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

第619章 集成電路進展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觀祗 本章︰第619章 集成電路進展

    聞言二領導也是點了點頭︰“我會邀請各地教授來進行審查,絕不會出錯,哦!對了!前幾天羅教授特意跟我提起,集成電路有了突破,想要加大力度研究,這一研究是你提出來的,來和我講講,這小小芯片里藏著怎樣的乾坤?”。

    集成電路雖然李梟沒有時時刻刻盯著。

    不過一個月也都會去幾趟,看看結果,有哪些問題,也會給眾人一個解決的方向。

    進行技術討論。

    在去年的時候,計算機研究所,就制造出了第一塊 “微組裝型集成電路”,這一塊集成電路雖然只有19個元件組成,也存在諸如散熱等一系列的問題,更是無法量產,是實驗室產物。

    但卻也驗證了集成電路的可行性。

    雖然這些只是個開始,但卻是邁出了第一步。

    不過這些還遠遠不夠,想要研究出能夠用在計算機,能夠用在自動化上,大範圍應用的集成電路。

    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畢竟國內很多設備都無法制造出來。

    這一點就麻煩了。

    但對于此,前世已經給出了答案,既然復雜的設備以國內現在的工業還制造不出來,那麼就上土辦法。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的辦法。

    沒有光刻機、缺設備、少材料,只能夠因地制宜,自己想辦法。

    辦法倒也是簡單,就是用 “雙顯微鏡 + 紫外燈” ,制作成曝光裝置完成光刻,然後再結合氧化、擴散、刻蝕、金屬化等工序,完成了 平面工藝的突破,制造出來了超小型 平面晶體管,也就是“芝麻管”。

    這種“芝麻管”,只有火柴頭般大小,但在頻率和可靠性上都有所提升。

    可以說“芝麻管”是集成電路不可或缺的基礎。

    也是在完成這一項研究中,計算機研究所研究出了國產光刻膠、器件封裝材料、擴散爐、光刻機、壓焊機、真空鍍膜設備、晶體管測量儀。

    這些都是集成電路的研發和生產的必要前提。

    現在計算機研究所就靠著這些技術,開始研究pn結隔離型 單片集成電路。

    如果能夠研究成,那麼就代表了國內的 單片進入了ic階段,到時候只要把cpu、存儲器、i\o 等關鍵部件做成 ic,並進行互連,就能構成計算機系統。

    不過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想要制造出來可就難了。

    畢竟現在的單芯片只能實現簡單功能,想要實現復雜的功能,就需要多且片組合,但這種真要做出來,其實還不如單純的晶體管計算機。

    必須等到si 將cpu 集成到單芯片,才能夠實現計算機進一步的突破。

    <si階段,而這一過度就是10年的時間。

    國內雖然現在落下的不多,但關鍵在于光刻技術,必須要盡快研究。

    土辦法終究只是土辦法,能用一時不能用一世,這也是李梟向羅教授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組成一個光刻技術研究小組,來準備攻克光刻機。

    李梟記得國外在今年,就會推出全球首台商用光刻設備,這款光刻機在後世雖然已被淘汰。

    但在這個年代卻是最先進技術,它采用 11 接觸式光刻,精度可以達到25微,米可以用于分立元件的批量生產,雖然接觸式光刻存在易磨損、缺陷率高的問題,但這些缺陷,在批量生產的基礎上,並不算什麼。

    而下次光刻機再一次更新,就要等到1965 年,到時候光刻機的精度可以升至10微米。

    至于再進一步的自動化步進式光刻機,就要等到1978年的時候了。

    李梟有信心,在1965年的時候就追趕上去,只不過中間需要大量專業人士來進行研究,他自己可完不成。

    听到領導詢問,李梟想了想才道︰“領導,現在羅教授那邊的研究,就是在利用土法光刻機,加上氧化、擴散、刻蝕等技術,制造 單片 ic,也就是集成電路,

    和之前研究的“微組裝型集成電路”不同,這一次的集成電路,是把原來需要幾十、幾百個分立元件拼接的電路,繼成到一塊巴掌大小,甚至是拇指大小的“芯片”上。

    到時候它的體積就會更小、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像是之前研究出來的大型晶體管計算機,如果集成電路成熟了的話,體積至少能減少90,同時還能用有更快速計算能力。

    甚至能把一台計算機的運算、存儲、控制都集成到一兩塊芯片上,到時候完全可以安裝在導彈制導系統里,讓導彈制導更加精準。

    讓導彈獲得自主追蹤打擊能力,也能夠用在航天上,一塊芯片,就能代替現在那些功能,到時候一台衛星,就能實現多種功能。

    還有在機床,現在咱們國家組建的自動化工廠實驗基地,最多只能夠算是半自動化,車間里的機床還靠人工調參數,能干擾到自動化的因素還是太多。

    但集成電路就不一樣了,能干擾到它的因素很少,要是有了高精度的控制 ic,能自動監測轉速、溫度,廢品率能降一半。

    這也是我看重它的一個原因,這還只是初期的提升,技術還不是很完善。

    在我看來等到將來,集成電路必定會替代晶體管,性能也會越來越高,每秒100萬計算都不是沒有可能。”。

    本來李梟是想說每秒千萬上億的計算,不過想了想現在如果這樣說,可能就太夸張了,也就王小的說。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是讓听到的人不太平靜。

    李梟到是沒注意到這一點,而是繼續道︰“現在國外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咱們前面,咱們要是慢一步,以後差距就更大了,必須要盡快研究光刻機,單靠土辦法可不成,

    那樣只會被越落越遠,技術差距也會越來越大,這在未來可是關系著計算機、軍工、航天等一系列的發展,可萬萬馬虎不得,從現在開始咱們也要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

    組建專門的研發組,一邊優化現有工藝培養人才,一邊攻關新方向,先花一年兩年把光刻機弄出來,再把集成度提上去,再花兩年攻關 os 電路,做出低功耗 ic;最後往系統上靠。

    把集成電路跟機床、醫療設備、軍工產品對接起來,把這些技術都掌握在手中,到時候才能不至于在被 “卡脖子” 。”。

    李梟的這些話,也是讓二領導皺起了眉毛,也是再一次意識到了集成電路的重要性,可以說集成電路可是歡呼著未來多種基礎的發展。

    絕對不能落後,想了想就道︰“這樣你和羅教授商討,需要那些人才,到時候我想辦法給你們聯系,關鍵還是對技術人才的培養,這一點你們要上點心,現在我們國家缺少的就是技術人才,可沒有那麼多人才能用。”。

    “是領導。”,聞言李梟也是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619章 集成電路進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619章 集成電路進展並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