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與那人見面後,兩人相視而笑,還興奮地擊掌。龐統滿心疑惑,詢問緣由。法正解釋道︰“這位先生是廣漢人,姓彭,名 ,字永言,是蜀中一位豪杰之士。他因說話直爽,得罪了劉璋,被劉璋剃去頭發,戴上枷鎖,罰作苦役,所以頭發才如此短。” 龐統听聞,立刻以賓客之禮相待,詢問彭 從何處而來。彭 鄭重其事地說︰“我特地來救你們數萬人的性命,這件事得見到劉將軍才能細說。” 法正趕忙跑去報告劉備。劉備親自前來拜見彭 ,請教其中緣故。彭 問道︰“將軍在前寨部署了多少軍馬?” 劉備如實相告︰“有魏延、黃忠在那里。” 彭 听後神色凝重,說道︰“作為將領,怎能不熟悉地理情況?前寨緊靠著涪江,如果敵軍掘開江水,再從前後用兵力封堵,那麼寨中的人將一個都逃不出去。” 劉備頓時恍然大悟。彭 接著又說︰“罡星出現在西方,太白星高懸于這片地域,預示著將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務必謹慎提防。” 劉備听後,當即拜彭 為自己的幕賓,並派人秘密告知魏延、黃忠,讓他們日夜用心巡邏警戒,以防敵軍決堤放水。黃忠和魏延經過商議,決定兩人輪流值守,一旦遇到敵軍來襲,便互相通報。
再說泠苞見當晚風雨交加,覺得是個好時機,便率領五千士兵,沿著江邊悄悄進發,準備掘開江水。然而,他剛行動,就听到後方喊聲大作。泠苞心中一驚,知道對方已有防備,趕忙撤軍。這時,前方魏延率領軍隊追了過來,川兵頓時陣腳大亂,自相踐踏。泠苞在奔逃過程中,迎面撞上了魏延。兩人交鋒沒幾個回合,泠苞就被魏延活捉。等到吳蘭、雷銅趕來接應時,又被黃忠率領的軍隊擊退。魏延押著泠苞回到涪關。劉備見到泠苞,憤怒地斥責道︰“我以仁義之心對待你,放你回去,你為何背叛我?這次絕難饒恕!” 于是下令將泠苞推出斬首,並重賞了魏延。
劉備設宴款待彭 ,正熱鬧時,忽然有人來報,荊州的諸葛亮軍師特地派馬良送書信來了。劉備趕忙召馬良進來詢問情況。馬良行禮後說道︰“荊州一切平安,主公不必擔憂掛念。” 隨後呈上軍師的書信。劉備拆開書信一看,大致內容是︰“我在夜里推算太乙數,今年是癸巳年,罡星出現在西方;又觀測天象,太白星高懸于雒城上空。這預示著主將身上多有凶險,少有福運,務必謹慎行事。” 劉備看完信,讓馬良先回去。劉備說︰“我要回荊州,去商討這件事。” 龐統在一旁暗自思忖︰“孔明這是怕我奪取西川,立下大功,所以故意用這封信來阻攔。” 于是他對劉備說︰“我也推算過太乙數,知道罡星在西方,正應了主公合該奪得西川,並沒有凶險之事。我也觀測了天文,看到太白星臨于雒城,之前斬殺蜀將泠苞,已經應了凶兆。主公不必起疑,應當趕緊進兵。”
劉備見龐統再三催促,便率軍繼續前進。黃忠和魏延迎接劉備進入營寨。龐統問法正︰“前面到雒城,還有多遠的路程?” 法正當場在地上畫出地圖。劉備拿出張松之前留下的地圖對照,發現毫無差錯。法正介紹道︰“山北有一條大路,可以直接攻取雒城東門;山南有一條小路,能夠攻取雒城西門,兩條路都可以進兵。” 龐統對劉備說︰“我讓魏延作為先鋒,從南小路進軍;主公您讓黃忠作為先鋒,從山北大路進軍,我們在雒城會合。” 劉備說︰“我自幼就熟悉騎馬射箭,走小路更在行。軍師您從大路去攻取東門,我去攻取西門。” 龐統卻堅持說︰“大路必定有敵軍攔截,主公您帶兵抵擋。我走小路。” 劉備擔憂地說︰“軍師不可。我夜里夢到一位神人,手持鐵棒擊打我的右臂,醒來後右臂還疼。這次行動恐怕不太吉利。” 龐統安慰道︰“壯士上戰場,不是戰死就是受傷,這是常理。怎麼能因為一個夢就心生疑慮呢?” 劉備又說︰“我所擔心的,是孔明的書信。軍師還是守住涪關,如何?” 龐統大笑起來,說道︰“主公這是被孔明迷惑了。他不想讓我獨自立下大功,所以才說這些話來動搖您的決心。心里有疑慮就會做夢,哪有什麼凶險呢?我願意肝腦涂地,才不負本心。主公不要再多說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
當天,龐統傳下號令,讓軍士五更做飯,天亮就上馬出發。黃忠、魏延率領軍隊先行。劉備再次與龐統約定好行動細節,正要出發時,龐統坐下的馬突然前蹄失陷,把龐統掀翻在地。劉備急忙跳下馬,親自上前拉住那匹馬。劉備關切地說︰“軍師怎麼騎了這麼一匹劣馬?” 龐統也很納悶,說︰“這匹馬我騎了很久,以前從未這樣過。” 劉備說︰“臨陣時馬突然受驚,可是會誤人性命的。我騎的這匹白馬,性情極為溫順,軍師可以騎它,保證萬無一失。這匹劣馬我自己騎。” 于是劉備與龐統交換了坐騎。龐統感激地說︰“深感主公厚恩,即使萬死也難以報答。” 隨後,兩人各自上馬,分路進發。劉備看著龐統離去的背影,心中莫名地感到一陣不安,只能怏怏地帶領軍隊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雒城中,吳懿、劉 得知泠苞戰敗被殺,趕忙召集眾人商議對策。張任說︰“城東南的山中有一條偏僻小路,極為重要,我親自帶領一支軍隊去把守。諸位一定要堅守雒城,不能有任何閃失。” 這時,忽然有人來報,說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張任急忙率領三千士兵,搶先到小路設下埋伏。看到魏延的軍隊經過,張任下令讓士兵們全部放行,不要驚動他們。之後,看到龐統的軍隊過來,張任的軍士遠遠指著軍中的大將說︰“騎白馬的一定是劉備。” 張任心中暗喜,立刻傳令,部署好作戰計劃。
龐統率領軍隊緩緩前進,抬頭望去,只見兩邊山勢險峻,道路狹窄,樹木郁郁蔥蔥。此時正值夏末秋初,枝葉格外茂盛。龐統心中頓生疑慮,勒住馬問道︰“這里是什麼地方?” 隊伍中有新投降的軍士回答︰“這里名叫落鳳坡。” 龐統听後大驚失色,說道︰“我道號鳳雛,這里卻叫落鳳坡,對我不利啊。” 于是急忙下令後軍趕緊撤退。就在這時,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雨下,全都朝著騎白馬的人射去。可憐龐統就這樣死在亂箭之下,年僅三十六歲。後人寫詩感嘆道︰“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誰知天狗流星墜,不使將軍衣錦回。” 此前,東南地區曾有童謠傳唱︰“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張任射死龐統後,漢軍隊伍大亂,擁堵在道路上,進退兩難,大半士兵戰死。前軍急忙飛報魏延。魏延趕忙勒住韁繩,想要回援,無奈山路狹窄,根本無法廝殺。又被張任截斷了歸路,張任在高處用強弓硬弩向下射擊。魏延心慌意亂。這時,有新投降的蜀兵建議︰“不如殺到雒城下,從大路進軍。” 魏延听從了這個建議,親自在前開路,朝著雒城殺去。只見塵土飛揚處,前方有一支軍隊殺了過來,原來是雒城守將吳蘭、雷銅;後面張任也率領軍隊追了上來。前後夾攻,把魏延圍在了核心。魏延拼死奮戰,卻始終無法突圍。就在這時,吳蘭、雷銅的後軍突然大亂,二將急忙回馬救援。魏延趁機追趕,只見當先一員大將,揮舞著大刀,拍馬而來,大喊︰“文長,我特地來救你!” 魏延一看,原來是老將黃忠。兩人前後夾攻,打敗了吳蘭、雷銅,一直沖到雒城之下。劉 率領軍隊殺出,幸好劉備在後面接應。黃忠、魏延轉身回擊。劉備的軍馬剛要奔回營寨,張任的軍馬又從小路殺出。劉 、吳蘭、雷銅也在前面緊追不舍。劉備守不住兩座營寨,只能邊戰邊退,逃回涪關。蜀兵大獲全勝,一路追趕。劉備的軍隊人困馬乏,根本無心廝殺,只能拼命奔逃。眼看就要到涪關了,張任的軍隊追得越來越緊。幸好左邊劉封,右邊關平,率領三萬生力軍趕來截擊,殺退了張任,還追出二十里,奪回了許多戰馬。
劉備的軍隊再次進入涪關,劉備趕忙詢問龐統的消息。有從落鳳坡僥幸逃生的軍士來報,說軍師連人帶馬,被亂箭射死在坡前。劉備听後,朝著西方痛哭不止,還遙設靈位為龐統招魂祭祀。眾將也都悲痛不已。黃忠說︰“這次折損了龐統軍師,張任必然會來攻打涪關,這可怎麼辦?不如派人前往荊州,請諸葛軍師來商議奪取西川的計策。” 正說著,有人來報,張任率領軍隊已經來到城下挑戰。黃忠、魏延都請求出戰。劉備說︰“我們剛剛銳氣受挫,應當堅守城池,等待軍師到來。” 黃忠、魏延領命,只能小心謹慎地堅守城池。劉備寫了一封信,交給關平,叮囑道︰“你替我前往荊州,請軍師過來。” 關平接過信,星夜趕往荊州。劉備親自堅守涪關,不再出戰。
此時,孔明正在荊州。正值七夕佳節,他召集眾官舉行夜宴,一同商討奪取西川的事情。忽然,只見正西方有一顆星星,大如斗,從天而降,光芒四散。孔明大驚失色,手中的酒杯掉落地上,他掩面痛哭道︰“悲哀啊!痛心啊!” 眾官急忙詢問原因。孔明說︰“我之前推算,今年罡星在西方,對軍師不利;天狗星侵犯我軍,太白星高懸于雒城。我已經寫信給主公,讓他謹防。沒想到今晚西方星落,龐士元恐怕性命不保了!” 說完,又大哭道︰“如今我主失去了一條臂膀啊!” 眾官都很驚訝,不太相信他的話。孔明肯定地說︰“不出幾天,一定會有消息傳來。” 這一夜,眾人都沒了飲酒的興致,宴會草草結束。
幾天之後,孔明與關羽等人正圍坐議事,忽然有人來報,關平到了。眾官員听聞,都感到十分驚訝。關平走進來,呈上劉備的書信。孔明打開一看,信中提到,在本年七月初七日,龐軍師在落鳳坡前被張任亂箭射死。孔明悲痛大哭,眾官員也都紛紛落淚。孔明說道︰“既然主公在涪關正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我不能不去相助。” 關羽問道︰“軍師若去,誰來鎮守荊州?荊州乃是重要之地,關系重大。” 孔明說︰“主公的信中雖未明確指出人選,但我已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孔明把劉備的信拿給眾官員看,解釋道︰“主公在信中把荊州托付給我,讓我根據才能來任用合適的人。話雖如此,如今派關平送來書信,他的意思是想讓雲長公擔當此重任。雲長,念及桃園結義的情誼,你可要竭盡全力守住此地,這責任可不輕,你務必勤勉。” 關羽毫不推辭,慷慨地應承下來。孔明設下宴席,準備交割印綬。關羽雙手前來接印。孔明舉著印綬說道︰“這責任可全在將軍身上了。” 關羽堅定地說︰“大丈夫既然領了重任,除非身死,否則絕不罷休。” 孔明听關羽說了個 “死” 字,心里不太高興,本想不把印綬給他,但話已出口。孔明接著問︰“倘若曹操領兵前來,你打算怎麼辦?” 關羽回答︰“憑借武力抵抗他。” 孔明又問︰“要是曹操和孫權同時起兵來犯,又該如何應對?” 關羽說︰“分兵抵抗。” 孔明說道︰“若如此,荊州可就危險了。我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保荊州無憂。” 關羽忙問︰“哪八個字?” 孔明鄭重地說︰“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關羽點頭說︰“軍師的話,我一定銘記在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孔明于是把印綬交給關羽,命令文官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將糜芳、廖化、關平、周倉,一班人輔佐關羽,共同鎮守荊州。自己則親自統兵前往西川。他先調撥一萬精兵,讓張飛率領,取大路向巴州、雒城的西邊進軍,先到達的記頭功。又調撥一支軍隊,讓趙雲擔任先鋒,逆江而上,在雒城會師。孔明隨後帶領簡雍、蔣琬等人出發。那蔣琬字公琰,是零陵湘鄉人,乃是荊襄的名士,此時擔任書記一職。
當天,孔明率領一萬五千士兵,與張飛同一天出發。張飛臨行時,孔明叮囑道︰“西川豪杰眾多,不可輕視。一路上要約束三軍,不得擄掠百姓,以免失去民心。所到之處,都要撫恤百姓,不得隨意鞭打士卒。希望將軍早日在雒城會師,不要有誤。” 張飛愉快地答應下來,上馬離去。一路上,張飛的軍隊所到之處,對投降的人秋毫無犯。徑直取道漢川,向前來到巴郡。細作回報︰“巴郡太守嚴顏,是蜀中名將,年紀雖大,但精力未減,擅長拉硬弓,使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據守城池,不掛降旗。” 張飛下令在離城十里處扎營,派人進城傳話︰“告訴那個老匹夫,早點來投降,饒他滿城百姓性命;要是不歸順,就踏平他的城郭,老幼一個不留!”
嚴顏在巴郡,听說劉璋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捶胸嘆息道︰“這就是所謂的獨坐窮山,引虎自衛啊!” 後來又听說劉備佔據了涪關,十分惱怒,多次想要提兵前去交戰,又擔心這條路上有敵軍來襲。這天,听說張飛的軍隊到了,便點起本部五六千人馬,準備迎戰。有人獻計說︰“張飛在當陽長阪坡,一聲大喝,嚇退曹操百萬大軍。曹操都聞風而逃,不可輕敵。如今我們只宜深挖戰壕,加高壁壘,堅守不出。他們的軍隊沒有糧草,不出一個月,自然會退去。況且張飛性情急躁,喜歡鞭打士卒;如果我們不與他交戰,他必定發怒;發怒之後就會以粗暴的態度對待他的軍士,軍心一旦動搖,我們就可以趁機出擊,張飛就可擒獲。” 嚴顏听從了這個建議,讓軍士全部上城守護。忽然,看到一個軍士大聲呼喊︰“開門!” 嚴顏讓人把他放進來詢問。那軍士說是張將軍派來的,便把張飛的話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嚴顏大怒,罵道︰“匹夫怎敢如此無禮!我嚴將軍豈是投降賊寇之人!你回去把話傳給張飛!” 接著,他叫來武士,割下這個軍士的耳朵和鼻子,然後把他放回營寨。軍士回到營寨,哭著把嚴顏的辱罵告訴張飛。張飛怒火中燒,咬牙瞪眼,披掛上馬,帶領數百騎兵來到巴郡城下挑戰。城上的眾軍對張飛百般辱罵。張飛性急,幾次殺到吊橋邊,想要過護城河,卻又被亂箭射回。直到晚上,城中也沒有一個人出來迎戰,張飛只好憋著一肚子氣回到營寨。第二天早晨,張飛又帶領軍隊去挑戰。嚴顏在城樓上,一箭射中張飛的頭盔。張飛指著嚴顏恨恨地說︰“要是抓住你這個老匹夫,我定要親自吃你的肉!” 到了晚上,張飛又無功而返。第三天,張飛帶領軍隊沿著城牆叫罵。原來這座城是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飛親自騎馬登高,向下俯視城中。只見軍士們全都披掛整齊,分列隊伍,埋伏在城中,就是不出來;又看到百姓來來往往,搬運磚石,協助守城。張飛命令騎兵下馬,步兵都坐下,想以此引誘他們出城,然而城中毫無動靜。張飛又罵了一天,依舊空手而回。張飛在營寨中暗自思索︰“每天叫罵,他們就是不出來,這可怎麼辦?” 突然,他想到一個計策,讓眾軍不要去挑戰,都在營寨中整理好裝備等候;只派三五十個軍士,徑直去城下叫罵。只要嚴顏的軍隊出來,就與他們廝殺。張飛摩拳擦掌,只等敵軍到來。小軍們連續罵了三天,城中還是全然沒有動靜。張飛眉頭一皺,又生一計,傳令讓軍士們四散砍打柴草,尋找小路,不再去挑戰。嚴顏在城中,連日不見張飛有什麼動靜,心中疑惑,便派了十幾個小軍,扮作張飛砍柴的士兵,偷偷出城,混在張飛的軍中,到山中探听消息。
當天,眾軍回到營寨。張飛坐在營寨中,跺腳大罵︰“嚴顏這個老匹夫!真是氣死我了!” 這時,帳前有三四個人說道︰“將軍不必心急,這幾天我們打探到一條小路,可以偷過巴郡。” 張飛故意大聲喊道︰“既然有這樣的地方,為什麼不早點說?” 眾人回答︰“這幾天才打探出來。” 張飛說︰“事不宜遲,今晚二更做飯,趁著三更明月,拔營出發,士兵口中餃枚,馬匹去掉鈴鐺,悄悄前行。我在前面開路,你們依次跟上。” 傳完命令,便在全寨宣告。那些探听消息的士兵听到這個消息,都回到城中,報告給嚴顏。嚴顏大喜,說︰“我就知道這匹夫忍耐不住。你偷小路過去,糧草輜重必定在後面;我截斷你的後路,看你怎麼過去?真是個沒謀略的匹夫,中了我的計!” 當即傳令︰讓軍士準備迎敵,今晚二更也做飯,三更出城,埋伏在樹木茂密的地方。只等張飛過了咽喉小路,車仗到來時,只听鼓聲一響,就一齊殺出。傳完號令,眼看天快黑了,嚴顏的全軍都已吃飽,披掛整齊,悄悄出城,四散埋伏,只等鼓聲響起。嚴顏親自帶領十幾個副將,下馬埋伏在樹林中。大約三更過後,遠遠望見張飛親自在前,橫握著長矛,縱馬前行,悄悄帶領軍隊前進。走了不到三四里,背後的車仗人馬陸續跟進。嚴顏看得真切,一齊擂鼓,四下伏兵全部殺出。正要搶奪車仗時,背後一聲鑼響,一支軍隊突然殺出,大喊︰“老賊別走!我們等你好久了!” 嚴顏猛地回頭一看,為首的一員大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手持丈八長矛,騎著深黑色的戰馬,正是張飛。四下里鑼聲震耳,眾軍殺來。嚴顏見到張飛,驚慌失措,與張飛交戰不到十個回合,張飛賣了個破綻,嚴顏一刀砍來,張飛閃身躲過,沖上前去,扯住嚴顏的勒甲絛,將他生擒過來,扔在地上。眾軍一擁而上,用繩索把嚴顏捆綁起來。原來,先過去的是假張飛。張飛料到嚴顏會以擊鼓為號,便讓士兵們以鳴金為號,金聲一響,眾軍一齊趕到。川兵大多放下武器投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飛殺到巴郡城下,後軍已經入城。張飛下令不要殺害百姓,張貼告示安撫民眾。刀斧手把嚴顏押到張飛面前。張飛坐在廳上,嚴顏不肯下跪。張飛怒目圓睜,咬牙大聲叱問︰“大將來到,你為何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無懼色,回叱張飛道︰“你們這些人不講道義,侵犯我州郡!我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大怒,喝令左右將嚴顏斬首。嚴顏大聲喝道︰“賊匹夫!要砍頭就砍,發什麼怒?” 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便轉怒為喜,走下台階,喝退左右,親自為嚴顏解開繩索,拿來衣服給他穿上,扶他坐在正中的高位上,低頭便拜,說道︰“剛才言語冒犯,希望不要見怪。我早就知道老將軍是豪杰之士。” 嚴顏被張飛的恩義所感動,于是投降。後人寫詩稱贊嚴顏︰“白發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氣卷長江。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 又有詩稱贊張飛︰“生獲嚴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雞豚日日春。” 張飛向嚴顏請教入川的計策。嚴顏說︰“我乃敗軍之將,承蒙將軍厚恩,無以為報,願效犬馬之勞,不須張弓射箭,就能直接奪取成都。” 正是︰只因一將傾心後,致使連城唾手降。不知道他有什麼計策,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