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

第493章 新測試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觀祗 本章︰第493章 新測試

    和第一次試旋翼機不同。

    旋翼機已經裝配了也有幾年多了,也培養了很多駕駛員,對此測試也很清楚該怎麼做。

    這一次的測試人,還是上一次的李超。

    而比起之前的旋翼機,這一次旋翼機上搭配的設備,也要更全面了一些。

    就比如鞭狀天線,之前的旋翼機和地面的通訊,因為是固定頻段,在一些地區很容易受到電磁壓制,出現說話听不清的一個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李梟就想出了加裝鞭狀天線,來解決這一個問題。

    雖然效果沒有後是的抗干擾通信天線好,但畢竟年代不同,不能拿後是的眼光,看待這個年代的事物。

    還有雷達探測儀、航空照相機、光學陀螺瞄準具+簡易火控系統,李梟也都加了進去。

    這個本是李梟的一個嘗試,想要弄出偵察、打擊一體化系統。

    也就是從雷達發現目標,到相機識別確認,再到火控鎖定打擊。

    如果其中難題都能解決的話,這一套下來,最多三分鐘就能鎖定目標,這放在後是或許不算什麼,但放到現在這個年代可不一樣。

    可以說屬于頂尖的技術。

    但只可惜李梟只研究了一半就研究不下去了,無論是雷達,還是通訊都太落後了,一套下來不要說三分鐘了,就是三十分鐘都無法完成。

    如果真的想要落實,那就必須攻破自動識別技術,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數據鏈實時共享技術,這些在這年代根本就無法實現。

    至少也要等到60年代,脈沖多普勒雷達、戰術數據鏈等技術的出現。

    不過對此李梟倒也不覺得可惜,這些東西雖然辦法連起來,但也是各有各的用處。

    像是雷達探測儀就可以捕捉敵方車輛的動態,讓敵人的飛機、坦克無處可躲。

    航空照相機,可以在5,000米高空就可識別車輛型號、武器類型,再戰場上利用他,就可以起到一個測繪的作用。

    還有光學陀螺瞄準具+簡易火控系統,就可以為旋翼機,提供一個基礎瞄準系統,從而來實現快速火力投射。

    可以說有了這一套下來,獵鷹旋翼機比起小燕旋翼機來講,實戰能力更強。

    並且像是光學陀螺瞄準具,配上簡易火控系統的組合,是李梟前不久研發新弄出來的。

    這一次也算得上是一次測試,如何測試成功的話,完全可以量產。

    這要比起在小燕旋翼機上,裝配的機械瞄準具來講,要高級上不少,小燕旋翼機上的火力系統,只能在低空進行對地面壓制、打擊。

    這就大大增加了危險性。

    光學陀螺瞄準具以及簡易火控系統,可以在500米的高空進行精準打擊,命中率可以達到80,1000米高空進行打擊雖然有所降低,但也有50的命中率,至于在往上受到風速等影響,誤差率就比較高了。

    而讓李梟感覺可惜的,就是小型雷達探測儀和航空照相機。

    這個國內想要自助生產,就要等到60年代去了,像是紅旗  1 型航空相機,就是在1965年生產出來的,小型化航空相機更是要等到七十年代末。

    至于像是可以安裝在飛機、車輛上的雷達,更是要等到702 型、704 型雷達的出現,這也要在等十來年。

    目前注定只能少量裝配,用于偵查來用。

    听了李梟對這幾件東西的介紹,石師長也是有些迫不及待,像是小燕旋翼機,雖然也配備了瞄準器具,

    但超過300米誤差就大了,只能在300米以內對地面進行打擊,如果想要提高精準度,那就要在200米的範圍內,但把飛行高度放到200米,就太容易被攻擊到了。

    李梟這可以說給了他一個驚喜。

    “這個我安排一下,一會就進行測試。”,石師長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如果只是旋翼機性能上升了的話,雖然他也高興,但對于實戰始終增長有限。

    但光學陀螺瞄準具和火控系統就不同了,可是能大幅增長實戰能力。

    說著石師長就立刻叫來了一個人,開始了吩咐,布置可打擊的目標。

    李梟也趁著這功夫,把李超給叫了過來,開口囑咐道︰“李超同志,這一次的這幾款旋翼機,和小燕旋翼機不同,這一款旋翼機起飛降落只需要20米的距離,這個你在起飛、降落的時候,要著重觀察一下,

    看看在這個距離內,升空時有無抬頭、低頭的異常情況出現,還有這台飛機的發動機,馬力也要比小燕的大,在旋翼機處于半懸停狀態的時候,要測試一下最小可控速度下的操控性。

    在最快速度下,你需要注意一下機身震動大不大,在爬升的時候在不同高度層次,要看看爬升性能衰減,這台旋翼機我預計最高升空高度,可以達到5300米,

    但只是預計,在測試極限升高狀態的時候,在升高到4500米以上的時候,你要謹慎對待,如果升高困難,不要強行測試,還有別忘了飛行前一定要帶上供養設備。”。

    李梟之所以這麼提醒,只是因為獵鷹旋翼機和小燕旋翼機不同,艙室密封性更好。

    畢竟獵鷹旋翼機最高可以飛到5000米以上,這要是以後執行任務,需要高空飛行,如果艙室不密封,那可是會出大問題的。

    小燕旋翼機的密封性就沒那麼好了,雖然極限高度在3000米,但一般行高度也就在2000左右,根本就不用佩戴。

    就算是3000米高度飛行,只要不長時間保持在這個高度也沒問題。

    等李梟囑咐完,李超敬禮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說著就登上了旋翼機,然後就開始系上安全帶,佩戴氧氣面罩,關上了旋翼機的機艙室。

    在地面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李超啟動了發動機,隨著獵鷹旋翼機向前滑行,感受著這台旋翼機。

    李超明顯能夠感覺出和小燕旋翼機的不同。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493章 新測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493章 新測試並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