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教授回答章教授問題的時候,李梟和黃部長兩人就出了機房。
去了旁邊的等待室。
等待室也是為了讓之後那些想使用計算機的同志,等到時休息的地方,計算機研究所也建設了一年多的時間了,也有了幾台計算機。
過不了多久也會對外面公布,到時候一些科研項目,如果想要使用計算,就可以打報告。
听到黃部長所說,李梟想了想道︰“現在公布,會不會對計算機的零件購買有影響。”。
這也是他擔心的,畢竟這不是電子管計算機,如果是電子管計算機的話,那些國家或許不會在意。
畢竟電子管計算機,他們八九年之前就研究出來了,但如果是晶體管計算機的話,這就不一定了。
“這個我們也有想過,影響肯定會有,不過咱們那邊的同志,已經儲存了足夠的零件設備,只不過運輸是個麻煩,只能慢慢的來,一次性運輸太多,很可能會被查到,
再者咱們這邊就在上個月,晶體管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成功研究出了鍺合金晶體管,再過幾個月應該就可以量產。”。
黃部長這麼說,也讓李梟放下了心,既然上面已經有了準備,他就不用操這個心了。
不過想了想他又道︰“那部長在計算機沒公布前,麻煩國外的同志,幫我收集一些材料。”。
“收集材料?收集什麼材料?你要研究什麼?”,聞言黃部長也來了興趣道。
“當然是計算機了。”。
“計算機?你又有了新想法?”,黃部長也是有些迫不及待道。
“想法早就有了,在制造441b計算機過程中的時候就有了,只不過那個時候441b已經成型,布局結構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之後我又進一步研究了研究,設計了新的框架、結構,現在倒是可以試試。”,李梟瞎扯回答道。
“性能怎樣?比起441b來講?”。
“如果成功的話,性能至少能提升小10倍。”。李梟保證道。
他想弄出來的是pdp1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可以說是60年代末,具有重要創新性和影響力的計算機之一,之所以這麼說,一就是交互與顯示創新。
它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台配備顯示器的計算機,支持圖形交互,甚至在1962年的時候,當時人們還開發了一款適合這款計算機的小游戲。
並且這款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每秒可以達到20萬次,之所以能達到這麼快的速度,就是因為晶體管構建的邏輯電路,其核心是利用晶體管的開關特性來實現邏輯運算的。
這種設計也讓計算機的體積變得更小,運算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可靠性也有所提高。
雖然不是運算最快的,但在晶體管計算機中,也是屬于先進的。
至于運算最快的,據李梟所知最快可以達到一二百萬次,像是之後國產的150機,運算速度就能達到每秒100萬次上下,也是國內第一台運算次數超100萬的計算機,不過這台計算機,要等到1977年才被研究出來。
而像是在國外,cdc1604計算機也能達到每秒百萬次運算,ib7090更是能達到200萬次每秒。
不過這些都是用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體積不僅大,制造價格也很高,是普通晶體管計算機的數倍。
像是這種計算機,李梟打算等到研究出pdp1計算機之後,在進行研究。
怎麼也要弄一兩台出來。
而在此之前,他之所以不直接拿出pdp1計算機,一是一些技術還沒出現,二則當時他也沒那個能力,根本就研究、設計不出來嗎。
現在不一樣了,他有了足夠的能力,在這款計算機研究出來之後,除了超百萬次運算的晶體管計算機外,李梟也不打算在研究其他晶體管計算機。
pdp1計算機無論是運算速度,還是穩定性已經足夠了。
之後在研究那就是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這的研究至少也要等到60年代末了。
至于現在就研究,這個李梟想都沒想過,整體技術不成熟,根本就研究不出來。
到時候的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可以輕易達到每秒幾十萬次至幾百萬次基本運算,這也是為什麼李梟打算弄出pdp1計算機,就不再研究其他晶體管計算機的原因。
就算在研究,小型的晶體管計算機,運算速度最多也就是在提升10萬次每秒,如cdc1604,但相對制造價格也會上漲,綜合下來還不如pdp1計算機。
如果真有特別大的計算任務,完全可以啟用他之後要研究的,超100萬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
國內有pdp1計算機也就足夠了。
而听到李梟講能提升10倍,這也讓黃部長眼楮都瞪大了些︰“10倍?你確定?”。
李梟點了點頭道︰“我確定,這一次的計算機和之前的不同,我采用的新的結構設計,我精簡了指令集、電路進行了模塊化,讓其更集中,還有就是高效的 i\o設計。
電路板我想通過印刷電路技術,從而實現元件高密度布局,這樣一來就能減少焊點數量和故障點……。”。
李梟的解釋,雖然其中很多黃部長並不太明白其意思,不過也能理解一個大概,並且對于李梟他也很有信心的,等到李梟說完,黃部長就又道︰“你想要那些材料?”。
這個想法也是李梟臨時做出的,按照計劃他本來想要等到明年或者後年進行,到時候一些材料也更便宜,但他沒想到計算機要進行公開,這些必須提前些了,這要是一些材料到時候因為封鎖力度加強,無法運過來,那就比較麻煩了。
從背包里拿紙筆,李梟就開始寫起了需求,首先就是鍺合金結晶體管,並且還必須是新型號的晶體管。
老型號雖然也能用,但在工藝上和新型號會差不少,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穩定性差。
除了鍺合金結晶體管,還有就是顯示器。
pdp1計算機用的顯示器,是type30 crt顯示器,不過現在type30 crt顯示器還沒出現,這個就只能自己搞,不過其實也簡單。
type30 crt顯示器說白了也屬于陰極射線管顯示器,這種顯示器是一種點模式設備,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擊打在熒光屏上產生光點來顯示圖像,利用 “顯示一個點在陰極射線管上” 的指令,來構建圖像。
原理並不復雜,並且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就有現成的,只需要進行一些改裝就可以使用。
之後就是內存,pdp1計算機配備了4k內存,這種技術到了1955年也是比較成熟的,雖然價格比起幾年後會貴很多,但能買到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就是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就是穿孔紙卡,至于鍵盤這個自己就已經弄了出來。
輸出設備除了顯示屏幕外,打印機等設備也必不可少,必須要湊齊了。
存儲設備用磁帶就ok了,計算機用過通過磁帶驅動器讀寫磁帶,就能存儲大量數據和程序。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計算機上特定的接口與外部設備,以及基于 pdp1 的軟件與周邊生態配件,這個都是pdp1計算機研發小隊自己研發的,在這個年代根本就買不到。
李梟想了想,就寫了一些材料,等到回來他準備自己進行制造,像是輸入設備中的電傳打字機、光筆,還有就是異步通信端口、並行接口等等!
至于 pdp1的軟件生態,這個就更簡單了,甚至李梟都在想,要不要把《太空大戰》這款基于pdp1計算機開發的游戲拿出來,這個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個交互式電子游戲。
當然了這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李梟感覺還是各種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