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爭雄

第411章 宰執天下二十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如夢觀影 本章︰第411章 宰執天下二十五)

    緩步奔跑的重騎兵開始提速,騎士們放下面甲,握緊馬刀,祈禱上蒼的保佑。

    此時,這些騎兵已經完全展示在敖漢部和奈曼部眼前,但對于完成加速的雙方陣線來說,已經沒有了轉圜的余地。

    山坡上,陳吉發氣定神閑的拿著望遠鏡四處觀戰,郡主朱凌霄雖然之前見過幾次小規模的騎兵戰斗,但這種數萬人規模的決戰,卻是第一回經歷。

    烏雲壓頂般的黑甲騎士,漫山遍野的流血廝殺,讓這位從未經歷過殘酷戰爭的郡主有些心理不適。

    陳吉發見狀握住她的手。

    “不舒服就別看了。回去休息吧,快結束了。”

    “不,就要看!”

    她拿起望遠鏡,倔強的繼續觀戰。

    而在她望向的地方,重騎兵陣列已經以令人窒息的高速和壓迫感,義無反顧的沖入了敖漢和奈曼部蒙古人陣中!

    近代重甲牆式沖鋒,對陣蒙古輕騎兵蠻式沖鋒,結局顯而易見。

    大量的蒙古騎兵在此前還是牧民,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受不同的頭領節制,除了每年有限的幾次出征劫掠之外,很少有機會大規模集中起來訓練陣型。

    在面對迫人心弦的危險時,並沒有勇氣面對這種不顧生死的沖鋒。

    更何況,在這種悍不畏死的密集陣型沖擊下,任何松散的騎兵都將面對三四名敵人的殺傷,即便僥幸不死殺掉了正面敵人,卻難以抵擋其後的第二排、第三排,乃至于第四排!

    蒙古騎兵在沖擊下做出了本能的反應,除了那些沖在前面已經無法扭轉方向的,大多數牧民在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上喪失了勇氣,紛紛掉頭或者降低馬速。

    但這種行為加劇了災難的發生,高速沖鋒的重騎兵可以持續沖擊五百米左右,在陣前幾十米的距離上做出調整動作,並不能挽救他們的小命。

    在遠處望遠鏡的主人看來,就像是一柄堅實的鐵錘,毫不留情的錘入腐朽的木塊,敲得粉身碎骨!

    陣前混亂一片!

    蒙古輕騎兵這時候正好從緩坡上沖下來,與向側翼躲避的敵軍撞了個正著。

    剛剛逃離死神的敵軍騎兵驚魂未定,此時受到沖擊,毫無意外的潰散而逃。

    鄭紅綾看到重騎兵沖陣成功之後,立刻率領突擊騎兵向敵人側後包抄,直插山口內部。

    敵軍顯然也看見了這員悍將的舉動,如果讓她成功擊潰山口處的預備隊,敖漢部和奈曼部的全部勇士今天就都交代在這里了。

    守護山口的預備隊是科爾沁蒙古左翼中旗,總共約二千余人。

    鄭紅綾率領的本部突擊騎兵大約一千五百余人,層層突破後,先期抵達的不過六百人不到。

    這里地形較為狹窄,大規模騎兵很難迂回,雙方纏斗之中堵住了出口,因此,只要鄭紅綾擊潰眼前的這支部隊,就能封鎖山口,截斷敵軍退路。

    鄭紅綾的作戰風格向來只有四個字︰

    有我無敵!

    當年,她帶著幾十名騎兵就敢向上千的流寇沖鋒,斬將奪旗,在潛山縣郊外,能率領數百騎兵牆式沖鋒擊垮數千的敵軍,現在,率領著六百騎兵的巾幗女將,要再次證明她天下無雙的突擊能力。

    科爾沁蒙古人眼見這支騎兵來勢洶洶,卻並不畏懼。

    突擊騎兵裝備上來說更接近于輕騎兵,而且,他們戰斗許久,馬力已衰。

    相反的,科爾沁騎兵養精蓄銳,還位于緩坡之上,天時地利。

    鄭紅綾稍微整隊,用長槍輕微踫觸頭盔。

    “眾將士,此時谷口已經被堵,我們沒有退路!請隨我沖鋒,有我無敵,戰之必勝!”

    “有我無敵,戰之必勝!”

    六百人排成鋒矢陣型緩步向前,與敵軍接近。

    山坡上的科爾沁騎兵也開始加速。

    雙方越來越快,很快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鄭紅綾當先刺出長槍,將對面的蒙古勇士挑飛,緊接著橫掃千鈞,將兩側的敵軍擊倒。

    鋒矢陣如同利刃般扎入敵軍腹地,源源不斷的敵軍涌上來,試圖沖垮這柄利刃,然而,鄭紅綾與身後護衛騎士仍然堅定的向大橐邁去!

    這個時候,科爾沁人的首領也意識到對方的目的,現在,最正確的做法是趕緊絞殺眼前這位絕世猛將,但,前方越來越多潰散的部落騎兵亡命回來,頭也不回的經過山谷向東逃竄。

    這意味著此戰無論如何都是大敗,若是他們在此硬抗,友軍或許能跑得更多,但他們這兩千人絕無幸免。

    科爾沁蒙古不可能為奈曼和敖漢拼盡全力。

    而且,更後方督陣的滿洲旗人還在山谷中行進,對戰場沒有準確的判斷,傳令兵還在催促追擊清剿敵方。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悍不畏死的晉中營突擊騎兵,這支科爾沁蒙古部族的首領做了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那就是撤退逃跑。

    鄭紅綾只覺得眼前的敵人突然為之一空,再左右看時,敵軍已經收到號令,從兩側紛紛逃走。

    這塊卡在山口出路的小坡地,現在屬于她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紅綾立刻下令麾下騎兵以此處坡地為中心絞殺回撤的敵軍,越來越多的敵軍發現退路被阻擋,越來越多的突擊騎兵趕赴此地匯合。

    前方的戰場很快受到影響,那些進退兩難的蒙古人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抵抗迅速減弱,很快便平息下來。

    後方的清軍到這個時候才搞清楚前面發生的事情,于是留下殿後部隊,掉頭撤回了昭烏達。

    天色漸暗,陳吉發下令收攏部隊,收編俘虜,打掃戰場,並不向東追逐。

    滿蒙聯軍與流寇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流竄機動性極強的強盜集團。

    與這種強盜集團作戰,若是追在他們屁股後面跑肯定會疲于奔命,但若是每次只集中注意力于劫掠人口、消滅有生力量就不同。

    陳吉發對于歸化滿蒙的核心思想,就是削減其丁口數量。

    通過劫掠減少其部落民的基數,通過決戰消耗其成年男丁。

    在更長時間維度上,還要在蒙古腹地建設定居城市,讓蒙古牧民脫離馬背上的生活,耕種做工,慢慢融入中華文明的體系。

    夜色降臨,戰場清掃干淨,所有陣亡者集中起來,焚燒安葬。

    蒙古薩滿念起沉悶的曲調,在壓抑而清冷的草原上傳出很遠很遠。

    朱凌霄站在陳吉發身邊,盯著焚燒尸體的熊熊烈火,總算意識到殺人如麻這個評語,對于自己的夫君來說,還真是毫不夸張。

    今日的決戰,雙方陣亡者合計八千余人,其中漢蒙聯軍損失約二千余人,滿蒙聯軍損失約六千余人。滿地的尸身和殷紅的鮮血如今都在烈焰中化為灰燼,待明日過後,這里又將恢復寧靜,成為肥美的牧場。

    格日勒派出使臣,給皇太極送信,宣告此戰的勝利,並要求以克什克騰山谷為界,劃分察哈爾蒙古與清國的界限。

    作為誠意,格日勒承諾歸還敖漢、奈曼、科爾沁部眾各一千人。

    皇太極在戰後第四天收到這條消息,格日勒的信件和敖漢部的報告幾乎同時送來,這讓他大為光火。

    錦州如今圍了三個月,但毫無成效。

    老狐狸洪承疇現在沒有朝廷掣肘,就龜縮在寧遠不出來。

    錦州毗鄰小凌河,夏天水量充沛,直通大海,東江鎮的炮艦隔三差五順流北上轟擊騷擾,根本沒辦法困死。

    在此情況下,六萬滿洲精銳人吃馬嚼,浪費頗多,又要分心克什克騰方向的蒙古人作亂,再打下去,怕是會生變翻車。

    崇禎十三年五月,皇太極下令從錦州退兵,沿途拆毀大、小凌河沿岸明軍堡壘,焚毀莊稼。

    歷史上導致明軍最後的主力全軍崩潰的寧錦戰役,以滿清失去大半個漠南蒙古為代價提前結束,穿越者陳吉發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主導歷史進程的發展。

    戰後,漢蒙聯軍在達理湖畔召開大會,正式推舉格日勒為察哈爾汗,根據此戰貢獻,分配牧場,並宣布定都烏蘭察布。

    各部基本保持了原來的勢力範圍,並派駐使者在烏蘭察布,通過大同口岸與明朝通商,交易不限于茶馬、鹽鐵、糧草。

    此外,陳吉發還打算將烏蘭察布建成一座定居城市,修築混凝土城牆,成為大同北方屏障。

    為此,烏蘭察布將允許晉中營駐軍,計劃保持三千重騎兵的規模,既是幫助他們統合蒙古諸部,也是監視他們執行盟約。

    會盟結束之後,各部頭領帶牧民趕往各自牧場。

    陳吉發也率領大軍返回察哈爾故地,從大同入關。

    同時,向朝廷上表,宣布察哈爾部歸附,作為大明藩屬,每年納貢稱臣。

    臨走時,他贈與格日勒二百套鐵甲,並囑咐他今年秋天膘肥馬壯之時,對土默特部用兵,將河套地區納入勢力範圍。

    察哈爾與土默特世代敵對,搶奪水草,強大後的察哈爾自然不會放過征服土默特的機會。

    陳吉發此行目的既已達到,便不再停留,返程南下。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爭雄》,方便以後閱讀明末爭雄第411章 宰執天下二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爭雄第411章 宰執天下二十五)並對明末爭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