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麼久的練習,李超的駕駛水平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一上來就開始大坡度盤旋,所謂的大坡度盤旋,就是讓機身向一邊傾斜,然後圍繞一個點進行盤旋。
而這種大坡度盤旋,經常會用于偵察和追蹤目標。
就比如追蹤敵方車隊,利用盤旋不斷監視方隊的目標方位、速度,從而為後續部隊提供情報。
除了偵察、追蹤目標外,也能用來躲避敵方火力。
完成幾個大坡度盤旋後,李超駕駛旋翼機又開始了急躍升,這樣操作可以有效佔據有利的攻擊位置,躲避敵人的火力打擊。
側飛則適用于城市巷戰,不僅可以躲避敵人的火力封鎖,也能靈活的穿梭于高樓之間,不過旋翼機的側飛的操作難度,要比直升機難的多。
畢竟旋翼機的原理,是基于旋翼旋轉產生升力,如果側飛的話就會打破常規的升力、重力、拉力等等!
因此操作的駕駛員,必須要有高超的駕駛技術。
多個高難度操作李超一一使出,每做一個動作,都會匯報一次,每一次成功,听到匯報的眾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握緊拳頭。
臉上興奮之情難以克制。
隨著最後一個高高難度動作完成,李梟指揮道︰“現在返航、降落。”。
“匯報指揮中心,2號旋翼機明白,已開始下降。”。
放下通訊設備,李梟對著張澄一行人道︰“準備進行檢查。”。
聞言眾人一窩蜂都出了指揮中心,李梟又和石師長等人解釋了解釋,也都跟了出去。
等到他們抵達測試地點,旋翼機剛剛停穩。
見此張澄一行人直接沖了上去,開始了各種檢查,看看旋翼機在剛剛的高強度操作中,有沒有出現問題。
也有人拉住李超,開始詢問一些問題。
“怎麼樣?”,檢查了一刻多鐘,張澄跑了過來,李梟急切道。
“沒問題,沒出現任何問題。”。
“好,好啊!”,李梟也是忍不住笑出了聲,叫好道,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李梟又道︰“準備準備,進行最後的性能邊界測試。”。
這個測試就要檢測旋翼機在不同載重下,最快速度、最高高度了,至于航程測試,這個會放到後面。
石師長早就有準備,隨著李梟的吩咐,就開始上強度。
而最後的結果也很讓人滿意,在滿載的情況下,旋翼機依舊能飛到3000米的高空,速度則在160左右,雖然比起預測的少了一些。
但也相當可以了。
“我們成功了,我們自主研發出了第一款旋翼機。”,看到眾人都看向自己,李梟舉起手高喊道。
這一聲高喊仿佛打開了閘門。
頓時現場炸開了鍋。
“成功了,哈哈,我們成功了。”,有人激動的喊道。
“我們也有自己的飛機了,看誰還敢小瞧咱們。”,張澄眼圈也是泛紅,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不過他根本就顧不上擦,而是揮舞著手喊著。
一些年輕的工程師更是把帽子拋向半空,一個個都喊著發泄著。
石師長也是滿臉的激動,拍著旋翼機感嘆道︰“從打小鬼子的時候我就在想,咱們要是能自己生產出飛機該多好,盼了幾十年,現在終于盼來了,不容易啊!”。
“可不是嘛!想當初敵人在我們頭頂耀武揚威,只能被動挨打,干瞪眼,現在好了,我們也能真刀真槍和他們打一打。”。
一名上了歲數,看樣子職位不低的人道。
三機部部長也是道︰“誰說不是啊!過去受的窩囊氣我們也能還回去,現在旋翼機制造出來了,將來直升機、戰斗機我們也能制造出來,咱就甩開膀子接著干,相信任何問題都能被我們解決。”。
說著他還欣慰的拍了拍李梟的肩膀︰“李梟同志,這一次多虧你了,要不是你我們還不知道多久能制造出來。”。
李梟也是笑著謙虛道︰“部長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要不是大家一起研究鑽研,工人同志一絲不苟制造,這飛機可不會這麼容易制造出來,我就是靈感來了,趕上了。”。
這讓三機部部長不由笑了兩聲︰“你也你,原來听老黃講你小子太謙虛了,我還不信,現在我總算是見識到了,李梟同志你太謙虛了,這雖然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但你的貢獻大家也有目共睹,大家說是不是?”。
聞言,張澄等人也是道。
“對啊科長,你別謙虛了。”。
“是啊科長,之前發動機一直啃不下來,哪一次不是你帶領著我們定方案。”。
“對對,我記得每次開會討論時,李工總能提出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方法,不少思路與方法,要沒有李工這靈光一現,沒準我們現在還琢磨呢!”。
听著眾人的夸贊,讓李梟都有些不好意思。
見此眾人都不由笑了起來。
一番發泄後,在石師長的招呼下,眾人去了空軍基地的食堂︰“今天我讓後勤殺了頭肥豬,大家不要客氣,一定要吃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到了食堂石師長喊道。
聞言不少人都抿了抿嘴,現在雖說還沒到糧票時代,但也不是誰家都像李梟家一樣經常吃肉。
一听肥豬都不由饞了一個個都很高興。
吃完飯,李梟眾人就又忙乎了起來,雖然很多項目已經測試完了,但也有很多沒測試,就比如最大飛行距離是多少,這個就要長時間測試了。
還有在一些極端天氣下,飛機的表現情況,這個也需要安排測試。
就比如雨天、雪天、在大風的環境下,這些都需要測試,測試的數據也很重要,否則在戰爭時很容易影響判斷。
發動機也需要長時間運行,看看會不會出現毛病。
而隨著測試的成功,消息也很快傳了出去。
看到手中的旋翼機的數據,領導點的點頭︰“好,好啊!這速度都比國外一些直升機都要快,我看誰還敢說咱們國家短時間內制造不出飛機來。”。
二領導也是滿臉的笑意,顯然對于這結果很滿意︰“既然成功了,廠子我們也要抓緊建設了,爭取明年一年能制造3000架。”。
之所以能說出一口氣3000架,這還是因為旋翼機的價格,太便宜了,根據最後的報價,一台旋翼機制造成本才不過3000元多。
這個價格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當初李梟預測5000就已經夠低了,沒想到現在才3000多。
給了眾人一個大驚喜。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