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早早就去了計算機研究所。
李梟也不是第一次見鄧教授,不過見到來人,也是快步迎接了過去,打招呼道︰“鄧教授。”。
見到是李梟,鄧教授也是迫不及待道︰“李工,昨天我接到了黃部長的電話,新型計算機只能夠進行核物理的模擬嗎?”。
聞言李梟也是道︰“理論上他可以進行,核反應過程模擬,核結構與性質計算,核反應堆核心模擬,但具體還要看您的測試。”。
這也讓鄧教授迫不及待道︰“走,快帶我去看看。”。
要知道核反應過程模擬,就包括了反應機制計算和能量與粒子輸運,反應機制計算就是中子轟擊原子核時,是發生 “裂變”、“聚變”或者是“散射”,計算出應發生的概率、產物種類。
能量與粒子輸運,則是計算核反應中的能量是如何釋放的,如何傳遞的,反應產物的運動軌跡、速度分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核結構與性質計算也是如此,計算的是核內粒子分布,也就是質子、中子在核內的一個分布情況,半徑、密度之類的。
還有就是能級與衰變行為計算,它是支撐核物理的基礎,只有研究明白了,才能作為涉核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可以說如果計算機這些都能夠計算的話,那麼將會省下很多研究的時間。
進到機房,看到30噸的計算機,鄧教授也是愣了一下,不由道︰“這計算機怎麼這麼大?”。
見此李梟也是笑著解釋道︰“這是大型晶體管計算機,和之前的計算不不一樣,它的運算速度,最快可以達到300萬次每分鐘。”。
听到這個數據,鄧教授也很是驚訝,有些不可置信,之前的計算機也才19萬次每分鐘,這足足提升了十五六倍。
不過想想也就理解了,也知道這麼快的運算速度,才能夠支撐起大型數據的模擬。
教會了鄧教授如何操作,李梟又提醒道︰“鄧教授,第一次測試先不要運行復雜的全場景模擬,先找一些簡單來進行模擬,大型模擬太耗費時間,現在這是測試,如果有錯誤還需要進行糾正。”。
聞言鄧教授點了點頭,就開始自己操作了起來,最開始李梟猜知到對方輸入的是什麼。
不過到了後面,就完全看不懂了,有點像是看天書的感覺。
而隨著各種輸入輸入完成,計算機就開始運轉了起來,李梟見此這才問道︰“鄧教授這是計算模擬的什麼?”。
鄧教授也沒隱瞞,直接回答道︰“單一放射性核素的衰變參數計算,我選擇了半衰期短、實驗數據清晰的核素,要算出衰變方式,半衰期、衰變釋放的射線能量。”。
很多話李梟都沒听懂,不過也大概了解這是在驗證衰變綱圖模型”的準確性。
300萬次每分鐘的運算速度很快,不到15分鐘,就算出了結果。
見此李梟也是連忙道︰“鄧教授怎麼樣?計算結果對不對?”。
不僅是李梟,旁邊的羅教授也是看向了對方。
鄧教授則是有些激動︰“正確,完全正確,這速度也太快了,當初我們計算精準的衰變分支比,可是足足用了兩天的時間。”。
鄧教授說完,就又開始在計算機上操作了起來,這一次計算的是中子散射基礎運算測試,這一次用的時間比較長,用了半個小時這才測試出來。
看到結果出來了,又開始計算輕核如碳、中重核如鈷、重核如鈾,三種典型核素的計算,計算他們的衰變分支比和半衰期及衰變能。
這一次的測試就比較長了,足足測試了半天,直到下午才測試完畢。
等到看到結果,鄧教授也是道︰“應該沒問題,我嘗試的這幾種計算,除了基礎計算外,還有中等復雜度場景模擬,這台計算機完全可以勝任,李工、羅教授,這台計算機什麼時候可以申請使用。”。
這讓李梟兩人相互對視一眼,羅教授想了想道︰“這還要等等,還有很多測試沒有完成,至少也要在等半個月。”。
“拿到時候可以申請使用後,請一定通知我。”。
在核模擬計算程序成功後,隨後的幾天里,流體力學、氣動分析、氣候預測、工程結構力學分析,各領域的專家輪流著來。
都進行了一遍測試,測試的結果也很喜人,無一例外全部成功。
當最後一模擬軟件測試完畢後,李梟也再一次撥通了黃部長的電話,那邊電話剛一接通,李梟也就道︰“部長,科學模擬軟件全部測試完畢,各項功能全部測試完畢,硬件基礎測試完畢,幾項測試都沒有問題,大型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究成功了。”。
黃部長聞言也是不由笑出了聲,從上一次測試開始,他一直等到現在,最後的結果總算是沒讓人失望。
“這件事我知道了,我會立刻上報上去,為你們請功。”,黃部長笑著道。
掛了電話,就撥打了一個號出去,大型晶體管計算機的實驗,可是有不少人關注著,不僅因為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還有就是其中一些科學模擬計算功能,是小型晶體管計算機沒有的。
這才是關鍵。
電話在轉接過後,很快就被接通了,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二領導也是心中高興,今年是好消息不斷。
先是導彈的實驗成功,緊接著又是大型計算機的成功。
這兩項實驗的成功,可是能為後續的研究做好基礎,特別是計算機,之前幾天他就听說了,能夠運行很多科學計算軟件,這也必定會加快其它重點項目的研究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