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基地眾人也沒休息就開始準備了起來。
看著已經放置在基地中,正在被加注燃料的火箭彈,李梟也是有些激動想要看看打擊的效果究竟怎麼樣。
這一次也不止李梟他們一個科室,導彈研究所所有人幾乎都到了現場,還有很多軍方的大佬。
雖然這不是導彈,計劃打擊的距離也只有50公里,但這對于給你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50公里的距離,這個是他們原來想都不敢想的。
原來一些重武器,能打10公里、15公里他們就很滿意了,而現在他們沒有想到,能打擊50公里的武器,竟然就這樣被研究出來了。
這也是讓他們一個個都很期待,想想都讓人激動。
一到現場,李梟眾人就開始忙乎起來,開始對火箭彈進行檢查,以及加注燃料,50多枚火箭彈放在一起。
看的李梟也有些期待了起來,他都在想,如果成千上萬枚火箭彈,一同發射,那場景會是怎麼樣的,想想都有些激動。
這一幕李梟感覺之後應該能看到。
他可是知道自從和那十七國打完之後,國內各種武器就開始的瘋狂生產,高射炮、107毫米火箭炮都在加產。
火力不足恐懼癥的“癥狀”在就表現了出來,這一次如果50公里火箭彈研究成功,肯定也會立刻投入生產,如果導彈也能在60年之前制造出來,那麼肯定也會投產,這樣一來等到62年的時候。
絕對能給給對方來一個萬炮齊發,給對方來一點炮火的震撼。
“怎麼樣?加注完了嗎?”,在加注完推進劑後,李梟回到了指揮室,錢教授見到李梟就問道。
“已經加注完成。”,李梟點了點頭道。
隨著一個個消息報過來,很快一枚枚火箭彈,就被運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火箭彈的發射並不是垂直發射,也用不到垂直發射,而是可調整的角度發射,在調整好角度後,幾名戰士搬起一枚,就架設在了發射架上。
等到這些都準備就緒後,錢教授拿起了電話,幾個電話直接就打了出去︰“這里是白城子靶場,一切都準備完畢,請做好準備,16點整會準時測試。”。
掛了電話,錢教授就開始讓人準備,之前的彈道都是測試好的,眾人只等著開始發射。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當時間來到了16點整,錢教授吩咐道︰“發射。”。
隨著一聲令下,操作員就按下了按鈕,瞬間電流觸發點火具引,燃推進劑,尾部一下子炸開橙紅火球,在推力作用下帶著火箭彈離架,直沖天際。
在火箭彈離開的瞬間,觀察員也開始記錄這一次是否有異常,彈體震顫如何,尾翼有沒有脫落,有沒有偏航。
而在導彈的所途經的路徑上,也都拿著望遠鏡 + 經緯儀進行觀測,在火箭彈飛過的瞬間,通過經緯儀就測試到了仰角、方位角的情況,一邊說,旁邊的記錄員就開始飛快記錄,
等到用經緯儀觀測的觀測員說完,拿著望遠鏡的觀測員也是道︰“無翻滾、側傾情況出現,一切正常。”。
在發射場到打擊目標這五公里的範圍內,這種觀測點設置了三個,一個一公里處,一個三公里處,最後一個就是打擊目標的五公里處。
隨著火箭彈的飛過,一個個觀測點都在記錄,最後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響起,瞬間冒起了火光。
火光消散後,實驗人員迅速上前,在爆炸點插了一面旗子,並開始測量爆炸點距離原本預定打擊中心的距離。
並開始收集火箭彈的碎片,這些在以後都有用,能分析出不少東西來。
遠在五公里外的眾人,也是听到了這一聲巨響,也都在等著結果,很快一個個電話就打了進來。
“報告,一公里觀察測處,沒發現火箭彈異常情況。”。
“報告,三公里觀察處,火箭彈一切正常。”,之後就幾開始報告參數,听著那些參數,錢教授也點了點頭。
很快五公里處也傳來了消息。
“好、好,我知道,四點二十會繼續實驗,請做好準備。”,這一次電話打的時間有些長,掛了電話,看到眾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錢教授也道︰“距離爆炸點偏差15米,在允許範圍之內,爆炸半徑在3035米,在爆炸範圍15米,可以對輕型裝甲車、卡車或簡易土木工事,造成摧毀性打擊,
15米到30米,對輕型裝甲車等只能造成損傷,能對暴露人員造成致命傷害,30米之外,破片動能衰減,殺傷力顯著降低。”。
听著錢教授所說,幾位過來參觀的軍方人員,臉上一個個都露出了笑容,這一數據他們太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
而能有這麼大的殺傷力,也是因為里面裝的炸藥,是李梟之前研究出來的高性能彈藥,否則僅憑100公斤的重量,去除發動機,彈體,燃料等重量,根本就放不了多少炸藥,威力也不可能有這麼大。
興奮過後,同一地點錢教授又進行了三次測試,一次偏差20米,一次正中靶心,這就更讓眾人心中有了數。
這點偏差都在允許範圍之內,當然這只是五公里的偏差,一般50米內都算正常,如果偏差超過這數字,那就不正常了,就要需排查推進劑、彈體結構、發射系統是否有問題。
這些問題結合導彈發射時的一些數據,倒是很好查找出來,不過任何一樣的修改,都會浪費很多時間,現在一切都正常,也讓不少人安了心。
在測試完這兩項測試,在錢教授的命令下,眾人又開始了10公里的測試,這一次同樣也是三次測試,整體測試下來,一切也正常,只不過偏差距離更遠了些,這一次的第三次測試,偏差距離直接達到了25米,但考慮到10公里的打擊距離,30米的偏差也在允許範圍之內。
這個年代像是遠距離攻擊武器,無論是導彈還是火箭彈都是如此,非制導的型號誤差甚至會達到300800 米。
制導形也會達到 50150米,這些都很正常,影響也不大,畢竟火箭彈的攻擊,不是單一的攻擊,而都是通過多枚齊射,一次齊射可覆蓋數萬平方米,來用這種方法來彌補打擊的精度不足,來實現對對人的打擊,而非精準的打擊點狀目標。
想要達到後世那種精準打擊,在這個年代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也要在等個十多年,二十來年,制導技術更進一步以後,才有可能實現精準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