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張好古

第三四零章 潼關與風陵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溪听水夜半更 本章︰第三四零章 潼關與風陵渡

    “我李過相信張大人,以後張大人的糧車,我李過絕不會再踫,另外我會告訴闖營其它兄弟,不會耽誤張大人的賑災之事。”李過一臉嚴肅地說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種堅定的決心。

    張好古听了李過的話,心中稍感寬慰。他看著眼前這個豪爽的漢子,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意,說道︰“好,有李將軍這句話,我對這次賑災信心更大。至于李將軍前程……”

    然而,張好古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過突然打斷。李過拱手一禮,朗聲道︰“張大人,就此別過,後會有期。”說罷,他轉身離去,步伐穩健而果斷。

    李過一邊走,一邊心中暗自思忖。這位張好古大人儀表堂堂,年少有為,若能在他帳下听令,或許將來真能有一番作為。但如今,自己的叔父李自成正領導著義軍,與朝廷對抗。叔父對自己有養育之恩,自己又怎能棄他而去呢?

    李過心想,雖然義軍是為了為民請命,但朝廷卻對他們視若無睹,不僅不減免百姓的負擔,反而將義軍視為反賊。百姓們本就生活困苦,若不是被逼無奈,誰會提著腦袋去反抗呢?

    想到這里,李過的腳步越發堅定。他決定繼續追隨叔父,為百姓謀福祉。至于個人的前程,他相信只要堅持正義,總會有出頭之日。

    朝廷不僅沒有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反而變本加厲地逼迫百姓。他們不斷增加賦稅,使得百姓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令人惋惜的是,像張大人這樣的好官,竟然也心甘情願地為朝廷賣命。

    李過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他毅然決然地騎上戰馬,頭也不回地帶領著部下,發出一陣呼哨聲,如旋風般疾馳而去。

    張好古望著漸行漸遠的李過,不禁感到一陣惋惜。他心想,如果李過這樣的人才能夠為朝廷所用,必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大將。然而,事與願違,李過選擇了與朝廷對抗,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待到李過的人馬消失在視線之外,張好古重新整頓了自己的隊伍,繼續朝著潼關進發。這段路程充滿了艱辛和困苦,從鄭州到潼關,張好古一行人用了整整十六天,比原計劃提前了四天。這四天的時間,對于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來說,或許意味著生與死的差別。

    這一路上,張好古和他的部下們風餐露宿,歷經磨難。所有人都被污垢所覆蓋,狼狽不堪。就連一向注重儀表的張好古,也不再顧及形象,和衣而臥成為了家常便飯。

    終于,當潼關那雄偉的城牆映入眼簾時,張好古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幾分,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這座古老的關隘,宛如一座沉睡的巨獸,靜靜地矗立在那里,見證了無數的歷史滄桑。

    它的城牆高大而堅固,歷經千年的風雨洗禮,依然巍峨聳立,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輝煌與榮耀。與旁邊奔騰不息的黃河相比,潼關的城牆顯得更加莊重肅穆,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

    六丈高的城牆之上,城樓高聳入雲,氣勢磅礡。城樓下巨大的門洞,宛如巨獸張開的巨口,門洞上方赫然寫著“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筆力遒勁,氣勢恢宏,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張好古凝視著這五個大字,心中涌起一股豪邁之情。他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將士們在這里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場景。這座關隘,不僅是一道地理上的防線,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代表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張好古看看潼關,又看看右邊的黃河,還有遠處的秦嶺。黃河天塹波瀾壯闊,如一條巨龍蜿蜒流淌;蒼莽秦嶺雄渾磅礡,宛如大地的脊梁;而天下雄關潼關則氣勢恢宏,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堡壘。三者交相輝映、層層累積,在這廣袤的大地上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智慧的結晶。

    潼關,險,潼關,奇,潼關,峻,潼關,雄。

    三秦鎖鑰,四鎮咽喉。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對它不吝贊美之詞,又有多少歷史名人在此留下足跡。

    “雞鳴聞三省”,短短五個字,便生動地描繪出了它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大明才不惜耗費巨資,大力修繕潼關,並在此設立潼關衛,以保一方安寧。

    風陵渡,這個名字听起來就充滿了詩意和歷史的厚重感。如今,它被冰雪覆蓋,仿佛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的外衣,但這並沒有掩蓋住它的繁華與熱鬧。盡管寒風凜冽,兩岸的人們依然如潮水般涌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可以想象,在繁忙的季節里,這里將會是怎樣一幅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壯麗景象。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它從北方奔騰而來,一路向南,氣勢磅礡。當它來到風陵渡時,與渭水、洛水二川交匯,然後突然轉向東方,浩浩蕩蕩地流向大海,仿佛是在向世界展示它的雄偉和壯麗。

    風陵渡不僅是一個渡口,更是一座城,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城市。這里的城牆高大堅固,城門雄偉壯觀,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經歷過的無數次戰爭和滄桑。一座城就是一道關,一道關也是一座城,潼關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存在。

    自古以來,風陵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許多重大的戰役都在這里展開,無數的英雄豪杰在這里揮灑熱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人類的奮斗,它承載著太多的榮耀與悲壯。

    一條河有一個渡口,一個渡口在一個雄關外。有了關,也就有了渡口。風陵渡的位置如此重要,它扼守著黃河的咽喉,是連接中原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這樣的雄關,這樣的位置,自然成為了歷代兵家爭奪的焦點。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學名張好古》,方便以後閱讀學名張好古第三四零章 潼關與風陵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學名張好古第三四零章 潼關與風陵渡並對學名張好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