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

    有詩這樣說道︰

    幼辭父母去鄉邦,鐵馬金戈入戰場。

    截發為繩穿斷甲,扯旗作帶裹金瘡。

    腹饑慣把人心食,口渴曾將虜血嘗。

    四海太平無事業,青銅愁見鬢如霜。

    這首詩專門描述武將的艱難不易。自古就有 “一將功成萬骨枯” 的說法,確實如此啊。且說高太尉問呼延灼︰“將軍舉薦何人可做先鋒?” 呼延灼稟報說︰“小人舉薦陳州團練使韓滔,他本是東京人,曾考中武舉,使一條棗木槊,人送外號百勝將軍。此人可做正先鋒。還有一人,是潁州團練使彭,也是東京人,他家世代為將,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高超,人稱天目將軍。此人可做副先鋒。” 高太尉听了,十分高興,說︰“若有韓、彭二將做先鋒,還怕什麼狂寇!” 當天,高太尉就在殿帥府簽發了兩道牒文,讓樞密院派人連夜前往陳、潁二州,調取韓滔、彭,火速趕到京城。不出十天,二將就到了京師,直接來到殿帥府拜見太尉和呼延灼。

    第二天,高太尉帶領眾人來到御教場,演練武藝。觀看完軍隊的演練後,又回到殿帥府,與樞密院官員商議軍機大事。高太尉問道︰“你們三路軍隊,一共有多少人馬?” 呼延灼回答︰“三路軍馬共有五千,加上步軍,總數達到一萬。” 高太尉說︰“你們三人親自回州,挑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定好出發時間,去圍剿梁山泊。” 呼延灼稟報說︰“這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士,人強馬壯,殿帥不必擔憂。只是擔心衣甲不夠齊全,怕耽誤了日期,獲罪就不好了,懇請恩相寬限些時日。” 高太尉說︰“既然如此,你們三人可以到京師的甲仗庫,不限數量,隨意挑選衣甲、頭盔、兵器,領取後前去,務必讓軍馬整齊,好與敵軍對抗。出師那天,我會親自派人來檢閱。” 呼延灼領了命令,帶人到甲仗庫領取物資。呼延灼挑選了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長槍二千根,袞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五百多架,都裝載上車。臨行前,高太尉又撥給戰馬三千匹。三位將軍各自得到了金銀綢緞的賞賜,三軍也都領了糧餉。呼延灼與韓滔、彭都立下了必勝的軍令狀,辭別了高太尉和樞密院等官員,三人上馬,一同前往汝寧州,一路上無話。

    到了汝寧州,呼延灼說︰“韓滔、彭各自前往陳、潁二州,起兵到汝寧會合。” 不到半個月,三路兵馬都已集結完畢。呼延灼把從京師領取的衣甲、頭盔、兵器,旗槍、鞍馬,以及打造的連環鐵鎧等軍事物資,分發給三軍,準備出征。高太尉派來殿帥府的兩名軍官,前來檢閱軍隊。犒賞三軍完畢後,呼延灼部署三路兵馬出城。只見︰

    鞍上人披鐵鎧,坐下馬帶銅鈴。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里雪。弓彎鵲畫,飛魚袋半露龍梢;箭插雕翎,獅子壺緊拴豹尾。人頂深盔垂護項,微漏雙楮;馬披重甲帶朱纓,單懸四足。開路人兵,齊擔大斧;合後軍將,盡拈長槍。慣戰兒郎,個個英雄如子路;能征士卒,人人斗膽似姜維。數千甲馬離州城,三個將軍來水泊。

    當下,軍隊出發,呼延灼指揮著兵馬出城。前軍由韓滔開路,中軍主將是呼延灼,後軍由彭督陣,馬步三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梁山泊。

    再說梁山泊的遠探報馬,徑直跑到大寨,把這個消息報告了上去。聚義廳上,中間坐著晁蓋、宋江,上首是軍師吳用,下首是法師公孫勝,以及眾頭領,大家都在為柴進慶賀,整日擺著筵席。听到報告說汝寧州雙鞭呼延灼率領軍馬前來征討,眾人便一起商議迎敵之策。吳用說︰“我听說此人是開國功臣河東名將呼延贊的後代,嫡派子孫。他武藝精湛,使兩條銅鞭,一般人難以近身。必須先用能征善戰的將領,先以武力對抗,再用智謀擒獲他。” 話還沒說完,黑旋風李逵就說︰“我去把這家伙捉來!” 宋江說︰“你怎麼能去呢?我自有安排。可以讓霹靂火秦明打頭陣,豹子頭林沖打第二陣,小李廣花榮打第三陣,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陣,病尉遲孫立打第五陣。前面五陣依次交戰完畢後,像紡車一樣轉為後軍。我親自帶領十個弟兄,率領大隊人馬押後。左軍安排五員將領︰朱ほ、雷橫、穆弘、黃信、呂方;右軍安排五員將領︰楊雄、石秀、歐鵬、馬麟、郭盛。水路方面,可讓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兄弟駕船接應。再讓李逵與楊林率領步軍,分成兩路,埋伏起來救援接應。” 宋江部署完畢,前軍秦明早早帶領人馬下山,在平川曠野之處,列成陣勢。此時雖是冬天,卻天氣暖和。等了一天,遠遠望見官軍來了。先鋒隊里百勝將韓滔領兵扎下寨柵,當晚沒有開戰。

    第二天清晨,兩軍對陣。三通畫角吹響,戰鼓如雷鳴般敲響。宋江這邊,門旗下推出霹靂火秦明,來到陣前,馬上橫著狼牙棍。只見對陣門旗打開,先鋒韓滔騎馬而出。韓滔長得什麼模樣呢?有八句詩為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韜略傳家遠,胸襟志氣高。

    解橫棗木槊,愛著錦征袍。

    平地能擒虎,遙空慣射雕。

    陳州團練使,百勝將韓滔。

    先鋒將韓滔橫槊勒馬,大罵秦明︰“天兵到來,你們還不早早投降,竟然還敢抗拒,這不是找死嗎!我要把你們的水泊填平,把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們這些反賊,押到京城碎尸萬段,這才遂了我的心願!” 秦明本就是個急性子,哪里听得這些,也不搭話,便拍馬舞起狼牙棍,直取韓滔。韓滔挺槊躍馬,迎戰秦明。這兩人的廝殺是怎樣一番情景呢?只見︰

    縱兩匹龍媒馳驟,使二般兵器逢迎。往來不讓毫厘,上下豈饒分寸。狼牙棍起,望中只向頂門敲;鐵桿槊來,錯里不離心坎刺。正是︰好手中間施好手,紅心里面奪紅心。

    當下秦明和韓滔兩人斗了二十多個回合,韓滔漸漸體力不支,想要逃走。背後中軍主將呼延灼趕到,見韓滔戰不過秦明,便從軍中舞起雙鞭,騎著御賜的踢雪烏騅馬,咆哮著來到陣前。秦明見狀,正準備迎戰呼延灼,第二撥豹子頭林沖已經趕到陣前,他喊道︰“秦統制稍歇,看我與他大戰三百回合再說!” 林沖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秦明自己帶著軍馬從左邊轉到山坡後面去了。這邊呼延灼與林沖對戰。兩人棋逢對手,槍來鞭往,好似一團繁花,鞭去槍來,又如錦繡簇擁。兩人斗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第三撥小李廣花榮的軍隊趕到,在陣門下大叫︰“林將軍稍歇,看我來擒捉這廝!” 林沖撥轉馬頭便走。呼延灼因為見林沖武藝高強,也回到本陣。林沖帶著本部軍馬一轉,轉到山坡後面去了,讓花榮挺槍出馬。呼延灼的後軍也到了,天目將彭便出馬迎戰。彭是怎樣的英雄模樣呢?有八句詩為證︰

    兩眼露光芒,聲雄性氣剛。

    刀橫三尺雪,甲耀九秋霜。

    舍命臨邊塞,爭先出戰場。

    人稱天目將,彭最高強。

    當下,合後將彭橫著那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騎著五明千里黃花馬,出陣大罵花榮︰“反國逆賊,不值一提!與我一決高下!” 花榮大怒,也不答話,便與彭交戰。兩人戰了二十多個回合,呼延灼見彭體力不支,便縱馬舞鞭,直奔花榮。斗了不到三個回合,第四撥一丈青扈三娘的人馬趕到,大叫︰“花將軍稍歇,看我捉這廝!” 花榮也帶著軍隊往右邊轉到山坡下去了。彭與一丈青交戰還沒分出勝負,第五撥病尉遲孫立的軍馬趕到,勒馬站在陣前,看著扈三娘與彭廝殺。兩人在征塵彌漫、殺氣騰騰中,一個使大桿刀,一個使雙刀。斗了二十多個回合,一丈青把雙刀分開,回馬便走。彭想立功勞,縱馬追趕。一丈青把雙刀掛在馬鞍上,從袍底下取出紅綿套索,上面有二十四個金鉤,等彭的馬靠近,她扭過身軀,把套索向空中一撒,看準時機,彭措手不及,被早拖下馬來。孫立大喊,讓眾軍一起向前,把彭捉住。呼延灼見此大怒,奮力向前來救,一丈青便拍馬迎戰。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把一丈青吞了。兩人斗了十多個回合,急切間贏不了一丈青,呼延灼心想︰“這個潑辣婦人,在我手下斗了這麼多回合,還真有兩下子!” 他心忙意亂,賣了個破綻,放一丈青進來,卻把雙鞭一蓋,蓋了下來,一丈青的雙刀被擋在懷里。呼延灼提起右手銅鞭,向一丈青頭頂打去。卻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用刀一隔,右手那口刀向上直飛起來,正好那鞭打下來,打在刀口上,“錚” 地一聲響,火光四濺,一丈青回馬向本陣便走。呼延灼縱馬追趕,病尉遲孫立見了,便挺槍縱馬,向前攔住呼延灼廝殺。背後宋江正好帶領十對良將趕到,列成陣勢。一丈青自己帶著人馬,也向山坡下去了。

    宋江見成功活捉了天目將彭,心里十分歡喜,便來到陣前,觀看孫立與呼延灼的交戰。孫立也將長槍放下,從手腕上拿起那條竹節鋼鞭,上前迎戰呼延灼。這兩人都使用鋼鞭,而且打扮頗為相似︰病尉遲孫立頭戴交角鐵襆頭,系著大紅羅抹額,身穿百花點翠皂羅袍,外罩烏油戧金甲,騎著一匹烏騅馬,手持一條竹節虎眼鞭,威風凜凜,好似當年的尉遲恭再現;呼延灼則是頭戴沖天角鐵襆頭,圍著銷金黃羅抹額,身著七星打釘皂羅袍,披著烏油對嵌鎧甲,胯下騎著御賜的踢雪烏騅馬,手中揮舞著兩條水磨八稜銅鞭,左手的銅鞭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兩人在陣前左突右沖,你來我往,斗了三十多個回合,難分勝負。宋江在一旁觀看,不禁連聲叫好。

    官軍陣中,韓滔得知彭被擒,心中惱怒,便在後軍把所有軍馬都調了出來,一股腦地向前沖殺。宋江擔心敵軍沖過來,形勢不利,便揮動鞭梢,示意十個頭領帶領大小軍士,掩殺過去;背後四路軍兵,分成兩路,從兩側夾擊。呼延灼見勢,急忙收攏本部軍馬,各自抵擋敵軍。然而,宋江的軍隊為何沒能取得全勝呢?原來是因為呼延灼陣中的都是連環馬,官軍的馬匹披著馬甲,士兵身著鐵鎧,馬披甲後只露出四只蹄子著地,人掛甲後只露出一雙眼楮。宋江陣上雖然也有甲馬,但只是戴著紅纓面具,掛著銅鈴和雉尾而已。這邊射出的箭,被那邊的鎧甲盡數擋住。而呼延灼那三千馬軍,人人都配有弓箭,對面射來,宋江的軍隊因此不敢靠前。宋江見狀,急忙下令鳴金收軍,呼延灼也退到二十多里外扎下營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江收軍後,退到山的西面扎寨,安頓好軍馬。他吩咐左右的群刀手,將彭簇擁過來。宋江遠遠望見,立刻起身,喝退軍士,親自上前解開彭的繩索,將他扶入帳中,以賓客之禮相待,分賓主坐下。隨後,宋江對著彭下拜。彭連忙回拜,說道︰“小子身為被擒之人,按道理應當就死,將軍為何以賓客之禮對待我呢?” 宋江說道︰“我們眾人無處安身,暫時佔據水泊,權且避難,期間確實做了不少錯事。如今朝廷派遣將軍前來收捕,我們本應引頸就縛,但又擔心性命不保,所以才負罪抵抗,冒犯了將軍的虎威,還望將軍恕罪!” 彭回答道︰“我早就听聞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重義氣。倘若蒙將軍饒我一命,我定當竭盡全力,為將軍保奏。” 宋江說︰“我們眾兄弟也只盼聖主能夠寬宏大量,赦免我們的重罪,到時候,我們定當舍生忘死,保家衛國,萬死不辭!” 當天,宋江便派人將天目將彭送到大寨,與晁天王相見,並將他留在寨中。這邊,宋江一面犒賞三軍和眾頭領,一面商議軍情。有詩為證︰

    英風凜凜扈三娘,套索雙刀不可當。

    活捉先鋒彭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再說呼延灼收軍扎寨後,和韓滔一起商議如何戰勝梁山水泊的辦法。韓滔說︰“今日我們催軍向前,他們便慌忙掩殺過來。明日我們把所有馬軍都派出去,必定能大獲全勝。” 呼延灼說︰“我已經這樣安排好了,正想和你商量商量,統一一下意見。” 隨即,呼延灼傳下將令,讓三千馬軍排成一排,每三十匹馬連成一組,用鐵環將它們連鎖起來;一旦遇到敵軍,遠距離就用箭射,靠近了就持槍直接沖入敵陣;三千連環馬軍分成一百隊,鎖定行動。五千步軍在後面策應。“明日不要主動挑戰,我和你押後掠陣。一旦交鋒,就分三面沖過去。” 計策商議妥當後,第二天清晨,呼延灼便率軍出戰。

    再說宋江,第二天把軍馬分成五隊排在前面,後軍由十員將領簇擁,兩路伏兵分別部署在左右兩側。秦明一馬當先,向呼延灼挑戰,然而,只見對陣的官軍只是吶喊,並不出來交鋒。排在最前面的五軍,都一字排開擺在陣前,中間是秦明,左邊是林沖、一丈青,右邊是花榮與孫立。隨後,宋江帶領十員將領也趕到了,人馬層層疊疊,陣勢嚴整。宋江觀察對陣的官軍,只見大約有一千步軍,只是擂鼓吶喊,卻沒有一人出馬交鋒。宋江心中感到十分疑惑,便暗中傳下號令,讓後軍先退,自己則縱馬來到花榮的隊伍中,仔細觀察。突然,只听對陣中連珠炮響,那一千步軍忽然分成兩邊,放出三隊連環馬軍,如潮水般直沖過來;兩邊的官軍亂箭齊發,中間則全是長槍林立。宋江見狀大驚,急忙命令眾軍放箭抵擋,可哪里抵擋得住。每一隊三十匹馬一起狂奔,逼得宋江的軍隊不得不向前躲避。那連環馬軍漫山遍野,橫沖直撞而來。前面的五隊軍馬見狀,頓時亂了陣腳,站立不穩。後面的大隊人馬也攔擋不住,紛紛各自逃命。宋江飛馬狂奔,在十員將領的擁護下逃離。背後早有一隊連環馬軍緊追不舍,好在伏兵李逵、楊林帶領人馬從蘆葦叢中殺出,這才救下了宋江。眾人逃到水邊,李俊、張橫、張順以及阮氏三兄弟六個水軍頭領早已擺好戰船前來接應。宋江急忙上船,隨即傳下將令,讓他們分頭去救應其他頭領上船。那連環馬軍一直追到水邊,亂箭射來,好在船上有傍牌遮擋,眾人並未受傷。眾人慌忙劃船到鴨嘴灘頭,全部上岸。在水寨里清點人馬時,發現折損了大半。不過幸運的是,眾頭領都安然無恙,雖然損失了一些馬匹,但大家都保住了性命。過了一會兒,只見石勇、時遷、孫新、顧大嫂等人也都逃命上山,他們說︰“步軍沖殺過來,把我們的店屋都拆平了。要不是有接應的號船,我們都得被擒捉。” 宋江一一親自安撫他們。隨後計點眾頭領,發現中箭的有六人︰林沖、雷橫、李逵、石秀、孫新、黃信。小嘍�@惺萇舜模 遣患破涫br />
    晁蓋得知消息後,和吳用、公孫勝一起下山前來慰問。宋江眉頭緊鎖,滿臉憂愁。吳用勸慰道︰“哥哥不必擔憂。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掛心。我們再想其他良策,一定能破了這連環軍馬。” 晁蓋便傳下號令,吩咐水軍加固寨柵和船只,保守好灘頭,日夜防備。他請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卻不肯上山,只在鴨嘴灘寨內駐扎,還讓受傷的頭領上山養病。

    再說呼延灼大獲全勝,回到本寨。他解散連環馬,眾軍士依次前來請功。這場戰斗中,殺死的敵軍不計其數,生擒了五百多人,還奪得戰馬三百多匹。呼延灼隨即派人前往京師報捷,同時犒賞三軍。

    卻說高太尉正在殿帥府辦公,門人前來稟報︰“呼延灼收捕梁山泊得勝,派人前來報捷。” 高太尉心中十分高興。第二天早朝時,他越班向天子奏明此事。徽宗听後也非常歡喜,下令賞賜黃封御酒十瓶,錦袍一領,還派一名官員攜帶十萬貫錢前去行營犒賞軍隊。高太尉領了聖旨,回到殿帥府,隨即派人帶著賞賜前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說呼延灼得知有天使到來,和韓滔到二十里外迎接。將天使接到寨中後,謝恩受賞完畢,又設宴款待天使;同時,他讓韓先鋒分發錢財犒賞軍士,還把捉到的五百多人囚禁在寨中,打算等捉到賊首後,一並押解到京師,示眾處置。天使問道︰“彭團練是怎麼失陷的?” 呼延灼回答道︰“因為他貪功,想要活捉宋江,深入敵軍重地,所以才被擒捉。這次那群賊寇想必不敢再來。我打算分兵攻打,務必肅清山寨,掃平水窪,擒獲眾賊,拆毀他們的巢穴。只是可惜四面都是水,無路可進。遠遠望去,那寨柵堅固,除非用火炮飛打,才能摧毀賊巢。隨軍之中雖然有能征善戰之人,但無奈無路可施展身手。我久聞東京有個炮手凌振,外號轟天雷,此人擅長制造火炮,能射到十四五里遠的地方,石炮落下之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如果能得到此人相助,就可以攻打賊巢。而且他武藝精通,弓馬嫻熟。希望天使回京後,能在太尉面前提及此事,盡快將他派遣過來,這樣就能早日攻破賊巢。” 天使答應了。第二天,天使便起程回京,一路上無話。回到京師後,天使來見高太尉,詳細說明了呼延灼請求派炮手凌振前來,想要建立大功的事情。高太尉听後,傳下命令,讓人把甲仗庫副使、炮手凌振叫來。原來凌振祖籍燕陵,是宋朝盛世時的第一炮手,人們都稱他為轟天雷,而且他武藝精湛。曾有四句詩稱贊凌振的厲害︰

    火炮落時城郭碎,煙雲散處鬼神愁。

    轟天雷起馳風炮,凌振名聞四百州。

    當下,凌振前來拜見高太尉,接受了行軍統領官的文憑,然後便收拾鞍馬、軍器,準備出發。

    且說凌振把所需的煙火藥料,以及做好的各種火炮,還有一應的炮石、炮架,都裝載上車,帶著隨身的衣甲、盔刀、行李等物品,以及三四十個軍漢,離開了東京,取道前往梁山泊。到達行營後,凌振先來拜見主將呼延灼,接著又拜見先鋒韓滔,詳細詢問了水寨的遠近路程以及山寨險峻之處的情況。他準備用三種炮石攻打山寨︰第一是風火炮,第二是金輪炮,第三是子母炮。凌振先讓軍健們架起炮架,直接在水邊豎起,準備放炮。

    再說宋江正在鴨嘴灘上的小寨內,和軍師吳學究商議破陣的方法,卻毫無頭緒。這時,有探細人前來報告︰“東京新派來一個炮手,名叫轟天雷凌振,眼下正在水邊豎起架子,準備施放火炮,攻打我們的寨柵。” 吳學究說︰“這倒不必擔心。我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眾多,宛子城離水邊又遠,縱然有飛天火炮,又怎麼能打到城邊呢?我們先放棄鴨嘴灘小寨,看看他如何設法放炮,再做商議。”

    當天,宋江果斷放棄了鴨嘴灘小寨,帶領眾人往山上關隘處轉移。晁蓋和公孫勝在聚義廳迎接他們,急切地問道︰“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該如何破敵呢?” 話還沒問完,就听到山下傳來炮響,接連三聲火炮發射,其中兩聲落入水中,一聲直接打到了鴨嘴灘邊的小寨上。宋江听聞,心中憂慮愈發深重,眾頭領也都大驚失色。吳學究沉思片刻後說道︰“若能設法引誘凌振到水邊,先將他擒獲,才有商議破敵辦法的可能。” 晁蓋接著說道︰“可以讓李俊、張橫、張順以及阮氏三兄弟六人駕船,依此行事;岸上安排朱ほ、雷橫,如此接應。”

    于是,六個水軍頭領領命後,分成兩隊︰李俊和張橫先帶領四十五個水性嫻熟的伙計,劃著兩只快船,從蘆葦深處探尋路徑前行;背後張順和阮氏三兄弟則劃著四十多只小船負責接應。且說李俊、張橫劃到對岸後,徑直朝著炮架子方向大聲呼喊,猛然將炮架推翻。負責看守的軍士見狀,急忙跑去報告凌振。凌振听聞,立刻帶上風火炮和金輪炮,跨上戰馬,手持長槍,率領一千多人追了過來。李俊、張橫見敵軍追來,帶著眾人轉身就跑。凌振一路追到蘆葦灘邊,只見岸邊一字排開四十多只小船,船上共有一百多個水軍。李俊、張橫早已跳上小船,卻故意不劃船離開。凌振的人馬追到湖邊,李俊、張橫和眾水軍大聲呼喊,隨後紛紛跳入水中。凌振的人馬趕到後,便要搶奪船只,此時朱ほ、雷橫在對岸吶喊助威,擂響戰鼓。凌振奪得許多船只,命令軍健們全部上船,準備殺過去。船剛行駛到湖中心,只見岸上朱ほ、雷橫敲響銅鑼,水底下瞬間鑽出三四百水軍,他們迅速將船尾的楔子拔掉,湖水洶涌灌入船內。外邊的水軍順勢將船扳翻,軍健們紛紛落入水中。凌振見狀,急忙想要回船,可船尾的舵櫓早已被拽入水底。這時,船的兩邊鑽出兩個頭領,用力一扳,船便仰翻過來,凌振也隨之落入水中。水底下阮小二一把抱住凌振,徑直將他拖到對岸。岸上早有頭領接應,立刻用繩索將凌振捆綁起來,先押解上山。此次行動,在水中生擒二百多人,一半人淹死在水中,只有少數人僥幸逃脫。呼延灼得知消息後,急忙率領馬軍趕來,可此時船只都已駛過鴨嘴灘,他射箭射不到,人也都不見了蹤影,只能氣得干瞪眼。呼延灼惱怒了好一會兒,無奈之下,只得帶領人馬返回。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凌振素稱神炮手,金輪子母一窩風。

    如何失卻驚天手,反被生擒水泊中。

    眾頭領成功捉得轟天雷凌振,押解上山寨後,先派人通報宋江。宋江立刻帶領滿寨頭領下到第二關迎接。見到凌振後,宋江急忙親自為他解開繩索,還埋怨眾人道︰“我讓你們以禮邀請統領上山,怎麼如此無禮!” 凌振連忙拜謝宋江不殺之恩。宋江為凌振斟酒,隨後親自拉著他的手,邀請他上山。來到大寨,凌振看到彭已經成為梁山頭領,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彭勸解道︰“晁、宋二位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杰,一心等待朝廷招安,為國家效力。既然我們來到這里,也只能從命。” 宋江又陪著笑臉,再三解釋。凌振回答道︰“我留在這里侍奉各位頭領倒也無妨,只是我的老母和妻子兒女都在京師,倘若被人察覺,必定會慘遭殺害,這可如何是好?” 宋江說道︰“統領放心,我們定會在限期內將您的家人接來。” 凌振感激地說︰“若得頭領如此周全,我死也瞑目了。” 晁蓋說道︰“那就擺下筵席,為凌統領慶賀。”

    第二天,聚義廳上舉行盛大聚會。眾頭領飲酒之際,宋江與眾位又開始商議破連環馬的計策。正發愁沒有良策時,金錢豹子湯隆站起身來說道︰“我雖然沒什麼本事,但願意獻上一計。要破這連環甲馬,非得有這樣的軍器,還得有我一位哥哥幫忙才行。” 吳學究連忙問道︰“賢弟,你且說說要用什麼軍器?你那位哥哥又是誰?”

    湯隆不慌不忙,拱手向前,說出了那種軍器和那個人。這一番話,引出了後續故事︰四五個頭領將前往京師,三千多馬軍也將遭遇變故。正所謂︰計就玉京擒獬豸,謀成金闕捉狻猊。究竟湯隆說的是什麼軍器,又是哪位哥哥,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