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側邊有發條,扭四五圈,打開蓋子,隨著一段舒緩輕柔的音樂響起,一個舉著小洋傘的小姑娘在盒子里面轉圈圈,小女孩是塑料做的,眯著眼楮笑,穿著紅色的花裙子。
這是一個八音盒。
姜一把八音盒放在了自己房間的一個手工訂的小櫃子上。
……
時間一晃來到了夏天,姜一下了班才三點半,去菜市買了一把青菜,半只雞,又在路邊買了一個大西瓜,用繩子捆好拴在自行車後座騎回家。
這自行車是舒伯華拿到稿費後買給姜一的,這樣他上下班就不用浪費那麼多時間了。
回到出租屋,舒伯華照舊不在家。姜一擦了擦汗,點火燒水,倒了兩大杯開水,各抓了一把菊花干泡進去。
透明的水泡著金黃色菊花,花瓣一點點舒展漂浮。
雞被處理好了在爐子上煲著湯。青菜焯了水,加了蒜泥,蔥頭油,陳醋,粗鹽涼拌,主食照舊是饅頭。
六點多,天還亮著,晝日長。舒伯華回來了。
“少爺今天很開心呀。”
姜一把雞腿夾給舒伯華,狀似不經意的問。
“良信書店要開分店,社長邀請我去管理。這是個機會。”舒伯華眉飛色舞。
“那寫作呢?”
“有空了肯定會繼續寫的。刊登的概率也大大提高,畢竟是自己人了。一千字從四元漲到五元。”
姜一也替舒伯華感到高興。
因為舒伯華寫作的原因,家里常年訂了報紙,除了《申報》,《上海公報》,就是良信書店印刷出品的《春社報》。
舒伯華吃完飯去樓下散步,茶梅現在是郁郁蔥蔥的綠色,偶爾房東婆婆會來給茶梅修剪枝葉。
姜一洗完碗,也會去樓下乘涼,手里拿著大扇子扇風。
“我兒子兒媳準備帶我去北平了。這房子看你們也是講究人,願意要的話,就便宜點優賣給你們了。”房東婆婆把剪下來的枝丫堆積到一起。
姜一在一邊幫忙,聞言看向坐在旁邊長椅上的舒伯華。
舒伯華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緒,沒有回應。
“婆婆,去北平是好事,大城市。您兒子兒媳真孝順。”姜一笑著,帶著羨慕的語氣,房東婆婆果然臉上帶著自得。
“嗨,也就我老婆子不願意跟年輕人住,去年年底就說了好幾次了。 現在小孫孫已經先去北平讀書了,是真的要全家搬遷了。”房東婆婆把紙條捆起來堆在柵欄下面,干了也能當柴火燒。
“這房子還是我和老伴兒蓋的,一眨眼,他也走了八年了……本來不想賣的……哎!”
姜一點頭,充分的給與老人家情緒價值“是呀,我當時租房一眼就看中了這房子。采光好,又溫馨,生活便利。”
說完了漂亮話,姜一又問︰“那買下這房子要多少錢呢?”
姜一兩人住進來這大半年和房東婆婆相安無事,有時候也會互相幫個小忙。彼此印象都不錯。
房東婆婆嘆氣︰“兒子找了捐客看過,這房子能賣1500銀元,看你倆後生合眼緣,我只要1300銀元就行。”
這所房子帶有獨立小花園,水電衛齊全,房子的木料都是好料子,旁邊買菜什麼的也方便,1300銀元並不貴。
但問題是姜一他們沒有這麼多現錢!
家里收入來源主要是姜一在咖啡店打工攢下的銀元,偶爾客人給的小費,舒伯華稿費等,出去房租,日常開銷,買自行車,目前也就堪堪60個銀元的樣子。
“婆婆,說實話,我們目前沒有那麼多錢。您看每個月給您分期付款成嗎?”
房東婆婆臉上帶著猶豫,說要回去和兒子他們商量下。
姜一表示理解。
等房東婆婆走了,姜一一屁股坐在舒伯華旁邊。
“哎。我是真挺喜歡這里的。”姜一說。
舒伯華從兜里掏出筆和一個巴掌大的本子寫寫記記。有時候遇到靈感了,他會當即把靈感寫下來。
“喜歡就買。”舒伯華富裕過,1300銀元對于曾經的大少爺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如今他也有賺錢能力了,自然又恢復了自信的心態,覺得一切能用錢解決地事情都算不得什麼。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
舒伯華快速記錄下剛剛的靈感,把本子揣進口袋里,扭過頭安慰姜一。
姜一覺得,舒伯華對他說話的語氣有點怪怪的,至于哪里怪,他又想不出來。只能撓撓頭沒說什麼了。
……
舒伯華在一個禮拜後的晚上,回家時交給了姜一一張花旗銀行的匯票,上面金額剛剛好是1300銀元。
姜一前前後後翻看匯票,震驚的柳葉眼圓圓的。
“這這這……誰付的?”
舒伯華泰然自若的坐在椅子上看報紙。
“別問那麼多。找房東婆婆買下這棟房子就行。省的搬家了。”
姜一沉默,自己一個現代人,即使到了游戲世界,賺錢還是比不過土著啊!
姜一想到了自己本源世界花錢買下的小房子,還欠著銀行貸款沒還清。又想到該死的螳螂捕蟬游戲,害得他有家不能回,在各個游戲世界忙的跟狗一樣做任務。越發想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