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遠行

第236章 班行遠論上古神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言之不用 本章︰第236章 班行遠論上古神話

    班行遠想了一下︰“這件事你別管了,我來想辦法,確實得從長計議想一個一攬子的方案。”

    封劍鋒問道︰“總感覺你對歐米有一種不一樣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非常看不起他們。”

    “你這麼說也沒錯。”班行遠談興有些濃。“他們在自然科學方面確實值得學習。如果沒有西方的開拓,靠我們的話也能發展出來但是會晚上很多。這是需要夸獎的,他們的成績就放在哪里,你不承認不行。但是在處理人的問題上就不那麼行了。”

    封劍鋒問︰“怎麼就不行了?”

    班行遠想了一下說︰“這話題要說起來的話就太大了,我們就從一個小的方面探討一下,就說上古神話吧。歐米的神話體系太多也太亂了,北歐神話式微,希臘神話太毀三觀,而且這些神話在對歐米文化的影響算是旁支末節,主干還是亞伯拉罕一神教,宗教也屬于神話的一種。歐米這邊就以亞伯拉罕一神教為例,雖然分化為三個家,但是在根子上是一樣的。”

    “其實神話傳說是早期人類對自身認識社會和自然的總結。神話故事作為人類早期文明的精神產物,深刻反映了一個文明的起源敘事、核心價值觀以及社會結構。它們不僅是虛構的故事,更是集體記憶的載體、文化身份的象征和哲學思考的雛形,體現了文明的起源和最核心的價值觀。”

    “我就拿造人來說吧,都是神造人,但是女媧造人和上帝造人之間的差別顯而易見。”

    “首先在造人的動機上就截然不同,也反映出了神性這種早期文明核心具現之間的差異。女媧造人的動機源于對自然秩序的彌補,她覺得花鳥魚蟲都有了,但是世間缺少一種靈性,是不完美的,所以造了人。女媧造人可以看作是自然需求與補天之缺憾的結合,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她造人後仍繼續補天、治水,這也體現神與自然的一體性。反映到文化內核上就是我們的文明、文化強調‘天人合一’,認為神是自然的一部分,責任在于維系萬物的平衡。”

    “上帝造人則是神的意志彰顯與絕對權威的體現。上帝造人是出于‘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並賦予人類管理萬物的權力,體現了目的論和等級秩序,造人行為本身是神聖意志的彰顯。這也和西方一神教傳統中神是超越性的絕對存在,人類需通過信仰與服從實現救贖的文化內核是一致的。”

    “由此也反映了在人性觀念上的本質區別,也即自然性和原罪。女媧造人的神話其實隱含了人性本善與等級秩序,她以黃土精心捏造貴族,藤條甩泥形成平民這代表了階級差異。但是女媧並沒有定下規矩說這種階級性是繼承性的,這也導致了孟子所說的‘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即使祖宗貴為天子,五代之後小宗子孫就會變成平民,再也享受不到任何社會特權。”

    “而且這種階級不涉及人格,雖然階級有差異但是人格平等。而且階級是可以轉換的,正所謂‘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所以我們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最終匯聚成那句振聾發聵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最關鍵的是,在我們的神話中人是沒有原罪的,所以我們只需要做自己的事就好了,不必向神奉獻並祈求神的救贖。”

    “而亞伯拉罕一神教則是原罪與救贖敘事。亞當夏娃因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園,人性被定義為‘有罪’,要通過信仰與懺悔獲得救贖。這種罪感意識也深刻影響歐米法律、倫理。一方面對一部分人來說,這種天生的罪惡感會讓他加強自我約束,追求高的道德標準。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看來,既然生來是有罪的,那麼多一些罪又何妨?反正是可以贖買的,多一些罪也無所謂。”

    “所以在歐米文化中有很多極端邪惡、黑暗的內容,在我們看來這是很荒唐的。”

    “這種原罪敘事也映照到了現實,一個族群可能會被打上永久的標簽。遠的有吉普賽人,他們就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販子,永遠都改變不了,自己也不想改變。近的有天龍人,因為二戰期間的遭遇,他們給自己加上了永遠的受害者標簽,那些曾經加害的人以及子子孫孫都要去贖罪。天龍人永遠都是對的,錯的永遠是別人。”

    “再說神和人關系。在我們這里女媧被尊為“大地之母”,與人存在擬血緣關系。神話中她在補天中為人類犧牲,這體現神對人的庇佑與人對神的依賴。表現在文化中,就是祖先崇拜、自然神靈共存,強調人與神的互動性,甚至人可以成成神。在我們認識中,神更像是一個職位,受了香火就要為人做事,不靈驗的話就沒了香火。”

    “這在一神教中是不可想象的,他們那里神和人之間是契約關系,強調的是絕對的服從。上帝與人類通過立約,如挪亞之約、西奈之約建立聯系,人需遵守神的律法以換取恩典。人最多成為神在世間的行者、先知。”

    “神話造人上的不同也彰顯了不同的世界觀。在我們這里世界是循環與動態平衡的。女媧神話與共工觸山、後羿射日等事件相連,體現世界在破壞與修復中循環。道家‘道法自然’、儒家‘生生不息’皆源于此。反應在文化上就是注重歷史經驗、集體傳承,強調適應而非征服自然。”

    “在西方則是線性歷史與終末審判。上帝創世是歷史的起點,最終指向末日審判,時間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單單是從一個造人的神話也可以窺見為什麼我們這邊更強調集體而在西方強調個人,為什麼我們能實現大一統,而西方則是不斷地從分裂走向分裂。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文化中自帶分裂的基因。當然要說起來的就話長了。”

    喜歡半島遠行請大家收藏︰()半島遠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半島遠行》,方便以後閱讀半島遠行第236章 班行遠論上古神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半島遠行第236章 班行遠論上古神話並對半島遠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