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

第231章 通訊設施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觀祗 本章︰第231章 通訊設施

    提起火力測試,白排長就興奮了。

    “火箭炮、榴彈還有機槍,我們都進行過測試,無論是準頭還是我是威力,都很不錯。”。

    听到準頭不錯李梟稍微放下了心。

    這台旋翼機他用的是反射式瞄準具,這種瞄準具雖然優點很多,例如能快速瞄準、視野開闊,也可以適配多種武器。

    但它也有自己缺點,那就是精度不足,在遠距離時,很難精確瞄準目標,也比較依賴于外部光源,在外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性能就會大大降低,最後就是外部環境的影響。

    在一些惡劣環境下,如暴風雪、沙塵暴的地方作戰,鏡片就容易被污染或損壞。

    而李梟之所以在有這麼多缺點的情況下,還選擇反射式瞄準具,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這第一就是技術問題,雖然在毛熊的支援下,國內已經開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技術還是落後的,一些更先進的瞄準具很難制造的出來。

    反射式瞄準具就不同了,結構很簡單。

    只有三部分組成。

    瞄準鏡外殼、反射鏡以及分劃板與光源。

    瞄準鏡外殼不用多說,就是簡單用金屬材質制造的,反射鏡則是反射式瞄準具的核心部件,但也不復雜,通常都是用高精度的平面、曲面鏡子,作用就是把分劃板上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楮中。

    分劃板就是一塊圓形板子上面,刻畫上十字線或者圓圈的板子,光源就是一個小型燈泡再配上電池。

    可以說十分的簡單。

    並且反射式瞄準具還很輕,最重的也不會超過600克,這也是李梟選擇這種瞄準鏡的原因。

    畢竟像是其它瞄準鏡不說制造要求高,單說重量就是一個問題,有一些瞄準鏡的重量甚至可以達到30千克,也就是30公斤。

    而要知道小燕旋翼機的載重才450公斤,這還是在理想設計中。

    李梟估計經過改裝的旋翼機,載重還會進一步降低,可能只有400公斤甚至是350公斤的載重,這時候要再搭配一個30公斤的瞄準鏡,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況且如果瞄準鏡太重,也很容易對輕型旋翼機的重心分布造成較大干擾。

    白排長海在滔滔不絕的講述,火力測試的過程,臉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雖然旋翼機在戰場上產生的作用,比起戰斗機遠遠不如。

    但架不住便宜,制造簡單啊!

    威力不夠數量來湊。

    這對于沒多少選擇的國內來講,就足以讓人振奮了,他都在想如果上百、上千架旋翼機一起出動,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

    張奎听後也是雀躍,這也意味著國內在航空領域邁出了一步。

    特別是听到白排長描述的那種,千上百架飛機,一起飛行時的場景,想想都讓他有些熱血沸騰。

    李梟同樣如此。

    不過在熱血沸騰的同時,他也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飛機之間如何聯系。

    這讓李梟想到了無線電語音設備。

    好像是1915年就被發明出來了,現在一些國家好像已經裝配了無線電,至于國內有沒有,這他也不太清楚。

    但李梟記得直到明年初教5上,才出現了無線電台和機內通話設備等。

    他打算回頭查查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通訊設備,能不能弄出來,想到此下意識李梟想到了對講機,但也只是想想。

    畢竟對講機缺點太多了。

    這第一就是通信距離不足,就拿車載對講機來講,最好的也不過25公里左右,這還是在空曠以及沒有干擾的地方。

    至于後世網上賣家說的,那種能對講一千多公里的對講機那都是扯。

    第二點就是性能不達標,飛機是在天上飛的,很可能會遭遇氣流顛簸和復雜電磁環境,對講機很容易被干擾。

    就這兩點就能把對講機排除。

    不過講機雖然飛機上用不合適,但陸地作戰中卻很實用,多兵種協同作戰,班排作戰、城市巷戰、偵察匯報、預警通報,這些都能用得上對講機。

    想到此,李梟也把這一點記在了心上。

    他記得前世看過一些科普視頻,說對講機最早是在1937年被發明的,之後在1940年才被制造出第一台重量為2.2公斤,通話距離為1.6公里的對講機。

    而更加成熟,對講距離更長的對講機,這個就要等到1962年以後去了,李梟想要看看,能不能提前弄出來成熟的對講機。

    在空軍基地參觀到五點多,李梟兩人這才離去。

    回到家吃完飯,李梟就又一頭扎進了空間,迫不及待查起了信息,這一查他才知道,對講機也是分兩種的,一種是模擬對講機,一種是數字對講機,數字對講機,就是他知道的後世對講機。

    這種對講機制造的要求就難了。

    就說他的核心半導體集成電路,就不是這個年代能制造出來的,根本就還沒出現,存儲元件更是還沒有合適的。

    畢竟這個年代的存儲元件還是磁帶、磁鼓,不僅體積大還讀寫速度慢,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數字對講機的要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電池的技術也不過關,續航能力太差了,根本就不能滿足。

    看到這些李梟心就是一沉,不過好在模擬對講機給了他希望,雖然模擬對講機無論是從信號處理方式、通訊質量來講,還是頻譜效率以及功能拓展性上,都比不過數字對講機。

    但關鍵是以現在的技術有可能實現。

    像是電子管、電阻電容元件、變壓器等等,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這些國內大多都有工廠。

    最後李梟找了找,在網上找了一款名字叫做“手持式無線對講機ht200”的對講機,這款對講機是1962年之後摩托羅拉的一款產品。

    他的對講距離能達到5公里,體積和大哥大差不多,重量也只有 935g,在這個年代算是比較優秀的了。

    雖然還有比手持式無線對講機ht200更好的對講機,但那幾種對講機李梟估計以現在的技術很難制造出來。

    想了想李梟也就不再糾結。

    等過一陣有了時間,先把ht200對講機弄出來再說。

    至于飛機上的通訊設備,李梟查了查比起無線電話設備更好的,就是中波飛機電台和短波飛機電台。

    但這兩項技術國內已經有了,在1954年的時候,更是會換成毛熊的4波道超短波電台,並建立起建多波道地空以及超短波通信網。

    不過他的穿越,已經改變了不少東西,李梟打算明天去問問張奎。

    ……

    “你怎麼想起這一茬來了?”。

    第二天張奎的辦公室,面對李梟的詢問,張奎有些疑惑道。

    “這不是昨天白排長的那個構想嗎!咱們旋翼機上是不是也要安裝通訊設施,不然到時候怎麼指揮,我以前還真沒了解過,張哥你懂不懂。”。

    張奎點了點頭︰“咱們的飛機可以安裝短波電台,這個在改裝的時候已經留出了空位,只不過現在產量問題,咱們的旋翼機又還在實驗階段,還沒裝配,像是咱們昨天看到的那一批應該已經裝配了。”。

    聞言李梟也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最近身心都撲在了發動機的研究上,旋翼機的改裝他只是匆匆過了一下。

    對于被調來的那些工程師,李梟還是相信的。

    “那就好,我還是昨天才想起那一茬,是我疏忽了。”,李梟認錯道。

    張奎擺了擺手︰“人都有疏忽的時候,更何況你還要一手抓研究一手抓管理,別太放在心上。”。說完像是想起什麼,張奎話語頓了頓又道︰“咱們的發動機還有多久能夠制造出來?看到那一批旋翼機,現在上面對此的期待可是很大。”,

    听張奎這麼一說,李梟想了想這才道︰“再有一個月應該就差不多了。”。

    “那你估計能達到我們預想中的性能嗎?”,張奎看著李梟道。

    “我估計應該差不多,就算比預想中的低應該也低不了多少”。

    “那就好”,聞言張奎點了點頭又道︰“我和你說,如果旋翼機能達到你預想中的性能的話,上面很有可能會建立一個旋翼機廠子,來專門研究旋翼機以及直升機……”。

    李梟還真沒想過這一茬,但听張奎的意思,到時候沒準他還能混一個廠長當當。

    不過對此李梟倒是不太在意。

    結束了這一段插曲,從張奎辦公室出去後,李梟就又開始忙了起來,這一忙就是到了十月一當天。

    比起上一次閱兵,李梟感覺這一次的大閱兵,更加熱鬧,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更好。

    前一天李梟就給他們項目組的人說了今天放假的事情。

    畢竟現在的項目組,里面不少人都是外地調過來了,這一次的大閱兵,怎麼也要讓人們參加一下,如果這一次他們不去,項目結束就回去的話,等到下一次他們在想看大閱兵,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

    而在當天,李梟也是起了一個大早,換上一身嶄新的中山裝,和媳婦說了一聲,就上了一輛來接他的車。

    本來她還想著和媳婦帶著幾個妹妹,一起去觀禮台觀看這一次大閱兵。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因為他設計的那些武器,他獲得一次上城樓的機會,這也讓李梟忍不住心中有些激動。

    那地方可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231章 通訊設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231章 通訊設施並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