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微微一笑,回答道︰“大人,下官自然也怕死。但下官深知,為督撫大人奔走,為我大明效力,乃是下官的職責所在。大明之威,也要有人宣告。若能因此而死,雖死猶榮。而且,下官也懂得他們的語言,交流起來會更為方便。”
張好古凝視著李仲,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他知道李仲此舉不僅是出于對職責的堅守,更是對大明的忠誠。也有那麼一點點私心。他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你如此有勇氣,那本官便應允你一同前往。但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莽撞行事。”
頓了一下,張好古又接著說道“汝性格剛烈,我相信你也不會墜了大明威名 這一去,如同進了虎穴,凡事以性命為上,回來,我給你請功,若回不來,一家老小,我來養,這是說萬一……”
還沒等張好古把話說完,李仲跪拜在地,“謝督帥。”
說完拿著勸降書就轉身而去,後面尾隨著韓•布魯克。
看著李仲的背影,張好古喊了一句“先去軍中經歷那里,拿了賞金再去。”
李仲听了張好古的話,並沒回頭,而是做了一揖,一邊走一邊說︰“等回來再領不遲。”
中華民族從不缺勇士,張好古就這麼默默地目送著李仲遠去。
荷蘭殖民者佔據台灣已有數十年之久,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肆意掠奪資源,欺壓百姓,早已引起大明的強烈不滿。如今,大明使者李仲同韓•布魯克帶著張好古所寫的勸降文書,來到了熱蘭遮堡下。
熱蘭遮堡的城牆高大堅固,由厚重的石塊堆砌而成,歷經風雨侵蝕,卻依舊透著威嚴。
堡牆上的了望口不時有荷蘭士兵探頭張望,警惕著四周的動靜。堡前飄揚的荷蘭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他們的統治。
李仲帶著韓•布魯克,神色從容地站在堡前。李仲整理了下衣襟,上前對堡上的守衛拱手說用荷蘭語說道︰“煩請通報貴國總督,大明使者求見,有要事相商。”
守衛們身著荷蘭軍裝,頭戴鐵盔,手持火槍,警惕地盯著李仲二人。其中一個守衛用荷蘭語低聲與同伴交談了幾句,隨後用生硬的中文回應道︰“你們在此稍候,我去通報。”
等待的時間並不漫長,卻讓李仲與韓•布魯克心中充滿了期待。不一會兒,守衛回來,面無表情地說︰“總督大人要見你們,跟我來吧。”
李仲與韓•布魯克跟隨守衛穿過一道道厚重的堡門,進入堡內。堡內道路曲折,兩側是荷蘭士兵的營房,不時有士兵好奇地打量著他們。終于,他們來到了一間寬敞的大廳,見到了總督揆一。
揆一坐在高位上,身著華麗的荷蘭總督服飾,頭戴高帽,眼神中帶著幾分傲慢與警惕。大廳內還有幾名荷蘭官員,神情嚴肅地站在一旁。
李仲不卑不亢地走上前,將張好古所寫的勸降書雙手遞給揆一。一旁的荷蘭翻譯接過文書,逐字逐句地翻譯給揆一听。
翻譯完畢後,大廳內陷入了一片沉默。揆一眉頭微皺,目光在勸降書上掃過,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過了許久,他才開口說道︰“此事重大,我需要幾天時間與眾人商議,再給你們答復。”
李仲聞言,語氣堅定地說道︰“總督大人也看到大明軍隊的力量,本來侵佔台灣就是你們的不對,現在大明來取回自己的土地,佔了多少年的便宜了,你們還不知足。我們督撫大人說了,讓你們早日投降,還能給你們一條生路,如若執迷不悟,大明軍隊的鐵蹄定會踏平這里,到時候你們後悔都來不及。”
李仲繼續上前走了幾步,嚴肅地說道︰“大明對台灣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荷蘭人在這里的統治已經嚴重損害了大明的利益,我們此次前來,就是希望你們認清形勢,早日撤出台灣,不要做無謂的抵抗。若是一意孤行,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揆一听後,臉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他強裝鎮定,說道︰“此事確實需要慎重考慮,我會盡快給你們答復。”
李仲毫不退讓,繼續說道︰“總督大人,識時務者為俊杰。大明的寬容是有限度的,我們願意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後果將不堪設想。希望你們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熱蘭遮堡內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荷蘭官員們也開始竊竊私語,臉上露出了不安的神情。此次熱蘭遮堡下的交鋒,是大明對荷蘭殖民者的嚴正警告,也是收復台灣的重要一步。李仲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口才,向荷蘭人展現了大明的決心與力量。這場交鋒,或許將成為台灣回歸大明的關鍵轉折點。
最後揆一還是沒給李仲答復,只是說商量商量再答復。
李仲有驚無險的完成了任務,平安帶著布魯克回到大營。見過張好古後,說了一遍在城堡里的事情,張好古嘉獎了一番李仲,也對荷蘭牧師韓•布魯克做了安排,去戰俘營里做事,並把他的妻女放了出來。
等李仲走後,揆一迅速召開了會議。
荷蘭殖民評議會內,昏黃的燭光將眾人的影子拉得扭曲,空氣里彌漫著壓抑與焦慮。牆壁上懸掛的荷蘭地圖,此刻仿佛成了無法掙脫的牢籠枷鎖。官員們圍坐在長桌旁,面色凝重,會議桌上散落著各種文件和地圖,記錄著他們在台灣的每一次掠奪與擴張,如今卻成了失敗的證據。
\"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一位官員拍案而起,聲音中帶著絕望,\"明軍的炮火已經摧毀了我們的防線,士兵們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再抵抗下去,只會全軍覆沒!\"
另一位官員癱坐在椅子上,雙手抱頭,喃喃自語︰\"可是,我們就這樣投降嗎?東印度公司會放過我們嗎?我們在這里經營了這麼多年,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只有蠟燭燃燒的 啪聲。經過兩天兩夜的不眠不休,荷蘭殖民者們終于認清現實 他們已陷入絕境,再無回天之力。在絕望與無奈中,荷蘭殖民者最終決定向明軍投降。
數日的談判充滿了波折與博弈。荷蘭人試圖爭取更多利益,而張好古則堅守原則,毫不退讓。荷蘭代表提出保留部分貿易特權,張好古斷然拒絕;他們又請求允許荷蘭商人繼續在台灣經商,鄭成功嚴詞駁斥︰\"台灣自古以來便是大明領土,豈容爾等殖民者再染指分毫!\" 最終,在 六月 一 日,雙方簽訂和約,標志著荷蘭在台灣殖民統治的終結。
六月九日清晨,熱蘭遮堡的城牆上,荷蘭士兵們並沒像往常一樣準備換崗。然而今天,他們的步伐格外沉重,槍管上不再閃爍著驕傲的烤藍光,取而代之的是沉默的鉛灰色。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在城堡主樓上耷拉著的荷蘭三色旗上時,這面象征殖民野心的旗幟正無聲地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會議室內,巴達維亞總督代表揆一站在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佩劍的劍柄。兩天前,當明軍的最後通牒送達時,他的手指還能穩定地簽署文件;此刻,這張和約書上的每一個字都像針一樣刺痛著他的神經。他想起三十年前父親隨第一批荷蘭商船抵達巴達維亞時的豪言壯語,想起自己年輕時在台灣海峽上耀武揚威的日子。而現在,他不得不代表荷蘭人簽下這份屈辱的條約,將經營三十八年的殖民基業拱手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