爬上屋頂,揭下瓦片向下亂砸。沒過多久,只听見廟門前喊聲震天,有人殺了進來。領頭的是一位頭戴白範陽氈笠兒,身穿白段子襖,腰間挎著腰刀,手中挺著樸刀的好漢,此人正是北京玉麒麟盧俊義。他身後跟著史進、穆弘、魯智深、武松、解珍、解寶七條好漢,率領著一千多人,殺開廟門,前來接應。燕青和李逵看到援軍來了,立刻從屋頂上跳下來,跟著大隊人馬往外沖。李逵還跑到客店里,取了雙斧,趕回來繼續廝殺。等官府整頓好官軍趕來時,這伙好漢早已跑得沒影了。官兵深知梁山泊人多勢眾,難以抵擋,便不敢再追趕。

    盧俊義見勢,便下令收拾隊伍,帶著李逵等人回去。走了半天,路上李逵又不見了蹤影。盧俊義苦笑著說︰“這黑廝真是惹禍精!必須派人去找他回山。” 穆弘主動請纓︰“我去把他找回來。” 盧俊義點頭道︰“那就最好不過了。”

    暫且不說盧俊義帶領眾人回山的事。單說李逵手持雙斧,徑直來到壽張縣。當時正值縣衙中午散衙,李逵來到縣衙門口,大聲叫嚷道︰“梁山泊黑旋風爹爹來啦!” 這一嗓子,嚇得縣衙里的人手腳發軟,動彈不得。原來壽張縣離梁山泊最近,這里的人只要听到 “黑旋風李逵” 這五個字,哪怕是正在哭鬧的小兒,也能立刻止住哭聲。如今李逵本人親自來了,他們怎能不怕?

    李逵大搖大擺地走進縣衙,一屁股坐在知縣的椅子上,喊道︰“叫兩個人出來說話,不來我就放火!” 廊下和房內的眾人商量了一下,覺得只能派幾個人出去應付,不然他肯定不肯走。于是,兩個吏員戰戰兢兢地來到廳上,向李逵拜了四拜,然後跪在地上說道︰“頭領大駕光臨,不知有何吩咐?” 李逵說︰“我不是來打擾你們縣里人的,只是路過這里,順便來玩玩。把你們知縣叫出來,我要和他見個面。” 兩人去了一會兒,回來稟報說︰“知縣相公剛才听說頭領來了,就從後門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李逵不信,自己跑到後堂房里去找,果然看到有放著官帽、衣衫的匣子。李逵扭開鎖,拿出官帽,插上展角,戴在頭上,又穿上綠色的公服,系好角帶,接著找了朝靴,換下麻鞋,手里拿著槐簡,走到廳前,大聲喊道︰“吏典人等,都來參見!” 眾人沒辦法,只好上前參拜。李逵問道︰“我這樣打扮,怎麼樣?” 眾人連忙說︰“十分合適。”

    李逵又說︰“你們這些令史、祗候,都給我排好衙役的隊伍,排好了就走。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把這縣衙翻個底朝天!” 眾人害怕他,只得召集了一些公吏,舉著牙杖、骨朵,擂了三通鼓,向前行禮。李逵看著,哈哈大笑,又說︰“你們當中,派兩個人來告狀。” 吏員們說︰“頭領在這里坐著,誰敢來告狀啊。” 李逵說︰“我就知道沒人來告狀。你們自己找兩個人,裝成告狀的來,我又不會傷害他們,就是想找點樂子。” 公吏們商量了一番,只好讓兩個牢子,裝作打架斗毆的樣子來告狀,縣門外的百姓也都圍過來看熱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跪在廳前,一個告狀說︰“相公可憐可憐我,他打了我。” 另一個則說︰“他罵我,我才打他的。” 李逵問道︰“哪個是被打的?” 原告回答︰“小人是被打的。” 李逵又問︰“哪個是打人的?” 被告說︰“他先罵我,我才打他的。” 李逵說︰“這個打人的是條好漢,先放他走。這個沒出息的,怎麼會被人打?給我戴上枷鎖,在衙門前示眾。”

    李逵站起身來,把綠袍扎好,將槐簡揣在腰里,抽出大斧,親自看著給那個原告戴上枷鎖,立在縣門前示眾,這才大踏步地離開,連身上的官衣和靴子都沒脫。縣門前圍觀的百姓,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出聲來。

    李逵在壽張縣前,一會兒往東走,一會兒往西走。忽然,他听到一處學堂里傳來讀書聲,便好奇地掀起簾子走了進去。這一下,可把教書先生嚇得從窗戶跳出去跑了。學生們有的哭,有的叫,有的跑,有的躲。李逵大笑著走出門,正好踫上穆弘。穆弘喊道︰“大家都為你擔心死了,你卻在這里胡鬧!快跟我上山去!” 說著,也不由分說,拖著李逵就走。李逵沒辦法,只好離開了壽張縣,朝著梁山泊奔去。有詩為證︰

    牧民縣令古賢良,想是腌沒主張。

    怪殺李逵無道理,琴堂鬧了鬧書堂。

    二人渡過金沙灘,回到山寨。眾人看到李逵這副打扮,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來到忠義堂上,宋江正在和燕青慶祝勝利,只見李逵放下綠袍,扔下雙斧,搖搖晃晃地走到堂前,拿著槐簡,向宋江行禮。他剛拜了兩拜,就把綠袍踩破了,一下子摔倒在地,眾人笑得更厲害了。宋江罵道︰“你這黑廝,膽子也太大了!沒跟我打招呼就私自下山,這可是犯了死罪!而且你走到哪里,就把禍事惹到哪里。今天當著眾兄弟的面說清楚,以後再犯,絕不饒你!” 李逵連連點頭,退了下去。

    此後,梁山泊人馬平安,沒出什麼大事。每天大家都在山寨中練習武藝,操練人馬,讓會水的人上船學習水上作戰。各個寨子中也忙著打造軍器、制作衣袍、鎧甲、槍刀、弓箭、牌弩、旗幟,這些就不多說了。

    再說泰安州把之前發生的事情詳細上奏到東京,進奏院又收到各處州縣關于宋江等人造反作亂、四處騷擾的申奏表文。大卿將這些表文匯總後,啟奏皇帝。這天,景陽鐘敲響,大臣們都來到待漏院,等候早朝,準備向天子當面奏明此事。

    當時,道君皇帝已經有一個月沒有臨朝听政了。這天早朝,正是︰三下靜鞭鳴御閣,兩班文武列金階。聖主臨朝,百官行過拜禮之後,殿頭官高聲喝道︰“有事的大臣出班早奏,無事就卷簾退朝。” 進奏院卿出班奏道︰“臣的進奏院中收到各處州縣多次送來的表文,都說宋江等人帶領賊寇,公然闖進府州,搶劫府庫,搶奪糧倉,殺害軍民,貪婪無厭。他們所到之處,無人能敵。如果不早日派兵圍剿,日後必定成為大患。懇請陛下明鑒。”

    天子說道︰“去年上元夜,這伙賊寇大鬧京城,今年又到各處騷擾,更何況那些附近的州郡。我已經多次派遣樞密院出兵,到現在都沒有收到回奏。” 這時,御史大夫崔靖出班奏道︰“臣听說梁山泊上立著一面大旗,上面寫著‘替天行道’四個字,這是迷惑百姓的手段。如今民心已經被他們籠絡,不能輕易出兵。眼下遼兵侵犯邊境,各處軍馬都來不及抵御,如果再起兵征伐梁山泊,實在是不方便。以臣之見,這些在山間落草為寇的人,都是觸犯了官刑,無處可逃,才聚集在山林中,肆意妄為。如果陛下能降下一封丹詔,讓光祿寺準備御酒和珍饈,派一位大臣,前往梁山泊好言安撫,招安他們,讓他們去對抗遼兵,這樣既能解決梁山泊的問題,又能抵御外敵,公私兩便。懇請陛下聖鑒。”

    天子听後,說道︰“愛卿所言甚是,正合朕意。” 于是,便派殿前太尉陳宗善為使者,帶著丹詔和御酒,前往梁山泊招安宋江等人。當天早朝結束,陳太尉領了詔敕,回家收拾行裝,準備出發。

    沒想到陳太尉此次奉旨招安,卻引發了一系列事情,使得梁山泊上布滿了金戈鐵騎,水面上也鋪滿了戰艦艨艟。這次招安行動,誤打誤撞,惹惱了梁山泊的好漢們。正所謂︰香醪翻做燒身藥,丹詔應為引戰書。那麼,陳太尉究竟會如何招安宋江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