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今天又在王父的不滿聲中早早翹班,開車到紡織廠接聶文君回家。
夕陽的余暉灑在四九城上,王建軍開著小汽車緩緩行駛在路上,因為時間充裕,所以他一路不急不緩地欣賞沿途風景。
雖然已經走過很多遍了,但他總覺得每天看到的風景好像都不太一樣。
紡織廠門口,聶文君已經等在那里,手里提著從廠里食堂帶回來的兩個饅頭。
“今天怎麼這麼晚?”
王建軍一邊幫妻子拉開車門一邊問。
聶文君坐進車里,笑著說︰
“今天車間趕工,多加了會兒班”
兩人一路上說著話,不知不覺間車子已經拐進了貓兒胡同。
院子里,王母正在擇菜,小靖雯坐在小板凳上擺弄著布娃娃,王皓文則蹲在地上用樹枝畫著什麼。
“爹、娘,我們回來了。”
王母抬頭看了眼,然後就進屋炒菜了︰
“哎,回來了,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還好我沒炒菜,不然都涼了。”
王建軍停好車,接過聶文君手里的饅頭,“文君,你先去洗洗,我去幫娘做飯。”
有了王建軍的幫忙,廚房里很快就飄出陣陣香氣,他在灶台前左右開弓忙活。
聶文君洗漱完後來到廚房挽起袖子就想上前幫忙,忽然听見院門突然響起。
小靖雯小耳朵一動,然後朝廚房大喊︰
“爸爸媽媽,有人敲門。”
聶文君擦擦手出了廚房準備去開門。
“來了,誰啊?”
“建軍,文君,你們快出來!”
院外傳來聶父帶著幾分興奮的聲音。
聶文君一听是他爹來了,連忙快走幾步打開院門,只見聶父懷里抱著一個用藍布包裹的長條形物件,臉上洋溢著笑容。
“爹,您這是......”
聶文君疑惑地問。
聶父神秘地眨眨眼︰
“來來來,進里面去說,這應該是個好東西,今天在廢品收購站發現的。”
听到聶父如此說,聶文君關上門,連忙帶著他進院子。
王建軍這會兒也出來了。
“爸,您今兒怎麼有空來了?
您來得正是時候,這飯菜剛做好。
您一起跟我們吃點?”
聶父擺擺手拒絕道︰
“算了算了,我就不吃了,我吃過再來的,我今兒來是給你看個好東西。”
聶父說著說著,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放在八仙桌上。
這會兒,其他人也不急著吃飯了。
全家人都圍了過來。
王母擦著手從廚房出來,王父也放下手中的活兒,就連王皓文,小靖雯都抱著布娃娃湊了過來。
小靖雯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問道︰
“外公,這是什麼呀?”
聶父摸摸小靖雯的頭︰
“外公也不清楚,不過是好東西。”
藍布一層層揭開,露出一個青花瓷瓶。
瓷瓶通體潔白,釉面瑩潤,青花發色深沉,繪著纏枝蓮紋,瓶口處有一圈回紋裝飾。
“哇!”
王皓文睜大了眼楮,一聲贊嘆︰
“好漂亮啊!”
小靖雯也是,不過她伸出小手就要摸︰
“哇,好漂亮啊,讓我看看!”
聶父連忙攔住︰
“哎呦,乖孫女,你小心點一點摸,這可能是古董。”
“爹,這是您從廢品站找到的?”
聶文君驚訝地問。
聶父點點頭︰
“是啊,今天有人來賣廢品,我本來也沒當回事兒,我一眼看到這玩意兒就感覺這東西不一般。”
王建軍仔細端詳著瓷瓶︰
“這花紋真精致。
爸,要不我請隔壁的張伯來看看?”
聶父連連點頭,因為他們也不怎麼懂︰
“好啊,不過別太張揚,就請張老哥一個人過來就行,其他別說太多。”
王建軍出門到隔壁去請張伯的時候,聶文君已經給大家都泡了一杯茶。
小靖雯趴在桌邊,小腦袋擱桌上,大眼楮眨都不眨地看著瓷瓶上的花紋。
“媽媽,這上面畫的是什麼呀?”
小靖雯指著上面的花紋問道。
聶文君耐心地解釋︰
“這是蓮花,就是公園里開的蓮花。”
“就是小姑教說的‘出淤泥而不染’嗎?”
一旁的王皓文突然插嘴道。
聶父欣慰地笑了︰
“對對,就是這個蓮花,皓文真聰明。”
不一會兒,王建軍帶著張伯過來了。
張伯是個精瘦的老頭,戴著一副圓框眼鏡,一進門就被瓷瓶吸引住了。
“好東西啊!”
張老掏出放大鏡,仔細端詳起來︰
“你們看這青花的發色,典型的甦麻離青,濃處如墨,淡處似煙......”
全家人都屏住呼吸,听著張老講解。
就連小靖雯都安靜下來,睜著大眼楮看著這個會說話的爺爺。
“如果我沒看錯,這是一件元青花。”
張伯直起身,臉上帶著贊嘆的笑容,
“而且從紋樣和器型來看,很可能是宮廷御用。”
“真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聶父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抖。
一旁的王父就比較直接了︰
“老張,那這花瓶值多少錢啊?”
張伯擺擺手,嫌棄地看了王父一眼︰
“文物不能光用錢來衡量。這件瓷器承載著我們的歷史文化,是無價之寶啊。”
王建軍見張伯對瓷瓶如此推崇,而且以後可能要經常麻煩張伯,于是連忙招呼道︰
“張伯,您既然來了,就一起吃個飯吧。正好我爹也在,咱們邊吃邊聊。”
聶父也笑著附和︰
“是啊老張,咱們老哥倆好久沒一起喝酒了,今兒個正好聚聚。
建軍他岳父也在這,一起喝點兒吧。”
張伯推辭不過,便笑著答應了。
王建軍趕緊讓聶文君多添兩副碗筷,他又去廚房多炒兩個下酒菜菜。
不一會兒,飯菜上桌,香氣四溢。
幾人圍坐在八仙桌旁,王建軍給在座的除王皓文之外的男同志都倒了一杯酒,自己也滿上一杯。
小靖雯和王皓文則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大人們喝酒聊天。
看著爺爺他們喝酒那好像很好喝的樣子,啃著豬蹄的小靖雯也不由咂了咂嘴巴︰
“媽媽,我能喝一杯果汁嗎?”
聶文君聞言一愣,不過還是給她倒了一杯,就連王皓文也倒了一杯。
小靖雯學著王建軍之前樣子,招呼幾人踫杯︰
“爸爸,爺爺外公,還有張爺爺,我敬你們一杯,我干了,你們隨意。”
說完不等眾人反應就喝了一大口果汁,然後‘哈’了一下,接著抹了一下小嘴巴。
眾人哄堂大笑。
“哈哈哈,王老弟,你這孫女可真是有趣得緊啊,這是學的誰呢?”
王父也是被小靖雯逗笑了︰
“哈哈哈,應該是我吧,畢竟這家里也就我會經常沒事喝兩杯。
建軍因為要經常開車,所以都沒怎麼喝,誰知道這小家伙居然都給學了去。”
聶文君看小靖雯的眼楮全是小心心。
她先是給小靖雯夾了些菜放在她碗里,然後溫柔地幫她擦去嘴邊的果漬︰
“你呀你,你怎麼什麼都學啊?”
看到媽媽一臉寵溺,小靖雯也不怵,當即又舉起她的杯子問聶文君︰
“嘻嘻,媽媽你要跟我干杯嗎?”
聶文君無奈只能跟她踫了一下。
王建軍寵溺地看了小靖雯一眼,向張伯敬了一杯酒才好奇問道︰
“張伯,您剛才說這瓷瓶是元青花,還是宮廷御用的,能不能給我們講講這其中的門道?”
張伯抿了一口酒,露出回憶的神色︰
“說起元青花啊,那可真是大有來頭。
想當初,我在珍寶閣當掌櫃的時候,就見過不少好東西。
我記得有一回,有個老主顧曾經也拿來一件元青花梅瓶,那釉色、那紋樣,嘖嘖,真是絕了。
比起今天這件也絲毫不差啊!”
聶父听得入神,連忙問道︰
“那後來呢?那梅瓶怎麼樣了?”
張伯笑了笑︰
“那梅瓶啊,後來被一位大收藏家買走了。
那老主顧也是個懂行的,知道那梅瓶的價值,不過可惜最後還是讓他給賣了。”
王父听得心癢癢,忍不住插嘴道︰
“老張,那你覺得建軍他老丈人這瓷瓶值多少錢?”
張伯搖搖頭一臉恨鐵不成鋼︰
“老王啊,你怎麼還惦記著錢呢?
這瓷瓶的價值,可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它承載著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和技藝,是無價之寶啊。”
王建軍見氣氛有些尷尬,連忙打圓場︰
“爹,張伯說得對,這瓷瓶的價值確實不能用錢來衡量。咱們還是听听張伯講講他在珍寶閣的事吧。”
張伯點點頭,繼續說道︰
“說起珍寶閣啊,我還記得有一回,有個鄉下人拿來一件青銅器,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我一看,那青銅器上的紋飾,竟然是商周時期的!”
聶父听得瞪大了眼楮︰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
那有多久了?比這元青花還久嗎?”
張伯笑道︰“那是當然了。”
小靖雯听得入神,忍不住問道︰
“張爺爺,那青銅器長什麼樣子啊?”
張伯慈祥地看了一眼小靖雯︰
“那青銅器啊,是個酒樽,上面刻著精美的紋飾,還有銘文呢。”
王皓文也好奇發問︰
“張爺爺,什麼是銘文啊?”
“銘文啊,銘文就是指刻在器物、碑石、金屬等硬質材料上的文字。
這些文字通常是為了記錄重要的事件、人物、功績、紀念意義或其他信息。”
聶父在一旁感慨道︰
“老張啊,你這一輩子真是見多識廣,咱們這些普通人,哪有機會見到這些寶貝啊。”
張伯擺擺手︰
“老聶啊,你這話可就錯了。
你今兒個不也撿到寶了嗎?這元青花瓷瓶,那也是相當了不得了。”
王建軍見氣氛又活躍起來,連忙舉起酒杯︰“來,咱們為張伯的見識干一杯!”
幾人舉杯相踫,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伯又講了不少在珍寶閣的趣事,听得眾人津津有味。
夜深了,張伯起身告辭。
王建軍和聶父送他到門口。
送走張伯,王建軍和聶父回到院子里。
月光下,那件元青花瓷瓶靜靜地立在八仙桌上,散發著幽幽的光澤。
聶父看著瓷瓶,感慨道︰
“建軍啊,今兒個真是多虧了你請來張伯,不然咱們還不知道這瓷瓶的來歷呢。
我當初也感覺她還不錯,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大來頭。”
王建軍笑道︰“爸,您客氣了。咱們都是一家人,說這些太見外了。”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閑度日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閑度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