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諸如入關後做的惡堅決不能像現在那樣采取回避的態度,裝作視而不見。你們都是這方面的專家都非常清楚那可不僅僅是‘xx十日’、‘xx三屠’,而是從南到北全國範圍內的x殺x掠。我們腳下的每一塊土地都有同胞在悲鳴。”
“我非常欣賞顧誠先生寫的那本《南明史》,顧誠先生的這本著作是第一本系統性陳列了入關後在全國範圍內屠殺擄掠的學術書籍,也第一次在書里面否定了所謂的聖祖高宗這爺孫倆所謂的盛世,是不是盛世我待會兒會講到。顧誠先生在學術上的勇氣令人欽佩,也因為與當時的主流文史宣傳不一致所以顧先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
“李治廷老師你也在,我記得你當時對顧誠先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不客氣地說你就像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一樣。”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是這麼說的‘概括《南明史》的基本內容,它是為南明覆亡唱出的一首挽歌,是對hanzu各派聯合kang情斗爭書寫的長篇贊美詩,是對qing統一中國發出的一道聲討的檄文。《南明史》除了肯定農民戰爭外,基本上是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兩個時期反清排滿思潮的集中反映。’”
“甚至有人恬不知恥的公然發表了一些逆天的言論。比如某搜刮都尉常說揚州屠殺都是明降軍干的,多泥滾為了照顧降軍不得不放任他們屠城。比如,宣稱重點屠殺的是江南,是屠殺欠稅地區和文人士大夫,是在幫北方人和前明降軍報仇。我想問一句這些人還知不知道身上流的是什麼樣的血脈?“
“顧先生有錯嗎?那些遍布南北的抗爭不正說明了他們的不合法?或許李老師想的是那些溢白人已經被我們同化了,為了照顧團聚就不要再糾結哪些事情了,風物長宜放眼量嗎。很顯然李老師對我們的文化融合力有著很強的信心,並且引以為傲。”
“那麼我請教李先生一個問題,1937年7月7日宛平城一聲炮響,按照李先生的想法我們是不是不要抵抗的好?反正憑借我們強大的文化統合力也能把小日子同化了,又何必反抗呢?不抵抗也就不會有幾千萬同胞因此丟了性命。”
“李先生有沒有想過,他們之所以被同化恰恰是因為那些抗爭。揭竿而起的是抗爭,手無縛雞之力保留文化道統的也是抗爭。正是這種抗爭保留了拿隨時都會熄滅的星星之火,最終在教員和他的同志帶領下終成燎原,燒盡了這塊土地上的腐朽的雜草。只沒想到的是還有種子遺落。”
……
“好了,最核心的問題已經確定了。記住了,這既是我個人的意志也是三省的意志,必須本著這個主基調開展工作。當然了如果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保留,但是在這個工作中必須和中樞保持一致。你們都有學術自由,可以發表個人著作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歡迎。”
“如果覺得實在不能調和的話,可以選擇退出,我們尊重你的選擇。”
“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所謂的盛世。各位都非常清楚每次改朝換代都會迎來一段的相當長時間的繁榮期,原因很多方面,也不全是統治者的所謂英明神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資源,人口和資源的矛盾。王朝因為這個矛盾的緩和而興起,也因為這個矛盾的加劇而衰亡。”
“明的滅亡是天災人禍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禍方面士大夫階層的貪欲不斷膨脹,吞並了大量的土地,比如徐階田產40萬畝,董其昌‘膏腴萬頃,游船百艘’,而且他們不用繳納賦稅,這就導致了財政的枯竭,只能加重百姓的負擔。天災方面,明中期開始好巧不巧的遇上了小冰川期,氣候的變化導致糧食歉收。”
“就那麼點資源還都掌握在士大夫階層手里,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這時候另一個人禍也來了,那就是溢白人。”
“溢白入關後,這片土地上已經被他們殺的十室九空,人口和資源的矛盾一下子就解決了。隨之而來的是重建、是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加上天空作美小冰川期結束,一切都變得欣欣向榮了,也就是盛世。這麼說吧,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只要不是傻子,胡亂干涉,在那種情況都能很好地發展。就這都被吹成了聖主。”
“姑且把那個時間看作是盛世,但這個盛世的主要驅動力是戰亂後人口大量減少、荒廢的土地復耕導致的。即使如此,在終爺孫三代人口和生產力都沒有恢復到經歷了農民起義和小冰川期雙重打擊的明末,更遑論和最繁盛的萬歷年間相比了。也好意思自夸是盛世。”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英明呢?是漢高祖白登之圍後四代人矢志不移。北征匈奴,最終封狼居胥;是唐太宗承受渭水之盟的屈辱反攻突厥,最終成就天可汗的威名。這祖孫倆算什麼聖主,不過是亂臣賊子罷了。”
……
然後開始解決各種問題。
關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矛盾︰“……由于入關的不合法,與我們的矛盾是天然的。與青苗、寶藏等的矛盾表面上是人群的矛盾,其實是統治階層和部落首領之間的矛盾,那些人群最底層的人承受了雙重的盤剝,在部落首領的蠱惑下將矛頭對準了統治者。說到底是狗咬狗一嘴毛,統治者和部落首領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真正受傷害的是最底層的人。”
關于西北之亂︰“……這和前面是一樣的道理,處于最底層的勞動者必須要反抗,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苦難是兩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在部落首領和朝廷之間二選一,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顯而易見的。”
班行遠的意思很明確,所有這些矛盾都歸結于剝削者,底層的勞動者只要日子過得去誰不想安安穩穩。
喜歡半島遠行請大家收藏︰()半島遠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