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

第129章 新管理模式完成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觀祗 本章︰第129章 新管理模式完成

    時間過得很快。

    在李懷德的幫助下,李梟把整個廠子里里外外都逛了一遍,記得的問題足足有五六頁紙。

    李懷德是看著李梟記下來的。

    他也是有些佩服,原來這些他都不以為然,認為沒多大問題,但經過李梟的講解他這才發現。

    其中問題是真的多,多的都讓他都有些頭皮發麻。

    像是一些老舊的電線,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絕緣破損,這就很容易發生觸電或者是火災。

    還有物料的堆放也容易發生火災,物品擺放的不規範也容易導致倒塌,砸傷工人。還有噪音,長久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對听力產生影響。粉塵也很容易讓人們得肺病等等!

    這些很多都是他原來沒有考慮到的。

    “老弟,走哥哥請你去吃大餐。”,等全部弄完李懷德道。

    李梟擺了擺手︰“今天就不去了,我還要去研究車間,看看怎麼樣了。”。

    而聞言李懷德也沒有強求。

    等把李梟送到地方,也就離開了,不過李懷德沒有直接下班,而是去了張廠長的辦公室。

    “真有那麼多問題?”。听完李懷德的講述,張剛皺著眉問道。

    李懷德點了點頭︰“廠長,我說的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听李梟同志說,如果這些問題都能解決,那麼咱們的生產效率會提高不少。”。

    這也讓張剛心思一動,這要是能作為試點又是一份功勞,于是他道︰“你這幾天多注意一點,如果李梟同志有辦法解決及時通知我。”。

    李懷德也是笑著道︰“是,廠長。”。

    在接下來的幾天,李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總結管理方式上。

    這首先就是整理。

    廠子內部的物品的整理,對場內進行全面檢查,分別必需品以及非必需品,把不需要的物品全部放到指定位置,或者進行報廢等處理。

    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工作場所騰出更多的空間,塑造一個良好、整潔、無雜物的工作環境。

    以及減少錯誤使用或者拿錯物品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點就是整頓了。

    所謂的整頓就是對物品進行分類,確定放置位置,並對物品進行標識,包括名稱、規格、數量等信息。

    這樣做的好處也有很多,可以減少人們尋找物品的時間,可以讓人們一眼就找到物品所在,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就是清掃了。

    建立清掃責任區,明確每個人清掃範圍,定時對場內進行清掃,如果途中發現問題,也能及時上報,防止事故的發生。

    這還只是場內清潔的部分,安全部分的內容李梟整理的更多。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這年代在方面不說沒有,但也都很零散,基本上都是在跟著師傅學習前,師傅提醒幾句,人們也根本就不注意。

    李梟直接就把後世那一套拿了過來。

    明確宗旨“安全第一”。

    其次就是安全操作的培訓,明確告訴人們,哪些操作是危險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這個在寫時比那麻煩,畢竟要根據不同的工種制定。

    就比如焊工。

    在工作時必須佩戴護目鏡或者焊接面罩,畢竟在電焊過程中的電弧光會對眼楮造成嚴重傷害,很容易造成眼楮疼痛、流淚,甚至是視力下降。

    禁止在易燃、易爆環境中焊接,就比如周圍有汽油、酒精的環境下,或者在面粉、煤粉這種環境下,都不允許焊接。

    還有車工,這個危險的地方更多。

    這第一個就是要防止在車削過程中,金屬飛濺到眼楮里,這是十分危險的,在李梟走訪的一些工人中。

    不少人在剛學的時候都犯過這個錯誤,但好在金屬飛濺沒進入眼楮,否則很容易造成失明。

    還有就是不要用手去清理碎屑,要知道車床在運行的過程中,切出來的碎屑溫度可是很高的,這要是徒手去清理,沒準就會燙傷,這還算好的,這要是一不小心被機器將手卷進去,那就麻煩了。

    其次在車床不停的情況下,也不能去測量工件尺寸,這樣也容易把手給卷進去。

    在車工在操作機床前,必須要檢查卡盤、刀架、尾座等位置的螺絲是否有松動,需不需要融化油,畢竟如果缺少潤滑油,在機床在運轉過程中,就很可能產生巨大的摩擦以及熱量,這就很容易讓機器發生故障。

    在操作結束後,也要及時清理周圍的切屑和油污,否則人員滑倒、摔傷等等!

    寫著這部分內容,李梟花費了很大心思,詢問了廠內大量的工人,這才做出來的一個安全操作的培訓的一個手冊。

    除此之外像是對場內設備的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對安全防護裝置設置等等!李梟也都有詳細寫明。

    並標注了重要性。

    最後李梟下了大心思的就是應急預案了,這應急預案必須要有,如果真出了事有了這些應急預案直接就可以拿出來用。

    這第三就是管理方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梟則是優化生產流程,這個也不是瞎搞的,必須要在確定哪些環節存在浪費、重復勞動後,才能進行一個優化。

    這樣一來才能提高生產效率。

    足足搞了5天,李梟這才把這些全部完成。

    在完善新管理模式的時候,另一邊李梟也沒有放手不管,也隨時在注意進度。

    而經過這些天的合作,人們的配合也是越來越熟練。

    在三馬子的項目中,已經打造出了車架,這個很簡單,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合車架的結構布局以及車架的重量。

    車架的布局是為了給發動機、變速器、懸掛系統等部件,提供合理的安裝位置。

    車架的重量則是要在強度合適的情況下,盡量減輕,這樣才能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前面一個李梟已經給出了規劃圖。

    至于後面的一個李梟沒插手,畢竟車架的設計,要首先考慮三馬子的使用需求,在進行挑選合適的鋼材。

    這些廠內的工程師比他考慮的可要全面。

    除了這車架外,像是座椅、貨箱、擋泥板、剎車的部件等等也都造了出來,現在全部人員正在努力制造發動機。

    一旦制造完畢就可以組裝了。

    手扶拖拉機的進度也很快。

    畢竟比起三馬子,手扶拖拉機更小,車架這類的零件都已經造好,不過因為配套的設備有些多。

    進度和三馬子的制造差不多。

    也開始了發動機的制造,手扶拖拉機的發動機雖然能與三馬子使用一樣的發動機。

    但三馬子的發動機用在手扶拖拉機上其實有點浪費,馬力太大了。

    李梟索性就設計了一款小馬力的發動機。

    這幾個項目中唯一比較慢的,就是“超級幼獸摩托車”的制造,畢竟摩托車發動機的結構,可比單缸柴油發動機的結構復雜多了。

    要求的精度也高。

    為了能夠盡快制造出來,廠內的工程師直接分成了八組。

    機體組、活塞連桿組、曲軸飛輪組、氣門組、燃油供給組、點火系統組、進排氣系以及冷卻組。

    每一組都負責發動機的一部分。

    像是機體組就負責發動機的氣缸體、氣缸蓋、氣缸墊、油底殼的打造,活塞連桿組負責的則是活塞、活塞環、活塞銷、連桿、連桿軸瓦的制造。

    “小張,火塞花還是不行,間隙超過了0.5,必須要控制在0.2到0.5以內,否則的話很可能會使燃燒室內的氣體泄漏,降低發動機的壓縮比,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輸出。”。

    李梟進來時一個人正在和趙教授匯報情況。

    而被叫做小張的人也是皺著眉︰“趙教授這已經是第三個了,以劉師傅的水平很難達到要求,除非去找8級工大師傅。”,老張道。

    “王師傅什麼時候回來?”,趙教授道。

    “這個我去問了,廠長也不知道了。”。

    趙教授想了想道︰“那能不能去別的廠找找,也協調一下。”。

    小張苦笑了聲︰“趙教授這恐怕不行,我听說四九城的八級師傅都被借調了,有其他重要任務。”。

    這也讓趙教授有些無奈︰“那就再試幾次,如果還不行就找一版誤差最小的先用著。”。

    “明白了趙教授。”,那人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去找大師傅說了這件事。

    趙教授則是盯著一堆零件有些發愁。

    在制造發動機的時候,他們項目小組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但那些都還好解決,最難的就是發動機的打造。

    特別是發動機中的活塞、曲軸和氣門這幾個零件。

    活塞作為發動機中最關鍵部件之一,它與氣缸壁之間的配合間隙非常小,合格的範圍在0.2到0.5之間,很難把控,稍一不注意就會高出幾絲一絲是0.01)。

    並且圓柱度、圓度,都要控制在幾個微米以內,表面也必須到非常光滑,否則的話很難確保活塞與氣缸壁間的摩擦與密封性。

    曲軸也是如此,圓柱度和圓度誤差也必須控制在幾個微米以內。

    這還不是曲軸最難的,最難的是曲軸那復雜的形狀,曲軸它是由多個不同的平衡塊、曲柄臂、軸頸組成,而組成曲軸的這些部分,形狀和尺寸都需要精確控制。

    否則的話在發動機運轉時,很容易發生劇烈的振動。

    “小梟來了?”。

    看到李梟,趙教授打了聲招呼。

    “教授,這是怎麼了?遇到什麼問題了?”,剛剛李梟只听了一個大概,這才問道,

    趙教授聞言重重嘆了口氣︰“我們現在的制造工藝相對粗糙,根本就沒辦法達到發動機要求的精度,就算制造出來國內也很難量產,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啊?”。

    對此在這之前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真走到這一步,不免還是有些失落。

    李梟也有些無奈。

    雖然他能把後世的一些東西拿出來,但他可做不到一下子就提高國內的整體工業水平。

    “趙教授,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的。”,李梟堅定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也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超過它們。”,趙教授道。

    看著趙教授眼中的“光芒”,李梟心中有些觸動。

    “對了!你這些天研究的怎麼樣了?管理模式寫好了嗎?”。

    “昨天剛寫好,我過來就是想讓您指導指導,看看怎麼樣?”,李梟說著就把一沓紙遞給了趙教授。

    “奧!那我要好好看看了。”,趙教授來了興趣,接過東西走到了旁邊的長條桌子前,坐在椅子上翻了起來。

    他原來也在廠子里待過,也知道這個年代管理是什麼樣的,不是什麼門外漢。

    這一看到李梟寫的管理模式,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無論是對廠子內的清潔管理,還是對安全方面的管理,趙教授越看越感覺有道理。

    這讓他深深看了李梟一眼。

    原來他只以為李梟在科研上有天賦,但現在看來在管理方面也不差,竟然能在這麼短時間內,總結出這麼一套方法,實在有些難得。

    “趙教授,您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不妥的地方。”,李梟問道。

    趙教授搖了搖頭︰“你做的很好,我是看不出可以改進的地方,你這是想在軋鋼廠試行?”。

    “對,我這里面很多東西都是根據軋鋼廠的情況寫的,沒有比軋鋼廠更合適的地方。”,李梟笑著道。

    “這倒是,不過如果試行效果好的話,這一套模式倒是可以全國推廣,你想怎麼樣試行?和廠內通氣了嗎?”。

    “還沒有,不過我和李懷德閑聊時他透過一點風聲,說張廠長對此有些想法。”。

    趙教授一听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是想佔份功勞,不過他也沒在意,畢竟這份管理方式總歸要試行,給誰都一樣。

    于是他道︰“這樣也好,不過要注意,不要這個廠子全部鋪開,先找幾個廠房試行一段,如果有問題也能提前發現,提前整改。”。

    “教授我知道。”,李梟笑著道。

    這如果全面鋪開,試行效果在不理想的話。

    他也怕張廠長甩鍋,把黑鍋甩到他身上來,雖然這種幾率很小,但也不能不防。

    看李梟明白自己的意思,趙教授笑著道︰“你明白就好。”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129章 新管理模式完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第129章 新管理模式完成並對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